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5366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docx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docx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

 

附件:

1.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

2.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作方案

3.2018年度河南省智能车间申报书

4.2018年度河南省智能工厂申报书

5.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申报书

6.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汇总表

 

附件1

河南省智能车间智能工厂认定工作方案

为落实《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豫政〔2018〕14号),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根据离散行业、流程行业特点,以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为重点,加快制造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和生产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生产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生产流程优化,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打造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示范引领、系统推进”的原则,聚焦制造业重点行业,2018—2020年每年滚动建设100个智能车间、50个智能工厂,推动智能化改造由重点骨干企业向多领域、全行业拓展,实现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等目标,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要素条件

(一)智能车间

1.智能装备广泛应用

数控化装备、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台套数占车间设备台套数比例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2.车间设备互联互通

通过采用现场总线、以太网、物联网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和控制系统,建立车间内互联互通网络,车间内生产设备联网数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总量的比例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1)离散型行业应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设柔性智能制造单元,提升设备运转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2)流程型行业应用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替代人工记录,关键生产环节工艺数据自动采集,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4.生产过程实时调度

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实时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和诊断分析,生产任务指挥调度实现可视化,关键设备能够自动调试修复;车间作业计划自动生成,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料投放、产品产出数据实现自动采集、实时传送,并可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基本实现实时调整。

5.物料配送自动化

生产过程广泛采用条码、二维码、电子标签、移动扫描终端等自动识别技术设施,实现对物品流动的定位、跟踪、控制等功能,车间物流根据生产需要实现自动挑选、实时配送和自动输送。

6.产品信息可追溯

在关键工序采用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产品质量实现在线自动检测、报警和诊断分析;在原辅料供应、生产管理、仓储物流等环节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信息,每个批次产品均可通过产品档案进行生产过程和使用物料的追溯。

(二)离散型智能工厂

1.研发设计

(1)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设计软件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

(2)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

(3)建立试验数据管理系统(TDM),实现产品试验、测试、在线检测数据的管理;

(4)建立车间/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模型,仿真并优化产品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生产制造

(1)普遍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装备或生产线,建立车间级工业通信网络,实现系统、装备、零部件及人员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

(2)普遍应用人机界面(HMI)以及工业平板等移动终端,实现生产过程无纸化,人工操作工位建立防差错系统,适时给予智能提示,建立安灯系统(Andon),实现工序间的协作;

(3)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实现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自动上传,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4)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生产、质量、库存、设备维护等管理功能,提高设备利用率(OEE),减少非计划停机,实现生产过程的追溯,降低在制品库存;

(5)建立能源、环保、安全、应急等管理系统,实现相关数据实时上传、自动分析,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3.经营管理

(1)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管理系统(CRM),实现生产、采购、供应链、物流、仓库、销售、质量、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科学配置资源,优化运行模式,改善业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2)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改善产品研发速度和敏捷性,增强为客户量身定做产品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4.系统集成

(1)建立覆盖工厂的工业通信网络,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环境;

(2)现场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高效协同与集成,实现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各环节的互联,支持跨企业的业务协同。

5.信息安全

(1)建立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6.新模式应用

(1)网络协同制造

——建立或应用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实现社会/企业/部门之间市场需求、创新资源、设计能力、制造资源、制造能力等的集聚与对接;

——实现基于云平台的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环节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建立围绕全生产链协同共享的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企业间的产品信息溯源服务。

(2)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实现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和个性化组合;

——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参数选择、三维数字建模、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方式,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快速生成产品定制方案;

——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企业自身开展个性化定制提供决策支持;

——个性定制服务平台与企业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

(3)远程运维服务

——智能装备/产品配置有开放的数据接口,具备数据采集、通信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建立或应用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并与企业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实现信息共享;

——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能够对装备/产品上传数据进行有效筛选、梳理、存储与管理,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向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远程服务;

——建立相应的专家库和专家咨询系统,能够为智能装备/产品的远程服务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并向用户提出运行维护解决方案。

