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3032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NE提升机基础、钢架及提升机安装工程

审批:

审核:

审定:

编制:

 

焦作市宏程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1月

第二章工程概况2

2.1环境概况2

2.2工程概况2

2.3工程特点2

2.4施工关键2

第三章施工组织管理和机构设置3

3.1施工组织管理3

3.2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3

第四章施工部署及施工总平面布置5

4.1施工部署5

4.2施工准备5

4.3总平面布置5

4.4总平面管理6

4.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6

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7

5.1工期目标7

5.2施工总进度计划7

5.3工期保证措施7

第六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安排9

6.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9

6.2主要劳动力安排9

6.3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备9

第七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0

7.1施工测量10

7.2地基基础、主体工程10

7.3装饰工程14

7.4钢结构工程16

第八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22

8.1工程质量总目标及目标分解22

8.2严格执行质量检查管理体系22

8.3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22

第九章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25

9.1安全管理目标25

9.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25

9.3安全生产技术措施25

9.4安全生产管理措施27

第十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28

10.1创建文明工地的基本内容28

10.2文明施工实施措施28

10.3环境保护措施29

第十一章冬季技术保证措施30

11.1冬季施工技术措施30

第十二章应对特殊、紧急情况预案31

12.1初始评估和应急范围分析31

12.2成立专门的应急行动小组31

12.3紧急行动组各组成人员职责31

12.4联系方法31

12.5项目部职责31

12.6急救措施31

附表一项目部成员一览表

附表二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图一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附图二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认真阅读图纸,仔细了解现场情况,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50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水泥粉磨及输送(改造)设计图纸,编制时对工期、质量目标、项目管理机构设置与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施工部署、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季节性施工等诸多因素做了充分考虑,突出其科学性、适用性及针对性。

在工程实施前还要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措施及作业指导书指导工程施工,确保50天工期内完成各本工程的全部施工内容,并该工程质量评定等级为合格工程。

1.2编制依据

1.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水泥粉磨及输送(改造)施工图纸

2.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3.河南省及焦作市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

4.现场勘探情况

5.我公司2000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6.我公司施工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

7.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范及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环境概况

该工程由焦作责筹建,由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本工程位于焦作千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内。

2.2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钢结构建筑,建筑面积为49.68m²,基础深5~5.7m,柱距10m,长10.8m,宽4.6m,高41.7m,钢筋砼筏板基础,垫层均采用C10素混凝土,地坑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P8。

±0.00上部为钢结构,钢架采用Q235B型钢,均采用普通热轧型,钢管均采用热轧无逢钢管。

屋面采用蓝色单层彩钢板围护,厚度t=0.5mm,墙面不围护。

2.3工程特点

1、本工程深基础工程量大,各种工序交叉复杂。

2、本工程的留洞,穿管等较多,施工时必须确定准确位置。

2.4施工关键

1、深基坑的开挖,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钢结构的安装,以及如何保证钢结构的质量是该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难点和关键。

3、混凝土外观观感质量如何保障,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质量。

第三章施工组织管理和机构设置

3.1施工组织管理

依据公司“雕琢精品工程创新追求卓越诚信服务顾客坚持持续改进”的质量方针及本项目工程质量与工期要求,组成一个强有力的现场项目施工管理机构。

在本公司内挑选实力雄厚、敢打硬仗的施工作业队伍,挑选懂技术、会管理、工作认真、吃苦精神强的施工管理人员实施本工程的相关管理内容。

确保本项目优质、快速地按期投入使用。

1.施工管理体制的设置原则

(1)形成有一定权威性的统一指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工程按要求顺利完成。

(2)根据本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建立管理组织。

(3)采用项目管理体制的同时,经济合同手段辅助以部分行政手段,明确各方面责、权、利。

2.项目法施工

在本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组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等负全责。

项目经理部要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主轴,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精心施工,大力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在创工程质量优良的同时,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在推行项目法施工的同时,从文件控制、材料采购到产品标识、过程控制等过程中,切实执行ISO9001:

2000标准和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达到优质高效的目标。

项目经理对公司实行经济责任承包。

项目内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行为准则来约束,共同为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地完成项目任务而努力工作。

3.组建项目经理部

本工程拟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委派我公司实践经验丰富和管理水平高的同志担任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选聘技术、管理水平高的技术员、管理人员、专业工长组建项目部。

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和预算员等成员组成,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公司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

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作业层人员的配备:

施工人员均挑选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劳动技能的正式工和合同工,分工种组成作业班组,挑选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好的正式职工带班。

3.2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及职责

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图见下图:

各施工队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质量安全部

统计

项目部副经理

经营负责人

 

2.职能部门主要职责分别为:

(1)工程部:

由各分项工程工长组成,直接管理和组织班组施工生产。

(2)设备部:

现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运行纪录。

(3)质量安全部:

质量检查、安全检查、文明施工、生活卫生检查。

(4)资料部:

资料整理,材料送检。

(5)水电部:

水电施工现场组织。

(6)材料部:

材料采购、装卸、保管、发放。

(7)计经部:

负责工程计划、预算

(8)综合部:

现场保卫、食堂及综合管理。

第四章施工部署及施工总平面布置

4.1施工部署

4.1.1任务划分

施工时根据专业划分任务,土建、防水、装饰等工程分别由公司所属各专业队伍承担,在公司、项目部的统一管理下,以土建为主导,各专业之间做到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4.1.2施工组织计划

根据本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各施工段的交接作业,通过加强计划、合理组织,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4.2施工准备

4.2.1技术准备

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

(1)收到图纸后,仔细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工程施工规范。

(2)各技术人员抓紧熟悉图纸,检查施工图纸及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如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尺寸、标高、说明等方面是否一致等。

(3)通过图纸自审、互审和会审形成图纸会审纪要,掌握拟建工程的特性及应重点注意的问题,给工程的全面施工创造条件。

2.各项资料的调查分析:

开工前,派有关管理人员对该地区周边的技术经济条件等进行调查分析,如三大材的价格、材料进场来源、交通资源、建筑协作单位的施工能力等。

3.预算员作好施工预算及分部工程工料分析。

主要构配件平均供应及加工计划,提出加工定货数量、规格及需用日期。

4.按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往施工经验及合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各部门的工程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组织技术交底工作。

4.2.2施工现场及生产准备

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完成施工现场的全场性前期准备工作,施工现场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施工现场临时围墙的施工;

(2)大型临时设施的建造。

包括材料堆放区、施工通道,主楼通道、周转材料堆放,门卫,钢筋堆放,钢筋工棚,公共厕所。

(3)临时施工道路的浇筑,临时用水用电管网的布置和敷设。

(4)复核及保护好建设方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既定的永久性坐标定好施工现场的测量控制网。

(5)有计划组织机构及材料、机械设备的进场,布置或堆放于指定地点。

4.3总平面管理

为了减少各种材料的运距,避免无效劳动,有效地组织现场的平面及立体交叉作业,最大限度利用空间,确保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平面管理工作设有专人负责,划片包干管理,未经工地负责人同意,任何人不得任意改变。

1.设立现场领导小组。

现场领导小组是现场施工生产的指挥中心,办公室内挂有工程进度控制网络图,设备、劳动力调配图,气象统计表及质量控制图等。

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地运转。

2.现场施工道路均要硬地化,基坑坡顶排水沟必须做好。

施工时要加强对排水沟的管理,保持水沟的畅通。

不得任意挖沟阻塞交通和排水通道。

确实需要调整这些设施时,要征得现场领导同意,然后集中组织力量,突击施工,并迅速采取措施恢复使用功能,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督促,及时解决问题。

3.施工现场的水准点和轴线控制桩应有明显的标志,并加以妥善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坏。

4.砂石、钢筋、模板及其他材料,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分批分期进场,场地要统一规划,严格控制堆放地盘,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管理,严禁随心所欲,造成浪费、或堵塞交通运输等事故发生。

