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18103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docx

《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docx

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2009年12月18日

 

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实施方案

为了有效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评定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克服将学业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片面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依据《莆田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指导意见》(莆教[2004]中52号)文件,综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仙游县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评定方案”)。

一、评定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改革方案为指导,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根本,全面体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品德素养、知识技能、过程展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实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推动课改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评定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评定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定,从而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评定使学生了解自己,发现潜能,建立潜能,建立自信,健康成长。

2、多元性原则。

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各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全面落实各项评价内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3、公平性原则。

保证评定质量,做到公平有效。

加强对评定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完善评价办法,增强评定工作的实效性。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评定工作水平。

4、可操作性原则。

在新课程和上级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枫江中学的评价要求和评定方法。

三、评定内容

1.根据文件精神,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册”。

2.根据文件精神,各班级按等级比例,依次给学生评上等级,分

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各班级评为A级的比例不超过25%,除违反国家法律和严重违反学校纪律者外,原则上不评不合格等级。

四、成立评定机构

1.成立学校评定委员会。

依据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副校长,教务处主任与政教处主任等为副主任,办公室及女工代表、年段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代表为委员,人数15人,成员名单公示一周无异议后认定。

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评定方案”,落实监控评定程序,认定评定小组成员,监督评定工作,对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和确认,对评定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等。

(具体委员会名单见附表一)。

2.成立班级评定小组。

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由评定委员会拟定,并在各班级张贴公布。

成员由该班的班主任、任课老师组成,由班主任担任组长。

如果超过1/3的学生不同意某成员作为评定者,则需作相应的更换。

3.成立班委会评定小组。

在学年初,由各班评定小组拟定出本班委会评定小组成员,并在班级公布,小组成员人数在5人左右,要求各小组成员男女生按比例搭配。

小组成员名单在班级公布一周无异议后,送学校存档。

五、评定制度保障

1.建立公示制度。

评定委员会应将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要素、方法、程序、意义、目的及评定结果等,向学生、家长做明确的解释和说明,并将评为A级的学生在班级公示一周。

其他的评定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及其家长并收回反馈意见。

在此过程中,要考虑评定结果对部分学生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允许学生向班主任查询。

2.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

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评定结果存在异议的,可向学校评定委员会举报(举报电话:

7699269;联系人:

许宗仁)和申诉;如果对学校评定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直接向县评定领导小组举报或申诉。

3.建立诚信记录。

学校评定委员会要与学生本人、班委会评定组长、班级评定组成员签订诚信承诺书,并建立诚信记录,将诚信记录与评先评优或年度考核挂钩。

4.建立评定监控体系。

评定委员会必须对评定质量进行监控,充分了解评定工作的有关信息,及时纠正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建议。

评定工作结束后,评定委员会必须进行质量分析并撰写工作总结。

六、评定基本程序

1、评定委员组织全体老师学习“评定方案”,全面领会评定的要素和标准,掌握评定的方式和方法。

2、班级评定小组组织学生学习“评定方案”,且集体学习和答疑时间不得少于3课时,使学生明确评定的内容、要素、方法、程序以及评定的意义、目的,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定工作。

3、建立和整理好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和《班级日记》

由班级评定小组成员指导和协助学生建立整理好《成长记录袋》和《班级日记》,评定小组成员要通过此过程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成长记录袋》中除了学生的闪光点及学生的自我大事记栏目由学生亲自填写外,其他均必须由班主任及有关评定人员认真填写。

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学业成绩报告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操行评语及获奖证件汇集等栏目。

特别是《班级日记》的记载,班主任或值日班长要记录好学生的平时学习、纪律、生活、活动的关键表现资料。

作为综合素质评定的参考依据。

4、组织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是依据《成长记录袋》的内容,以及《海平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册》中各项目的相应表现要素,评定自己的相应等级。

为了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在自评过程中,各班级评定小组成员要到现场指导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结果是家长评和班委会评定时的参考依据。

