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生本交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37274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岛生本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海南岛生本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海南岛生本交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海南岛生本交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海南岛生本交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岛生本交流.docx

《海南岛生本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岛生本交流.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岛生本交流.docx

海南岛生本交流

育才学校生本交流

一、生本数学的课型:

生本的课堂不同课型带给学生不同的享受。

感受课——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围绕着一个主题,思维在海阔天空。

认识课——小组交流中,学生激烈的交流、研讨不同思维得到不同的碰撞,开出不同的知识火花。

练习课——精彩的解题思路、多种多样的解题方法,使得学生对一题迸发出璀璨的解题思维。

单元知识整理课——多种错例的展示,各种解题方法的提醒,一次又一次把知识不断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

评研课——给学生创设一个广阔的学习研究空间,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可以自己独立解决,可以请教同学,可以与同学展开争论,可以展示自己,整个学习的过程学生都保持饱满的热情,能够全情投入,学习的劲头也就与日俱增。

生本数学课堂的四步曲:

课前小研究——小组交流——班级交流——练习巩固。

二、生本数学教学基本模式及其操作指引

生本数学课堂的四步曲:

课前先学(课前小研究)——小组交流——班级交流——练习巩固。

(一)课前先学:

1、课前先学目的: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所熟悉,有所知晓,非零起点,实现“先会后学”,让学生学习充满信心和动力,并引导学生课前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2、课前先学的基本要求:

①、老师要在课前布置“课前小研究”,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感受与体验。

②、“课前小研究”不要简单布置成传统的预习或导学案的方式,要能引起让学生自主性的学习。

③、教师要钻研教材,“前置小研究”要体现“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常用的活动是,让学生体验,带例子,查找搜集资料,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④、老师要检查学生前置小研究完成的情况,以便“以学定教”。

⑤、课前先学可以放在课内,也可以放在课外。

(二)、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的目的:

让学生对自己课前小研究的成果在组内分享,推动学生先学、交流研究过程的想法和困惑,达成第一层次的学习,并为第二层次的班上交流学习做准备。

2、小组交流的基本要求:

①、小组交流要有序且充分,在组长的组织下,人人要汇报交流,不要“旁观者”,实现“人人参与主动学习”,老师平时要加强交流的培训,让学生养成大胆发言,用心倾听,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

②、组内要做好班上汇报的准备和分工,做到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观点明确,自信大方,不要没有准备好就上台汇报,通过“汇报好”培养学生能力,树立学生的信心。

③、教师要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以使小组交流要真实,不要让交流“走过场”。

发现学生讨论的热点和难点,老师心中明晰学生先学需要补充的内容。

同时,不断地强化小组讨论的良好习惯。

④、老师要培养好小组长,发挥小老师的作用,组内形成合作互助共赢的文化。

(三)、汇报与探究

1、汇报的目的:

组织第二层次的全班范围的交流学习,展示不同学生的研究成果,丰盈学生所学所得,推动合作学习的进行,培养阳光自信,追求真知,能言善辩的习惯。

数学课的课内探究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生产知识,思想方法的过程中,产生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内容的爱,引导学生以研究的心态和方式去学习。

生本教育就是重视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独立研究新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做数学这个过程不断地思考、体验新知识是怎么形成的,这样他们对新知识才能理解得更透彻。

这个过程是多么重要啊!

它比以前的那种直接由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教学形式效果好很多很多。

做的过程是自己知识和能力提升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最后的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

2、汇报与探究的基本要求:

①、一般由一、二个小组作主汇报,其他的小组以不同角度做补充,质询,完善,以“接着讲”的方式进行,注意不要重复。

②、老师要善于鼓励倾听,抓住有价值的问题推动课堂新的生成,提高学习的成果,而不是打断学生的说话,或重复学生的答案。

③、学生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台上台下交流自然,学生说话有理有据。

④、开始用小组评价来促进小组的汇报,学生交流的习惯形成后即可取消。

⑤、探究活动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把核心性的学习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感悟。

(四)、运用与拓展

1、运用与拓展的目的:

学以致用,既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熟悉与内化,利用其意义、用途推进学生更自觉主动的学习。

