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论文原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3393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8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论文原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论文原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论文原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论文原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论文原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论文原稿.docx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论文原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论文原稿.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论文原稿.docx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论文原稿

第一章绪论3

1.1选题背景3

1.2研究目的和意义4

1.2.1研究目的4

1.2.2研究意义4

1.3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现状5

1.3.1国内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现状5

1.3.2国外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现状6

1.4课题研究主要内容8

第二章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概述9

2.1工程项目质量的含义9

2.2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10

2.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原理11

2.4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11

2.4.1PDCA循环11

2.4.2六西格玛法13

2.5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13

2.5.1人为因素14

2.5.2机械设备构建14

2.5.3工程材料选用15

2.5.4施工方法16

2.5.5环境16

第三章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质量控制18

3.1项目质量形成的过程18

3.2项目实施准备阶段质量控制18

3.2.1施工准备范围19

3.2.2施工准备控制内容19

3.3项目实施阶段质量控制20

3.4项目竣工验收控制21

3.4.1竣工验收控制内容21

3.4.2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21

第四章某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过程——案例分析23

4.1工程项目介绍23

4.2施工任务安排23

4.2.1施工组织结构23

4.2.2重要工程指标23

4.2.3工程质量控制体系24

4.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4

4.4质量验收规定26

4.5质量监督检查措施26

4.6工程项目主要控制点27

第五章为实现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对策30

5.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培训30

5.2认真检查动态控制30

5.3落实变更31

5.4竣工验收阶段,及时处理质量问题31

5.5加强施工现场质量体系建设32

5.5.1加强合同管理32

5.5.2健全内审员制度32

5.5.3强化目标管理32

5.5.4制定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制度33

第六章结论和展望34

参考文献35

致谢36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20世纪是人类空前发展的世纪,人类在此时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都得益于此。

美国质量管理学会(ASQC)年会上,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朱兰(J.M.Juarn)说道:

“20世纪将以‘生产力的世纪’载入史册,未来的21世纪则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将成为新世纪的代名词,我们无法逃避,必须迎接它的挑战。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励的国际市场中,人们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

唯有凭借产品与服务的优良品质才能在市场中有立足之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的深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近些年来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出现,例如:

2010年1月3日,昆明新机场航站区停车楼及高架桥配套引桥在现浇箱梁过程中发生支架局部坍塌,造成7人死亡,8人重伤,26人轻伤;2009年7月16日凌晨1点33分,津晋高速公路天津塘沽收费站东侧800米出,匝道桥突然坍塌,桥上5辆货车坠落桥下,从桥下通过的李港铁路线被迫中断,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4人受伤。

这些恶性事故的频频发生及造成的恶果,无不令人震惊,但同时也反映出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值得深思与重视。

“质量是被生产出来的,不是被检验出来的。

”质量管理大师戴明(WilliamEdwardsDeming)的名言说明:

唯有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严格遵守过程管理措施、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一旦忽略了过程控制,只依靠检验,产品质量是不能得到保证的。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在整个施工过程系统中,质量管理处核心地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仅放在施工完毕后的验收阶段,而必须放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和监督,所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没有质量为前提,那么就没有投资效益、没有工程进度、没有社会效益。

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实现三大控制目标(质量、投资、进度)的重点。

想要扭转工程事故频发的被动局面,必须加强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作,以便提高工程质量。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整个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其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阶段质量。

本课题目的主要是基于影响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的材料、人、施工方案、工、工序控制,质量预控等分析,通过对国内外施工企业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现状、异同及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案例的分析明确提高过程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强调了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本”,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用员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以工程质量满足企业(顾客)需求,层层递进,步步为营,从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项目的质量。

1.2.2研究意义

质量是指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之总和。

项目质量的好坏决定于该项目能否满足企业或者业主的要求。

而其中的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过程质量控制又是管理的中心环节,所以提高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能力对我国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意义重大:

一、我国每年投资各类工程项目规模达数十亿平方米,一旦发生问题,将直接影响公共利益和安全,所以提高质量控制能力确保工程质量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工程的实用性和投资效果具有根本性意义。

二、对于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有特殊的意义:

过程质量控制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过程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对于一直处于探索阶段的我国建筑业质量管理现状来说,这的的确确是一次质的飞跃。

