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62316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11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x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docx

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目前仅存的两个通江湖泊之一,承担着调蓄长江和湖南“四水”的重要任务,其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保障长江流域水资源安全和维持洞庭湖区的生态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洞庭湖区是我国的主要粮、棉、油产区之一,具有发展农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我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供应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随着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速,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草)等生态恢复重建工程的迅速推进,亚热带中部地区在我国21世纪食物安全保障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洞庭湖区域是这一战略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洞庭湖区域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洞庭湖流域湿地是经济系统中原材料输入的来源,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持地,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基地。

第二,具有超强的调蓄洪水能力。

在供给水源调节径流方面,洞庭湖湿地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水源,过量的水分储存起来并缓慢地释放,削减了洪峰,均化了洪水。

通过湿地及湿地植物的水分循环和大气组分的改变,调节局部地区的温度、湿度和降水状况,调节区域内的风、温度、湿度等气候要素,从而减轻干旱、风沙、冻灾和土壤沙化过程,防止土壤养分流失,改善土壤质量。

第三,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舒适性服务,包括娱乐机会、野生生物观赏、美景所带来的愉悦感,以及其它一些与环境使用没有直接联系的服务功能。

第四,分解、转移和容纳经济活动的副产品。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系统和开敞水面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健康状态与两者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较大的人口压力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以及受人类活动的过渡干扰,洞庭湖湖泊萎缩、过度捕捞和湖水污染严重,导致湖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长期泥沙淤积和围湖垦殖造成湿地面积锐减;湖区生产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使得水环境恶化,部分水域出现了五类和劣五类水质;湿地的过度利用导致渔业资源耗竭,洞庭湖调节江湖洪水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灾害频频暴发成灾,湖泊湿地动植物资源利用状况也令人担忧。

目前,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受到人类强烈干扰而呈现湖泊沼泽化趋势,加之上世纪的大面积围湖造田、围湖灭螺,以及近期的三峡工程和退田还湖工程的影响,使其生态系统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结果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为了科学地管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我们对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都有必要了解。

湿地既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如何使湿地的开发、保护和利用相协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科学和环境等各个方面。

要保证洞庭湖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必须具有长远观点和全局观点,从全局角度出发,以多学科科学研究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整治、适度开发,以实现洞庭湖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恢复重建洞庭湖区和谐生态,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规划的主要任务

国务院为洞庭湖水环境治理划定了目标和期限,要求到2010年,富营养化的趋势得到遏制,水质有所改善;到2030年,逐步恢复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形成流域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

为了落实温家宝总理“要重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批示精神,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加强洞庭湖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扭转洞庭湖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被动局面。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保护、管理好洞庭湖湿地既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举措,对于湖南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加强洞庭湖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更好地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规划。

三、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

(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2)《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3)《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1996~2050)》

(4)国办批转国家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5)《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

(6)《环洞庭湖科学考察总结报告(2006)》

(7)《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8)《湖南省湿地保护条例》

(9)《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洞庭湖区渔业资源保护的决定》

(10)《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

(11)《洞庭湖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规划》

(12)《岳阳市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

(13)《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

(14)《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15)《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16)《湖南省生态环境重点工程建设和管理办法》

(17)温家宝总理对洞庭湖湿地保护的重要批示,2006年11月

(18)湖南省省委书记张春贤、湖南省省长周强就洞庭湖湿地保护的重要批示,2008年2月

第二章洞庭湖区生态功能区

保护与综合利用的成就与问题

一、洞庭湖区概况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荆江南岸,介于北纬28°30′~30°20′和东经110°40′~113°10′之间,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承纳湘、资、沅、澧四水而吞吐长江,是长江中游最重要的行蓄洪湖泊,兼具蓄、泄功能的过水性洪道型湖泊。

洞庭湖北面纳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口)四口分泄长江洪水,南面和西面汇集湘、资、沅、澧四水,东面有汨罗江和新墙河汇入,湖水流经岳阳楼下,从东北隅的城陵矶注入长江。

