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管理高考地理复习资专题复习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25254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管理高考地理复习资专题复习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浅谈管理高考地理复习资专题复习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浅谈管理高考地理复习资专题复习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浅谈管理高考地理复习资专题复习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浅谈管理高考地理复习资专题复习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管理高考地理复习资专题复习五.docx

《浅谈管理高考地理复习资专题复习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管理高考地理复习资专题复习五.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管理高考地理复习资专题复习五.docx

浅谈管理高考地理复习资专题复习五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复习五地理与社会热点

知识总结

典型例题

习题

一、知识总结

Top

热点问题是当今高考重要的切人点-对于地理学科来说,热点问题不一定是时政热点,可能是一段时间以来,人类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人口、资源的环境问题等:

根据高考命题原则和地理学科的热点,并结合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今年的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应抓好以下热点问题

二、典型例题

Top

例1: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自治区,东到B处(市),其中C处的盆地、D处的盆地、E处的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来自的能量。

(4)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意义是。

(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解题思路】命题意图:

此题以我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西气东输”为载体,联系相关地理事象,立意现实,源于生活,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知识依托:

我国行政区划、地形、能源分布、分类和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

错解分析:

一些学生因对中国政区及地形分布不熟悉而失分,第(4)(5)小题往往因要点不全导致失分。

解题方法与技巧: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强、立意新、命题素材前卫的优秀高考题。

关键要了解重大地理时事、熟知国情、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读图可知,“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轮南油气田,途经甘肃河西走廊、宁、陕、晋、豫、皖、苏,东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我国最大城市——上海市。

主干管道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附近的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天然气按其形成的来源划分,属于古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我国山西省煤炭探明储量约占全国的1/3,已逐步建成为我国以煤炭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和以煤为原料的重化工基地;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这与国民经济发展、与生产力的地区分布不相协调。

为使天然气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调配使用,必须加强天然气管道运输建设。

“西气东输”工程不仅有利于西部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还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调整东部沿线城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拉动相关产业,使东部地区经济优势进一步得以充分发挥。

【答案】

(1)新疆维吾尔上海塔里木柴达木四川(川渝)

(2)河西走廊山西

(3)太阳辐射

(4)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5)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改善环境;相关产业的拉动;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

例2:

读图,回答:

(1)我国这部分地区荒漠化快的原因是。

(2)A地沙漠的名称是,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

(3)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

(4)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5)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解题思路】命题意图:

本题以图示的形式揭示了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通过此题,使学生认识森林等植被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和自然界生态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知识依托:

中国行政区划、主要地形区、森林的环境效益。

错解分析:

解答本题中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是:

(1)答案欠准确;

(2)答案不全面。

例如,回答荒漠化快的原因时,往往答成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三种主要方式。

再如:

我国对本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仅答出该地的林业生态工程名称,未作简要说明。

其错误原因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足,二是审题粗糙,综合分析能力欠缺。

解题方法与技巧:

认真审题并仔细读图,是解答此题的基础。

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我国沙漠、戈壁最主要的分布地区。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草地退化、耕地退化和林地退化,其中以草地退化最为严重和普遍。

除气候因素外,造成这一环境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造成土地压力过大,尤以地表植被破坏最为突出。

因此,恢复地表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是缓解和改变土地荒漠化的重要途径。

【答案】

(1)过度垦殖、放牧和采伐林木

(2)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自治区

(3)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在强大的西北季风作用下,向东、向南扩展

(4)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

(5)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和退耕还牧、退耕还林,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例3:

我国西部大开发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地进行不懈努力,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请你运用有关的地理知识,读下图和下表回答:

东中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

1978年

1990年

1998年

东部

52.42

53.68

58.12

中部

30.92

29.90

27.92

西部

16.66

16.42

13.96

东西部人均GDP变化及东西部差距(单位:

元)

1978年

1990年

1998年

东部

483

2080

9483

西部

255

1060

4052

东部与西部的比值

1.89

1.96

2.34

(1)根据图上的编号填出相应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①、②、③。

(2)根据以上资料分析,在1978~1998年期间,东部和西部GDP(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是。

东部和西部人均GDP的变化是。

(3)西部大开发重点是依托交通干线。

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

在开发西北地区时应以铁路干线为重点,该铁路干线将西部的几个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串起来,它们分别是。

该线西段已与(国家名称)中亚铁路接轨通达西欧。

将成为西欧大西洋沿岸与东亚太平洋地区最近便的陆上通道。

(4)修建进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计划中铁路进藏有青藏、川藏等方案(如图所示),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川藏铁路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是,选择青藏铁路的好处是。

(5)由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

A.缺氧冻土B.太阳辐射弱地震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D.云雾多滑坡

(6)在西部大开发的能源建设中,除西气东输工程外,正准备实施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受惠的不仅是东部地区,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方面的好处是。

【解题思路】命题意图:

本题以西部大开发这一热点话题为切入口,以相关图表资料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识记中国省级行政区名称及空间位置、重要铁路线等地名,以及运用数据资料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

识记中国行政区图及其他重点地物,了解热点问题的内涵。

错解分析:

不会阅读图表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能较全面地组织答案。

解题方法与技巧:

解题时,读图再现中国政区图可解第

(1)题;观察、比较两张表格中的相关GDP数据,着重把握1978~1998年东、西部GDP占全国比重的全程变化状况和东、西部差距比值,可概括出正确结论;读图中有关铁路线分布,并结合中国地形分布图,可解答第(3)(4)小题;结合中国地理“青藏地区”教材,可判定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工程困难在于高原缺氧和冻土广布两个方面;西电东送工程的内涵,应联系东西部差异加强理解。

【答案】

(1)青藏川或蜀

(2)东部GDP占全国比重上升,西部下降东西部差距明显扩大

(3)陇海—兰新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哈萨克斯坦

(4)多高大山脉,山间有盆地、宽谷,地面波状起伏,相对高度小要横贯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修建铁路工程量小,费用少,工期短

(5)A

(6)西电东送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三、习题

Top

读下面材料,回答1~10题:

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国有资产和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未能抓住机遇,像上海、青岛、武汉等老工业基地一样在改革开放和改造调整方面取得突破。

相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的步伐相对滞后,成为当前体制矛盾和结构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

这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眼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振兴老工业基地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2003年8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考察,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高规格的会议。

1.新中国成立后扩建的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兴建的宝山钢铁企业,规模与鞍山钢铁企业差不多,起初需职工3万人,现职工不足2万人。

反映了()

A.原料对工业的投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区位差异是职工人数差异的主要原因

C.科技发展后,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少

D.利用进口原料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

2.在鞍山布局钢铁企业主要是为了接近()

A.原料地B.能源地

C.铁路D.高素质劳动力

3.下列属传统工业区的是()

A.美国东南部工业区

B.日本九州岛工业区

C.英国中部工业区

D.德国南部工业区

4.与新兴工业比较,传统工业明显的特点是()

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②工业集中分布③工业分散布局④资本高度集中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矿业城市依托矿产开发而兴起,伴随矿产发展而繁荣。

5.下列哪座城市是矿业城市()

A.大庆B.辽阳

C.大连D.沈阳

6.上述四个城市中,目前因资源枯竭而面临较大困难的是()

A.大庆B.抚顺

C.大连D.沈阳

7.目前东北工业面临的困难有()

A.资源型城市全部面临枯竭的问题

B.国有经济比重大,体制改革不到位

C.气候寒冷,农业基础差

D.交通不发达

8.东北振兴的有利条件有()

A.原有基础较好,是我国第二个重工业基地

B.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地理位置优越

C.铁路网稠密,交通发达

D.工业污染少,环境优美

9.东北是我国老的重工业基地,读图选择:

(1)选择下列适当的工业郡门,将其代号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a.造纸工业b.钢铁工业c.机械工业(包括汽车、造船、发电设备等多种机械)d.化学工业e.石油化工

(2)以上工业体系的特点是()

A.综合性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B.以重化工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

C.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D.以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3)以上工业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有悠久的农耕历史,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B.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D.河网密布,有十分便利的水运条件

(4)以上工业体系在部门结构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应如何调整?

10.读我国某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工业基地的名称是,其工业中心主要是和。

(2)图中城市①是,其主要工业部门是和,这两类工业布局时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共同因素是接近。

(3)图中城市③的主要工业部门是工业,其布局方式属于型。

(4)图中工业基地的工业结构是以为主,目前该基地的发展受和供应不足的影响,今后应当限制某些大、当地又缺乏工业的发展。

读下面材料,回答11~16题:

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淮河流域连降暴雨,出现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灾情的发生引起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各地纷纷捐款、捐物。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抗洪第一线指导抗洪抢险。

由于各项措施得力,没有出现大的险情。

11.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下列关于淮河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我国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是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③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④淮河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

⑤淮河以北的水果为柑橘,以南为苹果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

12.我国各地的雨季、汛期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夏季风的进退决定的。

一般来说,夏季风弱则()

A.南方雨季长,易形成南涝北早

B.南方雨季短,易形成南旱北涝

C.南北方雨季和汛期都短,全国普遍干旱

D.南北方雨季和汛期都长,全国洪涝严重

13.此次的淮河流域连降暴雨,是因为()

A.淮河流域受副高控制

B.南方来的暖湿气流较强

C.西北风较强

D.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

14.此次的淮河流域的降水属于()

A.台风雨B.地形雨

C.锋面雨D.气旋雨

15.这次的江淮地区的暴雨还在一些山区诱发了泥石流、滑坡,这说明()

①暴雨和泥石流、滑坡之间有必然联系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③暴雨是诱发泥石流、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④暴雨与泥石流的发生时间相同纯属巧合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②③

16.这次的淮河洪水,并没有像以前的洪水来临时那样使人们感到措手不及。

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治更加理智,也更加科学。

我国对大尺度天气系统和大范围自然灾害的研究,目前水平处于()

A.跟踪阶段——实时报告事象的发生、过程、影响

B.探索阶段——寻找科学的研究方法,凭经验预测其发展变化

C.预报阶段——据发生机制,预测将发生的时间、强度、发展和影响

D.控制阶段——虽不能控制其发生,但能对发生时间、强度和演变加以控制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行研制首次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北京时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的四王子旗北部草原成功着陆。

