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5882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教案.docx

《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教案.docx

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试讲《神奇的布》

【设计意图】

初夏雨水多,阳光烈,伞是幼儿经常接触的物品,他们通常对伞都很感兴趣。

借此机会,可以让孩子了解伞面是利用不吸水的布制成的,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布的吸水性,从而理解伞面的制作道理。

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检验自己或别人的假设。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初步感知不同布的吸水性不同。

2、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各种质地的布块若干(棉布、纱布、绒布、尼龙布、麻布、塑料布等)及眼药水瓶若干。

2、挂图。

【活动过程】

1、幼儿猜猜:

换别的布做伞面,行不行?

2、幼儿分组观察各种布的区别。

引导幼儿用眼睛看(颜色),用手摸一摸(厚薄、软硬、粗细),使劲拉一拉,听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教师用棉布实验,将水滴在上面。

(1)操作之前请幼儿猜猜:

水滴上去后会怎样?

有没有变化?

有什么样的变化?

(2)教师将水滴上去之后,请幼儿观察,用语言总结变化。

(如:

水透进布里去了;布把水吸进去了;有水的地方变湿了等。

4、请幼儿猜想一下,如果用眼药水瓶滴水在其他布的表面上,会发生什么变化。

有能力的幼儿可以说一说判断的根据。

5、幼儿分组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协助、指导。

将水滴在不同布的表面,看看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是如何改变的。

是停留在一个地方还是散开;是停留在表面还是渗透进去。

如果能渗透,比较一下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快,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慢。

再多滴几滴试一试。

滴完水后,可以用手在材料上摸一摸,压一压,比较不同材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幼儿交流自己操作时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

6、讨论:

哪一种材料吸水性好?

哪一种材料吸水性较差?

按其吸水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一下。

选出吸水性最好的和最差的材料,比较它们在外观形态、软硬程度和表面的触感上有什么不同。

7、想一想:

吸水性强的布与吸水性差的布各有什么作用?

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是否有使用这种材料的布做成的东西?

为什么会使用它们?

(比如:

为什么用软的吸水性好的布做毛巾、手帕?

为什么用结实的不吸水的布做雨棚、雨伞等?

8、出示挂图:

(1)小明热得满头大汗,在到处找擦汗的东西;

(2)妈妈看到地上很脏,想做一个拖把拖地;(3)外面下雨了,爸爸想买一件雨衣,雨衣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4)小方总是把桌子上弄得油乎乎的,妈妈想铺一张桌布,应该选什么材料?

请幼儿根据不同的情况在材料筐中找出一种最合适的布。

【活动延伸】

1、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如醋、油等。

让幼儿观察不同的液体在不同布的表面上有什么变化。

2、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布的名称、作用和原料。

做游戏《揪尾巴》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户外游戏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特别是对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游戏很感兴趣。

在及时捕捉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之后,设计本次户外游戏活动,培养孩子在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快跑中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及躲闪的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能在游戏中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布条平整的场地音乐光盘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欢乐小兵》做热身运动。

二、游戏开始:

1、幼儿想想怎样玩布条。

幼儿自由找朋友,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请幼儿示范玩法,把布条塞进裤腰,让对方揪出布条。

3、教师讲解玩法规则:

幼儿自由分组,5----6人为一组,教师数“一二三”,幼儿开始在指定的范围内四散跑开瞅准机会揪对方揪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对方尾巴为胜,幼儿进行游戏。

4、教师提问:

怎样不被对方捉住尾而自己却能捉住别人的尾巴?

鼓励幼儿快跑躲闪身体灵活动作要快。

三、自由玩布条

1、幼儿探索布条的新玩法

2、教师提问:

你们知道,布条除了有这些玩法,还有其他什么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吗?

