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4894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

《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docx

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四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_四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一、设计说明 

 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

作为一保小学语文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工作中,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摸索中认识到: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相象力。

 

 小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怀有想知道一切的渴望和好问态度达到了高潮,但极强的现实感限制了他们想象力的发展。

倘若教师善于营造一种刺激性的气氛,一种有利于发现自我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得到发挥。

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原来在神话时和正确地引导学生的创造兴趣,我设计了语文活动课——《畅想21世纪》。

 

 这节活动课大致分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酝酿阶段,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确立的小课题搜集相关资料,进行想象小https:

///论文《畅想21世纪》;第二阶段为小组交流评比阶段,每个小组推荐1-2篇小https:

///论文进一步的修改,准备演说稿;第三阶段为演说阶段,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畅谈未来美景;第四阶段为活动延伸阶段,分期分批在黑板和班级小报上刊登优秀小https:

///论文,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想象进行评价。

 

 二、活动名称 

 1、活动名称:

畅想21世纪 

 2、活动形式:

演说会 

 3、适用处级:

高年级 

 4、活动目的:

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②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锻炼学生运用、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

 

 5、活动准备:

①学生阅读课外书,进行想象小https:

///论文。

②小组为单位准备演说内容。

③制作录音《科学,改变着世界》和相关图片。

④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

⑤黑板上写上“畅想21世纪”,教室四周张挂科幻图片、名人像,创设创新氛围。

 

 6、活动过程:

 

 ①提问激趣 

 从中国到美国,同学们有哪些办法?

 

 ②录音、图片激趣 

 科学家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发明了许多东西,使20世纪有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请听录音《科学,改变着世界》,并随录音出示相关图片。

 

 ③录像激趣 

 50年后,100年后,科学技术将出现怎样的奇迹?

人类怎样生活?

那时的房屋、交通、通讯是什么样的?

我们头顶广阔无垠的天空又将是什么样的?

请看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

 

 ④学生演说。

 

 ⑤小结。

 

 三、活动实录 

师:

(讲台上放一个地球仪)从中国到美国,同学们有哪些办法?

 

生:

可以坐飞机去。

生:

可以乘轮船去。

生:

可以坐汽车去。

 

师:

可是中国与美国之间隔着这么大个太平洋,怎样坐汽车呢?

 

生:

(挠挠首)可以在太平洋上建一座很长的桥梁。

 

师:

嗯,是个办法,还有其他办法吗?

(沉默一会儿) 

生:

可以在海底建造一座海底隧道,我们可以坐地铁会。

 

生:

美国在地球的另一侧,可以穿过地球打一条隧道,这样近多了。

 

师:

同学们的想象非常丰富,科学家就是凭借这种丰富的想象力发明了许多东西,使20世纪的科学突飞猛进,请听录音《科学,改变着世界》。

 

(学生听着录音,看着图片,神情专注)。

 

师:

50年后,100年后,科学技术将出现怎样的奇迹?

人类将怎样生活?

那时的房屋、交通、通讯是什么样的?

我们头顶广阔无垠的天空又将会怎样呢?

请看科幻片《神奇的太空世界》。

 

(学生看录像,不时发出赞叹声)。

 

师:

未来多美好!

我们是未来的主人,让我们电报谈更加灿烂的21世纪。

首先请第一组的同学演说。

 

生: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今天,我要畅想未来的房屋。

(演说内容略) 

生:

我有补充,我想未来的房屋会自动调温,夏天室内有一种柔绿的冷光身进来。

这种光有香味,能杀菌、降温、冬天,满屋淡红,好像有暖烘烘的春意扑面而来。

 

生:

未来的房屋,用防火材料建筑,这样就不用担心火灾了。

 

生:

未来的房屋,家家都有机器人保姆,会烧饭,会洗衣,还会陪我们玩。

 

师:

嗯,多奇特的想象!

老师真想马上享受到这促美好的生活,同学们想不想?

 

众生齐:

想。

 

师:

下面请第二组同学演说。

 

生:

我畅想21世纪的汽车(略) 

(演说完毕,学生热烈鼓掌)。

 

生:

我觉得那汽车真可以,不过还有一个缺点。

 

师:

(惊讶)哦?