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成功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至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航天大国。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7~27题:

17.飞船在垂直升空过程中,航天员看到船外天空为蔚蓝色时,则当时位于大气的层,当他看到外面为黑色时,说明飞船到达大气的层。

18.航天员在舱中可能看到次日出日落。

19.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近21小时,利用太空的,,等特点顺利完成了空间环境、空间物理等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20.我国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有效地展示了我国综合国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小主要体现在,,,和科学技术等五个方面。

21.我国“神舟”号飞船多在冬季及晚上发射,而“神舟”五号却在白天发射,原因主要是:

()

A.气象条件好B.便于测控C.能够保证飞船返回地面时同样是白天,有利于地面人员寻找目标D.便于周围居民观看

22.在飞船发射时,下列哪些地区与当地同一天:

()

A.伦敦B.纽约(西五区)C.旧金山(西八区)D.悉尼(东十区)

23.我国“神舟”五号发射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

A.出现“南极臭氧洞”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C.我国北方地区常受沙尘暴威胁D.秘鲁渔场由于“厄而尼诺”影响,损失巨大

24.有关飞船返回着陆场地,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人们在看到返回舱着陆的同时,又看到一轮红日升起B.北京时间12时,着陆地的大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大值

C.该地的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D.全球气候变暖,该地气温升高,降水量将增加

25.在返回舱着陆时,当地人看到的月相可能是:

()

26.飞船发射地和着陆地当时都是晴空万里,这与下列哪一气系统有关:

()

27.“神舟”五号飞船的着陆地为何选在内蒙古中部?

我国粮食产地面积曾经高达15亿亩,年产量也曾达到5亿吨,每人每年平均口粮约400千克左右;但我国现在粮食产地面积下降到14亿亩,年产量也下降为4亿吨,人均口粮只有375千克。

我国从1997年起已连续4年粮食减产,多位专家提醒:

我国粮食生产的“数量安全”存在隐患,应引起高度警觉。

据2003年度《世界食品不安全形势报告》提供的数据:

目前,全世界共8.4亿人处在饥饿中,这一数字比去年增加了2700万。

该报告还显示,发展中国家仍是饥饿人群集中的地区,有3.98亿来自发展中国家,非洲中西部是饥饿问题的重灾区,在过去的一年里,那里饥饿人群数量激增。

据此材料,回答28~35题:

28.世界粮食作物主要有、、。

29.粮食生产是农业各部门经济发展的基础。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其原因可能是:

()

①我国的耕地不断减少,且后备资源不足②水资源紧缺制约着粮食生产③非耕地资源的开发难度大,且需投入巨额资金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需求的不断增长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30.目前,世界粮食生产的总趋势是,但仍存在粮食问题,其根源是,除此之外,其他原因有哪些?

31.目前世界粮食出口国主要有美国、、、、等,美国出口的粮食约占世界粮食出口额的。

32.发展农业,引导农民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其关键是:

()

A.增加对农业的投入B.各级政府要重视农业

C.发展农业科学技术D.减轻农民负担

33.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

A.加入WTO后,粮食生产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

B.农村人口多,素质低,城镇化水平低

C.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低水平

D.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兴农的力度不够

34.我国的粮食生产,既要注意“数量安全”,又要注意质量保证,即要发展“绿色食品”。

这里的“绿色食品”指的是: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B.经济附加值高的食品

C.安全、无公害的食品D.有叶绿素的有机食品

35.有人认为“有钱就有粮,无粮也不慌”,这种观点正确吗?

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剖析。

参考答案:

1.C2.A3.C4.D5.A6.B7.B8.C

9.

(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dcaeb

(2)B

(3)C

(4)比较明显的不足之处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部门发展相对滞后,包括面粉、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家用电器等。

应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消费需求,大力发展轻工业

10.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沈阳大连

(2)大连石油化工造船消费市场

(3)钢铁煤铁复合体

(4)重工业能源水源耗能原料资源

11.A12.A13.B14.C15.D16.C

17.对流,高层大气

18.14

19.高真空,强辐射,失重

20.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

21.C22.AD23.A24.C25.D26.B

27.因为该地区具备了飞船着陆的理想条件:

人烟稀少,地势平坦;当地在此季节多晴朗天气;方圆数十千米内没有高层建筑、铁路、河流等。

28.小麦水稻玉米

29.D

30.不断增长地区生产不平衡其它原因:

①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等侵略的恶果;②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旧经济秩序还没有彻底改变;③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还比较落后;④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过快。

31.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1/2

32.C33.C34.C

35.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理由:

①粮食不同于一般商品,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所以,解决粮食问题,不能视同一般商品,可以依靠国外粮食市场来解决。

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把基点放在自力更生基础上。

②从世界粮食市场看,发达国家总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30%,却生产了世界一半以上的粮食;占世界70%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和消费水平都较低。

从发展趋势看,世界粮食贸易呈下降趋势,那种有钱可以到国外买粮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因此,我们必须摒弃“有钱就有粮”的错误观点,要自力更生,发挥本国潜力。

To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