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4798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55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小麦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小麦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小麦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小麦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麦调研报告.docx

《小麦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调研报告.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麦调研报告.docx

小麦调研报告

前言

小麦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全世界1/3以上的人口以它为主食。

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较高的。

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

  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中国是小麦的主要产地,小麦在我国各地均有大面积种植,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虽为小麦产销大国,未来十年中国小麦仍需进口,要在立足于国内生产、充分发挥本国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适度进口来弥补国内产需缺口。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应努力依据比较优势原理,尽可能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寻求小麦供求平衡。

所以,小麦跨境贸易潜力无限,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地域优势,与中亚国家紧密联系,互相促进贸易发展。

 

小麦调研报告

一、小麦品种概况

1.1基本简介

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

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

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小麦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

一般,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但春小麦的容重和出粉率低于冬小麦。

1.2适种区域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7°~50°,从平原到海拔约4000m的高原(如中国西藏,新疆高原地区)均有种植。

受气候及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国际、国内上公认优质小麦产区为36°N附近,国内来说山东高密小麦品质较高,为公认的“黄金优麦区”,在民间素有“东北米,高密麦(面)”之说。

1.3小麦种类

小麦的品类繁多,各有不同的大小,形状及颜色。

1.冬麦与春麦

  冬麦种植于温带地区,在秋天时播种,而则生长在有长冬的地方,它在无霜的春天播种,它们都可长出软质麦和硬质麦(取决于谷的质地)。

  2.硬麦和软麦

  小麦的含量由谷的硬度决定。

所以,质硬的小麦含蛋白质高,主要用于制面包和面食。

质软的小麦含蛋白质稍低,它主要用于做蛋糕和糕饼的面粉。

  我国小麦国家标准( GB1351-1999)把小麦细分为9类:

 

 * 白色硬质冬小麦(硬冬白小麦):

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 白色硬质春小麦(硬春白小麦):

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  

* 白色软质冬小麦(软冬白小麦):

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质率不低于 70%的春小麦  

* 红色硬质冬小麦(硬冬红小麦):

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 红色硬质春小麦(硬春红小麦):

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  

* 红色软质冬小麦(软冬红小麦):

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 红色软质春小麦(软春红小麦):

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春小麦  

* 混合小麦:

 不符合前八条规定的小麦

1.4用途

1.4.1硬冬白小麦用途

由于国标没有规定内在品质,所以硬冬白小麦期货交割的货物比较杂,既有内在品质较高的品种,也有较低的品种,因此用途不一。

在没有强筋小麦期货时,硬冬白小麦期货交割标准的用途比较广。

但有了强筋小麦期货后,硬冬白小麦中能够达到强筋小麦标准的,就专门用做面包、饺子、拉面等,这样强筋小麦的大部分就从硬麦中分离出来。

从期货交割的标准来说,硬冬白小麦一般稳定时间在8分钟以下(不排除有8分钟以上)。

因此,达不到强麦标准的硬麦大部分用做馒头、面条、饺子等。

1.4.2优质强筋小麦用途

优质强筋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

其中面包全部用优质强筋小麦,对小麦品质要求最高。

为了提高面包粉质量,国内一些专用粉厂还经常在国产优质强筋小麦中添加进口高筋小麦。

加工饺子粉,也要优质强筋小麦混配,提高面粉质量,增加食品的口感。

另外,对于一些质量较差的小麦,添加优质强筋小麦,改善内部品质,加工馒头和其它面食。

如东北地区用优质强筋小麦与春麦搭配,改善春小麦粉的质量。

  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

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1.5小麦的仓储与运输

1.5.1小麦的仓储

小麦储存期间玉米象、麦蛾危害最严重。

由于小麦成熟、收获、入库时气温较高,利于储粮害虫的生长与繁殖,严重影响储藏小麦的品质。

  一、小麦的储藏特点

  1、吸湿性强:

小麦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吸湿能力较强。

  2、后熟期长:

小麦后熟期较长。

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

大多数品种后熟期从两周至两个月不等。

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还有所提高。

  3、较耐高温:

小麦具有较强的耐热性。

水分17%时的小麦,在温度不超过46℃时进行干燥;或水分在13%以下时,曝晒温度不超过54℃,酶活性不会 降低,发芽力仍然得到保持。

  4、具有耐储性:

小麦最大的优点是具有较好的耐储性。

完成后熟的小麦,呼吸作用微弱,比其它谷类粮食都低。

正常的小麦,水分在标准以内(12.5%),在常温下一般储存3-5年或低温(15℃)储藏5-8年。

  5、易受虫害:

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

除少数豆类专食性虫种外,小麦几乎能被所有的储粮害虫侵染,其中以玉米象、麦蛾等危害最严重。

小麦成熟、收获、入库正是夏季,正值害虫繁育、发生阶段,入库后气温高,若遇阴雨,就造成害虫非常适宜的发生条件。

  二、小麦的储藏方法

  1、 严格控制水分:

由于小麦吸湿性能力强,小麦储藏应注意降水、防潮。

应充分利用小麦收获后的夏季高温条件进行暴晒,使小麦水分控制在12.5%以下,再行入库。

  2、通 过日晒,可降低小麦含水量,同时在暴晒和入仓密闭过程中可以收到高温杀虫制菌的效果。

对于新收获的小麦能促进后熟作用的完成。

由于害虫的灭绝,小麦含水量和带菌量的降低,呼吸强度大大减弱,可使小麦长期安全储藏。

  3、 小麦趁热入仓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三伏盛夏,选择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麦温晒到50℃左右,保持2小时高温,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点前后聚堆,趁热入仓,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6℃左右持续10天左右,可杀死全部害虫。

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仓温平衡,转入正常密闭储藏。

  三、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用80%敌敌畏乳油50-100倍液撒与盖在种子表面的报纸上,密闭2-3天,然后揭开报纸散气。

1.5.2小麦的运输

如果从国外采购小麦一般由外国供货商用货轮经海上运到中国沿海港口,再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用汽车运到采购方的仓库,或经铁路运输运到仓库。

其间看合同条款来决定谁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或铁路运输。

在国内采购小麦时,分为铁路运输和汽车运输,这与国外进口小麦运输方式相似,汽车运输由国内供应商组织运输,而火车运输由铁路部门组织。

1.6小麦的等级标准

我国小麦国家标准( GB1351-1999)按容重、不完善粒、杂质、水分、色泽、气味分为5个等级:

优质强筋小麦质量标准

期货市场小麦的检验方法  

⑴ 粒色:

小麦粒色有红、白两种。

其检验方法是,取被检小麦 100粒,自然光下观察

小麦粒色。

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粒,判定为白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粒不低于90粒,判定为红麦。

  

⑵ 硬质率:

硬质粒占 100粒完善粒的百分比。

其检验方法是,将籽粒从中间剖开,观察其剖面。

剖面上玻璃状透明体所占比例,硬质部分占籽粒1/2以上的为硬质粒,然后以硬质粒的粒数计算软、硬质籽粒在试样籽粒的含量。

籽粒的剖切可采用籽粒切断器。

⑶ 为了准确判断小麦的软、硬质 ,也可在透视箱内观察籽粒。

这种方法就是以胚乳的透明部分即为硬质部分 ,然后确定是否为硬质粒,再计算软、硬质籽粒的含量。

二、小麦种植分布及产量

2.1小麦种植分布

2.1.1国内:

【华北地区】:

、、、

【华东地区】:

、、安徽北部中部河南

【华中地区】:

【西北地区】:

、、、、

【东北地区】:

、、

【西南地区】:

、、

【北方地区】:

在我国,各地都有小麦种植。

全国冬小麦面积约占小麦总面积的84%和90%,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主产省份有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安徽、陕西、湖北、山西等省。

