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5838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docx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docx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

2012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测试题

一、填空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8、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9、《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1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二、选择(1-10题为单选题,11-15题为多选题)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

A.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B)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

C.教师成长D.情感、态度、价值观

3、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D)

A.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C)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5、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A.教教材B.用教材教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A)的动词。

A.过程性目标B.知识技能目标

7、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C)

A.强调探究性学习B.强调合作学习

C.内容密切联系生活D.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

8、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B)

A.学生是发展的人B.学生是自主的人

C.学生是独特的人D.学生是独立的人

9、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

A.认知内驱力B.学习动机

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10、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A)

A.及时复习B.及时休息

C.过度复习D.分数复习

1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B,C)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B.主动的C.富于个性D.被动的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1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4、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B)。

A.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B.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5、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A,B,C,D,E)。

A.数感B.符号感C.空间观念D.统计观念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三、简答

1、实施课堂即兴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立足激励原则;

(2)、关注人性原则;

(3)、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2、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那几个阶段?

(1)、第一学段(1~3年级);

(2)、第二学段(4~6年级);

(3)、第三学段(7~9年级)。

3、课程内容(即四大领域)的内容是什么?

(1)、数与代数;

(2)、图形与几何;

(3)、统计与概率;

(4)、综合与实践。

4、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

5、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1)、导向功能;

(2)、反馈功能;

(3)、决策改进功能。

6、三个“不要”指的是什么?

(1)、情节不要太多;

(2)、环节不要太细;

(3)、问题不要太碎。

7、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发展先后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初期:

以教为主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2)、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小学数学整体性课堂教学评价;

(3)、20世纪90年代后期:

以学评教的小学课堂教学评价。

8、新时期下教师应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1)、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2)、在与他人交流评价中反思;

(3)、在与学生交流评价中反思。

9、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是什么?

(1)、分项评价;

(2)、激励评价;(3)、跟踪评价;

(4)、延迟评价;(5)、协商评价。

10、小学数学教师自我反思的一般形式有哪些?

(1)课后备课;(2)教学后记;(3)教学诊断;

(4)反思日记;(5)教学案例;(6)观摩分析。

四、论述题

1、小学考试就应这样,重点不在于“考”而在于“试”,不应成为甄别与选拔的“考具”,而应成为激励与进步的“试纸”。

“考”,有上对下的压力,学生无选择,更多地是被动与紧张;“试”,有下对上的努力,学生有选择,更多是主动和快乐。

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

谈谈你的想法。

答案:

关于“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两段很重要的论述。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从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由此可见,考试评价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为此,小学数学发展性考试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数学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思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发掘学生的潜能,建立自信培养情感,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2、说说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基本认识。

答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课程标准具体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3、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答案: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测试题

 

单项选择题(30分)

 1、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  C  )。

 A文本与课堂   B教师与学生    C过程与方法   D课程与评价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  A  )。

 A发展性B强制性       C义务性        D合作性

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C)

.A、教书B、育人C、教书育人D、带好班级

9、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A、教教材B、用教材教C、自己创造教材

1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

A、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1、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12、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13、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C)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15、“用数学”的含义是(B)。

A、用数学学习B、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C、了解生活数学

二、多项选择。

(10分)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有(ABCD)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ACD)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B.课外兴趣小组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

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ABD)

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CD)

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填空题(16分)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6、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7、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成(       反    )比例。

8、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3)个学段

四、判断题(,共12分)

1、通过圆心的线段都是圆的直径。

   (   ×        )

4、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

5、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

6、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

7、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

8、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9、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0、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加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

六、案例分析(6分)

分析说明题(共6分)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

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

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

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

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

“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

你等着受处分吧!

”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

“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

”张主任怒道:

“没门!

”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

张主任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七、论述题(共6分)

请就“课程结构”相关内容谈谈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进步性。

六分析说明题(共6分)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

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

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正当他打开橱门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

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

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

“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

你等着受处分吧!

”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

“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

”张主任怒道:

“没门!

