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是不是科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5491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医是不是科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中医是不是科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中医是不是科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中医是不是科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中医是不是科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中医是不是科学.docx

《论中医是不是科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医是不是科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中医是不是科学.docx

论中医是不是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

论文题目论中医是不是科学

教师姓名

研究生姓名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专业机械工程

所在院系机电学院

类别:

B.硕士

日期:

 

评语

对课程论文的评语:

平时成绩:

课程论文成绩:

总成绩:

评阅人签名:

注:

1、无评阅人签名成绩无效;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阅卷无效;

3、如有平时成绩,必须在上面评分表中标出,并计算入总成绩。

论中医是不是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

摘要:

中医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当时最先进的自然哲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作为观察和研究的对象,通过直觉判断和推理反证进行思维和构建理论体系,坚持走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路线,以实践作为检验其认识成果的唯一标准。

古老的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具备了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等特征。

这些特征的彰显,并运用自然辩证法充分地证明了中医的科学性。

关键词:

自然辩证法 中医 科学

ThetheoryofChinesemedicineisscientific

Abstract:

TheChinesemedicinefromthedateofbirth,inthemostadvancednaturalphilosophytheoryasaguide,adheretopeopleasobservationandresearchobject,throughintuitionandreasoningdisproofofthinking,andbuildatheorysystem,adheretotheroutefromperceptualknowledgetorationalknowledge,practiceasthesolecriterionfortestingtheresult.OlddoctorofChinesemedicine,inthelongdevelopmentprocess,graduallywiththecharacteristicsofconcreteness,empirical,accuracyandtestabilityetc,thoughthemeaning.Thesecharacteristics,anduseofnaturaldialecticsfullyprovedthatChinesemedicineisscientific.

Keywords:

dialecticsofnatureChinesemedicinescience

1.科学与伪科学

1.1科学与伪科学的定义

关于科学,辞海对其的定义是: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它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是实践经验的结晶。

因此我的理解就是科学来源于实践并自成体系。

而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等。

伪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

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

1.2科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的定义过于学理化,而且容易引发争议,描述一下科学的最基本特征就足够了。

以下给出科学的一些重要的必要条件。

满足这些条件的理论不一定就是科学,但是科学的理论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科学必须具有潜在的可证伪性。

意思就是说,也许科学理论是不可证实的,但是必须是可以证伪的。

比如相对论,就是一个很好的科学理论。

它有大量的观察和试验的结果支持。

但是你、或者其他任何人,只要通过理论证明以太存在,或者通过实验证明光速不变性是错误的,就可以推翻全部的相对论,全世界的科学家立即就会拥护你而反对爱因斯坦,而你,不再需要其他任何争论和解释。

迷信是不可证实的,这一点与科学很相像,不同的是迷信是不可证伪的。

2、寻找反例。

科学承认自己无知,承认科学理论中有许多漏洞,承认在任何科学领域都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最伟大的科学英雄不仅是那些发明科学理论的人,还有那些发现科学漏洞的人。

二十世纪初,一些科学家发现经典物理学必将导致黑体辐射总能量无穷大的荒谬结论,从而引发了量子力学革命。

那些发现荒谬的人和为量子力学奠基的人历史地位同样伟大。

迷信与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迷信拒绝寻找反例。

迷信一开始就提出决定性的结论,并认为自己是全知全能,完全正确的,对一切相反的事例视而不见。

3、还原法。

科学经常被人攻击为不完善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还原法。

还原法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尖锐对立。

还原论的突出表现是:

尽量简化条件、分割对象,做可控制的实验,不断用下一层次的规律揭示上一层次的规律,解释上一层次的现象。

并认为下一层次更具有根本性。

很多妇女生过小孩以后发高烧,中医认为是“受风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空气的流动会使生小孩的妇女发烧。

西医认为是细菌感染,可以从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学这些下一个层次的科学理论解释的清楚明白。

单单这样一项解释也许并不比巫婆神汉的理论更具有说服力,一个重要的区别是:

任何一个小小的科学分支都是与全部的、庞大的科学理论体系相联系的,这其中的联系,是完全的、充分的相协调的,没有任何内在的、逻辑的矛盾。

谁在科学体系中发现哪怕一个最小的矛盾,都会成为伟大的英雄而被载入史册。

你不能发现发烧的病理学解释有任何逻辑的瑕疵,还可以对病理学本身提出疑问,他又可以有生物化学这下一个层次的科学理论解释,仍然没有任何逻辑的瑕疵,这样一步一步推导下去,最后所有的问题都会归结为牛顿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以及能量守恒定律。

[1]

2.中医科学吗

2.1社会对西医和中医的看法

社会上人们普遍认为西医是科学的,但现代西方医学真的是至高无上的科学吗?

 现代西方医学讲的是循证医学,对照研究。

认为科学的研究就是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而且常常被某些人认为是"金标准",并以此攻击中医,其实,中医并不排斥这种研究方法,而且经过这种研究后往往会发现中医的有效性,很多反中医者连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具备,对自己的非专业领域只凭主观臆断妄下结论,这本身就极不科学。

中医讲辩证施治,不同的人虽然都得了西医所谓的糖尿病,可辩的症可能是不同的,即在中医来讲的病因不同,用药也会不同,这在西医的"金标准"下就失去了可操作性,都是糖尿病,用药却不统一,如何对照?

只能把患者分成两大组,一组用西医治,另一组用中医治(当然用的药可以不同),最后比较治疗效果。

其实,我说这些不是否定西医,正所谓殊路同归,西医也越来越提倡个体化治疗,中西医应相辅相成,我要否定的是那些抱着西医否定中医的观点。

 不可否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道德观念的沦丧,中医正在走下坡路。

中医人才后继无人,庸医泛滥;中药种植,开采,炮制的不规范;直接导致中医治疗效果下降,加重了社会对中医的不信任,而且,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的世风,以及社会监管不力也使得一些失去良心的人打着中医(也有西医)的牌子招摇撞骗,极大的败坏了中医的声誉,这与古人所提倡的大医精诚,仁者之术的中医医德已相去甚远。

但因此否定中医理论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

应该做的是学习中医,领会其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

[2]

2.2怎样证明中医是否有科学特性

科学,或称为“科学理论”。

它来源于拉丁语“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

科学界和哲学界目前对此词并无严格统一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认为:

科学可分为古代科学、近代科学、现代科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在科学水平上存在着时代性差距。

古代科学的突出特点是:

以直接观察为基础,采取直观思辨的方法,探索自然的奥秘,缺乏科学实验的论证,对自然现象只能作出猜测或主观臆测的说明。

它与现代科学之间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但是,这种差距只是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导致的水平差异。

这种无法回避的差距,只能说明古代科学没有现代科学先进,不能说古代科学“不科学”或是“伪科学”。

中医立足于古代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它更多地关注直观的现象,侧重于经验总结、提出假说、研究假说。

这与现代科学的一些特征确实有不相符合的地方,但这并不是科学与不科学的区别。

以现代科学的评判标准来界定中医是否科学是欠公允的。

对一门学科科学性的判定,必须综合考虑该门学科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等多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

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和可检验性等。

那么,中医是否具备这些特点?

[3]

2.3中医是科学且具有理论支持

中医理论是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大家耳熟能详的《神农百草经》、《本草纲目》、《皇帝内经》等医书其内容均来自于医者长期的生活经验和临床实践。

其中,《皇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之前的医学成果并借鉴了天文,地理,生物,哲学算术等学科知识所成的一本医书,其内容大多来源于实践,由此可见,中医理论来源的实践性不难证明。

诚然,中医无法像西医那样提供翔实的实验数据,临床实验以及严密的逻辑关系和确切的方程分子式,但从哲学的角度上来说,中医的发展是符合真理的形成模式的,即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无穷往复,从中医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医如同西医一样正无限接近真理。

所以我认为,中医是具有科学性的,但要让所有人都认可中医是科学,那唯有期许现代科技的力量,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展露其本质的科学性。