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互相交流分享各自发现的新玩法。

【延伸活动】

将幼儿探索的新玩法揪尾巴的游戏,回家后请家长与幼儿一起玩,共同体验游戏的快乐。

语言游戏:

《猜猜在哪头》

游戏一 猜猜在哪头

  游戏目标:

  通过两两玩藏物猜测游戏,能大胆地说出公鸡、母鸡、红豆等物品名称,提高“g、j、h”等发音的准确性,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材料:

  1,利用废旧纸盒自制公鸡头、母鸡头头饰。

用松紧带固定,套挂在椅背上。

  2,红豆、黄豆、绿豆等游戏道具若干。

  3,游戏场景见图一。

  4,儿歌《猜猜在哪头》。

  公鸡头,母鸡头。

红豆红豆在哪头,在这头,在那头,请你猜猜在哪头?

  游戏玩法:

  1,幼儿两两自由结伴。

协商确定谁先藏谁先猜。

藏者坐于鸡头后面,手握住“红豆”双手背后,猜者面对鸡头,两人面对面相坐。

  2,两人边念儿歌边开始游戏。

念“公鸡头、母鸡头”时,藏者将背后的双手握拳分别放到公鸡头、母鸡头后面。

  3,念完儿歌“请你猜猜在哪头”时,藏者将红豆任意放于一头,猜者猜测红豆的位置。

若猜对,藏者亮出红豆说:

“对对对。

红豆是在公鸡头(或母鸡头),你来藏,我来猜。

”将红豆交给对方,交换位置、角色,重新开始游戏;若猜错了,藏者则说:

“错错错,红豆不在公鸡头(或母鸡头),你还猜,我还藏。

”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建议:

  可让幼儿自己变换其他实物,如黄豆、花生、糖果等进行游戏,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数学试讲:

《图形找家》

活动目的: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

2、引导幼儿在分析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自己寻找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画有三座房子的背景图,六个有脸谱的图形娃娃。

2、每人一套不同颜色、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18个,颜色有红、黄、绿,形状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每一种形状的几何图形有大小两种,大小对比度比较明显。

3、每人一个分类盒、每人一个图形挂饰。

活动过程:

一、体活动——分析图形特征,学习按一个特征分类。

1、师:

小朋友今天有好多的图形娃娃呀来我们班作客,小朋友欢迎吗?

好!

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谁呢?

老师逐一出示6个图形娃娃,我们来看看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形状的?

小朋友我们再来观察看看两个圆形哪个大,哪个小呢?

我们把大的图形叫哥哥,小的图形叫弟弟,三角形、正方形方法同上。

2、出示背景图,告诉幼儿是图形娃娃的家。

图形娃娃准备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哦!

在这里小朋友它们的家漂亮吗?

下面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帮图形娃娃送回家,怎么送呢?

听好了。

(1)图形娃娃想形状一样的住在一起。

谁来送的?

(2)图形娃娃要搬家了,它们想颜色一样的住在一起。

(3)图形娃娃这次又想大的大的住在一起,小的小的住在一起。

二、幼儿操作活动——幼儿自己寻找分类的标准,按一个特征将图形分类。

小朋友真聪明帮图形娃娃都送回了家,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还准备了一个分类盒,小朋友看好了这个盒子分三格,老师还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形状和不同颜色的几何图片,形状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颜色有红、黄、绿色,每一种图形有大小两种。

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把图形娃娃送回家,这个分类盒就是它们的家,怎么送呢小朋友自己要先想好了,你是按照形状分还是按照颜色分还是大小分呢。

结束后提问:

1、你是怎么分的?

按什么特征分的?

谁和谁住在一起的?

让小朋友互相检查。

三、集体游戏——“图形作客”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

小朋友都分的不错,会按照图形娃娃不同的特征送它们回家。

接下来老师要和小朋友做一个图形作客的游戏,老师做房子的主人,你们呢做图形娃娃,我要请你们到我的房子里来做客,但是我请的客人是有要求的哦,你们先看看自己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图形?

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是大的呢?

还是小的呢?

看好了吗?

