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2014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x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一、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范围:

为延边州所辖行政区域,包括延吉、图们、珲春、龙井、敦化、和龙6市和汪清、安图2县,以及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管辖的部分,面积42700平方公里。

因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区已由省直管,本次规划将其作为旅游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统筹考虑。

第2条规划性质:

本规划属于宏观战略性规划。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四份专题研究报告和旅游资源附录组成。

本规划是未来15年延边州旅游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

第3条规划时段:

本规划时段为2006——2020年,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时段。

近期:

2006——2010年;

中期:

2011——2015年;

远期:

2016——2020年。

第4条规划依据:

规划编制依据国家及吉林省、延边州制定和颁布的相关法规和文件。

规划编制还吸收了吉林省、延边州已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城镇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规划等方面的规划和研究成果。

第5条指导思想:

在战略层面上,突出政府主导、企业集团运作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结合,强调旅游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作联动机制;在布局与产品层面,立足资源和市场的准确定位,注重与其他地区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确定延边州旅游发展的大格局;在项目层面,重点突出,打造精品与提升原有项目并重。

注重时序合理安排与项目的可操作性;在营销层面,注重海外市场的开拓,与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等地的协作。

二、发展环境与背景分析

1、旅游现状

第6条延边州旅游业自1992年中韩建交后,以韩国游客为主的入境旅游发展较快。

进入新世纪,国内与国际旅游均呈现快速发展。

2005年,吉林省成立长白山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

对延边州行政范围内的吉林长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安图长白山旅游经济开发区、长白山和平度假区、安图县二道白河镇行政区内30平方千米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

管理体制的变化,虽然对延边州旅游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也为长白山旅游业的规范发展和长白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供机遇。

第7条旅游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

主要表现为,旅游接待出现良好势头;长白山风光旅游、民俗风情旅游、边境旅游、冰雪旅游四大旅游品牌初步形成;饭店、旅行社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初具规模和档次;旅游促销力度加大,促销效果比较明显。

第8条旅游产业地位逐渐提高,不断壮大。

2005年,延边州共接待海内外旅游者合计28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1亿元,列全省第三位。

延边州委、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进行培育,旅游产业已成为延边州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

第9条旅游业发展仍处于规模扩张的初级发展阶段。

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区经营管理不规范。

旅游投入相对不足,旅游交通、接待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市场营销方面,海外客源过于单一,稳定性受到威胁,缺乏鲜明的旅游形象;缺乏特色旅游商品和商品销售场所;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待加强;旅游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2、比较优势与制约因素

第10条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尤其长白山自然风光、防川三国边境风光、朝鲜族民俗系列资源较突出,是进一步确立延边州未来旅游业发展品牌形象的重要资源载体;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夏季的凉爽适宜避暑气候资源和冬季丰富的冰雪资源在国内比较突出。

第11条具有进行跨地域、跨国旅游资源组合和产品组合的区位优势。

可与长白山旅游资源进行辅助配套,并与周边的镜泊湖、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世界遗产等进行串线组合;边境线长,口岸多,带来大量入境游客,并可与境外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东海沿岸旅游资源串线;地处东北亚“金三角”,依托东北三省,潜在客源庞大。

此外,相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吸引了大批海外客源,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较少,节约大量宣传和人员培训费用。

第12条大部分景点的可进入性较差,并处于大尺度旅游线路的末端;旅游大交通问题突出,宣传促销不力,海外客源市场单一;季节性明显;旅游专业人员缺乏,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资金投入不足。

三、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1、总体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13条延边州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为:

我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东北亚重要的旅游热点地区。

该定位包含的内涵有:

以长白山自然风光、民族风情、边贸旅游、森林生态和冰雪活动为重点,集自然与文化观光、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避暑度假和健身休闲、科普教育和特种旅游等多种产品为一体;旅游业成为延边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旅游产业的各项指标在全省地市以及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中达到上游水平;依托长白山、防川风景区和高句丽文化遗产,构建大界江旅游经济带。