中医诊疗时讲究望闻问切,所谓望,是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所谓闻,包括听声音和闻气味两方面,比如听人说话的声音和闻人身上的气味等;所谓问,就是向病人询问他的感受,生活方式及家族病史等; 所谓切,实际包括切脉和按诊两个部分,是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触按病人的皮肤、手、腹部、四肢及其他部位以诊断疾病的方法。

从中医的角度看,望闻问切是它的诊断手段,在西医里边,跟这个有点类似的主要是物理诊断、化学诊断、影像诊断等等,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西医有类似的地方,理论体系不一样,但都是对治疗有效果的诊疗手段。

望闻问切沿用了近千年,它的存在必定是有原因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中医的望闻问切,和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是统一的,所以中医的治疗依据并不是抽象或者迷信的,从这点上看沿用了千年的中医具有科学性。

如今,中医的科学性只能在哲学层面上被证明,其认识过程和形成过程是符合唯物辩证法以及认识论的,虽然在很多国家甚至是中国,中医仍被看作是玄幻、迷信的化身,无法像西医一样被奉于科学的神殿之中,但我认为中医在其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正无限的接近真理,中医也不会只是一种文化存在与中国,中药也不会一直以保养品的形式出现在欧美市场,中医药正等待着一个时代,一个崇尚科学、科技发达、人类意识辨证自由的时代,去证明,中医这一复杂的学科是科学的。

3.用正确的眼光看待中医

中医学产生于古代,孕育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一直没有从自然哲学母体中分化和独立出来,从而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和传统文化烙印。

作为一种认识体系,中医理论毕竟也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客观认识。

有人批评说中医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经验主义,其实经验本身就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只是还没有经受符合逻辑的证实或证伪。

因为其明显的经验主义色彩就一味否定它的合理性是很武断的,也是不符合唯物主义的原理的。

近年来被称为“科学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唯物论,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医的哲学内涵。

新唯物论倡导,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基本存在的问题。

意识是活体生命的产物,本来就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思维作为人类大脑的活动产物,具有其神经生物学的客观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说,其本身就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态。

恩格斯曾经说过“世界除了物质和物质运动再没有什么。

”那么,意识是不是物质?

假若不是的话,那么岂不是和世界统一于物质相矛盾了吗?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讲:

“物质的运动,不仅是粗糙的机械运动,单纯的位置运动,而且是光和磁的应力,化学的化合与分解生命,最后是意识。

”可见恩格斯早把意识归为物质运动。

这种新唯物论,或称广义唯物论可谓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又向前迈了一步,其内核是“一元多态”,即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又以多态存在。

意识活动即是物质活动,意识本是物质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理论和现代自然科学体系一样,也具有物质性,是对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而得到的不同的认识和表述。

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对事物的客观反映,中医学却总是和“不科学”相提并论呢?

这与中医学的认识方式和表述有关。

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包含着主体因素,是从认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描述和定义对象的。

在唯科学主义眼里,观察对象是不依赖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在观察过程中必须排除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和影响。

中医学的认识对象却有“融我”的人文倾向,不同程度地打上了医者的主观烙印。

“象”是中医观察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如面象、舌象、脉象等。

与西医学与主体无关的脏器不同,中医的象是从医生体验的角度来界定的。

尽管早在“内经”中,中医学已经认识到了“八尺之士,可以剖而视之”,但中医最终未能采用解剖、实验和分析等以“透视”为主的科学方法,而是形成了以“体验”和“感悟”为主的人文方法。

“医者,意也”典型地反映中医思维这一特质。

古今医家均强调“心悟”、“心法”等直觉体验功夫。

如说“自得之妙,未易以示人”,“得心应手,自不能以巧思语人”,“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虽欲师之而不可得”等等。

总而言之,中医学在观察过程中,过多地渗透了主体生理和心理因素,从而给人感觉中医学过于主观的印象。

但是仔细想想,作为现代自然科学一部分的西医学,在对各种体征信息的采集过程中,其实也是少不了各种主观感觉的,只不过它更强调表述的客观性,尤其是随着物理、化学的进展,越来越多的现代诊断仪器应用于疾病信息的采集中,更使得其诊断过程显得客观。

但是,归根结底,这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说到底都是对患者疾病信息的反映,都是一种唯物的观点。