流域湿地总面积达2,625km2,其中岳阳市境内为1650平方公里,占洞庭湖总面积62.8%。

滨湖平原由长达3,700km的防洪大堤保护并分隔着227个堤垸,受堤保护的面积为11,094km2,耕地面积1000多万亩,人口约1008万人。

湖体现已演变为西洞庭湖、南洞庭湖和东洞庭湖首尾相接的三个部分,东洞庭湖面积1328平方公里,是洞庭湖的本底湖。

洞庭湖区具有碟形盆地圈带状立体景观结构的特征,其湿地资源大致可分为3大类型:

①湖盆中心敞水带,即低水位时小于2m的浅水域,包括湖泊、河塘河沟渠等。

②滨湖季节性淹没带,主要以洪水期被淹没,枯水季节出露的河湖洲滩为主。

③湖区外环渍水低地带,以渍害低田为主,另有少量沼泽地及草甸地。

洞庭湖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形成湖区气候的主要天气系统,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降水季节集中,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等鲜明特点。

由于流域特殊的地貌特征,湖区在春季常形成南北暖冷气流对峙、交绥的形势,气旋及锋面活动频繁,天气多变,往往阴雨连绵,雨水较多,一般是春暖较迟而寒潮多。

夏季高温炎热,盛行东南风,天气闷热,晴朗干燥,蒸发旺盛。

秋季雨水较少,秋高气爽,秋季降温快而低温出现较早。

冬季寒冷,为湖南省气温最低之地区,属全年干冷季节。

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1400mm,降水量年内分配也十分不均,一般是春季占年降水量的40%,夏季占30%,秋冬两季各占15%左右。

年蒸发量1300~1500mm,略大于降水量。

滨洞庭湖区的成土母质以河流冲积、湖积物为主。

由于地形、水份、植被和成土过程等的不同,其土壤类型相应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地区性差异。

湖泊洲滩被围垦成垸田之后,由于耕作等人类垦殖活动的干预,土壤逐渐脱水,不再受湖水周期性淹没,并向脱沼化方向发展,由沼泽化草甸土等自然土壤逐渐演变为人工土壤——水稻土。

洞庭湖是汇集四水、吞吐长江的洪道性湖泊,地表水极为丰富,多年平均地表径流达3126亿m3,为黄河的6倍,鄱阳湖的3倍,太湖的10倍。

入湖径流通常分为四口、四水及区间三部分,其中来自长江四口1119亿立方米,占37.1%;来自洞庭湖流域四水1647亿立方米,占54.6%;来自洞庭湖区间252亿立方米,占8.3%。

汛期平均径流达2332亿m3,占全年的74.6%,常出现外洪内渍。

洞庭湖5~10月汛期径流量占74.7%,不仅汛期较长,而且水位变幅大,洞庭湖是全国湖泊水位变幅最大的一个湖泊。

城陵矶站多年平均年水位变幅13.35米,年最小变幅10.67米,绝对变幅17.76米。

7月,洞庭湖区虽已进入伏秋干旱季节,降水减少,但由于长江洪水水位上涨,澧水流域进入多雨季节,常常使洪水水位顶托,造成洪水灾害。

该区自然环境特点为水情变幅大,表现为“夏季湖相、冬季河相”。

水文情势的急剧变化以及沉积、地理条件的变迁使该区发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鱼类有117种,分别隶属于12目23科。

主要的经济鱼类有鲤、鲫、鲶、黄颡、青、草、鲢、鳙、蒙古红鲌、翘嘴红鲌、大眼鳜、鳊等,分属于三种生态类型:

江河半洄游性鱼类、江海洄游性鱼类和湖泊定居性鱼类;已记录到的鸟类217种,隶属16目43科,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大鸨、中华秋沙鸭和白尾海雕等7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鸟类有灰鹤、天鹅、白琵鹭和白额雁等31种,属国际协约会指定保护的鸟类有59种;湿地植物有430余种,其中乔木18种,灌木21种,木质藤本12种;草本植物有380余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莼菜(Ⅰ级)、莲(Ⅱ级)、金荞麦(Ⅱ级)、野大豆(Ⅱ级)、野菱(Ⅱ级)、水蕨(Ⅱ级)和粗梗水蕨(Ⅱ级)等种,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龙舌草(水白菜水车前)、芡实和香蒲(东方香蒲)等种。

同时发育了丰富的湿地植被类型,主要包括芦苇、荻、苔草、水蓼、藨草、蒌蒿和虉草等,以及菹草、竹叶眼子菜、苦草、黑藻、金鱼藻、水鳖、凤眼莲、莕菜和莲等水生植被等。

二、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综合利用的成就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为保护洞庭湖,从1982年起,湖南省在洞庭湖区陆续建立了东洞庭湖国家级、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和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别设立了管理机构,并制定了包括洞庭湖湿地保护工程在内的《湖南湿地保护工程规划》。

1998年洪水过后,洞庭湖区启动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工程,一批抵御洪水能力弱的中小堤垸被列为双退堤垸,逐步恢复成洞庭湖天然湖泊湿地的一部分;抗洪能力较弱但面积较大的堤垸被列为单退堤垸,成为洞庭湖区调蓄洪体系的组成部分。

湖南省还制定了旨在增强洞庭湖洪水调蓄能力、增加湿地面积的4350工程。

在1999年启动的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湖南省洞庭湖水鸟和湿地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被列为优先项目之一。

在2005年制定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中,“湖南洞庭湖栖息地恢复工程项目”被列为实施项目之一。

目前,已批复的洞庭湖湿地保护工程项目有南洞庭湖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项目、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建设项目、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和毛里湖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尚待批复的有洞庭湖黄盖湖湿地、屈原湿地、横岭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集成麋鹿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项目等4个项目,均属于“湖南洞庭湖栖息地恢复工程项目“之列。

洞庭湖区是首批10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之一。

2003年以来,湖南省制定了《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推动了洞庭湖生态功能的保护工作。

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第一期建设由“洞庭湖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监管能力建设、东洞庭湖鱼类生态功能(三场一通道)恢复示范建设、民主垸生态移民建镇环境保护示范建设、青山湖双退垸湿地生态功能恢复建设、横岭湖自然保护区建设、大通湖城镇污水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示范建设”6个项目组成。

自2006年12月开展洞庭湖区造纸企业污染整治行动以来,洞庭湖区234家造纸企业被全面停产整顿,洞庭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由劣五类水质变为三类水质(渔业用水),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目前,有条件的停产整治企业正加紧技改和环保设施建设步伐,争取环保达标后恢复生产。

正是因为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粮棉油生产在国家水资源保障、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有关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和资源利用研究亦取得了重大成果。

综合近10年的研究成果发现,退田还湖、开挖鱼塘使得洞庭湖区水域面积有所扩大,增加了洪水调蓄量和最大湖容量,使区域洪水调蓄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洪涝的威胁。

但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也导致了区域产水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洪的压力。

洞庭湖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不仅体现在为我国提供粮食、油料和水产品等重要物质的生产功能上,而且更主要体现在其作为独特的生态系统所表现出的调蓄洪峰、蓄水灌溉、调节大气组分等生态服务功能上。

退田还湖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已发生一系列变化,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会发生变化。

洞庭湖湿地的主导生态功能为“长江流域极重要的调蓄滞洪区”,主要辅助生态功能为“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功能区”、“国际重要湿地和珍稀候鸟越冬栖息地”和“重要农副渔业生产基地”。

随着大规模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和大量种植经济林(即耐涝的欧美杨树)等工程的实施,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在这种大规模强烈的人为干扰下,表现出一系列独特变化,使湖区生态环境呈现良好循环态势,农业生态环境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