”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

张主任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

答:

本人认为在上述案例中,张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这是因为他的做法违背了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他的做法的错误之一,是没有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

王林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他正需要接受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帮助,作为教导主任不能以这种简单的方法进行教育,应该与他一起分析错误的危害,并帮助他指出他在学习上的努力方向,并相信他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能改正错误。

教导主任做法的错误之二是没有把学生看作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关注学生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教育契机,引势利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假如我是张主任,我一不会这样做,发现了王林这种不轨行为后会耐心细致地与他一起分析这种错误的危害,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提出努力方向,并相信他会改正错误。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关注他的发展,不断帮助他,使其健康成长。

、七、论述题(共6分)

请就“课程结构”相关内容谈谈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进步性。

答: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涉及的问题,从纵向来看,即怎样依照党的教育分针和素质教育理念来设计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管理职责的分配,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学习的权利;从横向来看,即在每一个教育阶段怎样有计划地安排儿童的学习机会以及基本标准,以利于每一位儿童的全面的、均衡发展。

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小学数学专业知识测试题

一、填空题。

(共12分)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

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    ),并进一步寻求(证据  )、给出(  证明 )或(举出反例     );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 思考过程  )……;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 数学语言   )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2)有10名棋手参加一次围棋比赛,每人都要和其他选手赛一场,一共需赛(45  )场。

二、判断题。

(共6分,每题0.5分。

(1)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体验为主,系统知识掌握为辅。

(错)                                                                

(2)“注重过程”的意思就是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不但要讲清结果,更要注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3)不应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像。

                 (对)       

(4)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                  

(5)“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是对知识技能目标“理解”的表述。

                           ( 对)                                                                                                                    

三、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选项中仅有一个是正确的)〈共14分〉

(1)“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是对过程性目标“(D)”的表述。

A、经历   B、感受   C、体验   D、探索

(2)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思维定势(D )。

A.只会产生负迁移                         B.只会产生正迁移

C.既不会产生正迁移也不会产生负迁移       D.既会产生正迁移也会产生负迁移

(3)一年级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通过数小棒、摆图片等认识了“几”和“第几”,这说明其思维正处( B)。

    A.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B.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C.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D.以再造性思维为主

(4)在除法算式m÷n=a……b中,(n≠0),下面式子正确的是(  C )。

A、a>n    B、n>a      C、n>b

四、简答题。

(共25分。

第5题和第7体各5分,其它每题3分。

1、你认为课程改革提倡算法多样化,其价值体现在哪几方面?

⑴希望全体学生主动参与;⑵有利于实现教学民主性、合作性;⑶有利于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⑷为孩子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展开。

2、结合下面的例题,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一本书12元,全班48人,每人买一本大约需要多少钱?

(1)要联系生活实际,把估算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进行;

(2)要从数量估计、测量估计等结合具体操作,培养学生估算兴趣。

(3)精心设计一些有估算价值的问题,深刻感悟估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4)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各种估算方法的好处。

(5)教育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6)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

(7)处理好估算和精确计算的关系,引导学生在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的比较当中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8)做好对学生估算策略的评价。

(9)制定计划,长期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ABCD和A'B'C'D',重叠在一起,经过怎样的几何变换(只允许平移、旋转),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请写清变换的过程)

如平移使……与……重合,以……为旋转中心旋转……度。

4、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9把椅子,共用去504元,一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此题会运用到什么数学思想方法?

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5、某居民小区原有水泥地面为232平方米,绿地面积为156平方米。

根据小区居民的意见,计划在一个月内投资10万元把部分水泥地面改造成绿地,问应将多少平方米水泥地改造成绿地,才能使绿地面积正好是水泥地面积的3倍?

(1)232+156=388(平方米)388÷4=97(平方米)232-97=135(平方米)。

(1)解出此题     

(2)写出解题教学过程的思路与步骤

2)①读题和理解题意,排除无关的数据“10万元”的干扰;

       ②分析数量关系。

③指导学生列式解答。

指导学生分步列式,列综合算式也可。

④检验与书写答句。

不能答得太简略等。

6、生活中,为什么把“下水井盖”做成圆形的?

请用数学知识解释。

因为圆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样无论如何旋转翻转井盖都不会掉下去.如果是正方形的,转动角度后就可能从对角线的位置掉下去.而且圆的有利于转动.而且,在所用原料一样多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

解五、论述题。

(任选一题,共5分。

1、试举一例说明,你在数学课上是如何落实“情感与态度”这一教学目标的?

2、什么是行动研究法?

请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案例举例说明。

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例要点:

1、发现问题 2、界定问题3、收集文献4、实地调查研究    5、形成假说 6、制定计划7、实施行动方案8.评价实施结果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