 

生:

21世纪的汽车应该无污染,无噪音,否则,我们要生活在乌烟瘴气中了。

 

生:

我认为汽车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比如船型、子弹头型、小动物型的,那么,街道就更美了。

 

师:

嗯!

说不定你们的想法变成明天世界一种新型汽车的萌芽设计思相想,祝你们成功。

有请第三组同学演说。

 

生:

老师,我想谈谈21世纪的农民(略) 

师:

你的演说真让我感动,老师的父母也是农民,他们辛辛苦苦种粮,却常常因为旱涝灾害而歉收,能为中国广大农民免去“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老师谢谢你。

下面请第四组同学演说。

 

生:

我畅想未来的学校。

(略) 

师:

嗯,批改作业有“小型机器人”协助,以后老师可就轻松了(作玩笑状)。

 

生:

未来的学校应有电脑书,那么,我们就不用背书包了,上什么课,拿出电脑书,一摁就行!

生:

我想学校还有吸尘装置,那么,大伙儿就不用扫地了。

 

生:

随着计算机的联网应用,我们的学校可能会在家里么大家想学就学,想玩就玩,该多有趣。

(众生笑) 

师(小结):

今天的活动课取得了完满的成功,同学们对未来的想象非常活跃,老师都感觉有点儿跟不上形势了。

科的发明,人类的创造往往正是一个幼稚的提问,一次天真的探寻,一个看似荒诞的梦想开始的。

希望同学们了解更多的未知世界,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妙,让心中那颗科学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四、活动.总结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活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紧密联系,相互渗透,互为转化,共同担负起培养新一代的重任。

 

 这节活动课,我组织学生通过演说活动,把学生的阅读、表达、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兴致盎然,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方面得到综合发展,遵循了活动课的现实性、创新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等特点。

以下作一点简单的心得体会。

 

 1、现实性 

 促进人的社会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能,“活动教学”是促进学生社会 化的有效方法。

我们要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教育就得考虑如何适应“社会需求”。

21世纪是“物质”加“智慧”的时代,未来需要出主意的能手和技能。

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是构建活动课的目的,《畅想21世纪》这一活动课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体现现实性的特点。

 

 2、创新意识的培养孕育于美育中 

 《畅想21世纪》这一活动课,通过对科学技术和对未来科学世界的幻想,把学生的愿望、能力引向美的创造中、学生受到美熏陶和教育,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情操上的感染,萌发“我也要成为有用之人”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开放性 

 演说者奇特新颖的想象,使学生的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体现了活动时间的开放;学生活动 不受教学 .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既可多课本中获得昔时信息,又可从瞬息万变的时代获取即时信息,信息,体现了活动 内容的开放和思维的开放,可谓一箭双雕。

 

 五、活动点评 

 科学源于奇思妙想,《畅想21世纪》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科学知识的现实生活基础上,借助想象,把现在和未来、科学和幻想、时间和空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新事物,并用语言的形式表达。

整堂课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为目的,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通过活动,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转化形成相应能力,深化发展思维认识。

 

 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实例。

上课伊始,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开动了学生思维的机器。

接着,五次科技革命浪潮,把学生带进了日新月民和科学世界中,科幻录像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走进神奇美妙的太空世界。

所有这些,像磁石,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注意,像钥匙,悄悄开启学生的心扉,像序幕,预示后面的高潮和结局。

演说活动中,学生的畅想可谓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如珠妙语,语出学生之口,热爱之情,情发学生之心。

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演说中,在迷人的科幻情景中,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思维能力。

 

 整堂活动课注意运用多种媒体调动学生感官,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层次清楚,环环相扣。

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发现知识是一个乐园,从而更加热爱学习,热爱科学,并且概括表达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内化和延伸,可谓一举两得。

 

 只要我们老师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与活动课的特点,做一个“有心人”,给学生以“德的氛围、智的启迪、美的熏陶”,那么活动课功能一定能得到发挥。

 

 附学生演说稿两篇 

 未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2、练习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后面奶奶说的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1、提出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学生预习,教师巡视。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

   1、指名读思考练习1。

   2、请同学们按要求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完后自己试着回答,也可互相讨论。

  三、逐题检查讨论。

   1、第一题:

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家的杏儿又多又好?