好,我要请了:

1、请红色的三角形。

2、请绿色的大图形。

3、请黄色的小图形。

4、请大的圆形。

5、请小的正方形。

幼师美术试讲教案:

《小小设计师》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工具和材料,运用各种技能大胆的设计制作漂亮的围裙。

2、鼓励幼儿创造美、表现美,体验创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为每组幼儿投放彩笔、油画棒、水彩(或广告色)、调色盘、棉签、印章、胶水、胶条、针线、两面粘(或双面胶)、剪刀、铅笔、橡皮、毛线、即时贴、小贴画、抹布、垃圾盒、废旧布块、一次性桌布、旧报纸、旧挂历、彩色皱纹纸、塑料包装袋、树叶等材料和工具。

(2)电脑、音响、音乐。

(3)围裙实物一个。

2、知识经验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讨论:

设计制作“漂亮的围裙”都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2)环境创设:

“漂亮的围裙”(墙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引出课题,激发幼儿设计制作“漂亮的围裙”的欲望。

“上次课我们扮成不同的小动物一起去大森林里观看了山羊阿姨举办的一个围裙展览,小朋友们还记得吗?

那些围裙漂亮不漂亮?

你们想不想当回小设计师设计制作你们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围裙呢?

(二)进行部分

1、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技能使用各种工具、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围裙。

(1)简单介绍设计制作“漂亮的围裙”需要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倡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提醒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和卫生)。

(2)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制作“漂亮的围裙”的几个步骤:

A、先想好准备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围裙(主要是形状,如:

方形、半圆形等、图案、颜色等)。

B、动手剪出围裙的大概轮廓。

C、动手画、剪、摆、粘、缝自己喜欢的花纹、花边、图案等。

(装饰)

D、把围裙带固定在围裙上。

(3)幼儿自主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材料大胆地进行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漂亮的围裙(放轻音乐,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1)鼓励幼儿展示、介绍自己设计或小组合作制作的围裙。

(2)幼儿围上自己设计制作的围裙,伴随着音乐进行表演(即时装表演),从不同角度展示自己设计制作的围裙,体验创作成功的快乐。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把幼儿设计制作的围裙粘贴到教室内的四面墙壁上,布置成一个“围裙展览屋”,请家长和其他班的小朋友、老师来参观。

(2)把幼儿设计制作的围裙投放到“娃娃家”、“表演区”及“美工区”。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国考面试教案:

折纸《小狗头》

活动准备:

小狗“比比”头饰或手偶、三角形的纸、折纸步骤图、彩笔、浆糊、已折好的小狗头数个,用折好的小狗头拼成的“小狗全家福”。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观察力;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能看懂简单的实物步骤图;

  4、享受折纸的乐趣;

  5、加深对狗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狗“比比”手偶,它给幼儿带来了它们家的全家福,出示一幅完整的全家福,让幼儿仔细观察,看上面都有谁?

它们的样子?

2、出示一幅不完整的全家福,告诉幼儿这张照片上没有“比比”的哥哥、姐姐,他们不高兴了,请幼儿帮忙想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

  3、出示折纸步骤图,让幼儿仔细观察每一步,不明白的进行简单讲解。

  4、每人发一个折好的小狗头自己探索发现,再对照步骤图自己折狗头。

  5、折完狗头,再提议让孩子把狗的眼睛、鼻子、嘴巴画上。

  6、用浆糊把狗头贴到全家福上。

  总结分享

  知道狗的外形特征,拿着折好的狗头,说出狗外形。

  活动评价

  幼儿能在实物步骤图的引导下,折出完整的狗头。

幼师教师资格证面试语言试讲:

《皮鞋车》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同伴的情感,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习惯。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根据故事情节合理续编故事,并连贯讲述。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和课件。

2、教师、幼儿、家长共同收集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一)谜语:

小小两只船,没桨也没帆。

白天带人走,晚上睡床前。

让幼儿猜一猜是什么?

(二)出示图片,师:

“原来一只鞋子,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鞋子呢?

你从哪看出来的?

这只鞋子怎么会在这呢?

你看到这样一只破鞋子你会怎么做?

”幼儿回答。

小结:

草地上的一只旧皮鞋,小朋友有这么多想法,那小动物们看到会有什么想法呢?

二、利用课件,老师分段讲述故事,后提问:

(一)小兔、小松鼠、小老鼠看了后是怎么说的?

怎么做的?