第14条构建起“一核三极三轴四大发展板块”的点—线—面结合的旅游发展结构。

其中,以延吉为枢纽核心,二道白河镇、珲春、敦化为三个增长极,以延吉—和龙—仙峰—二道白河—长白山、长白山—二道白河—敦化—镜泊湖(黑龙江)、长白山—崇善—三合—图们—防川构成三条主要发展轴线;形成以延吉、龙井和图们市为中心的中部朝鲜族文化、民俗休闲与都市圈旅游协作区、以二道白河镇、敦化为中心的西部冰雪生态与满族文化旅游协作区、以珲春市为中心的东部边境民俗旅游协作区和图们江大界江边境旅游带四大旅游板块。

第15条培育和发展2-3个左右的国家级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拳头产品,形成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旅游产品、边境旅游产品、冰雪旅游产品、城市旅游产品、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等7大类的旅游产品谱系。

第16条树立起鲜明的旅游形象,基于延边州旅游资源特征及在周边旅游地域系统中的特色定位,建议将“圣洁山水,风情延边”培育为延边州旅游总体形象。

第17条旅游阶段指标分为三个阶段:

近期规划指标(2010年)、中期规划指标(2015年)和远期规划指标(2020年)。

各阶段指标见表1。

第18条近期确立旅游业在延边州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产业地位。

中期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远期旅游业成为延边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规划各阶段末旅游业收入相当于GDP的比例见表1。

 

表1延边州规划期内旅游业发展指标(2006—2020年)

规划年

指标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旅游总收入(亿元)

34.06

87.13

178.66

旅游接待总人数(万人次)

351.72

677.21

1515.59

旅游收入占GDP比例(%)

9.9

13

15

国内旅游

收入(亿元)

19.02

60.01

144.34

游客数(万人次)

320.21

625.46

1456.46

海外旅游

收入(亿美元)

1.88

3.39

4.29

游客数(万人次)

31.51

51.75

59.13

2、发展战略

第19条总体战略: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走精品路线,依托长白山和周边旅游地,加强区域协作和产业协作联动;着力发展和提升长白山自然风光旅游、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游、边境旅游、冰雪旅游和森林生态旅游;逐步实现由观光型为主向观光与度假型并重的旅游目的地的转变。

依托二级旅游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区(点),形成以点串线、整体带动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开放与外向牵动,鼓励社会资本规范参与;重视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四、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1、旅游产品定位

第20条构建“两个层次七大产品”的旅游产品系列。

包括民俗民族旅游、边境旅游、冰雪旅游、城市旅游四大主类产品;以及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三个辅助产品。

2、主要类型旅游产品开发

第21条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旅游产品。

开发总体思路:

首先要追求精品化,建设全国品牌的朝鲜族文化民俗风情旅游景区;其次实现多样化、系列化,体现大尺度空间上的优势;再次结合新农村建设,建设万宝镇,雁鸣湖镇,延吉小河龙村、春兴村,龙井龙山村,汪清棉田村等成为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村镇。

重点开发区域:

延吉市小营镇东部的中国朝鲜族文化园、延吉朝鲜族民俗文化演艺中心、延吉市帽儿山朝鲜族民俗村、汪清县满天星朝鲜族文化风情博览城、图们日光山(池地)民俗村、安图红旗民俗村、敦化雁鸣湖满族文化民俗村、延吉小河龙村、龙井龙山村,汪清棉田村、珲春防川村等。

开发模式:

进行组团式开发,构建“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网络”。

重点建设品牌型朝鲜族风情——朝鲜族文化旅游区,并进行动感型、水韵型、建筑型、社区乡村型朝鲜族风情的转向开发,开展民俗节庆,形成延边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线路。

第22条边境旅游产品。

开发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将边境旅游与长白山风光游、冰雪旅游、朝鲜族民俗游、渤海国古迹游等结合起来,形成区域性旅游网络。

重点开发产品:

边境自然风光旅游产品、国门观光旅游产品、边境城市商贸度假旅游产品、异国民族风情旅游产品。

打造重点边境城市——珲春,加强旅游吸引物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放宽参加边境旅游的人员区域限制,确定重点发展地区和口岸,大力扶持边境旅游的发展。

第23条冰雪旅游产品。

开发总体思路:

以雪游为主,冰游为补充,重点突出滑雪旅游;结合民俗旅游和森林生态旅游,突出延边冰雪旅游的“动感”形象和特色;进行高起点、精品化开发,力争把长白山仙峰冰雪旅游区建成全国一流的滑雪度假胜地和雾凇观赏胜地;因地制宜,各个区域的开发注重突出重点。

重点开发产品:

开展冰雪观光、冰雪艺术、冰雪运动、冰雪娱乐、冰雪民俗旅游,突出开发滑雪专项度假旅游。

重点开发区域:

和龙仙峰岭冰雪旅游区、延吉梦都美滑雪旅游区、汪清满天星冰雪旅游区、和平滑雪旅游区。

第24条城市旅游产品。

开发总体思路:

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在城市内部有重点突出代表性建筑或休闲游憩场所,加强会展商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主要城市有自己的节庆活动;重点城市树立自己的城市整体旅游形象。

开发的主要内容:

城市景观的可观赏性、城市商务会展旅游、城市购物旅游和城市节庆。

重点开发区域:

延吉市中心城区、珲春市中心城区。

第25条森林生态旅游产品。

开发总体思路:

注重突出区域重点;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开展;开展生态旅游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品优势。

重点开发产品:

山地森林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旅游、野生动植物观赏和生态营。

重点开发区域:

和龙仙峰生态旅游度假示范区、和龙仙景台国家重点名胜区、延吉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安图福满沟生态农业园、龙井万亩果园等。

第26条历史文化旅游产品。

开发总体思路:

在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允许的前提下,开发方式多样化,依托有形载体进行开发,主要采取综合开发模式和展示的开发模式。

重点开发产品:

渤海国文化系列、长白山文化、宗教文化等史迹文化旅游产品。

重点开发区域:

和龙、敦化、珲春渤海国遗址、安图文化博览城、正觉寺、灵宝寺、王隅沟等。

第27条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开发总体思路:

加强设施建设,以仙峰为龙头,建设不同层次的度假休闲地;保持自然区域的环境良好;突出朝鲜族和延边特色。

重点开发产品:

生态度假、高尔夫渡假、滑雪度假、温泉度假、水库/湖泊度假、矿泉SPA、娱乐/康体休闲。

五、旅游开发空间布局

1、总体布局

第28条形成3大旅游协作区和1条特色旅游带,建设1个旅游中心城市,依托长白山、镜泊湖和毗邻的俄罗斯、朝鲜,建设3个二级旅游中心城市,建设9条旅游线路。

第29条以延吉为中心形成4条环线:

延吉→二道白河→长白山→崇善→三合→图们→珲春→防川→延吉;延吉→仙峰→二道白河→长白山→仙景台→延吉;延吉→安图→敦化→镜泊湖(黑龙江)→汪清→延吉;延吉→图们→珲春→防川→延吉。

纳入吉林省黄金旅游线路:

集安→云集湖→长白山→图们江边境旅游带或延吉→珲春。

形成2条跨区的线路:

延吉→二道白河→敦化→镜泊湖→哈尔滨;延吉→二道白河→长白山→白山→长春。

构建2条跨国界的东北亚金三角旅游线路:

延吉(珲春)→罗津(平壤)和延吉→珲春→海参崴(扎鲁比诺)。

2、分区发展

第30条中部民族文化民俗休闲与都市圈旅游协作区。

范围包括延吉市、图们市、龙井市、安图县城周边和汪清县。

重点开发方向:

依托延吉、图们、龙井的都市风情,文化民俗、山地休闲度假、朝鲜族民俗村等,发展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城市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发展定位:

朝鲜族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展示地;进出长白山的重要交通枢纽;区域旅游集散中心与信息服务中心;重点建设区域:

延吉、图们、龙井为中心的城市旅游区(包括民族文化活动精品展示、传统特色街区和现代广场文化旅游活动展示,以及综合旅游服务中心等);延吉海兰湖民俗旅游度假区(含中国朝鲜族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延吉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汪清城市近郊休闲旅游区;安图城市近郊休闲旅游区。