5、家长对子女评定。

家长依据学生自评和〈〈海平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报告册〉〉中的各表现要素,并结合孩子平时在家、在社会的表现,客观公正地对自己的子女进行评公平。

6、班委会评定。

学习小组评定是根据学生自评、家长评定、《成长记录袋》和《班级工作日记》、日常表现和学业成绩等对每位学生进行互评。

7、班级评定小组评定(即教师评)

班级评定小组评定时,应依据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学业成绩、个性特长、自我评定、家长评定、班委会评定等进行评定。

此评定结果与学生的自评或班委会评定结果有较大差异时,评定小组成员必须对该学生做更细致的调查了解,并及时访谈班委会评定小组成员,弄清评定结果差异原因,做到评定客观、公正。

8、总评。

评定小组根据评定结果,按照学校分配的等级比例确定总评等级。

对优秀等级的和不合格等级的要特别慎重,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和材料。

9、评定的实施细节:

1)评定的信息来源

评定的信息来源于学生的成长记录和日常表现;学生的平时成绩;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表现;学生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及教师评价等。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工作的主要依据,要进一步规范其收集管理办法:

(1)《学生成长记录袋》每人一袋,要如实填好“基本情况”。

(2)记录袋平时由班主任统一收存,填写相关内容时发放。

(3)“学生的闪光点”包括优秀作文、科技小制作、实验报告、小论文、章节小测验、课外生活、获奖记录等,每学期分别在期中、期末复习考试前由学生填写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或同学要给予相应的评价。

“闪光点证件”要收集张贴在汇集栏。

(4)“学生的大事记”由学生本人填写,“大事”是指对学生本人学习成长有较大影响的事项。

(5)《学生成长记录袋》在学生毕业前由班主任统一收交教务处存档。

2).评定的标准

(1)根据文件精神,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标准表”

(2)“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标准表”说明,见附表三

①本“标准表”设定六个项目,二十个要素,满分100分,其中每个要素又设定A、B、C、D四个等级的“关键表现”。

学习效果项目总分为20分,依据期中期末综合成绩,期中占10%,期末占40%,四次考试合计前1-10名得18-20分,11-20分得15-17分,21-45名得12-14分,45名以下得8-11分。

体质与健康优秀为4分,若获奖可得5-6分。

艺术活动与表现优秀为4分,若获奖可得5-6分。

其它A、B、C、D四个等级对应值为4、3、2、1分。

②本“标准表”又设定四个栏目的评分客体,即自评、家长评、学习小组评、评定小组评,其分值比例分别为:

自评15%+家长评10%+学习小组评30%+班级评定小组评定45%。

总评得分为各比例分值的总和。

③根据文件精神,各班级按等级比例,依次给学生上等级。

(优秀等级为25%、良好等级为65%、合格等级为10%,除违反国家法律和严重违反学校纪律者外,原则上不评不合格等级。

)总评定级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3)评定的表达

1、等级表达。

从评定项目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具体表现入手,经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班级评定小组评定并综合确认后确定一个总评等级。

等级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尚待改进)四个等级。

2、项目要素得分依据:

学生自评、家长评定、学习小组评定、班级评定小组评定(其中自评15%+家长评10%+学习小组评30%+班级评定小组评定45%),学生及家长可根据自评结果向班级评定小组申报参评A等级。

3、综合素质评价的总评记录,是学生是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也是中考录取的参考依据之一。

凡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二个项目中有一个项目总评为“尚待改进”者,不予毕业。

(4)服务班级得分(不累加,取高项分):

班长、团支部书记、团支部副书记、副班长、值日班长得2分;

班委委员、团支委委员、组长、学科代表得1分;值日生0.5分。

说明:

以上得分前提是必须具备班级三分之二以上同学认为称职。

(5)表彰奖励得分(可累加,封顶10分):

指学生参加当年度校级或校级以上的各学科知识竞赛、各种特长比赛、各项活动比赛以及各级各类表彰的得分。

ⅰ)各学科知识竞赛和各级各类表彰的得分:

获得市级或市级以上每人次得6分;县级每人次得4分;校级每人次得2分;各处室、年级每人次得1分;参与但未获奖的每人次得0.5分。

ⅱ)各种特长比赛、各项活动比赛的得分:

获得市级或市级以上每人次得5分;县级每人次得3分;校级每人次得2分;各处室、年级每人次得1分;参与但未获奖的每人次得0.5分。

(5)特别项目奖励得分:

品德或学业技能等特别优秀,对全县或全校学生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得分由校长提名,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认定。

分值控制在2分~6分之间。

(6)为能更好地衡量、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成长过程,毕业生综合素质总评原则:

总评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当看其发展进步的趋势。

1)当三年评定均为A级时总评为A级,2)当三年评定依次为BAA或ABA时总评可定为A级,3)当A级人数指标末完成时,可对三年评定依次为AAB或BBA的学生来择优评定,按三年综合成绩排序(七、八、九三年分值比例为2:

3:

5),从上述学生中依次填补指标直至完成为止。

10、评定结果公示确认。

评定小组将优秀等级的学生名单公示一周。

学生和家长确认无异议后签名。

对于有异议的,评定委员会应进行深入调研,并做好解释和答复工作。

11、评定结果汇总存档。

评定小组将评价结果汇总并签名后连同过程材料上交教导处存档,由电脑操作员做好录入保存工作,并将评定汇总表上报到局中教股。

每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束后,班级评定小组和学校评定委员会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总结出评定的经验和方法,不断健全、完善“评定方案”,使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有效地促进学校课改工作的顺利进展。

仙游县枫江中学

2009年12月18日

 

附件一:

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

评定委员会机构

主任:

许宗仁

副主任:

何星华陈顺明杨美良

成员:

黄青云徐李搏黄国勇蔡静薛立群

余建明陈天匠朱雅斌吴国燕

家长代表:

郑国友

社会人士:

薛洪国

监督小组

组长:

陈庆清(督导员)

成员:

黄青云(工会主席)薛立群(妇委会主任)

郑国友(家长代表)薛洪国(社会人士)

 

附件二:

2009~2010学年枫江中学

年段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安排计划表

时间

内容

七、八 年 级

九 年 级

2009年

9月上旬

   ①宣布新一学年综合素质评定开始;②布置成长记录袋的收集工作,要求以班级日记等形式做好学生日常学习、守纪及好人好事情况的记录并定期公开,做好评价工作;③成立组织机构。

2009年

11月

    ①期中考试结束,组织学生收集、记录客观反映自己取得成绩和存在不足的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②整理上半学期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有关材料。

2010年

2月上旬

   ①期末成绩分析表填写;②班级评定小组长召集评定成员工作会议;作好中期评价工作。

2010年

2月上旬

   召集教师及校评定委员会举行综合素质评定研讨会,对《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进行修订。

2010年

2月上旬

   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再次把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及评定时间表告家长及学生。

2010年

3月上旬

   组织教师学习综合素质评定实施细则。

2009年

9月上旬

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班级评定小组(5人),并向评定班级所有学生公布,无记名投票征求意见。

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班级评定小组(5人),并向评定班级所有学生公布,无记名投票征求意见。

2009年9月

2010年2月

学校和班级评定小组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及家长说明评定的内容、方法、步骤等事项,同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学校和班级评定小组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及家长说明评定的内容、方法、步骤等事项,同时接受学生及家长的咨询。

年段

时间

内容

七、八 年 级

九 年 级

2010年

4月10日前

 

组织学生自评、家长评,然后由班委会评,在此基础上由班级评定小组评定,最后按一定比例,得出总评等级。

2010年

4月20日前

 

学校对综合素质评定小组对评定结果进行审核。

2010年

4月30日前

 

学校将评定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并收回反馈意见表,同时将各班评为A级的学生张榜公示一周。

2010年

5月15日前

 

①评定结果汇总一式叁份,学校存档、县教育局中教股、招生办各一份。

②对评定质量分析,撰写工作总结,评定工作结束。

2010年

6月上旬

组织学生自评、家长评,然后由班委会评,在此基础上由班级评定小组评定,最后按一定比例,得出总评等级。

 