(三)流程型智能工厂

1.研发设计

(1)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配方、产品工艺数据的集成管理;

(2)建立试验数据管理系统(TDM),实现产品试验、测试、在线检测数据的管理;

(3)建立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模型,仿真并优化产品生产工艺及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生产制造

(1)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装备或生产线,实现系统、装备、原材料及人员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

(2)建立过程控制系统(PCS),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较高水平,关键生产环节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3)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到较高水平,实现原料、关键工艺和成品检测数据的采集和集成利用,建立实时的质量预警;

(4)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计划、调度均建立模型,实现生产模型化分析决策、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

(5)建立能源、环保、安全、应急等管理系统,实现相关数据实时上传、自动分析,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3.经营管理

(1)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管理系统(CRM),实现生产、采购、供应链、物流、仓库、销售、质量、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功能,科学配置资源,优化运行模式,改善业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2)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改善产品研发速度和敏捷性,增强为客户量身定做产品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

4.系统集成

(1)建立覆盖工厂的工业通信网络,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环境;

(2)实现过程控制系统(PCS)、现场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高效协同与集成,支持跨企业的业务协同。

5.信息安全

(1)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三、认定流程

(一)企业申报

按照自愿原则,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准备申报材料,提交到所属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

每个企业限报1个智能车间或智能工厂。

(二)地市推荐

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到企业现场进行核查,择优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推荐上报。

(三)专家评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提出预选名单。

(四)公示发布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对预选名单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正式认定省级智能车间、智能工厂。

 

附件2

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作方案

为落实《河南省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豫政〔2018〕14号),构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生态圈,有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综合平台、行业平台建设“双路突破”,以制造资源集聚、共享和开放为重点,支持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特定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培育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聚焦制造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到2020年培育2—3个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20个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建立覆盖制造业重点行业的平台体系,初步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企业间协同创新和产业链集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平台架构

(一)边缘层

在生产设备和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基础上,通过大范围、深层次的数据采集,以及异构数据的协议转换与边缘处理,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基础,包括:

采用各类通信手段接入不同设备、产品和系统,采集海量数据;采用协议转换技术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归一化和边缘集成;采用边缘计算设备实现底层数据的汇聚处理,并实现数据向云端平台的集成。

(二)基础层

基于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负载调度等技术,实现网络、计算、存储等资源的池化管理,为用户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包括:

弹性快速使用各种云服务器,实现计算资源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根据数据属性种类针对性选择云存储,提高数据存储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自由选择多种灵活可调的互联网接入带宽和IP地址服务,实现时延更小、更快的网络接入。

(三)平台层

基于通用PaaS叠加大数据处理、工业数据分析、工业微服务等创新功能,构建可扩展的开放式云操作系统,包括:

提供工业数据管理能力,将数据科学与工业机理结合,帮助制造企业构建工业数据分析能力,实现数据价值挖掘;将技术、知识、经验等资源固化为可移植、可复用的工业微服务组件库,供开发者调用;构建应用开发环境,借助微服务组件和工业应用开发工具,帮助用户快速构建定制化的工业APP。

(四)应用层

部署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工业SaaS和工业APP,形成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终价值,包括:

提供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系列创新性业务应用;构建良好的工业APP创新环境,使开发者基于平台数据及微服务功能实现应用创新。

(五)安全防护

部署安全防护功能模块或组件,建立安全防护机制,实现数据接入安全、平台安全、访问安全,包括:

采用工业防火墙、工业网闸、加密隧道传输等技术,防止数据泄漏、被侦听或篡改;采用平台入侵实时检测、网络安全防御系统、恶意代码防护、网站威胁防护、网页防篡改等技术,实现平台代码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网站安全;建立统一的访问机制,限制用户访问权限和所能使用的网络、计算、存储资源,实现对平台重要资源的控制和管理。

三、培育要求和条件

(一)申报基本条件

1.在河南省境内注册、依法纳税的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良好;

2.在相关领域具有显著的领先优势和竞争优势,拥有较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资金实力;