   2、第二题:

邻居淘淘偷摘杏儿,“我”是怎么想的?

奶奶是怎么做的?

(摔了活该;完全不同)

   3、第三题:

你是怎样理解“果子大家吃才香甜”这句话的?

(有了好吃的东西大家分享,看大家吃得香甜,自己心里美滋滋的,更觉的香甜。

  四、练习给课文分段。

   1、用较快的速度再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别做上记号。

   2、讨论课文分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9);第三段(10)]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个人自己练习。

   2、指名当众朗读。

  六、布置作业: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

              12杏儿熟了

                奶奶

             分  栽  教育

                杏

             偷  数

               小伙伴 送我

《杏儿熟了》教学设计之一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习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

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

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

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

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

提问:

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活,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一起走进乡村生活,一起领略它那份独特的美。

二、自学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练习将课文读通顺。

3.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小节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

用铅笔作上记号。

(或者这样设计问题:

“课文围绕这哪一小节展开描写?

”)

三、汇报交流,了解自学情况。

1.指明认读生字、生词。

注意“饰”不要读成“shì”,“巢”不要读成“cáo”,冠字在本文的“鸡冠花”一词中读“guān”。

2.指名部分同学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尽量读通顺。

3.交流默读所得,找出全文的中心段落(最后一节)。

四、全班齐读最后一节,理解“独特”“迷人”的含义,进而理解整段话的含义。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

“独特”是指“独有的,与众不同的”;“迷人”是说“吸引人”,这句话是说乡下人家,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季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很吸引人的美。

真是这样吗?

同学们,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描述中去发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的美吧。

五、自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迷人、独特之美的语句做上记号,在旁边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美美地读一读,在脑海中勾画那美丽的画面。

六、小组交流自学所得,为全班交流做好准备。

七、指导书写生字。

1.生齐读生字,说说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

2.师重点范写“冠”“率”“搬”三个比较难写的字。

注意字的结构,摆放要匀称。

3.学生练写:

抄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

二、自由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回顾上节课自读课文时获得的收获,为交流做准备。

三、全班交流:

你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到了乡下人家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的独特、迷人的美?

你能把你体会到的美用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

(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通过“评读”的方式来参与学习。

以第一节内容为例:

可以抓住两个教学点:

1.“别有风趣的装饰……”

1)理解“别有风趣”、“装饰”的含义(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

2)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描写)

为什么说这些都是“别有风趣的装饰”呢?

(再请学生读一读,其它学生评读:

他读得怎么样?

好在哪里?

不足在哪里?

你还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2.“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一般是什么地方能看到的?

(城市里)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课文中对乡下人家屋前景色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想象一下“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的城市的景象,说说你的感觉。

3)通过比较,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

4)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吗?

(说明: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只是一个预设,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发言为主线,教师的点拨、指导适当地穿插其中,不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

1.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屋前、院子里还是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自然的美,现在我们再来齐读课文的最后一节,现在,你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2.师生齐读最后一节。

3.想象一下,在冬天,在乡下别的地方,可能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吧,说给同座听一听。

4.全班交流。

五、激发兴趣,布置综合学习活动的任务。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是否感觉到了农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让我们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活动吧!

2.读一读书上的提

 教学目标

   1.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学生坚持学习的艰难和张指导员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坚持”、“必须”造句。

   4.按要求预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2.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指导预习,学习生字新词。

  

(二)初读课文,介绍背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从上学到现在共有几本教科书?

你们的书每学期一开学就能得到一本,你们会为得不到教科书而耽心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珍贵的教科书。

(板书课题)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介绍时代背景。

     课文记叙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

党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毅然于三月中旬放弃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战场上消灭了蒋军十多万。

延安小学的转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队猖狂进攻的时候,所以当时环境十分险恶。

就是在这种险恶的条件下,延安小学的学生仍然坚持学习。

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献身,张指导员是怎样用他的生命和鲜血换来那些珍贵的教科书的呢?

