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讲义修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47270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讲义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社会心理学讲义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社会心理学讲义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社会心理学讲义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社会心理学讲义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讲义修改.docx

《社会心理学讲义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讲义修改.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讲义修改.docx

社会心理学讲义修改

自我知觉

个人知觉也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的知觉。

自我知觉以及与自我知觉有关的内容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1、自我概念

(1)自我图式

马库斯(Markus)和乌尔夫(Wurf)用自我图式(Self-schemas)说明个体的自我概念,并用它指称一个人对自己的特殊信念,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个体的自我概念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黑根斯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theory)就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包含三个部分:

理想自我(idealself)、应该自我(oughtself)和实际自我(actualself),当这三个部分产生冲突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并导致长期的不良效果。

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过程有关:

●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

人们常由自己的所做所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自我概念,我做了什么,我就是什么样的人。

●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

他人认为我怎样呢?

他人对我们的反应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

通过与别人相比,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

比如你认为自己的胆子比较大,怎样才能证明呢?

你就可以通过与你的朋友相比,晚上在野外走的时候,你不害怕,而你的朋友害怕,你就可以推论说自己的胆子比较大。

●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

如果让你仔细想想,你是什么样的人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让人们反省自己来了解他的自我。

Kulm(1954)编制的“TheTwentyStatementTest”就是由这一思路而来。

该测验要求被试在一定的时间内回答20个同样的问题“我是谁?

”,通过对被试的回答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确定被试自我意识的内容。

(2)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

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巴斯(Buss)把这种状态分为内在自我觉知(Privateself-awareness)和公众自我觉知(Publicself-awareness),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

由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关注点不同,所以他们所引起的反应也完全不同。

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因此他们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同时由于这些人对自己的特征比较关注,所以他们自我概念中的内在事件清楚而明确;也因为上述因素,内在自我的人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与内在自我的人不同,公众自我的人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所以他们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其次,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反馈,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最后,公众自我高的个体常常比较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

2、与自我有关的其它概念

(1)自尊

自尊(Self-e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一个人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大多数的心理学家认为自尊的确立有两条途:

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鲍梅斯特(Baumeister1994)总结出了个体提高自尊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用自我障碍(Self-handicappingstrategy)(Jones1978)的策略为失败找借口,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

(2)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自我确认(Self-verification)则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人们通过自我提升,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高的评价,从而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建立;通过自我确认,使别人对自己有个一致性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自尊。

(3)自我表演

自我表演(Self-presentation)也叫自我展示,它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让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自我表演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社会心理学家琼斯(Jones1982)总结出了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

自我抬高(Self-promotion):

通过行动或语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

显示(Exemplification):

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和有价值,引起他人内疚。

谦虚(Modesty):

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恳求(Supplication):

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他人同情。

恫吓(Intimidation):

用威胁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逢迎(Ingratiation):

说他人喜欢的话,俗称拍马屁。

(4)自我障碍策略

为了保持自尊,个体常常会使用一些策略,其中自我障碍策略(Self-handicapping)就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比如在考试前,张三预计到自己考不好,为了避免被他人认为自己笨,他就使用了自我障碍的策略。

在考试的前一个礼拜他有点感冒,家里来信说奶奶生病了,再加上他宿舍边上晚上还在施工。

张三会把这些原因都摆出来,告诉他的同学这些事情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学习,并预测说自己这一次肯定考得一塌糊涂。

参加完考试之后,如果张三确实没考好,由于上述原因,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他比较笨才没考好;相反,如果他考好了,人们就更有理由把他的成功归于能力。

遇到这么多不幸的事情,他还成功了,你能不承认他的聪明吗?