在宏观生态环境结构上,生态弹性力、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明显提高,洪涝灾害压力大幅下降,社会经济压力略有上升;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由于退田还湖带来的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使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小型兽类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水平都有相应变化。

退田还湖前后景观指数与景观格局分析表明,退垸后景观形状变得复杂,景观优势度和连通性加强,破碎度和多样性降低。

因此,根据湖区景观生态结构与洪涝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加强推广应用耐涝渍作物品种,同时进行了适应洪涝灾害发生规律的避洪、耐渍型生态设计,建立了适应浅水水体、湖洲和低湖渍害田的复合高效生态工程模式和水域“水生经济作物-水禽-水产”共生种养模式。

大力发展水面养禽、水体养鱼,进行塘基综合开发,全面推广应用药饲兼用型颗粒饵料、种草养鱼、谷芽催肥等养鱼技术,合理调控水体氮磷比值,并充分利用互惠共生原理进行特种水产养殖。

洞庭湖区现有24个关系着长江和洞庭湖区防汛抗洪安危的蓄洪垸,全面推广应用以“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水”为主要内容、以抗洪防涝为中心的“林-草-牧-渔”种养模式,洪水来时有计划蓄洪,洪水过后依然耕种。

常年显露湿地地势较高,即使特大洪水期也无法行洪落淤,且荻芒群落逐渐退化。

根据湿地高程和荻芦退化程度进行了立体开发;建立了数年一淹湿地林草禽鱼与桑蚕禽鱼共生模式,季节性淹没湿地稻、油、禽、鱼综合开发模式,充分利用水域空间发展水产养殖业模式和过水性河湖洲滩生态农业开发模式。

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的双退湖垸,以恢复和保护湿地功能为中心,相应建立了野生水生植物保护圈、国家珍稀危鸟类保护区等以生态链为主体的水生植物种植园、特种水产养殖、水禽与陆禽饲养场以及天然畜牧场等,同时进行了游览中心、观鸟台、游道和交通系统等设施的建设,使之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

在“双退”堤垸区建立了具有湿地产业特色、适应敞水带和季节性淹水带以及低湖渍地的堤垸替代产业,为发展绿色或有机畜牧业具备了自然条件与资源的基础。

环湖丘陵区村级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发生了变化。

工业化前后两个时期,农村景观长期变化的特征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景观丰富度加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改变的主体主要是丘岗坡地上的常绿针叶林被替换成混合林、郁闭度较高的灌丛林和油茶林以及部分的茶园。

丘岗坡地的林地(包括果园用地)内部不同类型的改变,从长时期的对比看并没有导致植被覆盖的很大变化。

二是景观受人文影响的程度提高,尤其表现在农村聚落变化显著。

集中在聚落数量增加、单一聚落占地规模变小、聚落区位条件显著变差和建筑材料显著改变四个方面。

丘陵区抗御季节性干旱能力增强,主要体现在合理调蓄、利用以降水为主的地表水资源。

综合多年的研究成果,合理调蓄利用降水资源具有良好的科学基础:

一是天然降水数量大,具备良好的水源条件;二是土壤蓄水潜力大,尤其是土体“富水土层”的揭示与作用机制研究,展示了“土壤水库”的巨大蓄水抗旱潜力;三是依靠生物自身调控功能储蓄水分;四是依靠工程水库蓄水;五是大力发展节水避旱农业。

抗御丘陵区季节性干旱,发挥“土壤水库”、“生物水库”、工程水库的蓄水功能与潜力,运用农业节水工程与技术,恢复和完善现有水利工程设施,以集水区或小流域为单元,建立拦蓄为主、蓄排相济,水、土、生(物)互利,标本兼治的水分管理模式,实现丘陵区生态系统水资源的良性循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挥工程水库的蓄水抗旱功能,恢复、完善并配套现有水利工程设施,在充分发挥它们的调蓄功能的同时,可确保耕地在中等干旱年份有旱无灾;因地制宜利用沟谷、低洼稻田等兴建山塘、水库等小型水利工程,如以丘陵自然地貌集水区为单元,兴建以塘堰为主的蓄水系统,效果十分理想。

