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1811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

《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docx

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天津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目 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自然状况及资源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与成就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挑战

   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与趋势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第三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二、目标任务

第四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领域

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机构,健全管理体制

二、完善政策法规,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引导产业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四、拓宽资金渠道,推进能力建设

五、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技术水平

六、开展国际合作,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七、增强环境意识,倡导低碳消费

 

前  言

气候变化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重大,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的战略方针;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的目标;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发〔2007〕17号,以下简称《国家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结合全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绿化和循环经济试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效果。

我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由于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原因,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

做好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方案》的要求,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第二产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清洁生产,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以滨海新区为重点,注重新上项目的节能减排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以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重点,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的研发,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以完善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政策为重点,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同时,增强各级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形成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氛围,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升我市在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的综合竞争力。

第一部分 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自然状况及资源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尾闾,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北京,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

全市土地总面积11917.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153公里,所辖海域3000多平方公里。

我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年(1971年至2000年)平均气温12.2℃,年平均降水量559毫米。

(一)能源资源。

全市煤炭基础储量2.97亿吨,迄今没有开采。

渤海湾海域已探明的石油储量98亿吨,天然气储量达1900多亿立方米。

近海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发电具有较大潜力。

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年日照时数2471小时至2769小时,80%的年份太阳能年辐射总量达到5610兆焦耳/平方米。

我市地热属中—低温地热资源,已发现10个具有勘探和开发利用价值的地热异常区,面积约8700平方公里,埋藏深度适中(1000米至3000米)、温度适宜(25°C至103°C)。

(二)水资源。

我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60立方米,约为全国的1/14(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世界的1/50(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8000立方米),加上入境水、外调水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仅有37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是重度资源型缺水地区,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雨季集中在每年7、8月间。

由于海河流域持续干旱、上中游地区取用水增加,我市水资源短缺形势严峻。

(三)自然生态资源。

全市有林地面积18.05万公顷,林木覆盖率19.3%,活立木总蓄积量525万立方米。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6平方米。

有各级自然保护区8个,面积15.42万公顷,占辖区面积的12.9%。

湿地资源面积达24.9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0.9%。

湿地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湿地植物400余种、野生动物600余种。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一)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08年,全市总人口1176万人,实现生产总值(GDP)6354.38亿元。

经济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06年至2008年分别增长14.5%、15.2%和16.5%。

人均GDP55473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2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670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2004年至2008年,我市人均GDP年均增长12.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5%。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60.1∶38。

(二)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已经形成。

我市工业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成为全国6个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

产业集聚步伐加快,以大飞机、大火箭、大造船、大乙烯、大炼油等龙头项目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实施了产业集中发展,在滨海新区形成了一批现代化工业基地。

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体系已具雏形。

(三)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终端能源结构改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

2000年至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从2793.70万吨标准煤增加到5363.5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8.5%。

2008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占68.4%,石油占26.4%,天然气占5.2%;各产业和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比重分别为:

第一产业占1.45%,第二产业占71.0%,第三产业占16.3%,居民生活占11.25%。

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由2000年的31.4%下降到2008年的14.8%;清洁能源的比重由2000年的61.4%上升到2008年的71.7%,其中,电力比重达到32%,天然气比重达到4%。

三、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008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47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00年和1990年分别增加105%和182%。

在2008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二氧化碳排放1.44亿吨(其中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20亿吨,占83.1%;工业过程占16.8%),甲烷排放24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氧化亚氮排放9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008年,森林碳汇41万吨二氧化碳,扣除碳汇后,温室气体净排放1.46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第二产业。

2008年排放的1.44亿吨二氧化碳中,第二产业排放1.27亿吨,占88.4%;第一产业排放117万吨,占0.8%;第三产业排放1230万吨,占8.5%;居民生活消费排放327万吨,占2.3%。

按2005年不变价计算,2008年单位GDP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为2.11吨/万元,比2000年和1990年分别减少36.7%和71.1%;人均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10.18吨,比2000年和1990年分别增加63.7%和96.2%。

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与成就

新世纪新阶段,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市提出了将天津市建设成为生态城市、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典范的奋斗目标。

按照这一目标,我市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型工业和服务业、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展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控制人口增长等措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积极推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入进行结构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以优势产业为支撑、整体快速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一产业。

坚持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源头农业、鲜活农业、海洋农业和渔业、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优势农业,特别是近年来设施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第二产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国防科技、轻工纺织等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八大优势支柱产业。

打造重装、重化、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标志性产业集聚区,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降耗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了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区都市型工业和区县特色工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三产业。

注重发展商贸物流、社区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文化服务和房地产等六大行业,现代服务业体系日臻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1990年至2008年,我市以年均5.2%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全市经济年均12.8%的快速增长,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单位GDP能耗从3.1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0.95吨标准煤/万元(以2005年不变价计算),年均下降4%;按环比法计算,全市累计节能3694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497万吨。