其中河南、山东种植面积最大。

春小麦播种面积约占16%,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主产省有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省。

小麦主要种植区有以下几个:

东北春麦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和辽宁、内蒙部分地区。

全区小麦面积及总产量接近全国的8%,约占全国春小麦面积及总量的47%和50%,故为春小麦的主产区。

在黑龙江有大量国营农场。

本区小麦品种属春性,对光照反映敏感,生育期短,多在90天左右。

一年一熟,4月中旬播种,7月20日前后成熟。

北部春麦区:

全区以内蒙古为主,包括河北、陕西、山西部分地区。

小麦种植面积及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和1%,约为全区粮食作物面积的20%,小麦平均单产在全国各区中为最低。

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个别地区有二年三熟。

本区小麦属春性,对光照反应敏感,生育期90-120天,播种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成熟期在7月上旬左右,最晚可至8月。

西北春麦区:

本区以甘肃、宁夏为主,包括内蒙、青海部分地区,麦田面积约占全国的4%,总产量达5%。

单产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而据各春麦区之首。

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小麦品种属春性,生育期120-130天。

3月上旬播种,7月中旬至8月上旬左右成熟。

北部冬麦区:

包括河北、山西大部,陕西、辽宁、宁夏、甘肃一部分及北京、天津两市。

全区麦田面积和产量分别为全国的9%及6%左右,小麦平均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种植制度以两年三熟为主。

一年两熟制在灌溉地区有所发展。

品种类型为冬性或强冬性,生育期260天,9月中旬左右播种,6月下旬左右成熟。

黄淮冬麦区:

包括山东全部,河南大部,河北、江苏、安徽、陕西、山西、甘肃部分地区。

全区小麦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及48%左右,约为全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44%,是中国小麦主产区。

灌溉地区以一年两熟为主,旱地及丘陵地区多为两年三熟,部分地区为一年一熟。

品种多为冬性或弱冬性,生育期230天左右。

播种期一般为10月上旬,但部分地区常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适时播种,致使晚茬面积增大,产量降低,故合理安排茬口和播种期,是小麦生产的关键,全区小麦成熟在5月下旬至6月初。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包括江苏、安徽、湖南各省大部,上海、浙江、江西全部以及河南信阳地区。

全区小麦面积为全国麦田总面积的11.7%总产量约为全国的15%,单位面积产量高,为全国各区之首。

生育期200天左右,播种期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次年5月下旬成熟。

西南冬麦区:

包括贵州全境,四川、云南大部,陕西、甘肃、湖北、湖南部分地区,全区小麦种植面积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12.2%,其中以四川盆地为主产区。

生育期180-200天,一般地区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新疆地区

新疆是我国西北重要的小麦优势产区。

其小麦生产对地区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5年的3.23%和4.07%提高到2009年的4.75%和5.45%。

2009年其播种面积排全国第7位,总产量排第6位。

单产为5434.5 kg/公顷 ,比全国平均水平4 738.5 kg/公顷高14.69%,排第四位。

2.1.2国外: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农业生态条件差别较大,因而各国小麦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特征特性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1.亚洲

中国是第一产麦大国,播种面积和总产都居世界第一位,单产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日本、朝鲜和韩国小麦生产规模较小,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满足消费。

小麦品种由春性至强冬性均有,以弱冬性者为多。

这些小麦品种早熟、秆矮,拔节至抽穗历时较短,是选育早熟而抗春霜品种的好亲本。

其弱冬性品种可适应我国黄淮平原麦区。

   由于人口多,印度小麦生产发展很快,据称近年来已开始出口。

其品种大多数为春性,早熟,籽粒较大,株高中等,抗旱,适应在中国南方麦区种植。

西亚诸国包括土耳其、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等是小麦的初生起源地,具有丰富的小麦遗传资源。