(5)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self-monitor)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森德(M.Snyder1987)、菲斯克(Fiske1992)等人对自我监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指出高自我监控的人善于自我表演,能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低自我监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作表演,不看重情境与他人的影响,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态度与感受。

中国人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强,比较在乎他人的要求与期望,所以中国人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较强。

不同自我监控的个体在生活中采取的适应方式不同,比如森德就发现:

在工作选择方面,高自我监控的人喜欢工作角色明确的工作,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则选择与其自身人格特征相吻合的工作。

在工作中,高自我监控的人常常刻意地使自己适合工作的要求,他们适合做的工作包括法律、警察和公共关系;低自我监控的人则常常按自己的兴趣和动机去工作,他们适合做的工作包括研究、艺术等。

与自我监控紧密相关的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施莱克(Schleker1994)在他的《印象管理》一书中给的定义是:

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

印象管理也反映了人们的自利偏差。

(6)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prophecies)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心理学家达利和法继欧(Darly&Fazio1980)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

罗森塔尔效应(1968)就是一种自证预言,在一项研究中,罗森塔尔从一所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并向任课老师说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测验,估计在这一学期里将会有一些人表现出较大的进步,同时他还通报了这些人的名字。

8个月之后,他对这些学生再次加以测验,结果发现,被指名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老师对他们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较好的评价。

在对这个结果加以解释的时候,罗森塔尔借用了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的故事,指出:

由于教师的期待不同,所以他们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式也不同,而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也往往会顺着老师的期望发展。

(7)体像

体像(Bodyimage)是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减肥问题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由于人们不满自己的体像并且很看重自己的体像,使得减肥盛行。

卡什(Cash1986)在一项研究中发现,82%的男性与93%的女性很注意自己的外表,女性更在乎。

女性更容易对自己的体像不满,85%的女性认为自己应该减肥,而只有40%的男性认为自己胖,甚至有45%的男性希望自己胖一些。

Thompson(1991)发现,青少年对自己体像的要求更高,他通过让青少年选择与评价他们想象的、实际的与社会认可的几种体像,证明大部分青少年对自己的体像不满。

对于体像的解释,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和态度与自我及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躯体经验是自我的一部分;而精神分析学者则把躯体经验看成是人格过程的反映,当一个并不胖的人认为自己胖得不得了的时候,就认为这个人与外部世界的界限不清。

归因问题

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要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也常常要寻找这些事件发生的原因。

由于人们轻易不愿付出自己的认知资源,所以并不是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归因,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

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飞机失事、学潮等;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人们身体患病、或是被别人责备。

在研究归因问题的时候,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归因理论,对归因过程中人们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加以论述。

1、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1)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归因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

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

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人们经常使用的两个归因原则:

共变原则(Principleofcovaria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

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

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2)韦纳的归因理论

韦纳在海德的归因理论和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

韦纳认为,除内因与外因外,人们还从稳定与不稳定、可控制性(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的角度看待问题。

归因模型(Weiner1982)

内部外部

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

可控制特定的努力针对某事的暂时努力老师的偏见来自他人的偶然的帮助

不可控特定的能力心境与情绪考试难度一个人的运气

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有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于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与认知反映(自豪或羞耻)。

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觉得自己的聪明导致了成功;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

(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于1967年提出了自己的三维归因理论(Cubetheory),也叫立方体理论。

他认为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于三个方面:

行动者(actors)、刺激物(stimulusobjects)以及环境背景(contexts),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的归因,张三是行动者,李四是刺激物,打架时的环境是背景。

在归因的时候,人们要使用三种信息:

一致性信息(consensusinformation):

其他人也如此吗?

一贯性信息(consistencyinformation):

这个人经常如此吗?

独特性信息(distinctivenessinformation):

是否此人只对这项刺激以这种方式反应,而不对其它事物作同样的反应?

有了这些信息,人们就可以对事件归因。

(4)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Jones)和戴维斯(Davis)1965年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inferencetheory)适用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该理论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我们可以把事件归于他人的内在特质(Dispositionaltrait),既人格、态度、心情等。

琼斯等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不一定与他的人格、态度等内在品质相对应,比如一个善良的人不小心误杀了一个人,我们能说他是一个坏人吗?

显然不能。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能推论一个人的行为与他的内在品质相对应呢?