拓展的目的是展现更广泛的空间美景,引导学生的主动自我发展。

2、运用与拓展的基本要求:

①、“用中学”是常规。

②、问题、题目的设计要典型和利于学生明确思路,内化理解。

③、活动设计要打开一片空间,引起对所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

1、要抓住学科特点,引导学生积累、研究,设计一些固定的作业,如前置性小研究、作业本、完成数学书上的练习、练习册、数学的数学日记等等。

2、不要过多机械重复抄写的作业。

三、各种课型的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感受课:

题目:

感受XX或XX的感受小研究

内容

我的例子

我还知道XX:

我的感想(感受):

 

感受千以内的数

一()班研究者:

家长签名:

小朋友,请你阅读书本P66~P67,把你了解的知识记录在下表中。

内容

我的例子

千以内的数

组成

读法和写法

大小比较

计算

我还知道:

我的感想:

《倍数约数》的大感受

四()班研究者

同学们,请认真阅读课本第1页至25页的内容,把你掌握到的知识写在下表中。

内容

我的例子

整除

倍数

约数

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质数

合数

 

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我的发现:

感受三角形

四()班研究者

同学们,请认真阅读课本第80页至85页的内容,在生活中寻找三角形,然后自己尝试着剪两个不一样的三角形,观察它的边与角,把你了解到的知识写在下表中。

内容

我的例子

举例说明我了解的三角形是怎样的

 

我的感受:

(二)认识课:

题目:

认识XX或XX的认识小研究

内容

我的例子

提醒注意

生活中的XX

我的发现:

《整除、倍数、约数》的认识

四()班研究者

同学们,请认真阅读课本第7页至9页的内容,把你掌握到的知识写在下表中。

内容

我的例子

提醒注意

整除

倍数

约数

我发现:

《质数合数》的认识

四()班研究者

同学们,请认真阅读课本第12页至13页的内容,把你掌握到的知识写在下表中。

内容

我的例子

提醒注意

质数

合数

我发现:

《100以内退位减法》课前小研究

一()班研究者:

签名:

1、请回家仔细看书P47.

2、老师的话:

小朋友,你是怎样算出这些题目的?

你能想出多少种方法呢?

请说说你的方法。

题目

20—6=

35—18=

我的方法

我还知道

我的发现:

(三)单元知识整理课:

《倍数约数》的知识整理

四()班研究者

同学们,请认真阅读课本第1页至25页的内容,把你掌握到的知识写在下表中。

内容

我的例子

提醒注意(我的错例)

整除

倍数

约数

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质数

合数

 

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我的发现: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的知识整理

四()班研究者

同学们,请认真阅读课本第88页至105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研究。

内容

画图

特征

面积计算

提醒或错例

 

平行四边形

 

 

我的发现:

《百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知识整理

一()班研究者:

家长签名:

亲爱的小朋友!

第二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你能通过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内容吗?

试试看。

内容

我的例子

我的提醒或方法

百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组成

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

百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生活中的问题

题目:

列式:

答:

我的发现:

我的收获或感想:

(四)单元评研课:

注意:

每一次评研都要引导学生写出每一题的解题思路或想法。

课前小研究:

千以内数的认识和评研

一()班研究者:

家长签名:

一、选择题。

1、一个数它是由9个一,8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A、98B、890C、809

2、389后面的一个数是()

A、390B、400C、310

3、在605、506、650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605B、506C、605

二、判断。

1、808中百位上的8和个位上的8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

()

2、901十位上的0不用读。

()

3、比136小100的数是23.()

三、小法官,并改正。

37500

+702—492

1072118

四、生活中的问题。

商场里一件大衣的价钱是356元,一条裤子的价钱是196元,买一件大衣和一条裤子一共要多少钱?

妈妈带700元,还剩下多少钱?

五、通过这次评研,你有什么收获?

《倍数约数》的评研

(一)

四()班研究者

一、填空:

1、5和18的最大公约数是(),所以这两个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2、在3、15、30、5中,()和5是互质数,()和5不是互质数。

3、24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判断题。

1、一个数的约数一定小于它本身。

()

理由:

2、如果A是B的约数,那么B就是A的约数。

()

理由:

3、1是所有数的公倍数。

()

理由:

4、除2以外,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理由:

三、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38=75=

64=18=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2的约数40的约数

五、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5和5514、20和42

六、解决问题:

1、有180个苹果和27个雪梨,如果要把他们分别平均放在盘子里,使每个盘子里的苹果数和雪梨数都相等,最多可以放几个盘子?