幼儿讲述并表演。

(二)小老鼠觉得丢了可惜,他会怎么做呢?

师小结后,接着往下讲故事——小老鼠做了一辆皮鞋车。

(三)小老鼠用什么办法,做了一辆皮鞋车?

幼儿讲述。

小结:

原来,小老鼠是用了擦——粘——贴——安的方法,做了一辆皮鞋车。

(四)师:

有了皮鞋车,小老鼠心情怎样呢?

三、续编故事:

小老鼠有了一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他会用他的皮鞋车干什么呢?

(一)幼儿编故事。

(二)老师编故事。

四、利用挂图请幼儿完整的听一遍故事。

师:

为什么小兔、小松鼠没有皮鞋车?

小老鼠却有呢?

五、讨论:

你喜欢这个小老鼠吗?

为什么?

(情感教育:

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同伴的情感,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习惯。

六、播放课件《变废为宝》,让幼儿感知废物利用。

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废旧物品,今天老师带来了废旧物品的小制作,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结:

废旧物品是可以再利用的,只要肯动脑筋,废物也能变成宝。

[活动延伸]

幼儿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

幼师教师资格证面试阅读试讲:

《叶子小屋》

目标:

i.学习观察画面上人物表情变化以及其他细节。

ii.迁移已有经验并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iii.积极参与制作叶子小屋的手印活动。

准备:

1、有关角色形象的图片一套。

2、红黄绿色颜料各一盘,画有小房子屋顶的铅画纸一张,大伞一把。

3、图画书人手一本。

过程:

1、设问引题。

——如果你下雨时正好没带伞,你会怎么办呢?

2、阅读图书。

——读到“你看,叶子做成的屋顶很棒吧”,可以让幼儿把书合上。

让他们预期想象下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3、关注阅读重点。

——小馨在叶子小屋里遇到了谁?

小馨和哪些小动物在一起避雨?

她是怎样想的呢?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馨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画面上出现的各种小动物,帮助幼儿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为帮助幼儿理解主人公情绪变化,可以和幼儿讨论下列问题:

——你喜欢小馨吗?

刚开始的时候,小馨对螳螂的态度怎样?

其他小昆虫进来时,小馨是怎么说的?

小馨和同伴避雨时,她高兴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4、制作“叶子小屋”

——启发幼儿在白纸上用手印画的方式,制作一间彩色的叶子小屋。

然后一边操作图片一边领着幼儿讲故事《叶子小屋》。

幼师教师资格证面试阅读试讲:

《贪吃的小猫》

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讲述小猫贪吃的不同神情。

2、了解常用量词“根、包、瓶、块”等的使用和搭配,丰富相应的词汇量。

3、能合理讲述画面,创编不同的结尾,体验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大图书《贪吃的小猫》

教学过程:

1、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

胡子不多两边翘,开口总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厨房粮仓它放哨。

(猫)

2、前几天,小朋友告诉我看了动画片《加菲猫》,谁来说说,加菲猫喜欢吃什么?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关小猫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出示大图书)这本书叫《贪吃的小猫》。

什么是贪吃呢?

(特别喜欢吃,特别能吃,吃东西没节制等)

4、看,贪吃的小猫探头探脑地出现了。

猜猜,这本书会讲贪吃小猫的安身们故事呢?

(看封面预测故事)

二、阅读讲述,展开活动。

第1页:

谁来讲讲贪吃小猫的故事?

妈妈上街买了什么?

小猫上街了吗,为什么?

小猫在哪里找到了东西?

找到后小猫干什么了?

小猫贪吃的馋样子是怎样的?

(高兴得尾巴翘起,嘴巴鼓着,眼睛盯着,怕你抢了它的香肠。

谁能把这件事连起来说一说?

第2页:

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

谁能把这件事跟刚才一样说一说?

小猫想吃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它后腿踮起,前腿搭在购物袋上,眼睛瞄着面包,嘴笑眯眯的。

)看着这么香的面包,小猫会想些什么呢?

第3页:

妈妈又买了什么东西,小猫还会吃吗?