但中国从这个地区引入的小麦品种较少,其中阿富汗小麦品种均为春性,早熟,灌浆快,落黄好,抗旱,茎秆较矮而有弹性。

土耳其品种为弱冬性和春性,秆较高,成熟晚。

位于叙利亚的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育成品种中,冬、弱冬和春性均有,半矮秆的居多数,成熟偏晚。

2.美洲

   美国北部主要种植春小麦,中部种植冬小麦。

产量不高但种植面积大,是主要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

春小麦品种抽穗成熟均晚,籽粒较小。

冬小麦品种多为冬性和强冬性,分蘖力强,成熟中晚或晚,籽粒品质较好。

美国冬春小麦多数品种的叶片较窄,植株偏高。

其中春小麦品种适宜在中国的东北和西北春麦区种植,冬小麦较早熟品种适合在华北地区种植。

   加拿大以春小麦为主,产量不高但种植面积大,是主要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

主产区为曼尼托巴、萨斯堪彻温和阿尔伯塔3个草原省。

加拿大秆锈、叶锈、黑穗病发生严重,在此条件下经自然和人工选择,小麦品种抗锈性强。

另外,普遍表现籽粒大,品质好,植株高大,对光周期反应敏感,成熟晚。

加拿大春小麦品种适合在中国东北春麦区种植。

   墨西哥(含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小麦近年来引进较多。

多数为春性,也有一些冬春兼性品系,表现为早熟或中早熟,植株较矮,茎秆有弹性,抗倒伏。

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适应性较广。

对三种锈病均具有较强的抗性。

后期易出现早衰、感染赤霉病和白粉病。

有些品种容易穗发芽。

墨西哥小麦适合在中国西北春麦区和云南南部种植。

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国小麦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大部为春性,少数为弱冬性,成熟期中等。

抗锈性强,株高中等,抗倒伏性强,丰产性好。

巴西品种抗土壤铝害和抗干热风能力强,熟期落黄好。

这些国家小麦品种可供中国南方冬麦区或北方春麦区利用。

3.欧洲

前苏联国家以冬小麦为主,成熟晚,穗大,抗锈病,冬小麦抗寒性强。

主要可供中国新疆、甘肃等地生产上直接利用。

而成熟较早的品种,在中国其它地区育种中也有利用价值。

   巴尔干半岛诸国中,罗马尼亚冬小麦以冬性或强冬性为主,南斯拉夫品种则大多数为弱冬性,保加利亚的介于罗、南品种之间。

三个国家的品种成熟期均为中晚熟、抗锈性强,植株粗壮,叶片色深而多有蜡质。

罗、保品种株高中等,而南斯拉夫的较矮。

罗、保品种适合在中国北方冬麦区种植,南斯拉夫品种更适合在黄淮麦区和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种植。