5.在现场设置临时搅拌站必须做好防尘、防烟、防泥浆、防噪声等环保工作,布置必要的污水排放设施。

6.所有临时设施必须按照施工平面图规划要求办,按质量标准办,不能够马虎凑合,降低标准,一定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无阻。

7.对整个现场的布置和保持,管理人员要经常督促检查并落到实处。

4.5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第五章施工总进度计划及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5.1工期目标

根据工程具体管理和公司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公司将确保按建设单位要求50天的工期内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5.2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总进度计划网络图详见附图。

5.3工期保证措施

本工程质量要求高,为确保该工程进度、优质、安全地如期完成,我们在队伍的选择、人员设置、机械的配备、材料的供应及施工计划的安排方面均作出相应的安排。

1队伍的选择

本次投标工程目标总工期为50天。

为保证总目标的实现,要以质量、安全为第一,以进度为核心,所以必须选择施工水平高,工人综合素质高的施工队伍

2明确工期进度控制方法

(1)按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节点。

以关键线路和次关键线路为线索,以网络计划中心起止里程碑为控制点,把土方挖运施工、防水施工、各区段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为重点控制对象,在施工中要针对不同阶段的重点和施工时的相关条件,制定施工细则,做出更加具体的分析研究和平衡协调,达到保证控制节点的实现。

(2)按专业工种分解,确定交接日期。

在相同专业和同工种的任务之间,进行综合平衡;在不同专业或不同工种和任务之间,要强调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确定相互间交接日期,强调为下道工序服务,并严格执行。

避免因影响下道工序而造成的下道工序窝工等损失及总工期(关键线路上的)损失。

强化工期严肃性,保证工程进度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

(3)同时按总进度网络计划的时间要求,将施工总进度计划分解成月计划、周计划及日计划,这样将更有利于计划的控制目标。

3制定保证工期、进度的技术措施

(1)设计变更因素:

项目经理部要通过学习理解图纸与设计单位意图,通过自审、会审和与设计交流,采取主动姿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事前预控,把影响降到最小。

(2)推行进度网络管理技术:

采用计算机管理,要使本工程在预定工期内完工,就要抓住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关键工序和关键线路,它是决定工期的关键。

对本工程进行网络管理,一旦关键工序出现工期拖延,即在计算机网络计划中进行调整优化、压缩,采取有效的现场措施,确保本工程在预定工期内完成。

(3)保证资源配置:

在材料供应上,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及时供货,做到既满足施工要求,又要使现场无太多的积压,以便有更多的场地安排施工。

在人力配备上,以满足关键线路控制点要求为第一层次,以各进度分项目标为第二层次,达到主次分明,步调一致,紧张有序。

实行工序、工程段落流水和循环跟进的施工程序;区分轻重缓急,以均衡流水为主,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和必要工作面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及时组织抢工期及双班作业。

(4)机械配置:

为保证本工程按期完工,我们将配备足够的中、小型施工机械,不仅保证正常使用,还要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证有效备用。

4采取保证工期、工程进度的管理与组织措施

(1)建立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配置高效项目管理层,通过层层签定责任书,形成可靠的项目组织指挥工作层;本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和质检员均由有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

(2)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

为了保质、保量、保工期、保安全地完成这一任务,本工程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做到多劳多得,优质优价,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3)定期召开每周一次由工程施工总负责人主持、各专业工程施工负责人参加的工程施工协调会,听取关于工程施工进度问题的汇报,协调工程施工内部矛盾,并提出明确的计划调整方案。

(4)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关键工序,项目经理亲自组织力量,加班加点进行突击,有关人员要跟班作业,确保关键工序按时完成。

第六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安排

6.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法的要求,合理选择本工程的施工机械,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见附表。

6.2主要劳动力安排

根据工程预算主要工程量、用工量和进度安排时间进行计算得出定额劳动力用量,再根据实际施工经验综合调整得出计划劳动力用量,具体见附表。

6.3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备

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方案及质量要求,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见附表。