谁来把这件事说一说?

这次,小猫吃得如何?

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猫吃得很写意,它摸着肚子,抿着嘴巴,舔着舌头。

)学一学小猫写意的样子。

小猫吃了一包土豆片,还会吃一包什么呢?

第4页:

谁来说一说这件事?

除了一根香蕉,小猫还可以吃一根什么呢?

第5页:

接下来妈妈买了什么?

还可以说一块什么呢?

第6页:

贪吃的小猫在干什么?

谁来讲讲这件事?

小猫吃得开心吗?

从哪里可以发现?

(它双手相握,歪着头,嘴角翘得很高。

)小猫为什么这么开心?

第7页:

这次,妈妈买了什么?

还可以说一瓶什么?

小猫还会继续吃下去吗/

第8页:

谁来讲讲小猫是怎样吃的?

(它四肢伸长,把头钻到了购物袋。

第9页:

小猫吃到了吗?

为什么?

小猫哪去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10页:

小猫怎么了?

(毛、胡子都竖起来了,张着嘴辣死了……)

小猫为什么这么难受?

贪心好吗?

为什么?

(以日常生活实例引导幼儿不贪心)

三、师幼阅读,体验乐趣。

1、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本书,看看它到底是怎样说的?

(教师读课本,幼儿倾听。

2、“结果就是……”是什么呢?

谁能来说一说?

(幼儿创编不同的结果,可讲述小猫吃了胡椒粉后的结果,或贪心的后果。

3、这个故事好听吗?

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再来读一次吗?

读到“贪吃的小猫跟在后面”时,要注意声音放轻些,以免被妈妈发现。

(师幼一起阅读。

4、这次小朋友自己来读书。

阅读时要注意语速,声音不拖调。

(幼儿再次阅读。

5、谁愿意自己来读书?

这次你加上自己的结尾。

6、小结:

今天我们阅读了《贪吃的小猫》的故事。

除了小猫贪吃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会贪吃?

还有哪些人会贪吃?

(幼儿自由表述)

下次我们来编《贪吃的小猫》的续集,并把它们也做成一本大图书,好吗?

幼儿教师数学试讲:

《谁最小》价值取向:

1、认识各种用品,扩展幼儿的知识面。

2、比较物品的大、小,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三种物品比较大小,感知大小的相对性。

材料设计:

1、画有三个格子的底板一张。

2、实物图片:

各种生活用品(椅子、房子、桌子、衣柜、锅子、杯子、钮扣)

3、实物图片:

各种汽车(卡车、小轿车、救护车、消防车、面包车、双层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

玩法提示:

1、两位幼儿一起玩,一位幼儿负责在底板上放上三张卡片,分别放在三个格子中,另一位幼儿说出谁最小。

(交换角色游戏)

2、卡片要不同放置,如:

椅子、房子、桌子(椅子最小)而房子、衣柜、桌子(桌子最小)。

指导要点:

1、能够根据物品的实际大小来判断最小,不受画面的干扰。

2、引导幼儿说出实物的名称,并进行比较大小。

幼儿园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手工活动《有趣的树叶贴画》

活动宗旨:

树叶是孩子们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体,秋风瑟瑟,当一片片树叶从树上摇曳飘落的时候,把我们一起带进了多彩的秋天。

树叶千姿百态,用树叶来贴画既贴近大自然,又能增进亲子间的交流。

托班年级组将开展以“树叶贴画”为主题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秋叶,并完成一幅美丽的贴画。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利用不同的叶子拼贴树叶画。

2、通过与家长一起合作作画,大胆想象创作,体验完成作品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

活动前事先收集好各种树叶,并擦干净、压平。

学具:

胶水、彩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弹唱《小树叶》导入

秋天到了,风婆婆把小树叶和树妈妈分开了,但小树叶并不害怕,它们飘落到地上,有的为小昆虫过冬当棉被;有的和泥土做伴,给禾苗当养分;有的喜欢漂亮,想让小朋友给它化化妆。

二、展示收集的各种树叶,拿出几种常见的树叶,请幼儿说一说,是什么树叶?