四、期末“两评两研”的教学流程:

(一)什么是“评研”?

所谓“评研”,即学生对一段时间来(一个知识点、一单元〔章节〕、一学期)个人的学习、发展情况作出评价,进行研究,重点在于找错题、研究错题。

(二)“两评两研”的做法:

第一次“评研”:

1、“评研”前先上复习课,归纳整理知识点。

2、学生自查。

教师将自编的评研题给学生独立完成。

3、小组交换评改,重点说出错题的理由。

4、教师帮助。

教师对学生们解决不了的题目进行讲解。

5、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或薄弱的题型或内容出一题或几题,同学之间交换做,再由出题人评改。

(此环节可多次进行)

第二次“评研”:

1、老师将学生出的题目汇编成难易不同的两份试卷。

(老师汇编时要在试卷上将出题学生的名字写上,以鼓励表扬学生)

2、由学生自选一份试卷测查。

3、小组同学互相评改。

4、学生自己分析写出自评报告。

5、最后老师综合评定。

通过这样的“两评两研”,反复多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把握和积累会更加充分、透彻、牢固。

五、小组建设

小组学习是生本课堂的“命根”。

建设团结合作互助的小组,不流于形式,各小组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使小组学习、小组交流、小组倾听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1、小组的搭配与分工

小组4个成员的搭配是遵循1优1良1中1差的原则,这样的组合才能保证小组健康地发展。

小组内的分工是明确的,小组交流时发言的先后顺序,汇报时谁负责说,谁负责板书,谁负责提醒,谁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都是有规定的,但必须要轮换着,不能一个同学由头到尾都是做着某样东西,要合理地进行任务的分配。

2、、小组长的培养

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他在小组内起到督促组内成员和引领的作用。

要求老师着重对小组长的培养,教会组长应该做些什么?

怎样做?

怎样团结、带动组员?

怎样起带头示范作用?

这些都要求老师要落实好,如:

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安静等老师;小组交流时要督促组员做得一人说三人听;发言时作业纸放在课桌的中间;想交流自己的见解时,请先举手,组长请你了才可以开口发言;一般按顺序一个一个同学发言,发言的内容也不要重复,尽可能发表与同学不同的的见解和方法;发言的同学要站起来发言,找出有错误的同学说出算理帮助纠正;如果上台回报,小组怎样分工;小组交流完后组织组员坐好等等。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要求写给组长,让他们分阶段达到这些要求。

小组长可以轮换着当,面对全体,让每人都有发挥的机会,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及时总结反思。

3、各科教师统一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各科任要参与到各班班规的制度过程中,要设计适合学生实际的评价标准,大家标准一致,切记一班多制,这样会让学生难以适应。

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对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低年级要求学生参与到小组管理中,中年级要求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中,高年级要求学生会自我教育。

一个学期对小组建设有不同的要求:

学期初期,主要是①制定一套科学的、完善的小组管理制度②精挑细选组长③侧重对小组长的培训④组织有助团体合作的活动。

中期主要对小组搭配的调整,包括变换有能力的同学为组长;搭配比例不协调的小组调整;组员之间的矛盾处理;另外,还要对组长的进一步培训,可以定期召开小组长沙龙会议;与组员谈心了解组长工作是否尽职,请优秀组长介绍经验。

后期,首尾要呼应,落实好期初制定的各种奖惩制度,有始有终,不同年级,有所不同,高年级提高目标。

4、先培养一个成功的小组做榜样,让这个小组展示给其他小组看,这样既可以让这个小组有光荣感,也可以带动其他的小组。

小组的建设应该持之以恒,不能上段时间搞小组学习,现在又不搞,下段时间又搞,这样会使得他们会停在原地,不会向前走。

5、奖励优秀小组。

要每节课、每天坚持给小组合理的评价,定期奖励优秀的小组,我一般让他们自主选择奖品。

奖品有:

1、可以多借一本课外书。

2、得到一封表扬信。

3、提早10分钟下课。

4、上课可以喝水。

5、看一次动画片。

6、减少一次作业。

7、减少一天值日工作。

8、当老师的小助手。

9、当一天临时班长。

10、在黑板上写字画画一天。

11、给家长打报喜电话。

12、连续两次得到表扬,可以选择同桌一周。

13、组织一次游戏活动等。

这些奖品既不用花钱又十分受学生欢迎,效果不错。

6、让学生观看一些精彩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录像。

让学生有所感悟,可以模仿着做。

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感受

(一)上学生喜欢的多姿多彩的数学课

从学生的角度看,多姿多彩的数学课型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在“玩”数学、“写”数学、“讲”数学、“画”数学、“演”数学、“做”数学。

等形式中获得数学知识。

1、“玩”数学。

针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自制能力较差的年龄特点,生本数学的教材设计了很多游戏,使学生能在玩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学期末复习的时候,书本上的游戏玩完了,我另外设计了一个叫“问答跳跳棋”的游戏:

出一份练习,学生通过丢写上各自名字的色子来决定谁做题,做对了就按照题目规定跳几步,谁先到达终点谁就嬴。

每次玩这个游戏,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但后来发现对于那些没能很好地观察别人的答案是否正确的小组,这个游戏的课堂效率不高。

后来我把这个游戏用来辅导慢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题目是针对慢生没掌握的知识点而设计的,在玩游戏前先把关键的“秘密”告诉他们,为了赢得胜利大家听得特别认真,对知识也就慢慢地理解了。

这个游戏每组两人玩比较合适,因为人多了耽误各自的时间就会增多。

2、“写”数学。

无论是前置作业还是评研,我都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写出来。

开始的时候会担心学生认识的字不多,不会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后来发现除了那部分慢生需要老师一点点地教会,其他的学生都能较好地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达出来。

(1)班的梁学成同学在写感想的时候说到:

“写‘提醒’和‘注意的地方’使我对题目理解得更透彻了。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写数学日记。

把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或者看到的数学问题和自己对数学的感受写下来。

但数学日记我这个学期没有抓好。

3、“讲”数学。

我很注重让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讲出来。

在小组交流的时候讲、在班级汇报的时候讲。

有一次,通过调查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的运动是溜冰和游泳,我就让学生完成一道“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的题目。

敏森和家旺写了踢球和跳绳,当我问他们是什么原因,他们都说不知道,我就否定了他们的答案,没给他们加分。

孔令君也写了踢球,当我问他是什么原因时,他说是因为他很喜欢踢球,所以他希望班里能举行踢球比赛。

我给他加分了。

因为我觉得只要我们的学生能思考问题能说出自己的合理想法,他就是对的。

4、“画”数学。

“比多少”的文字题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题目。

所以引导学生把题目的意思画出来。

可以画线段图,也可以画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来帮助理解。

5、“演”数学。

我觉得英语的大表演大感受也可以用在数学上。

因为表演的形式很适合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在遇到比较难懂的应用题时我一般请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把题目的意思弄懂了再进行解答。

第二册30页的《警长查案》的内容比较繁杂,学生容易被一大堆的数字搞乱头脑,所以也应该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分析清楚再进行填表。

6、“做”数学。

数学知识是研究出来的,所以必须要动手做一做,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必须要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买卖活动去认识元角分,有的学生写跟妈妈去买菜,有的是到大润发购物等。

教学元角分的兑换时,还办起了小商店,让学生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活动。

学生兴奋地参加这些实践活动的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慢生”先学

以前我觉得辅导班中的那部分“慢生”辅导得非常辛苦,在他们身上花了很多时间但效果却不大,而且经常被气得满肚子气。

接触到生本教育后,我改变了我的方法。

有一次冼家权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在家里已经对儿子毫无办法了,怎么教,怎么打骂儿子也教不会。

我听后既感慨又伤心,我开导家权的妈妈说:

“家权的接受能力虽然慢,但他在课堂上表现的积极性很高,他自己是很喜欢学习的。

现在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对他失望的话,那是对他很大的打击,他就会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最后成绩也会越来越糟糕。