琼斯等人提出了两个条件:

一是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如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我们就能从其行为推论出他是一个不道德的人。

二是行为的自由选择性,如果一个人是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在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我们也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

2、对自己的归因

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人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态度、特质和能力等,因此对自己的推论也是依赖于自己外显的行为。

(1)对自己态度的归因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认为人是靠内省及不断检讨自己意识里各种不同的认知和情感因素而形成自己的态度,但贝姆认为人们所能知觉到的有关自己态度的内在线索很少,且模糊不清,因此人们实际上是通过观察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的自己的行为而了解自己的态度,并非经过对内在感受的内省。

为了验证自我知觉理论,萨拉希克(Salancik)和考维Conway(1975)设计了一项宗教行为描述的实验,在实验中参加实验的学生被随机分成A组和B组。

问A组学生是否偶尔才从事宗教行为,如上教堂、看宗教报纸、向牧师问个人问题等。

因为许多学生有过这些最低的宗教活动,因此这组学生说他们有不少宗教行为。

而对B组,问他们是不是经常做这些事,由于大多数学生并不经常如此,因此这一组学生报告的宗教行为较少。

由于这二组学生是随机选取并分配的,因此假设他们实际的宗教行为没有差别。

但由于问题中的关键词不同,第一组描述自己参加了不少宗教活动,第二描述自己参加了较少的宗教活动。

最后问学生“你的宗教信仰有多虔诚?

”结果显示第一组学生比第二组学生对宗教更虔诚。

(2)对自己动机的归因

完成一件报酬高的工作时,常常使人们做外在归因,即我之所以做工作是因为报酬高。

而完成相同的工作却只有微薄的报酬时,人们往往内在归因,即自己喜欢这项工作。

因此,心理学家指出:

最少的报酬将引发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因为个体将工作成就归于内在兴趣而非外在奖励。

也就是说,如果从事一项工作的理由被过分正当化的话,不知不觉会伤害到他参与该活动的内在兴趣。

如果给予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者外在酬赏会降低起内在兴趣,那么施与外在威胁以避免其从事某项特殊行为应该会增加兴趣。

例如,对吸毒的惩罚越严厉,毒品应该会更具吸引力,此时,人们将寻求该行为归因于受威胁,而非该行为本身没有乐趣。

(3)对自己情绪的归因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们经由考虑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引起这些状态的外在刺激而认定自己的情绪。

但最近研究表明,情绪反应在性质上并无两样,人们能区分出高低不同的激起状态,但无法辨别出不同类型的情绪。

沙可特(Schachter1962)认为,人们对自己情绪的知觉取决于人们所经历的生理上的激起程度和人们所使用的认知标签名称,如快乐、愤怒等。

为了得到这一认知名称,人们首先会检查自己的行为及环境。

例如,如果一个人觉得生理状态激昂,并且正对着电视上演的喜剧片大笑,他会推论自己正处在快乐中,而如果这个人是在拥挤的街道上对推自己的人大叫,他会推论自己是愤怒的。

沙可特进一步论证了这一问题,认为人们对生理激起的归因是产生各种各样情绪的根源。

3、归因中的偏误

(1)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罗斯(Ross1977)称之为基本归因错误(The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

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所以更多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二是因为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它因素突出,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

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Actor-observerbias):

当人们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当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

(2)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自利偏差(Self-servingbias)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等;而倾向于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外部因素。

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归因中的自利偏差,按照这一理论,人们总是试图创造一个特殊的、良好的印象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

把这一概念用到自利偏差中去,当别人问原因时,人们会尽量让对方相信,成功完全是由于自己本身,而失败则不能怪自己,如此才能让对方给你较高的评价。

 

人类的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概述

(1)什么是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Aggression)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

侵犯行为的界定:

一、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

二、从效果上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

大多侵犯行为不为社会所认可,但也有一些侵犯行为是社会所赞同的,我们称之为认可的侵犯行为(Sanctionedaggression),比如教练对不认真训练的球员加以惩罚。

三、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Aggression-feeling),比如愤怒。

尽管外在行为不一定总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部情绪,但大部分情况下侵犯总是与愤怒联系在一起。

(2)愤怒与侵犯行为

每个人都有“愤怒”的经验,愤怒常常是侵犯行为产生的根源,人们为什么愤怒?