三、对于提高建筑行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的质量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内各企业间竞争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高低与稳定,所以以过程质量控制为中心的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是胜败的核心内容,过程质量控制能力的提高对于施工企业的意义则不言而喻。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建筑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只有在其发展中不断转变质量理念、完善认识,做好与国际化无缝接轨的工作,并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模式,才能在和国外施工企业的竞争中屹立于不败之地。

1.3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现状

1.3.1国内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现状

20世纪末期,我国企业探索从传统的质量管理阶段,跨过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直接步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但数十年已经过去,许多企业的质量管理基本上仍停滞于传统质量管理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随后我国于1988年12月决定等效采用ISO9000标准,颁布了GB/T103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于1992年10月决定等同采用IS09000标准,颁布GB/T1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并于2000年12月28日发布了2000版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建国初期,国有企业的管理引进并采用了苏联“老大哥”模式“一长制”。

即企业从生产、经营、技术到销售,完全由厂长一人负责,一人说了算。

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是一人专制,没有生产民主化和决策民主化,整个企业只有厂长一人的积极性而无员工的积极性。

在质量管理方面,虽然在企业里设有专职检验人员,但其职能只是按照规定对最终产品的合格率作最终的确认,这种质检被称之为“事后控制”,但其效果不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用什么管理模式来代替日益落后的旧模式已成为各界关心的问题。

通过对国外不同质量管理模式的比较,决定采用日本质量管理模式,在全国推广全面质量管理。

首先是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QC)在各个企业普遍推开,它是由生产一线工人自愿组织起来以解决产品质量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的群众性组织,是工人参加质量管理工作的一种形式。

它的活动内容主要是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有重点地解决某些质量疑难问题,开展质量攻关活动,学习质量管理知识,交流质量管理经验,并对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提出改进措施。

质量管理小组在生产活动中对产品质量有着明显的成本最小化和资源消耗的均衡化进而提高工程施工经济效益,而且为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作用,为全面质量管理在中国的推行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的推行曾经改变了我国质量管理工作,其原因既有企业客观需要发展的内因,但是更多的是行政干预的外因在作用。

随着行政力量的减弱,其推行似乎陷入了停滞状态。

特别是现在处于过渡时期阵营当中的企业,面临是改革、改制、改组的巨大压力,当务之急是如何求得生存,而不能立竿见影的全面质量管理也就不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对于巩固和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降低。

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产品质量平均合格率自2001年以来一直徘徊在75%左右,较发达国家的95%相距较大。

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不但未能进一步发展,还有倒退的趋势。

1.3.2国外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现状

国外质量管理发展过程复杂而漫长,其中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美国费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于1961年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其强调质量要从源头抓起,以预防为主体,并贯穿整个建设过程,最大程度的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控制体系中来。

因此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攻全守型的质量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简单来说就是在发动群众的前提下,再生产过程中引入PDCA管理方法,以达到最经济、最科学的管理。

该思想在美国产生以来,世界各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及实践研究,取得了重大成绩,总体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1.全面管理思想进入日本发展阶段

2.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方法及计算机技术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标准化阶段

4.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被企业所接受阶段

现阶段不少学者对质量管理思想进行了许多新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有新鲜的观点,例如:

RosertP.Elhott在其论文《QualityAssurance:

SpecificationDevelopmentandImplementation》中提出保证工程质量,应注重对全过程的控制和人的控制。

JamesL.Burati.Jr在其论文《QualityManagementinConstructionIndustry》中对如何建立有效监测工程质量监管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工程质量保险、工程质量的差异化管理、工程监督社会化和工程质量的分类并举监管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若干建议。

纵观当前世界中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其建设体制相适应,大多数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都把制定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和建筑业质量管理的法规和监督执行作为主要任务,并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质量管理监督的重点对象。

他们都非常重视发挥社会上各种专业人士、组织(学会)和行业协会在建设市场中的专业管理作用。

政府主管部门通过审核和认可,授权或委托这些组织和机构,将相应的政府职能向民间和半官方机构转移,实行对专业人士教育培训,考核注册制度,充分发挥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建造师等各类专业人士的作用,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阶段的质量进行直接的监督管理。

他们的普遍做法是依据法规,建立项目许可制度,承包商、供应商的市场准入制度,生产过程检测、认证制度、竣工后经审核颁发使用许可证制度等,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全过程进行管理。

在对具体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模式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承包商都按照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质量自控,业主普遍采用委托工程咨询(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控制的做法。