但如果我们老师和家长都能更多地关怀他,降低对他的要求,他有一点进步就不断地鼓励,使他对学习保持信心和兴趣,那他就能不断地进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特长。

其实我发现班中的很多“慢生”也和家权一样。

从此以后,我改变了以前辅导“慢生”的方法,不在教学之后进行辅导,而采用“慢生”先学的办法。

我一般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把“慢生”留下来,让他们先自学一下,自学不了的,老师就偷偷地告诉他们一些小秘密,使他们能在明天的小组学习中有所表现,有的预习得很好的“慢生”我还会请他在全班上发表意见。

我觉得这样做的效果很好,“慢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对知识的掌握也有了提高。

以前把“慢生”留下来辅导,“慢生”的心里老是不情愿,现在反而是他们主动要留下来了,这样使我和班里的学生关系也非常融洽。

最近我发现一些总令我操心的慢生出现了一点微妙的变化。

(1)班的罗伟龙以前的成绩都是不及格或低分的一种状况,教他背乘法口诀就是背不了,所以有很多知识伟龙都学得很差。

但这个学期他在课堂上表现得都比较积极,不但经常举手发言,而且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都比较高,他慢慢地能够理解并掌握现在所学的一些知识了!

有时候我还请他当其他慢生的小老师呢!

在期末这段时间的测试中伟龙还能考到八十多分呢!

还有四

(2)班的李欣玲,以前也是引导她分析一些知识,她却怎么也理解不了,但现在也进步了不少,学得也比以前快了。

出现这种神奇的变化可能是以下原因:

1、孩子的天性就是有的孩子感悟能力强学得就快,有的孩子悟性较差,学的速度就比较慢,但慢并不代表他们永远学不会,当他们的心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他们就有足够的能力去学能力范围内的知识了。

2、生本教育能给慢生们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3、是阅读的神奇魔力。

阅读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提高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所以孩子们的悟性也提高了。

我想这就是生本的“静待花开”的一种情况,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含苞欲放的花蕾将灿烂地开放!

五、学生当老师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差不多三年的上台交流和汇报的锻炼,现在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发展得不错,所以这个学期的综合实践课我尝试着让学生自己当老师上课。

学生自愿报名后,我选了两人进行课前培训,然后把一节综合实践课交给了他们。

这两个小老师能把整节课组织得井井有条,有小组交流、上台汇报,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很高,效果不错。

所以三年级开始我会让学生们轮流着当老师上综合实践课,和一些数学的练习课、知识整理课和评研课。

六、抓知识的“根本”

生本的教材做得比较空,它给了学生和老师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生本的课堂要求老师对教材的整合,对知识“根本”的把握的能力更高了。

郭教授说过课有课根,节有节根,章有章根,科有科根,数学这一学科抓住了“根本”,把简单的最基础的知识弄透彻,遇到难题就想着简单的例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自己编题,用自己的例子去验证知识。

在“根本”处放慢了速度,一旦学生学透了“根本”的知识,同类的知识就可以一大块地去学了,所以我们又必须要把知识整合起来引导学生去学,这样才能达到“快步走,早回头”。

例如:

这学期我上了一节生本研习班的公开课《解方程》,我就围绕着危校长讲过的解方程的根本就是怎样运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去引导学生研究,上完这节课我觉得学生基本能把本单元的知识重点理解得很好了,再往下学就容易了。

有时候在课本上我也发现了许多繁杂的例子,我想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些知识化简单点再引导学生去学习。

七、数学的课堂要基础时间练。

要多练只能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进行练习。

小组交流时注重找错题和精彩算理、不同解法,班级交流时也注重别人说过的不重复,善于发现错题并说理由,不同见解等等,努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火花碰撞得更精彩,挤下几分钟的时间进行练习。

由于课本较少练习,而练习册的题目又会一下子太难,所以老师必须要在这中间插入一些由浅入深的题目,体现出层层深入的道理。

八、注重对知识的整合

生本教材已经是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把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整合成11册进行教学,六年级最后一个学期主要是把小学的所有知识进行综合整理和收集错题、研究错题。

如果是其他教材上生本课就需要把教材进行整合。

如:

100以内的加法、减法;乘法口诀几个一起学;比和比例;小数的乘除法、分数的乘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