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6483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doc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下道法人教复习资料.doc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期半期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怎样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基本原则得以实现?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个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个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2.我们中学生应如何珍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人权的广泛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体:

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休

内容:

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5.各级国家机关如何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立法机关: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

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司法机关: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宣传教育: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归纳提升:

★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我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组织国家机构

★1.我国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使得国家权力运行稳定有序的?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我国宪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第三款规定: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于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3)我国宪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

国家机构怎样贯彻这一原则?

(1)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中居于主导地位;

③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④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二、规范权力运行

★3.宪法怎样规范权力运行以维护人民的利益?

(1)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绝对权力”。

(2)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4)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5)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6)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归纳提升

★为什么说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2)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①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

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绝对权力”。

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④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所以说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第一框坚持依宪治国

一、根本的活动准则

1.简述我国宪法的构成、性质和内容。

构成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共138条

性质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一切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1)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2)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 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3.一切组织和个人怎样把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为什么也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3)党既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二、最高的法律效力

★5.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6.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7.宪法可以替代其他法律吗?

不可以,宪法规定是原则性的。

只有宪法不足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宪法的落实需要通过各种法律制度来完成。

公民基本权利不仅需要通过宪法予以确认,而且需要通过其他法律来实现。

归纳提升|

★怎样坚持依宪治国?

(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3)宪法规定是原则性的,只有宪法不足以实现国家治理的目的,宪法的落实需要通过各种法律制度来完成。

第二框加强宪法监督

一、监督权力行使

1.权力行使为什么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宪法监督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1)人大监督。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使监督权。

(2)公民监督。

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以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二、增强宪法意识

3.怎样加强宪法监督?

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4.怎样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1)增强宪法意识首要的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暂制度等,就是为了强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努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

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5.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坚持宪法至上?

(1)学习宪法。

坚持宪法至上,需要学习究法。

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而且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

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人群众、深人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2)认同宪法。

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践行宪法。

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6.为什么要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法合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归纳提升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保障宪法实施?

(1)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

(2)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

(3)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4)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宪行为作斗争。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

(1)政治权利和自由。

(2)人身自由权利。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4)平等权。

(5)宗教信仰自由。

(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2.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

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3.公民享有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行使选举权有何重要意义?

(1)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什么是政治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何重要意义?

(1)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5.什么是监督权?

公民行使监督权有何重要意义?

(1)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2)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人身自由

6.什么是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