第七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7.1施工测量

1.测量放线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点,采用经纬仪、钢尺等测量工具进行定位放线,要做好轴线桩保护工作。

放线完成后必须经建设单位及有关方面复核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标高控制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水准点采用DS2水准仪测设施工用水准点(水准点不应少于3个,且通视良好)。

竖向标高用钢尺由±0.000直接丈量至各个施工平面,楼层标高由水准仪测定。

3.轴线垂直传递

采用经纬仪逐层传递主轴线,做好校核调整工作。

4.沉降观测

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按规范规定埋没沉降观测点,每施工层观测一次,收尾工作完毕观测一次,竣工交付前复核一次,以后按设计规定观测,沉降观测应准确记录,并定人、定仪器、定时观测。

监测技术要求严格按《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JGJ8执行。

7.2地基基础、主体工程

7.2.1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挖至基底标高,根据设计要求,挖至基底标高不到老土层,应继续进行开挖,挖到老土为止。

土方工程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修槽相结合的方法。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不超深、不欠挖。

基坑开挖完成后,按规定进行钎探,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人员验槽,如发现与勘察、设计不符要及时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2.土方回填

(1)回填土的质量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含水量适中。

(2)土方回填时,两边同时分层回填,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压实(土块粒径不大于5cm,每层厚度不大于200mm),每层都按规定取样做干密度试验和压实系数试验。

7.2.2基础工程

1.模板工程

基础模板采用定型组合木模板,模板对缝严密,无漏浆,支撑应牢固,无松动、位移、跑模现象。

施工中应搭设专用施工用跑架,严禁将施工坡道支设在模板或其支撑上。

2.钢筋工程

(1)本工程所用钢筋均由工地技术员提供下料单。

必须经复核无误后方可加工制作。

(2)所有进场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且经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进场钢筋要合理计划,存放期不宜过长,且应架空有序堆放,防止锈蚀。

(4)技术人员提供的下料单及班组施工绑扎时,必须注意满足规范及图纸中对接头位置、搭接及锚固长度等质量要求。

(5)基础钢筋绑扎时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中间成梅花形绑扎。

(6)柱伸入基础的插盘其下部应固定牢,为了防止柱筋发生位移,基础内及基础以上各设两道钢筋,与柱纵筋固定牢。

(7)钢筋绑扎时,钢筋保护层应采用1:

2水泥砂浆(或C20细石混凝土)预制块支垫,严禁使用石子支垫钢筋。

(8)钢筋绑扎成型后,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成品保护。

(9)钢筋隐蔽前必须经建设单位、质检部门、监理单位等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3.混凝土工程

(1)基础采用商品混凝土,开盘前应由试验室出示混凝土配合比,设置专职过磅员,且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配合比进行盘盘过秤,严格计量。

(2)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合格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批号、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

(3)骨料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4)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5)混凝土搅拌应认真计量,按配合比投料,每罐投料顺序为:

石子—水泥—砂子—水。

严格控制加水量。

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不小于2min。

(6)商品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

采用搅拌车气温>25°时,≤C30延续时间为90min,>C30延续时间为60min;气温≤25°时≤C30延续时间为120min,>C30延续时间为90min。

(7)基础混凝土宜分层连续浇筑完成,施工时,采用干硬性混凝土,以防止混凝土流淌。

每浇筑完,表面原浆抹平。

(8)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入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振捣密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平板振捣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捣器的平板覆盖振捣的边缘。

(9)柱插筋要加以固定,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发生位移。

(10)混凝土浇筑完毕,外露表面应适时覆盖撒水养护。

7.3钢结构工程

钢结构加工制作: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需用的钢材,必须由供应部门提供合格证明及有关技术文件。

钢结构所用钢材的质量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的规定。

并按照有关的实验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提出准确可靠的数据,确保工程质量。

配件、连接材料(焊条、焊丝和焊剂,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及铆钉等)和涂料均应具有质量合格证,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技术标准的规定。