(二)坚持节能优先,提高能源效率。

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节能专项规划,成立了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覆盖全市的节能工作责任体系。

坚持节能减排一票否决,建立健全统计、监测、考核体系,逐步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推进工业节能。

有效运用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研发、推广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重点抓好冶金、化工、石油化工、电力、建材等五大行业和20户“千家企业”、300户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

2008年,占工业能耗65%的20户“千家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22.4%,实现节能70万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累计节能259万吨标准煤,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节能目标。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全市淘汰2.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450万吨小钢铁、195万吨小水泥、7.49万吨小造纸、150万箱小玻璃、1.8万吨小化工等落后生产能力。

2008年,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0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3.9%,比2005年下降27.3%,已超额完成我市“十一五”期间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3%的目标,成为拉动全市能耗下降的主要力量。

促进交通节能。

积极发展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立体交通框架。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公交、出租、轻轨、地铁等运输方式互为补充,交通信息系统更加完善。

加强港口生产组织、协调,做好与包括铁路、公路运输在内的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工作,降低了运输成本。

加快淘汰老旧汽车、船舶,限制高油耗汽车发展,鼓励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

对公交车和出租车率先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双燃料和混合动力,已建成压缩天然气加气站12座,使用单一压缩天然气公交车262辆,使用双燃料出租车4013辆。

成立了专业化电动汽车运营公司,首批20辆车投入商业运营,运行总里程已累计超过25万公里,搭载乘客超过36.5万人次。

在滨海新区建成了国内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电动汽车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形成年产2万辆纯电动汽车整车、3万套动力总成、1000辆混合动力客车的生产能力。

加强建筑节能。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

同时,广泛使用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对太阳能、土壤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进行示范和推广。

积极推动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地源热泵采暖技术,推广太阳能热水、照明和采暖,实施计量供热,控制室内空调温度。

截至2008年底,我市建成节能住宅9949万平方米,节能住宅占城镇住宅比重达到57%;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800万平方米以上;计量供热试点面积累计达到1300万平方米,完成20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任务。

搞好机关节能。

在全市机关建立能耗统计制度,定期对水、电、气、油等资源的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和报告。

在机关、学校、医院推广了地源热泵、太阳能集热等技术,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

对104栋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用能分项计量,建成能耗采集平台。

建立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制度,并启动了节能改造示范工程。

(三)努力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

我市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垃圾发电装置,发展以锂离子电池及配套材料、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设备和配套产品以及地热能综合利用为主的新能源与节能产业。

到2008年底,全市已建成垃圾卫生填埋厂4座、垃圾焚烧发电厂2座。

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约30万平方米。

水电装机达到5兆瓦,年均发电量1400万千瓦时。

全市地热开发利用年开采总量约2450万立方米,地热供热面积约1210万平方米,采用地热水居民用户约8万户。

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累计达到1.4万户,年产沼气557万立方米。

全市农村累计建成中小型畜禽粪污沼气处理工程76处,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56处,年利用作物秸秆1.89万吨。

大神堂风电场已开工建设,大港区风电场工程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

(四)开展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改善生态环境。

我市重点实施了外环线外侧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和沿海防护林体系、高速公路绿化、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

建设“三网三带四区多片”森林生态体系,取得了较大成绩。

2008年,全市有林地面积18.05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52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19.3%,比2000年增加3.3个百分点,到2008年森林碳汇累计增加260万吨二氧化碳。

2008年,《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天津的意见》(津党发〔2008〕11号)提出了到2012年我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2%的奋斗目标,即每年造林20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已新造林26万亩。

(五)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2008年人口出生率为8.1‰,自然增长率为2.19‰,比1990年分别低了7.52和7.64个千分点。

通过计划生育,1990年至2008年间全市累计少出生6.6万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能源消费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些年,我市增加的人口主要是机械增长人口。

(六)完善政策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制度支撑。

我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措施。

颁布了《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合理用能评估和审查管理暂行办法》(津政发〔2007〕15号)、《天津市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津政发〔2008〕42号)、《天津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津政发〔2007〕88号)、《天津市建筑节能管理规定》(2006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07号)、《中新天津生态城管理规定》(2008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3号)等。

修订完善了《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04年市人民政府令第41号)、《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等。

通过上述法规政策的实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相应的制度支撑,并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部分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挑战

一、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与趋势

(一)气温。

近50年来,我市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9℃,增温幅度为0.38℃/10年,并呈持续升温态势。

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升温幅度最小,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预计2010年至2030年,我市年平均气温还将升高1.1℃至1.3℃,到2050年升高将达2.0℃至2.2℃。

(二)降水量。

近50年来,我市降水量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干旱现象日趋严重。

1997年至2006年,我市年平均降水量为473.3毫米,比1971年至2000年平均降水量(559.0毫米)减少15.3%。

除2003年外,我市1999年以来年平均降水量均处于30年平均值以下,也为上世纪6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