我们不应该因为语言表述上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就断然否定一种理论的客观本质,进而否定其科学本质。

中医的理论是“用哲学的概念和理论演绎出医学的结论”,“必然倒向唯心主义”,是“幻想的”、“臆想的”、“纯粹的想象”的产物,这是对事实的曲解。

系统化的中医理论是古代医家在当时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吸取了当时哲学、地理、天文等诸多学科的先进成果,对当时临床实践的一次大的理论总结。

[4]

中医理论归根结底是实践的产物,又经过了几千年实践的检验,中医理论在建构的过程中虽然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但还是在实践中基本上坚持了唯物论的,近代西医的理论主要是在还原论的指导下完成的,相对应的方法就是“分析、实验和实证”的方法。

相对于西医僵化、形而上学的哲学指导观而说,中医的哲学不但不是劣势,反而是中医的优势。

如果只是简单地把中医理论等同于哲学上的阴阳五行,又把阴阳五行替换为自然哲学,再把恩格斯的关于自然哲学的论述套在中医理论头上,而并不看中医理论的实际,这样一步步的调换概念,造成了对中医理论的误导,这样对中医理论的无端否定又有谁会相信呢?

4.科学的发展会影响中医的地位吗

当前中医科学论战的场面使我们不得不回到上个世纪,让我们看看中医在新文化运动时代的变动。

“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是一次成功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功不可没,但有后遗症,就是对传统文化打击过了头。

中医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冲击,自不可免。

正如毛嘉陵教授在《东方有科学》一文中所谈到:

维新派梁启超患血尿,被西医错把他无病的右肾切掉了,他知道“这回手术的确可以不必用”,但他仍然愿意为西医打圆场,并“愤愤”地说,“不能像中国旧医那些‘阴阳五行’的瞎猜”。

梁启超说:

“阴阳五行说为两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直至今日,在社会上犹有莫大势力”。

可见当时普遍认为中医学是一种迷信,遭到被取缔的厄运也在情理之中。

中医是不是“科学”至今已争论一百多年了[5],遗憾的是现在有些高学历、高年资的“中医”也认为中医是不科学的。

2005年11月19日国家将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也是对此等论争的回击。

科学认识的目的是获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真理,这一点是统一的。

但是科学认识的走向却受到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和制约。

科学从来就离不开人文学。

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与地域,会造成不同的科学家和形态各异的科学史。

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的并峙分流,就是有力的证明。

某些人认为必须以西方理论为依据,并且又把“科学”神化了。

如果依据西方理论的定义去衡量中医,那么中医就会被拒于“科学”门外。

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有位老中医提出中医大学应招一些文科生,马上有人在《健康报》上质问他知不知道医学是自然科学,好像这位老中医很幼稚。

其实当该专家发表高见的时候,世界科学已提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多学科相交叉来发展了。

我们现在不是已经开办“非医攻博”的博士学位班了吗?

由此可见中医不是落后,而是独辟蹊径,反而说你不科学。

邓铁涛先生说,声张“中医不科学”者,该明白是自己的观点不科学。

中医药不“科学”,这一罩在中医头上的紧箍咒可以休矣!

诚哉斯言,中医仍是一门科学,毋庸置疑,是否能用现在科学方法的尺度衡量是“科学”本身的事,中医仍在发展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6]

5.科学与人文交融:

新世纪的中医科学

中医学的人文哲学特色之所在,是中西医学的差异的本质。

西医在古代也曾包容在自然哲学母体之中,随着解剖和实验方法在医学中的运用,西医学逐渐从自然哲学和文化母体中分化出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医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开始分离。

被称为“唯科学主义”思潮开始兴起,认为中医学只能定位于自然哲学、人文文化,不符合“科学”标准,从而提出了“废止中医”、“废医存药”等口号和主张,中医学术中源远流长的人文文化被当作糟粕而被冷落和批判。

王永炎院士接受《科技术语研究》记者专访时[7]指出:

“中医药学是科学与人文交融的学科,是永葆其青春的古代科学。

”“中医药学是以生物学为基础,与理化数学交融,与人文哲学渗透的古代医学科学。

”构成中医理论体系基础的代表性著作,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素问》和《灵枢》。

这两部书反映了春秋战国以前多学科的学术成就,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天文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

中医学在其产生的年代,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而带有直观性、模糊性和主观性等缺陷和不足,当然也因此而形成了其“与人文哲学渗透的古代医学科学”的特色。

从中国医学发展史不难看出,中医药学学术本质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融,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

中医药学科的自身特性决定它虽属自然科学门类但又融合了人文哲学的内容。

就像“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人在一个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及其对机体的多维影响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之中,多靶点、多途径地整体调节,认识疾病、防病治病,这些都与近代科学仅仅追求简单、清晰、明了的线性规律迥然有别。

国际医学界开始关注亚健康状态,把生存质量的评价引入疾病的疗效评价中,这也从某个侧面说明中医药学“天人合一”、“治未病”等历经千年的理念的先天优势。

2003年中国人防治SARS的经历,也是中医防治难治病模式的优势体现[8],中医抓住了共同的证候特征,抓住人体的整体反应状态,然后进行干预,在发热气喘憋闷较重,属热毒淫肺、络脉血瘀证的中期阶段,辨证运用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

6.结束语

一百年来,中医与所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样,处于“连根拔起”的危机之中。

今天我们的任务,无疑是要将中医尽快地“从根救起”。

可以肯定,中医的科学定位清楚之时,就是中医复兴和人类医学革命来临之时;也是终止“西化”中医之路,改革中医科研、教育,改善中医临床、管理之时。

凡是科学的东西,它的生命力总是超越时空的;中医学的科学价值,决定了中医存在的必然性。

此时此刻,历史正在期待我们由以往的“决策盲目、专家盲从、群众盲动”中摆脱出来,期待我们由中医的全面复兴朝着人类医学革命的目标迈进。

中医与其他国家的医学一样是历史悠久的古典医学,但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简便而安全疗效迅速的医疗手段都已经产生,然而中医就治病而言讲究阴阳平衡脏腑经络的协调和对自然环境因素的考虑,故中医治病全面而且要求较高的临床技术和经验,并且在疗程上用的时间相对久一些,但是治则却是对症标本同治,对于根治疾病和调理自身平衡是相当好的一种医疗手段。

中医跟西医比较有许多不足和优势,总的来说现在社会比较相信西医,因为其便捷疗效快而且外科学手术比较发达,不过目前西医在临床治疗急性病和重症等新型疾病的贡献大,而中医则是在慢性病,常见病和延长抗癌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潜在的优势,中医治未病这是一些西医的指标无法预测的,然而中医的外科治疗却因为自古受到长久以来文化的影响而未能强壮,现在西医测检技术和治疗仪器都比较好用。

因此中医未来发展的前景还是不错的,因为很多局势的发展都要靠政策。

现在社会已经比较重视文化和历史财富,对中医的重视也程度也逐渐提高,中医在很多方面,医疗养生研究领域都不错,中医的整体观治疗原则和很多一些其他理论都是很有哲理的。

就全世界对于中医的认可的话,中医针灸推拿这方面得到很多国家认可公认的,但是药物治疗、外科手段和微观治疗上可能还需要每一代中医学子的努力了。

如果各医学领域不只执一家之词而是互相帮助,就更好了。

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中医的伟大复兴。

历史对我们的期待,相信一定会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力红.中医与传统文化[EB/OL].http:

//www.C.net,2006-12-13

[2]迈克尔·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M].北京:

东方出版社,2001.

[3]李曙华.系统科学与中医理论的现代重建[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

(1).

[4]崔月犁等.中医沉思录[M].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8,141-151.

[5]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5-6.

[6]李致重.中医形上识[M].香港:

奔马出版社,2005.10,245.

[7]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等.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3),3-10.

[8]华岗.辩证唯物论大纲[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1,18.

[9]社论.大力开展西医学习中医运动[N].人民日报.1958-11-18

(1).

[10]陈佑邦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

[11]李致重.中西医之间的公理性原则和人类医学革命[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6),4-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