   西南欧诸国引入的小麦品种主要来自意大利。

该国小麦品种以弱冬性为最多,也有春性、冬性和强冬性的。

成熟中等,拔节至抽穗期历时较短,植株繁茂,叶片较宽,植株不高,穗大粒多,不育小穗少。

抗条锈病品种多,抗旱性差。

意大利小麦品种适宜在中国长江流域利用,另外有些品种也适应黄淮麦区和西北春麦区。

西欧诸国如英国、法国、荷兰,由于气候湿润,增施化肥,小麦单产是世界上较高的国家。

2005年英、法、荷兰的面积分别是187、527和14万公顷,单产分别是7959、6987和8574公斤/公顷。

其中英国以冬小麦为主,品种均为强冬性和冬性,在北京成熟较晚,抽穗后因气温已高,很多品种不能正常成熟,籽粒瘦瘪,叶片宽大多蜡质。

喜肥水,不抗旱,抗锈、抗白粉病性较强,法国小麦品种与英国的共同特点是植株较高,成熟晚,抗锈病、白粉病性强,但不抗旱,以无芒、无毛、白壳、红粒为主。

英、法两国的小麦品种,可供中国北部冬麦区和黄淮麦区做亲本利用。

   中欧诸国如匈牙利、德国和波兰的品种与西欧国家品种相似,强冬性或冬性。

对光周期反应敏感,成熟晚或极晚。

植株较高,叶片宽大。

有些品种抗锈性很强,有的品种适于中国西藏种植。

德国2005年小麦面积是317万公顷,单产7465公斤/公顷。

北欧诸国包括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等,小麦产地主要在瑞典南部。

这一地区是世界小麦分布的最北部,纬度高,小麦品种对光周期反应很敏感,因此在中国表现生育期长,极晚熟或晚熟,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多蜡质,喜肥水,秆硬抗倒。

4.澳洲

主要产麦国是澳大利亚。

该国小麦主产区少雨,因此小麦品种抗旱性较好。

以春性为主,成熟晚或中晚。

中秆品种较多,植株的繁茂性介于欧、美两洲之间。

抗锈性一般。

澳大利亚小麦品种以无芒、无毛、白壳、白粒为多。

春麦品种可在中国西北春麦区和南方冬麦区利用。

5.非洲

北非国家如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等,小麦品种为春性,成熟期中等偏晚。

植株矮,茎秆粗壮。

抗锈性强。

非洲南部及中部的南非、津巴布韦和肯尼亚等国家的品种,与北部国家品种大体相似,但成熟更晚,植株较高。

肯尼亚品种不仅抗锈病,而且白粉病感染轻。

津巴布韦品种植株矮。

非洲小麦品种可在我国南方冬麦区作为抗锈亲本利用。

2.2世界小麦产量

世界种植小麦的国家很多,但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家,这7个国家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7%。

在这7个国家中,中国是惟一总产量超过1亿吨的国家,位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美国和俄罗斯。

从各大洲的分布看,小麦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面积约占世界小麦面积的45%,其次是欧洲,占25%,美洲占15%,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各占5%左右,各洲小麦产量分布情况与面积比重大体一致。

亚洲和欧洲既是生产大洲,也是消费大洲,但亚洲当年产不足需,需要大量进口;北美(含中美)洲和大洋洲虽然产量不是很高,但洲内消费比例较低,大部分用于出口;非洲产量最低,但消费量相对较高,需要大量进口;南美洲生产和消费总量基本持平。

因此,小麦的消费是全球性的,全世界约有40%的人以小麦为主食。

小麦的供需结构决定了世界小麦贸易的特点:

交易范围广、交易量大、参与国家多。

2.2.1美国

美国是世界小麦主产国之一,由于小麦种植效益比玉米和大豆低,自1997年美国小麦种植面积连续7年下滑,目前已由1997年的254万公顷下降到185万公顷,产量由1997年的6754万吨下降到2002年的4406万吨。

但目前,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小麦强国。

美国农业区域在地形、土壤和气候方面的差异极大。

由于有这些差别,美国生产各种适合于当地条件的农作物。

美国生产各种适合于当地条件 农作物。

小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美国50个州中的大部分州都有小麦种植。

但每个地区的小平等类型和产量各不相同。

因此,进口商或国内厂商都能通过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作物育种对保证美国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十分重要的。

小麦品种改良工作于1987年正式开始,当时美国农业部制定了一个积极的关于小麦研究和发展的计划。

现在,品种开发项目由许多州的实验站来进行。

实验站也作为些农业院校的一部分。

实验站是新的小麦品种的主要来源,并且帮助保持每一类小麦的一致性。

在这些联邦或州立实验室里工作的植物科学家不仅考虑农民对高产、抗旱和抗病品种的需要,而且也考虑国内外制粉和烘焙业对质量的要求。

美国小麦按种植季节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占70%-80%,不论是种植和收获时间,还是冬春小麦比例都与中国相差不多。

根据最终用途,美国将小麦分为五大类:

硬红冬、硬红春、软红冬、白麦和杜伦小麦。

2.2.2加拿大

加拿大小麦播种面积为100万-133万公顷,主要集中在马尼托巴、萨斯喀彻温和阿尔伯特三省。

春小麦占80%左右,硬粒小麦占15%~20%,冬小麦仅占3%-4%o小麦单产水平不高,仅为2250kg,冬小麦产量相对较高,也只有3600kg。

小麦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即可收获。

其机械化程度较高,从播种到施肥、施药、收获小麦都是使用机械设备。

一般以家庭农场经营为主,每户的经营规模,在东部地区平均为80公顷,在西部的草原省平均为300公顷。

加拿大虽然不是一个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却是一个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在收成好的年份,小麦产量也只有3000多万t,但由于加拿大人口少,可将小麦产量的60%以上用于出口贸易,在全球约1亿t小麦贸易中,加拿大占20%左右,是世界第三大出口国。

2.2.3澳大利亚

小麦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大约种植1200~1400万公顷,总产占世界小麦总产的3%。

但由于澳大利亚干旱、半干旱地区占70%以上,灌溉面积很小(不足4%),而且几乎不使用任何肥料,因此,小麦单产很低,全国小麦平均产量在正常年份只有1500~1800㎏,最高年份也只有2250㎏。

澳大利亚大约有4万个农场以种植小麦为主,基本上以家庭经营为主,平均规模为900公顷,实行一年一作,而且有相当面积的土地休闲。

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贸易国,大约80%的小麦用于出口,每年出口量为1000万~1200万t,占世界贸易量的10%,为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小麦收获季节正是大多数产粮国的淡季,所以澳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具有季节性优势。

澳大利亚极其重视小麦的质量。

其控制措施为:

第一,新品种选育,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从亲本选配、各代选拔与鉴定过程中均采用较严格的控制手段和措施。

第二,新品种推广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每年都要根据试验所得的数据资料公布一次小麦品种推荐名单和各品种的质量分析结果,供种植者选择。

第三,严把收购质量关。

收购的小麦至少要经过3次严格的质量检验。

保证质量的另一个关键是仓储条件;从港口到基层收购站都采用标准化的金属仓库,架离地面,严格封闭,并撒施防虫剂。

2.2.4法国

小麦是法国第一大类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50%,小麦产量居世界第五位。

法国种植的小麦几乎全部是冬小麦,播种时间一般在10月15日至11月15日间,收获季节在翌年的7~8月间。

法国小麦颜色为橙黄色,几乎没有白色小麦。

由于气候适宜,法国小麦的产量很高,平均为4800kg/公顷左右。

法国是世界第四大小麦出口国和最大的面粉出口国,也是欧盟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

以1999年为例,法国小麦产量3600万t,出口小麦和面粉1700万t,约占欧盟小麦出口量的50%。

2013年法国小麦产量为3590万吨,出口量为1710万吨。

尽管法国小麦的质量无法与美国和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的面包麦相抗衡,但由于法国小麦价格比美国小麦每吨至少便宜40美元,亚洲进口商逐渐放弃价格高昂的美麦和澳麦,而以法国小麦作为替代。

2.2.5印度

近几年来,印度小麦种植面积变化不大,但单产增加较大,产量已由1995年的2250㎏/公顷增加到2002年的2775kg/公顷,总产由6577万t增加到7181万t,增加了600多万t。

2002年总产达到7637万t,总产仅次于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小麦大国。

印度小麦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1985-1988年印度共出口小麦128万t,1989年突然下降到1.3万t,2000年出口量增加到81万t,2001年和22002年猛增到300万t左右。

2007年开始实施的小麦出口禁令,直至2011年重新开始出口小麦,2013年出口小麦800万吨。

印度小麦出口以饲用为主,主要出口国家包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及中东地区。

2.2.6中国

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基本稳定,保持在约2300-2500万公顷。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有关数据,2010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24256万公顷,较上年的24291万公顷略减35万公顷,减幅0.14%;2011年全国小麦播种面积24190万公顷,较上年24256万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