(梧桐树叶、银杏树叶、枫树叶、杨树叶、柳树叶等)

师:

小朋友们看看这些树叶的形状、颜色,想一想这些树叶像什么?

(尽量启发幼儿想得越多越好)

三、出示范作,引导幼儿想象创作。

教师讲解并示范,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选用多种树叶,并用多种油画棒充实画面。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互相欣赏,进一步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幼儿园教师面试试讲:

折纸《美丽的郁金香》

一、活动目标

1.用对角折的方法表现郁金香的基本特征。

2.练习粘贴郁金香花,会感受及欣赏郁金香的美

3.养成耐心、细致的折纸习惯。

二、活动准备

1.郁金香花幻灯片。

2.彩纸,固体胶水若干。

3.3.《幼儿画册》(第三册p26)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观察郁金香花的主要特征。

(1)春天来了,公园里开了许多漂亮的花,小朋友们,快来瞧一瞧!

教师播放幻灯片,请幼儿仔细观察。

(2)提问:

刚才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花?

(白色、黄色、紫色、红色)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这些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郁金香”。

(幼儿学习说“郁金香”)郁金香的花有好几种颜色。

它的两片大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还有一根长长的花茎和两片大大的绿叶子。

2.引导幼儿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出郁金香花。

师:

这些郁金香花漂亮吗?

老师还会用手中的彩纸将这些美丽的郁金香花做出来呢!

(出示彩纸)这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纸?

现在请小朋友们的小眼睛看清楚了,小耳朵也听仔细了,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示范:

先把正方形纸一个角和对面的另一个角对齐,然后将他们折起来,抹平了,你们看,变成了什么形状啊?

(三角形)再将三角形底边上的两个角往上折一下,不能太多了,要让他们都翘起来,得看到有两个小角,就像是竖起的小耳朵一样。

瞧!

一朵美丽的郁金香花就折好了!

(出示椭圆形)然后在反面涂上胶水,贴到椭圆形里面的花茎上。

3、幼儿制作郁金香,教师巡回指导。

你想不想也亲手做一做漂亮的郁金香花啊?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漂亮的正方形彩纸和椭圆形的纸片,现在请小朋友们动动手,做出美丽的郁金香。

(幼儿制作,师进行个别指导)

4.欣赏与评价,结束活动。

师:

小朋友做的郁金香真漂亮,我们来举办一个郁金香花展吧,让幼儿园其它的小朋友看看好吗?

请做好的小朋友排好队,把漂亮的花贴在展板上。

欣赏幼儿作品,组织幼儿找一找“最美丽的郁金香花”,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班美术游戏《开火车》

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红、黄、蓝三色,初步激发幼儿对色彩感兴趣。

2、幼儿愿意用蜡笔进行涂画,感受涂鸦活动的乐趣。

3、幼儿愿意参加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

准备:

1、磁带(开火车音乐)

2、教具(蜡笔娃娃三个)

4、红黄蓝蜡笔、纸人手一份

过程:

1、(放音乐)开火车导入: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和蜡笔娃娃玩游戏吧!

2、认色游戏

(1)、“看看有些什么颜色的蜡笔娃娃在家呀?

(2)、“把红色蜡笔娃娃请出来。

老师个别指导:

你跟我一样吗?

红娃娃,你好?

你是红娃娃吗?

把红娃娃找出来,嗯找对了,红娃娃,你好!

(提示小朋友问好)红娃娃送回家

黄色、蓝色认识方法同上。

(3)、“小朋友,你们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蜡笔娃娃呢?

拿一个自己喜欢的蜡笔娃娃坐下来。

a、“和老师说说,你们喜欢什么颜色?

”“请喜欢红色的宝宝象小猫一样走到老师身边来。

”“告诉大家,我们喜欢什么颜色?

”(黄色、蓝色辨别方法类似)。

b、还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

(黄色、蓝色辨别方法相同)

c、请红色宝宝找穿红衣服的老师做游戏。

请黄色宝宝找穿黄衣服的老师做游戏。

请蓝色宝宝找穿蓝衣服的老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