3.信息化组织机构健全、基础设施完善、人才结构合理,能够为平台建设和运营提供较完善的支撑;

4.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位居行业先进水平,保持较高、持续的信息化技术、资金和人才投入;

5.拥有相关领域国内外有效发明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与合作伙伴建立较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建设要求

1.拥有明确的建设方向和目标,建设方案前瞻性、可行性强,对行业发展有较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2.建设方案技术先进、特色突出,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3.拥有行业重要客户、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合作单位,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健全;

4.拥有相对稳定的专业技术和服务团队,能够满足平台建设、运营和发展需求;

5.拥有持续的投入保障和明晰的商业运行模式,并形成吸引可持续投资的能力。

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计划投资不低于4000万元,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低于2000万元;

6.拥有科学的运营机制,包括自主决策机制、经营机制、激励机制以及与合作单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等。

(三)验收条件

1.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具有资源管理、应用服务、基础技术、投入产出等能力,能够提供面向特定行业或应用场景的典型案例及解决方案;

2.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一定数量特定行业、特定领域,每个行业连接一定数量行业设备(离散行业)或行业工艺流程数据采集点(流程行业),部署一定数量行业机理模型、微服务组件以及行业工业APP;每个领域部署一定数量面向该领域(关键环节)的机理模型、微服务组件或工业APP,各领域之间能够实现不同环节、不同主体的数据打通、集成与共享;

3.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在特定行业具有设备规模接入能力,连接一定数量工业设备(离散行业)或工艺流程数据采集点(流程行业);在特定行业具有工业知识经验的沉淀、转化与复用能力,提供一定数量行业软件集成接口、特定行业机理模型、微服务组件,以及行业工业APP。

4.技术架构合理,商业模式较为成熟,覆盖一定数量企业用户,用户活跃度高;

5.拥有专业的技术和服务团队,服务网络完善,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能够保障平台的长期运营需求;

6.网络和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强,应用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控制安全等机制健全;

7.能够按照责权明确、科学管理的模式运行,实现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良性发展;

8.制定有清晰明确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体现行业最新发展趋势。

四、实施步骤

(一)企业申报

按照自愿原则,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准备申报材料,提交到所属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在严格审核把关基础上,择优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推荐上报。

(二)专家评审

1.材料评审。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2.集中答辩。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通过材料评审的企业进行集中答辩,由专家听取平台建设方案介绍,并就有关事项予以现场提问和解答。

(三)现场核查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赴通过专家评审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对有关事项予以核实。

(四)公示发布

省工业和信息化委会同省财政厅,对通过现场核查的企业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后正式公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名单,进入不超过2年培育建设期。

(五)培育建设

在培育期内,培育对象应完成如下任务:

一是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签订培育期建设协议,明确建设任务、责任并具体组织实施;二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取得良好运行效果;三是开展产品和服务研发,探索完善商业模式,面向企业用户拓展业务;四是编制中长期(到2025年)发展规划,明确平台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六)考核验收

凡在培育期内完成建设任务的培育对象,可随时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提出验收申请。

按照“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原则,对培育单位组织专家验收。

通过专家验收且公示无异议的正式认定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未通过考核验收的,给予半年时间整改,经整改仍不能通过考核的,以及在培育期结束后未提出验收申请的,取消其培育资格,并收回省财政支持资金。

 

附件3

 

2018年度河南省智能车间申报书

 

申报企业(盖章)

智能车间名称

智能车间地址

申报日期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编制

河南省财政厅

一、智能车间基本信息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名称

所属行业

机构代码

单位地址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职务

手机

传真

E-mail

企业负责人

姓名

职务和职称

近三年主要经济指标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总资产(万元)

总负债(万元)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利润(万元)

税金(万元)

智能车间

基本

信息

车间名称

 

智能车间建设软硬件投资(万元)

 

车间建设开始时间

年月

车间建设完成时间

年月

车间生产产品及产量

 

车间上年度产出(万元)

 

车间内全部设备台套(产线)数

 

其中工业机器人数量

 