为了提高监理工作的有效性,不少国家的业主往往委托在工程竞标中的失败方作为该工程的监理单位。

而政府是否介入其投资的公共工程以及民间投资的工程质量的具体监督检查,即政府主管部门是否直接参与微观层次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控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不尽相同,归纳来讲,大致有三种模式:

1.法国模式

其主要特征为:

政府主管部门不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主要是运用法律和经济等多种手段,促使建筑企业工程质量得到。

比如法国政府实行强制性的工程保险制度。

法国的《建筑职责与保险》法就此类问题规定:

涉及到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其中包括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施工、质检等单位,必须向保险公司投保,而保险公司则需委托一个质量检查公司进行质量检查,并给予投保单位可少付保险费的优惠。

质量检查公司必须取得由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机构颁发的证书,发证机构每2到3年须复审其资质一次。

为了保证质量,检查公司作为第三方能保持其客观公正地位,《建筑职责与保险》法还要求质量检查公司不得在国内参与与质检以外的任何商业活动。

质量检查公司在接受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任务后,就开始了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包括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标阶、施工过程、工程梭工、工程质量评价报告送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

作为一个专业的质检公司,法国的质检公司均配备完善的检测设备,以保证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美国模式

与法国模式不尽相同,美国模式主要表现在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参与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在美国,政府参加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检查的人员分为两类:

一类是政府内部有关部门的检查人员,另一类是政府临时聘请或要求业主聘请的专业人员,属于政府认可的外部专业人员。

这些监督检查人员都直接参与每道重要工序和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只有在他们认定合格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对工程材料、制品质量的检验由相对独立的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在所有监督检查中,又以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隐蔽工程作为重点。

3.德国模式

德国模式则主要表现在政府部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实行间接管理。

德国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主要采取由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委托或授权于国家认可的质监工程师组建的质量监督审查公司,代表政府对所有的工程和涉及结构安全的改建工程的质量实行强制性监督审查。

在工程质量检查期间,对工程材料的检测,一般由承包商负责送到国家认可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

当发生工程质量或业主与承包商对工程材料、施工质量发生争议时,由质监工程师委托国家认可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费用由承包商、业主或质监公司中的责任方负担。

1.4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一个完整的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决策、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使用方面的事宜,或者由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的原因,很容易诱发一些工程质量事故,轻者各项指标达不到设计能力、建筑外观受到影响,重者则会造成建筑物坍塌、人员伤亡和巨额经济损失。

因此对工程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控制是每个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分析了国内外工程质量状况,并且在掌握了现场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3)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4)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对策研究

其重点主要还是强构建建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单位(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二章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概述

2.1工程项目质量的含义

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和GB/T19000-2000标准关于质量的定义为:

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此定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1.固有特性是指在某事(某物)中本来就有的,是产品、过程或体系的一部分,尤其是指那种永久的特性。

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和期望。

“明示”是指规范、合同、标准、文件、技术、图纸中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或其他相关方的惯例和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和希望是不言而喻的;“必须履行”是指法律、法规等所强制规定的,不以人的意愿而转移的。

2.质量不仅仅是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

4.质量所反映的是“满足要求的程度”,满足要求的程度才可以反映质量的好坏。

质量具有动态性:

即质量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产品、过程或体系会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

6.质量具有相对性: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因自然环境等条件的不同、技术发达程度的不同、消费水平的差异和风俗习惯等的不同,也会对产品提出不同的要求或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简称工程质量,是质量在工程范畴上的定义。

工程质量是指工程项目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的综合。

建筑工程质量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建筑工程质量主要是指建筑工程符合业主需要且具备的使用功能。

这一概念强调的是工程的实体质量,如工程基础是否坚固、主体结构是否安全达标以及通风、采光等要求是否合理等。

而广义的建筑工程质量不但包括实体质量,而且还包括组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

工作质量则是指参与建设工程的建设者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实体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质量:

例如社会调查、市场预测、质量回访和保修服务等;生产过程工作质量:

如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

工作质量的好坏对实体质量起决定性因素,而实体质量的好坏又是业主决策、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因此我们需要从广义上更好地理解建筑工程质量的概念,而不可以仅仅把认识停留在狭义概念——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上。

过去的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常常是一种事后行为:

楼塌人亡后的触动才驱使人们想起来应该追究有关方面工程质量的责任。

但是即使对责任主体依法惩办,对受伤家属进行资金抚慰,也无法挽回已经造成的物质、人员和资金损失。

但如果在建筑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就做好参建单位的建设活动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就可以将建筑工程质量隐患消灭在其萌芽状态。