第31条西部冰雪生态与文化旅游协作区。

范围包括二道白河镇、安图县西部、和龙市西南部和敦化市。

重点开发方向:

依托火山景观、长白山冰雪地、长白山山地森林、牡丹江上游湿地、渤海国历史遗迹,发展冰雪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品。

发展定位:

由于本区是长白山重要的交通中转地与服务接待基地,所以本区依托长白山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冰雪旅游地;连接长白山与镜泊湖两大景区之间的中转中心;渤海国文化的重要展示区和满族文化满族风情展示区。

重点建设区域:

长白山文化休闲旅游区;长白山仙峰冰雪、安图银龙冰雪度假、森林生态旅游区;仙景台观光休闲旅游区;图们江江源边境旅游区;满族发祥地旅游区、渤海国文化旅游区;牡丹江上游湿地生态旅游区;正觉寺宗教旅游区。

第32条东部边境民俗旅游协作区。

范围包括珲春市。

重点开发方向:

依托边境风光与朝鲜族民俗,发展边境旅游、民族风情旅游、近代革命教育旅游产品。

发展定位:

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对俄对朝边境旅游的重要基地;东北亚边境旅游的节点之一。

重点建设区域:

珲春特色城市中心旅游区;防川边境观光旅游区。

第33条图们江边境旅游带。

范围包括图们江边境线的长白山——防川段。

重点开发方向:

依托边境景观、图们江、森林景观,发展边境旅游、生态旅游产品。

发展定位:

延边州水上轴线;中国特色水上边境旅游旅游带。

六、优先发展旅游区选择

1、第一批优先发展旅游区

第34条延吉城市旅游区。

围绕风情延吉、水韵延吉、生态延吉、动感延吉、休闲延吉、礼仪延吉的6大主题,重点建设如下项目:

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建设项目;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项目;布尔哈通河城市景观带建设项目;中国朝鲜族演艺中心建设项目;国家近现代史教育纪念中心;中国朝鲜族旅游职业学院。

第35条中国朝鲜族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区。

结合延吉市小营镇距延吉市区较近,环境良好的优势,重点建设如下项目:

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园、中国朝鲜族演艺中心、海兰湖民俗旅游度假区。

第36条长白山仙峰森林生态度假旅游区。

位于和龙市八家子镇附近,重点建设项目:

建设中国一流的竞技旅游滑雪场,旅游休憩所、温泉休闲度假、森林浴、山地自行车和综合服务区,提供信息咨询、散客服务、救助以及标识系统;建设雪池广场;改修原有的森林公路,完善现有的交通体系。

第37条珲春城市旅游区。

范围包括珲春市区及密江、哈达门、马川子、板石、三家子、英安等乡镇,重点建设项目:

建立以朝鲜族、俄罗斯、满族为主要民俗特色的“民族风情动感三角地带”的风情园;加强城市旅游景观建设和改造,建设为商贸和旅游服务的步行商业街系统;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发展为城市娱乐、休闲旅游产品。

第38条防川边境观光旅游区。

重点建设内容:

在防川边关文化村,建立边关文化博物馆;加快防川望海亭的建设,在亭内布置展示厅与望远镜;沙丘公园景观建设;图们江游船;完善防川风景区内外部的交通设施。

第39条牡丹江上游湿地生态旅游区。

重点开发区域位于201国道(鹤大公路)镜泊湖至雁鸣湖段。

重点建设内容:

建设牡丹江上游湿地生态观光廊道;修建镜泊湖至敦化境内段的公路;建造雁鸣湖镇湿地科教馆;建设牡丹江上游湿地旅游服务中心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2、第二批优先发展旅游区

第40条延吉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

重点建设内容:

公园环境整治与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帽儿山森林生态旅游建设项目;朝鲜族民俗村项目;帽儿山野营地休闲项目。

第41条汪清城市近郊休闲旅游区。

重点建设内容:

完善度假设施建设、水上娱乐设施;加强生态型观光景区建设;加强滑冰、滑雪等冬季旅游产品的开发。

第42条安图城市近郊休闲旅游区。

重点建设内容:

制订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旅游开发概念性和详细规划,改造标志性的景区大门,建立景区旅游标识系统;铺设大门至景区内的主干道沥青路面;建立生态休闲庄园;改造现有接待设施;整治周边环境。

第43条正觉寺、灵宝寺宗教旅游区。

位于敦化市和珲春市,重点建设内容:

对景区现状功能结构进行调整,将寺庙区与旅游服务区分离,形成封闭度较高的寺庙环境;整治摊点,统一部署;建设宗教特色商品购物一条街和素斋馆。

第44条长白山文化休闲旅游区。

主要集中于二道白河镇,重点建设内容:

二道白河镇城镇环境建设;长白山文化旅游建设项目;二道白河镇旅游服务功能建设;长白山养生园旅游项目。

第45条仙景台观光休闲旅游区。

位于和龙市南坪镇境内,重点建设内容:

入口区的大门以金达莱植物为主背景,建筑与整体环境协调;完善入口区旅游服务设施,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开发仙景湖湖面;修建景区内道路;绿化道路和山体。

第46条图们江江源边境旅游区。

依托图们江发源地、中朝21号界桩、金日成钓鱼台、崇善、古城里口岸等资源,发展成为名山圣水与异国风情并茂的黄金边界旅游线。

重点建设内容:

改造和龙至南坪二级口岸公路,改造图们江边境线公路;强化崇善边境口岸的旅游功能;图们江发源地至崇善口岸开展漂流项目。

第47条渤海国文化旅游区。

以敦化敖东城为主,同时兼顾西古城和八连城的开发,以“走近渤海故土,感念海东盛国”为形象,重点发展文化观光、文化休闲旅游。

重点建设内容:

建设渤海国历史博物馆;筹建渤海国文化雕塑园、石刻碑廊;筹建渤海国古战场虚拟宫;筹建渤海国民俗风情苑;筹建渤海国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开发渤海国文化历史体验区。

第48条图们江边境旅游带。

重点建设内容:

完善边境公路建设;加强重点边境旅游城镇崇善、南坪、三合、开山屯等和口岸建设;图们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建立指示标识系统。

3、重点建设项目

第49条根据旅游项目规划原则,围绕延边州各旅游区的定位,本规划共策划重点项目16个。

包括中国朝鲜族特色街;国家近代史教育纪念中心;中国朝鲜族民俗风情旅游区;中国朝鲜族演艺中心;海兰湖民俗旅游度假区;延吉帽儿山森林生态旅游建设项目;汪清满天星旅游区;福满沟生态农业旅游区;长白山文化旅游区;长白山养生园;长白山仙峰国家森林公园;和龙市仙景台风景名胜区;珲春防川风景区;渤海国文化博物馆;敦化正觉寺;牡丹江上游湿地生态旅游区。

七、市场营销规划

1、目标市场确定

第50条国内市场:

一级市场为以延边州和吉林、长春等吉林省内地区和哈尔滨、沈阳、大连、牡丹江等大中城市为主的东北地区以及京津地区;二级市场为山东、河北、河南、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机会市场为除一级、二级以外的国内其他客源市场。

第51条海外市场:

韩国、俄罗斯、日本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为一级市场;东南亚、西欧、北美及大洋洲为二级市场;其他海外市场为机会市场。

2、旅游形象设计

第52条推荐旅游形象。

一级形象:

圣洁山水,风情延边。

二级形象:

忘情延边州山水,体验朝鲜族风情(民俗旅游);

行至延边境,坐看三国景(边境旅游);

长白山下歌舞翩跹,图们江畔冰雪晶莹(冰雪旅游)。

第53条推荐国内旅游宣传口号:

身置三国边境,感受风情延边;长白山下歌飞扬,海兰江畔稻花香;畅游三国来延边,歌舞之乡在延边;一松亭绿华如盖,海兰江奔流不息。

推荐海外旅游宣传口号:

一松亭下哲音荡漾,海兰江畔梦想飞扬;WelcometoYanbian,welcometoChangbaishan(延边欢迎您,长白山欢迎您),Yanbian,asmileaway(延边,近在咫尺)。

3、营销战略规划

第54条海外市场营销战略:

与周边地区联合;通过国外旅游业重要媒体和专业出版物准确传达信息;采取销售代理、旅游批发商、旅游零售商、与旅行社合作等多种销售渠道;设立专门的旅游营销机构和旅游营销基金;采用展销团、博览会、庆典、网络、广告与媒体推销、组团来访等促销方式相结合。

第55条国内市场营销战略:

大力开发本地和近程客源市场,有重点地开拓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客源市场;塑造延边州鲜明的旅游新形象;采用活动促销、广告营销、价格营销、网络营销等多种营销策略。

八、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规划

1、旅游交通规划

第56条航空运输规划:

近期开通延吉至南京、广州、西安、杭州、香港等国内主要客源地市场之间的航班;中远期对外开通延吉至日本新泻、东京,朝鲜平壤,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航班,对内开通延吉至深圳、重庆、昆明的航班。

第57条铁路运输规划:

近期重点建设二道白河——和龙铁路段,同时对延边州境内铁路线,特别是对长(春)图(们)线,牡(丹江)图(们)线进行复线建设或电气化改造;中期建设珲春——防川铁路,完善与俄罗斯、朝鲜的铁路连接,开展森林铁路蒸汽机车旅游;远期建设珲春——绥阳铁路。

第58条公路运输规划:

加快与周边公路主干线的对接和配套,提高进出本区的运输能力,需建设长(春)珲(春)线延边段的高速和一级公路,建设延吉至长白山高速公路,201国道江源至沿江二级沥青路,302国道图们至威虎岭扩建工程,省道延吉至汪清一级公路,黄泥岭至光明林场二级公路,珲春经马滴达至省界公路。

中远期建设汪清——复兴——省界公路。

完善区内交通体系,建成方便快捷的旅游公路交通网络,需建设省道和龙至龙井、和龙至三道的一级公路,仙景台至南坪口岸的二级公路,改建圈河——防川为二级水泥路面,省道大蒲柴河至东清二级沥青路,建设永庆经两江、药水泉至二道白河的旅游公路,和龙至二道、黄泥岭至二道的高等级公路。

此外,还应搞好景区(点)的游览交通体系规划和建设。

第59条水路运输规划:

近期开通图们江沿江游,在防川建游船码头,配置气垫船、游艇,开展图们江入海游或图们江水上游览线;中远期开通珲春——海参崴——釜山——珲春,珲春——罗先——新泻——海参崴——珲春等跨国旅游航线。

2、住宿设施规划

第60条床位需求预测:

根据延边州不同规划期末旅游人次预测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延边州旅游接待床位需求如下。

近期、中期、远期分别需要床位3.39万张、6.56万张和14.91万张。

表2延边州旅游床位数需求预测

方案

项目

近期(2010年)

中期(2015年)

远期(2020年)

面向国内游客

旅游人次数(万人)

320.21

625.46

1456.46

所需床位数(万张)

3.20

6.25

14.56

面向国际游客

旅游人次数(万人)

31.51

51.75

59.13

所需床位数(万张)

0.19

0.31

0.35

总床位需求量(万张)

3.39

6.56

14.91

第61条住宿设施分类分区规划:

住宿设施形成星级涉外酒店、旅游区(点)住宿接待设施、青年自助旅馆、汽车旅馆、家庭宾馆和城镇社会宾馆等多种形式互补的旅游住宿接待体系。

中心旅游城市延吉,近中期可增加2个五星级酒店,包括一个与高尔夫球场相配套五星级酒店,远期根据实际接待游客数和游客的消费水平,考虑新增1-2个五星级酒店;在主要旅游城市珲春,要以建设三星级酒店为主,远期可适度发展四星级以上酒店;在敦化、二道白河镇、和龙、汪清、安图、图们、龙井等重要旅游城市(镇),要以建设一、二星级酒店,同时建设一定数量的三星级以上酒店;一些重要的旅游度假区、疗养胜地的旅游接待设施要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

同时发展其他住宿设施。

3、旅行社、旅游购物、餐饮与娱乐设施规划

第62条旅行社发展规划:

旅行社要通过对现有产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