车间总体描述

(从车间智能装备应用及联网、生产过程实时调度、物料配送自动化、产品信息可追溯、环境与资源能源消耗智能监控、设计与生产联动协同等方面,对拟申报智能车间的智能化情况进行简要描述,不超过500字。

智能装备应用情况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台套(产线)数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占全部设备比重(%)

 

车间设备联网情况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联网数

 

车间内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联网数占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总数的比重(%)

 

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情况(如有多条生产线,分别说明)

生产线名称

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情况

生产线1

(请简要说明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后的组成、主要功能、性能指标、数据自动采集比率、自控比率等,不超过300字)

生产线2

...

生产过程实时调度情况

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自动报警和诊断分析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关键设备自动调试修复的情况)

生产数据采集分析情况

(请简要说明车间作业计划生成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料投放、产品产出数据采集、传送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制造过程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实时调整的情况)

物料配送自动化情况

自动识别技术设施、自动物流设备使用情况

(请简要说明生产过程采用自动识别技术设施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车间物流自动挑选、实时配送和自动输送情况)

产品信息可追溯情况

关键工序智能化质量检测设备使用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质量在线自动检测、报警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质量自动诊断分析和处理情况)

产品信息管理情况

(请简要说明采用智能化技术设备实时记录产品信息的情况)

(请简要说明产品采用批号/批次/序列号管理的情况)

智能车间建设前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智能车间建设前后经济、社会效益情况总体描述

(从产出水平、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绿色制造、安全生产、服务型制造等方面,对拟申报智能车间建设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说明目前在行业内所处水平)

车间人数情况

建设完成前车间人数

建设完成后车间人数

生产效率提升情况

建设完成前每人每天产出水平(万元/人/天)

建设完成后每人每天产出水平(万元/人/天)

 

产品质量提升情况

建设完成前产品合格率(%)

建设完成后产品合格率(%)

 

单位产值能耗情况

建设完成前单位产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建设完成后单位产值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申报

单位

真实

性承

我单位申报的所有材料,均真实、完整,如有不实,愿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签字:

公章:

年月日

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意见

经材料初审和现场核查,同意申报。

 

推荐单位(公章)年月日

省辖市、省直管县(市)财政部门推荐意见

经材料初审和现场核查,同意申报。

 

推荐单位(公章)

年月日

二、企业情况概述

(一)申报单位概况:

成立时间、发展历程、资本性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

(二)技术水平:

研发队伍、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的能力和条件等情况;

(三)行业优势:

在相关行业、区域以及智能制造方面已具备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已有的智能制造基础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智能车间情况概述

(一)企业建设智能车间的目的和意义;

(二)企业建设智能车间的目标和任务;

(三)智能车间建设前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对比,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实现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着重介绍,尽可能列出数据、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智能车间对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示范点、创新点。

四、智能车间具体情况介绍

(一)智能装备应用情况。

车间内应用的数控化设备、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等设备情况,包括台套数、占车间设备台套数比例以及设备的具体功能及性能指标等;

(二)车间设备联网情况。

车间内生产设备联网数,占智能化、自动化设备总量的比例。

请提供车间信息通信系统与网络结构图,对架构进行说明;提供实现系统、装备、零部件以及人员之间信息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的方案;详述企业信息安全保障的情况;

(三)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情况。

流程型行业详述关键生产环节应用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实现工艺数据自动采集,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的情况;离散型行业详述应用自动化成套装备、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设柔性智能制造单元的情况;明确说明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后的组成、主要功能、性能指标、数据自动采集比率、自控比率等;

(四)生产过程实时调度情况。

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报警和诊断分析情况,生产任务指挥调度、车间作业计划生成情况。

请提供制造执行系统的架构,描述与生产直接相关的子系统的功能;描述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集成的技术方案;

(五)物料配送自动化情况。

生产过程采用条码、二维码、电子标签、移动扫描终端等自动识别技术设施的情况。

请提供物流信息化系统的整体架构图;物流设施及设备的清单;描述物流系统的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