这样看上去虽然工作量有所增大,但是其解决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确是实质性的。

2.2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

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是由项目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项目不同,项目质量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是工程分项多、系统庞大、条件多变、多样性原材料以及很长的生产周期,其实施过程具有:

程序繁多、涉及面广和协作关系复杂等技术经济特征。

所以总的来说,一般的工程项目质量具有以下的特征:

1.项目目标的制约性。

项目具有多目标属性,且目标与目标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项目的质量、工期、费用等目标之间即统一,又矛盾。

2.影响项目的因素多。

项目需要经历若干阶段、一定周期才能完成。

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影响质量的因素是多样的,变化的。

3.质量评定难度大。

工程项目质量的评价与一般产品质量的评价存在很大异同,其检验评定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来进行的。

检验批的质量是分项工程乃至整个工程项目质量检验的基础,而检验批质量是否合格主要取决于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经抽样检验的结果。

4.质量的隐蔽性。

工程项目分项工程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

量存在隐蔽性。

由于质量的隐蔽性,增加了保证项目质量的难度。

同时也导致工程项目存在隐患的可能。

5.质量水平波动大。

工程项目与一般的产品生产不径相同,没有固定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无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同时影响项目质量的偶然因素和系统因素比较多,而且任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致使项目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工程项目质量易产生波动且波动较大。

6.工程项目质量形成过程复杂。

项目建设过程就是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因而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对工程项目质量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

2.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原理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实体和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过程之一,施工质量控制是项目质量控制的最关键的环节。

由于构成最终工程产品质量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对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也必须按照该系统的进展阶段进行分解,它一般可分为: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质量控制三步。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按照项目施工的顺序,制定工程项目质量规划,运用六西格玛质量控制方法、PCDA循环和质量管理的工具以及相应工程项目监控手段,对项目施工准备质量、施工过程质量和竣工验收质量进行全过程地、全面地控制。

2.4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主要有:

PDCA循环法和六西格玛法

2.4.1PDCA循环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它最初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所创建。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检验并且在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的PDCA循环,是确立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PDCA循环如图所示,从理论的角度看,控制就是确定任务目标,并按照PDCA循环原理来实现预期目标。

每一循环都围绕着实现预期的目标,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活动,随着对存在问题的克服、解决和改进,不断增强质量能力,提高质量水平。

一个循环的四大职能活动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上一级的PDCA循环是下一级PDCA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PDCA循环又是上一级PDCA循环的具体贯彻。

通过循环把各项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

这也如同大环套小环一样,大环小环一起转,一层一层解决问题。

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循环一次,完善一次,提高一层,螺旋上升。

这四个阶段中关键是要把握好A阶段,将成功的经验制定成技术或管理的标准、规范,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不足、缺陷和错误,而将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加以解决。

图(2-1)表达了PDCA循环的动态过程。

图(2-1)PDCA循环动态过程

1.计划阶段(Plan)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管理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措施。

这个阶段的具体工作步骤可分为四步:

第一步是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首先,要分析企业范围内的质量通病(质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其次,特别要注意一些技术复杂、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的项目,以及对项目的新工艺、新结构和新材料进行的质量分析。

根据大量数据和情报资料,用数据说话,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反应问题。

第二步则是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质量问题的因素。

这就需要召开相关人员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会议,绘制因果分析图。

第三步是从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

第四步是针对影响质量主要原因或因素,制定出改善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执行措施的计划,并预计效果。

在此阶段要时刻考虑以下5W1H的问题:

(1)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计划(why);

(2)改进后要达到什么目效果(What);

(3)改进措施在何处(哪道工序、哪个环节、哪个过程)执行(where);

(4)计划和措施在什么时间执行和完成(When);

(5)由谁来执行和完成(Who);

(6)用什么方法怎样完成(How);

2.实施阶段(Do)

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按照第一阶段制定的计划措施,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彻执行。

这就是管理循环的第五步,即执行措施和计划。

实施的职能在于将质量的目标值通过投入生产要素、作业技术活动和产出过程,转换为质量的实际值。

为保证工程质量的产出或形成过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各项质量活动实施前,一定要根据质量管理计划进行行动方案的部署和交底;此做法的目的在于使具体的操作者和管理者明确计划的意思和要求,掌握质量标准及其实现程序和方法。

3.检查阶段(Check)

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和专职管理者专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