大力推广应用微灌、滴灌、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通过“冬扩、春保、夏避、秋补”或采用间作、套种等措施,改变现有耕作制度,推广应用避旱种植模式,使作物生理需水敏感期避开干旱高峰期;推广地面覆盖技术,耕作保墒也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最常用的有中耕破土(冬深夏浅),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的降水渗入量。

此外,推广免耕技术、抗旱耐旱品种和土壤保水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缓解旱情。

采用“土壤-水分-生物”资源利用的互利型模式。

集水区是环湖丘陵景观中相对独立且整体性强的、最基本的地理生态单元,随着农业用地集约经营度的不断提高,集水区内的坡地、旱地和稻田的土壤有机质、全N与速效N量稳步增加,坡地、旱地的土壤贮水量显著提高,土壤侵蚀模数明显下降。

虽然在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没有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加大稻田投入的边际生产率较低;旱地后备资源数量大、种植技术普遍低,无论发展旱粮或经作,加大投入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坡地林、果、茶和塘堰养鱼等开发,有着广阔的空间、巨大的市场和较高的效益,增加投入可保持相当高的边际生产率。

因此,开发或培植空间大、发展前景广阔并保持较高边际生产率的主导产业或项目,便可大量吸引和容纳劳动力、资金、物质、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引发集水区开垦开发利用模式的改变。

针对环湖丘岗开发普遍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丘岗资源保护性开垦利用技术。

包括:

(1)第四纪红土红壤,防止水土流失、建立水土资源协调发展机制,控制和减少降水的地表径流、扩大土体内渗流;

(2)高标准水保坡地,降水径流系数,土壤侵蚀模,采用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方法,丘岗地可以大规模开发,不会造成水土流失;(3)已改造成为等高梯土撩壕的丘岗地,具有巨大的蓄洪、抗旱潜力,丰水季节可增蓄的土壤水,雨季节可增蓄土壤水。

形成了丘陵区地力提升与退化修复技术体系,包括高效经济绿肥开发、稻草易地还土和旱作秸秆就地翻压还土、作物有机专用配方肥开发、农田减磷控氮施肥技术、园地减氮施肥与养分优化管理和退化农业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等方面。

对于退化的环湖丘陵区红壤旱地,重点是通过稻草易地还土、旱作秸秆就地翻压还土、扩种经济绿肥等措施,强化土壤有机质积累,扩建“土壤水库”,优化种植结构,并增施土壤调理剂,协调旱地“水(分)-肥(力)-生(物)”的关系,实现旱作优质高产;对于已被工矿“三废”污染的耕地,亦建立了一套污染土地无害化高效利用技术体系,轻度污染的重点采用施有机肥、合理灌溉等农艺措施进行改良;中度污染的以施用土壤降污改良剂为主的措施进行修复与改良;重度污染的则采取改变耕作制度、切断食物链的措施进行改良。

建立了丘陵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技术体系,山地“林-药-果”、丘陵“草-粮-牧”、岗地“果-粮-猪”、平湖“粮-经-牧-渔”、水域“水生经济作物-水禽-水产”共生、蓄洪垸“林-草-牧-渔”、庭园“猪-沼-果”、城郊(或旅游区)“农业观光园”等8种区域性高效生态农业的实用模式,初步形成了茶叶、水果(以柑橘为主)、苎麻和庭园农林牧鱼全面发展的科技先导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与技术体系。

三、洞庭湖生态功能区保护与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洞庭湖流域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由于洞庭湖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不协调,进而导致湖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湖泊面积减小,调蓄能力下降,湖区洪涝渍灾害加剧,同时还伴随着很多的次生环境和经济问题。