钢结构制作工艺中矫正是关键的工序,是确保钢结构制作质量重要环节。

对于各种型材,如变形超标,下料前应以矫正。

制作钢结构的钢材矫正应用平板机、型钢矫直机矫正和人工矫正,矫正后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大于0.5mm。

人工矫正钢板时,应根据变形情况,确定锤击顺序。

1.放样前应该核对施工图、熟悉工艺标准、掌握各部件的精确尺寸严格控制尺寸精度;

2.度量工具必须经法定计量单位校验;

3.放样应以施工图的实际尺寸1:

1的大样放出有关的节点,连接尺寸,作为控制号料、弯制、剪切、铣刨、钻孔和组装等的依据。

4.放样样板制作:

样板采用厚度0.3mm的薄铁皮制作,应考虑切割、焊接、铣、刨及火煨等加工余量。

样板上应标记切线、孔径、上下、左右、反正的工作线和加工符号(如弯曲、铲、刨等),注明规格、数量及编号,标记应细小清晰。

5.放样应在放样平台上进行,平台必须平整稳固。

放样平台严禁受外力冲击,以免影响平台的水平度。

放样时首先应在平台上弹出垂直交叉基线和中心线,依次放出构件各节点的实样。

号料前应详细熟悉样板上的符号和号料的数量。

板材号料应号出基准检查线;号孔应号规孔线。

号料后应在零件上注明零件的编号、数量、加工方法等,并应根据零件不同的材料统一采用不同颜色标注。

号料应依据施工工艺要求预留切割和边缘加工的余量,以及焊接收缩余量。

本工程钢板切割均采用气割的方法。

在气割钢板和型材时,厚度在14mm以下时缝宽为2mm;厚度在16~20mm以下时缝宽为2.5mm,气割后的钢板和型钢的气割面的平面度和割纹深度以及局部缺口深度都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

为了消除切割后钢材硬化或产生淬硬层,以保证构件连接接触严密、平整和其焊接坡口的加工质量。

所以需要对切割后钢材的边缘进行加工,以确保加工的精度。

边缘加工的宽度、长度、边直线度、相邻两边夹角、加工面垂直度以及加工面表面粗糙度都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

钻孔是在钻床上进行。

为了确保指控的质量应预先在零件上冲成或钻成小孔,待结构装配时,将孔扩钻至设计孔径,确保孔壁不受损伤达到孔壁光滑。

为了确保群控制作的质量,应预先制成钻模,严格控制孔群的位置,制孔时将钻模覆在零件上钻孔。

所有制孔的质量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规定。

1.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受潮结块的焊剂。

焊丝、焊钉使用前应清除油污、铁锈。

2.焊接钢梁采用门式自动埋弧焊进行焊接;柱梁连接板加肋板采用手工焊接。

使用门式自动焊应满足以下两点:

(1)焊接后边缘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等必须清除干净,以减少产生焊接气孔等缺陷的因素。

(2)引弧板应与母材材质相同,焊接坡口形式相同,长度应符合标准的规定;使用手工电弧应满足以下规定:

使用状态良好、功能齐全的电焊机,选用的焊条需用烘干箱进行烘干。

3.焊接H型钢的结构件时,当翼缘板和腹板要拼接时,按长度方向拼接。

腹板拼接的拼接缝拼成“T”字形;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缝的间距应大于200mm,拼接焊接应在H型钢组装前进行。

4.需要弯曲的槽钢和钢管用滚板机滚制,滚制的槽钢和钢管弧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如果弧度有偏差,应进行矫正。

1.钢结构组装前,应按施工图、施工方案及其下料单,清点和检查加工件的材质、规格、数量和加工质量,并将组件连接接触部位和沿焊缝边缘每边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等清除干净。

2.组装平台及拼装模具应经测平,组装平台平面高低差不应超过4mm,并加以固定.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的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以保证构件组装的精度。

3.组装时应进行零件组装的调整定位,以防止过大的外力强行组对,避免构件内产生附加应力、产生疲劳或裂纹等缺陷。

4.组装时应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