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课文。

  (三)指导预习。

    1.认真读课文,利用字典学习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

  (四)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

     

(1)正音:

        文中“持、刷、抄、睁”是翘舌音。

“嗓”是平舌音。

     

(2)多音字区分并组词:

     (3)区别同、近音字并组词。

        抄(   ) 嗓(   )  须(   ) 恨(   )

        吵(   ) 桑(   )  需(   ) 狠(   )

    2.注意下列字的部首:

      凳:

上下结构,查“几”部。

      替:

上下结构,查“日”部。

      须:

左右结构,可查“彡”、“页”部。

      励:

左右结构,查“力”部。

      缺:

左右结构,查“缶”部。

    3.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锅:

右下框内人,最后一笔是点“丶”。

      嗓:

右上是三个“又”,最后一笔是点“丶”,木最后一笔为“捺”。

      投:

右上第二笔是。

      爆:

右下共5笔,即氺。

    4.出示生字卡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

    

(1)珍贵:

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的。

    

(2)炮火连天:

炮弹爆炸后的火焰与天空相接,形容战斗激烈。

    (3)渴望:

迫切地希望。

    (4)振奋人心:

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5)争先恐后:

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6)叨念:

因为牵挂而不住地说。

    (7)俯冲:

以高速度猛地向下冲。

  (五)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发展的?

结果如何?

    2.再读文,了解.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学生坚持学习的艰难和张指导员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精神。

  

(二)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

  (三)认识省略号及其用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懂得教科书的珍贵。

  

(二)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段训练。

  三、教学过程

  

(一)解题。

     首先板书课题《珍贵的教科书》

     教科书指学生用的书;珍贵:

价值大,意义深、宝贵的。

     为什么教科书如此珍贵?

教科书到底珍贵在哪里呢?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本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讨论明确: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延安小学学习条件艰苦,师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贵的教科书。

    

(2)带着问题再读第1自然段,思考讨论:

      ①延安小学的同学们“顽强地坚持学习”表现在什么地方?

       表现在战争环境、条件艰苦。

      ②师生问读第2、3句,思考讨论:

从什么地方看出延安小学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

       教师出示下表,帮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填写,理解延安小学学习条件的艰苦。

       第二句中的三个分句,每个分句都是:

       默读思考:

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带来的消息是“振奋人心”的?

       投影重点句帮助理解:

       投影A,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

       要让学生体会出:

一方面说明当时学习条件非常艰苦,突出无书的困难,所以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体现了教科书的珍贵;另一方面说明,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书时,张指导员告诉大家有书的好消息,所以说这个消息是振奋人心的。

       投影B句:

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

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

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引导学生体会出:

书是来之不易的,是毛主席的亲自关怀,是党中央用印文件节省下来的纸印刷出来的。

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延安小学学生用“没有……就……”连接的。

前半句讲的是困难,后半句讲的是克服困难的办法。

       写这些困难一方面表现了延安小学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顽强精神,一方面也说明了教科书的珍贵。

      ③体会重点句第三句的意思,打投影。

       投影:

“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此句与下面两句比较,进行语言训练。

       比较课文中这样写好在哪里?

强调最困难的是没有书,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书作铺垫。

    (3).总结第1自然段段意。

       延安小学师生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仍顽强地坚持学习。

   2.学习第2~6自然段:

   

(1)它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说这个消息是振奋人心的。

    

(2)再读课文,从第2~6段中进一步体会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学们渴望得到一本教科书。

       学生读书,自学讨论。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抓住“兴高采烈”、“高兴地跳起来”、“争先恐后”等词进一步深入体会同学们渴望得到教科书时的心情。

       在理解了词语的基础上,练习用词语填空,指导学生理解因果关系。

      (因为)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

     ①(所以)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宣布:

“我们有书啦!

     ②(所以)我们觉得这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跳起来)。

     ④(所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要去印刷厂取书。

    (3)三读课文,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本段课文,读出张指导员、“我”、同学们的激动、高兴的心情,体会延安小学生渴望有书的迫切心情,还要注意本段四个感叹号在表达人物感情时所起的作用。

    (4)归纳、.总结第2~6自然段段意:

      同学们听到有教科书的消息异常高兴,张指导员决定带“我”去领书。

   3.学习第8~1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这几个自然段作者主要讲了几个意思,可以分成几层?

       学生默读搞清8~11自然段主要讲了三个意思,所以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8段):

主要写“我”和张指导员取到书后的高兴和急切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