(一)湖泊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1.盲目开垦和改造,导致湿地调蓄功能衰退

过度围湖和毁湖垦殖,是洞庭湖区湖泊数量和面积锐减的主要原因。

自1949年以来,洞庭湖区共加修堤垸266个,围湖造田及堵支并流导致湖泊面积减少了1659km2,减少调蓄洪水能力8.00×109m3,湖泊水面净减38.1%,湖容净减40.6%。

湿地面积的减少导致湿地调蓄功能衰退,湖区洪涝灾害频繁,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

频繁而严重的洪涝灾害制约了湖区经济的发展,危及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生物资源利用过度,湿地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

湖区水域面积的迅速减小严重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洞庭湖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适于生物生长。

据统计,湖区原有水生生物270多种,天然鱼类资源丰富,其中鱼类114种,是国内著名的淡水鱼业基地之一;鹭、鹳、鸥和鹤等鸟类生物也有157种之多。

但由于湖面缩小,生物资源趋向衰退。

近年来许多珍稀鱼类几近灭迹,国家一类保护的白鲟、中华鲟和二类保护的胭脂鱼、鲥鱼已很少见到。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水生哺乳动物白鳍豚在洞庭湖乃至长江内几乎绝迹,二级保护的江豚总数也不足1000头,而在洞庭湖的保守数据是100左右。

历史上,在洞庭湖越冬的水鸟达到30至50万只,据科考数据,2003~2004年为13万多只,2004~2005年为11万只,2005~2006年少于10万只。

过渡捕捞,鱼产量下降。

解放初,整个湖区鱼类的捕捞产量为30000t/a,现在约为11000t/a,下降了63.3%左右,而且常规鱼种下降,趋向于小型化。

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东洞庭湖平均年捕捞产量约为19028吨,2001年约为14376吨。

2006年湖南省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的渔业资源常规监测结果:

日均单船渔获量仅为6.35公斤,比2005年下降7.4%。

鱼类个体普遍呈小型化、低龄化。

据对9种主要经济鱼类的年龄分析鉴定,1~2龄鱼占80%以上。

刚出生“连眼睛都没有睁开”的鱼花,都难逃劫难。

近年来,为了发展高档高市场价格的鲶、黄颡等鱼类的饲养,湖区原本不要或不捕捞的小鱼、螺、蚌等也被全部打捞上来,冷冻起来作为高档肉食性鱼类的饲料。

超强度无序甚至违法的渔业捕捞,不仅造成了鱼类资源的明显下降,而且对整个洞庭湖的生物多样性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从物种变化来看,种类变化小,但结构变化较大。

1970年代以前,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等江河半洄游性鱼类占32%,鲤、鲫、鲶等湖泊定居性鱼类约占63%,刀鲚等咸淡水洄游性鱼类占5%。

1990~2001年间水产部门资源监测表明,虽然洞庭湖鱼类种类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其组成结构有较大变化。

捕捞产量明显以鲤、鲫、鲶、黄颡等湖泊定居性鱼类为主,最高达86%;“四大家鱼”在渔获物中所占比例不足10%,刀鲚等洄游性鱼类几近绝迹。

随着泥沙的大量淤积,草滩和水位消落区面积减小,饵料基础遭破坏,鱼类资源逐渐衰竭,渔汛大为缩短,湖泊产鱼力下降。

而且特种鱼类品种减少或基本灭绝。

据水产部门观测调查,短鳍鱼、铜鱼和鲟鱼等十多个品种已经少见或基本灭绝。

多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过度的捕猎使许多野生动物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每到渔汛期,外来渔民大量涌入,增大了捕捞密度,形成了掠夺式经营的局面,导致鱼类产量和数量急剧减少;对鸟类的过度捕猎、捡拾鸟蛋的现象在湖区每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