●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

●遭受挫折

挫折(Frustration)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阻碍了我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

早期的挫折侵犯理论把挫折和侵犯看成是互为因果,既挫折必然导致侵犯,侵犯也必然有挫折为前提,并且认为宣泄(Catharsis)是减少侵犯的有效方法。

多拉德(JohnDollard1939)、米勒(Miller)、杜博(Doob)和西尔斯(Sears)等人提出的挫折侵犯理论(Thefrustration-aggressionhypothesis)就说明了挫折与侵犯之间的关系。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挫折侵犯理论又提出了一些批判。

比如米勒(1941)就发现挫折并不一定导致侵犯,其他研究者也证明了这一点(Averill1983;Worchel1974)。

研究者发现,当我们感受到挫折是无意而不是有意的时候,我们并不会有侵犯行为,当人们认为他人有意给我们造成挫折时,更可能以侵犯行为回应之。

柏科维兹(1989)修改了这一理论,他认为挫折只是引起侵犯的因素之一,这些因素还有疼痛、极端的温度、以及遇到讨厌的人等。

●归因的影响

一个事件之所以能产生愤怒或侵犯行为,关键在于受害者必须知觉到这中侵犯或挫折是他人有意造成的伤害,因此人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会影响到自身会不会愤怒以及处理愤怒的方式。

(3)对侵犯行为的学习

正如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侵犯行为可经由学习而获得,强化(reinforcement)和模仿(imitation)对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班杜拉(Bandura1961)所做的观察学习的(observationallearning)Bobodoll实验就很好地说明了学习对侵犯行为的影响。

班杜拉认为,儿童侵犯行为的获得并不一定要以其亲身获得奖励或惩罚为前提,儿童可以通过观察他人从事此类行为之后受到奖励或惩罚而学会这类行为。

(4)温度与侵犯行为

罗特姆(Rottom1985)发现空气污染与暴力犯罪有关。

巴龙研究也发现犯罪与温度有关,他研究发生在夏天的城市暴乱与气温的关系,发现其呈现出倒U曲线,在华氏81—85度时,暴乱的数量最多,当温度较低或很高时,暴乱发生的数量较少。

安德森指出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在摄氏38到41度以内,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增强,但是在超过这个温度之后,由于人们外出的机会下降,所以暴力行为产生的机会也较少。

(5)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

由于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所以心理学家想知道由于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上的激起是否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之上。

泽勒曼的一项研究中,泽勒曼让实验者的助手或者激怒男性被试,或者用中性的态度对待男性被试。

然后再让其中一半的被试从事大运动量的锻炼,而另一半被试不锻炼。

稍加休息后,给被试提供了一个电击助手的机会,愤怒且锻炼的人比愤怒但没有锻炼的被试用更高的电压电击助手。

除了锻炼,大的噪音、暴力与淫秽电影等引起的激起都会增加人们的侵犯性。

(6)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

侵犯性线索也会引发侵犯行为。

柏科维兹发现,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weaponeffect)。

(7)去个体化行为与侵犯

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是由心理学家津巴度(Zimbardo1976)和费斯汀格等人提出来的。

他们认为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上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称之为去个体化。

这种行为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个体从群众中所获得的不败感,即认为群体是战无不胜的;二是个体在群众中具有匿名性,即没有人可以认出自己,因而不必为这些破坏性的行为负责任。

(7)饮酒与侵犯行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酒精能使人变得易于被激怒及好斗,许多相关研究支持这种假设。

为什么喝酒能使人们变得好斗呢?

一些研究者认为是酒精给侵犯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生化刺激,使得喝酒的人的激起增加,即俗话说的“酒壮人胆”。

而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控制,霍尔(Hull1986)和斯蒂勒(Steele1988)等人称之为“去抑制”(Disinhibition),强调这种抑制对暴力行为的影响。

2、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1)惩罚

心理学研究表明,惩罚只能抑制人们明显的侵犯行为,但同时可能导致更多隐蔽性的侵犯行为,而后者的危害性更大。

心理学家常常把有侵犯倾向的人们分为两类:

控制不足侵犯型和控制过分侵犯型。

前者是指那些经常犯小错误的人,这类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后者则是指那些平常把自己隐藏得很好,这些人一旦犯罪,就是罪大恶极。

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对前者有用,对后者作用不大。

(2)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

(3)替代性攻击与宣泄

人们经常受挫折或烦扰,但由于对方的权力太大等许多原因而不能加以报复,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