由于气候变暖,预计2010年至2030年我市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10%左右,到2050年将增加10%至15%。

(三)海平面。

1978年至2007年,我市沿海海平面上升了196毫米。

预计未来30年,我市沿海海平面将比2007年升高88毫米至161毫米。

(四)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

近30年来,我市严寒日数及霜日数明显减少,高温和闷热日数显著增加。

在降水量减少的同时,降水日数也呈减少趋势,雾日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由于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的作用,我市扬沙、浮尘及大风天气呈逐年下降趋势,预计未来30至50年,降水时空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冬季严寒日数减少,夏季炎热期延长,极端高温、热浪、干旱等愈发频繁,风暴潮、咸潮、赤潮等海洋灾害频率加大。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我市水资源的影响较大。

未来30至50年,随着气候变暖,降水将有所增加,但时空分布不均,蒸发量加大,水资源紧缺形势依然严峻,在某些年份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困难。

同时,我市干旱和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将进一步增加,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危害程度更趋严重。

(二)对海岸带的影响。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市沿海海平面上升明显,海水入侵范围增加,沿海低地淹没面积加大,海岸侵蚀的强度增强,沿海土地盐渍化面积增加。

同时,海平面上升与极端气候事件共同作用,将增加我市风暴潮的发生,加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损害程度。

而赤潮的频繁发生,将加剧我市海洋生物量的减少和海洋生态系统的退化。

总之,滨海新区属受海平面上升影响脆弱区,港口地区受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影响最为严重。

(三)对森林和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未来气候变化将使我市森林和其他生态系统物候期提前,海河流域森林因干旱可能退化,森林火灾增加,病虫害传播范围扩大、程度加重。

同时,天然湿地面积减少、蓄水能力退化和干涸,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萎缩。

(四)对农业、畜牧业的影响。

气温升高将加速我市土壤水分的蒸发强度,加剧旱情发展,导致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出现波动。

气温升高有利于提高饲料作物的产量、单位面积载畜量,减少冷冬季节饲料使用量。

气温升高还可以改善冬季畜禽的饲养环境,减少冬季畜舍的能源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气温上升,寒冷期多发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的发病率将下降,流行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感等)将减少;夏季高发疾病和相应死亡人数将增加,温暖期由虫媒传染和不洁净水引起的各种疾病(如霍乱、痢疾、乙脑等)发病率将增加。

干旱、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将导致死亡率、伤残率、传染病发病率和心理异常的增加,并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三、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一)对现有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

我市是老工业基地,冶金、石化、机械制造、建材等传统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加上近年新上的化工、机械制造项目较多,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能源消费和相应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难度较大。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形势下,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市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受观念、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实现转变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较长时间。

(二)对完全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提出了挑战。

我市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近年来虽提高了石油、天然气消费的比重,但总体上还是依赖化石燃料,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尚未得到广泛开发应用,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足1%。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也必将以较快速度增加,而风电、太阳能光电、地热发电等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受到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还需要很长时间。

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市的能源结构调整提出了重大挑战。

(三)对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提出了挑战。

由于气候变化,我市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将会受到高湿、寒潮、暴雨、大雾、雷电、大风等气象因素的影响,运行负荷压力增加,安全风险加大。

我市地处海河流域末端,地势低洼,市区受三面来水、一面海潮的威胁,加之夏季降雨多集中在7、8两月,我市面临着干旱与洪水两方面威胁。

此外,受地理环境影响,进津河道、河口及潮间带淤积严重,加之防洪能力不足,蓄滞洪区启用难度大,城乡排水体系不完善,海洋环境监测能力滞后,沿岸防潮工程建设标准较低等,我市抵抗洪水、海洋灾害的能力较弱,这些都对我市规划和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提出了挑战。

(四)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挑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引进国外关键技术难度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将主要通过企业自主创新来实现。

目前,我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人才和科技储备基础还比较薄弱,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研发投入不足,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下,我市在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制度机制和市场环境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第三部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思想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坚持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支撑,以节约能源、发展新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城市为突破口,以增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环境意识为抓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市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

结合我市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应对气候变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为契机,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绿色消费作为主攻方向,整体推进和落实我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将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科学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使之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

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冶金、装备制造、交通、建筑、电子等行业为重点,通过强化节能降耗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结合城市生态及防灾、减灾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使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气候变化相适应。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充分发挥我市科研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水平。

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节能新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循环式消费。

——坚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按照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整体考虑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突出阶段性优先目标和重点任务,注重长短结合、重点和一般结合,努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实效。

——坚持全社会广泛参与。

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公众为基础,不断增强全民参与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局面。

二、目标任务

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目标是:

到2015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创新取得一定进展,应对气候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