2010年

6月中旬

学校对综合素质评定小组对评定结果进行审核。

 

2010年

6月下旬

学校将评定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并收回反馈意见表,同时将各班评为A级的学生张榜公示一周。

 

2010年

7月上旬

评定结果汇总一式叁份,学校存档、县教育局中教股、招生办各一份。

对评定质量分析,撰写工作总结,评定工作结束。

 

 

 

仙游县枫江中学

2009年9月6日

 

附表三

枫江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标准表

项目

要素

关键表现

评定情况

权重

自评

家长评

学习组评

评定组评

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

爱国爱家乡

A.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家乡发展,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B.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家乡发展概况,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C.敬重国旗、国徽、国歌,有国家意识。

D.不关心祖国、家乡的发展,甚至有反国家反社会的言行。

5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A.对师长有礼貌,与同学友好相处乐于帮助同学。

B.尊敬师长,能与同学搞好团结.不做妨碍他人的事情。

C.懂得尊敬师长,不与同学制造矛盾,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D.经常有不尊敬师长的言行和表现,与同学关系紧张,常做损人利己的事。

5

 

 

 

 

正直守信

A.真诚待人,守信用,并勇于对他人的不良现象展开批评。

B.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守信用,不作弊,爱护公物。

C.知道应该遵守社会公德,能约束自己,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D.不遵守社会公德,经常撒谎,常做妨碍他人的事情。

5

 

 

 

 

关心集体

A.珍视集体荣誉,维护集休利益,主动积极地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B.有集体荣誉感,能按要求认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

C.能参加集体活动,尚能完成集体分配的工作。

D.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自由散漫,曾多次做过有损集体荣誉的事。

5

 

 

 

 

环保意识

A.具备环保意识,并能主动宣传环保知识,能参加有关环保的社会活动,自觉维护生活园区、校园和教室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

B.能维护生活园区、校园和教室等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

C.能按事要求参加班级的卫生值日,不做破坏班级环境卫生的事。

D.无环保意识,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5

 

 

 

 

自尊自律

A.自信自强,珍惜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能做到有错即改。

B.能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尊重他人。

C.自我接纳,认可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不曲意奉承他人。

D.总是觉得自己没有,自暴自弃。

5

 

 

 

 

社会责任感

A.遵守社会公德,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和他人,自觉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B.有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愿望,能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能维护本校、本班的集体利益。

C.有一定的自觉性,能参加集体活动,维护本班的集体利益,不破坏公物。

D.没有集休观念,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经常损坏公物。

5

 

 

 

 

学习能力

兴趣与态度

A.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克服学习中的任何困难。

B.学习态度端正,能按要求参加学习活动,并主动积极学习。

C.能按时到校学习,不做妨碍他人学习的事情。

D.经常迟到早退,常做妨碍他人学习的事情。

5

 

 

 

 

能力与方法

A.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能独立思考有创新意识。

B.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C.学习上遇到困难较多,但还能坚持学习,并有所进步。

D.投有学习计划,学什么都学得不好,完不成学习任务。

5

 

 

 

 

学习效果

A.平时的学业成绩突出。

B.平时的学业成绩较好。

C.平时成绩一般,但经过努力,有所进步。

D.平时的学业成绩差。

5

 

 

 

 

交流与合作

团队精神

A.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B.能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愿意与他人合作。

C.有团队意识,能够与他人合作。

D.协作精神差,个人主义思想严重。

5

 

 

 

 

沟通与分享

A.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尊重并理解他人,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分享,与家长、同学、老师的关系和谐。

B.能够理解他人,愿意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并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C.基本上能与他人沟通,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与他人制造矛盾。

D.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很难与他人沟通,经常与他人闹矛盾。

5

 

 

 

 

运动与健康

体质健康

A.体质健康考核为优秀的。

B.体质健康考核为良好的。

C.体质健康考核为及格的。

D.体质健康考核为不及格的。

5

 

 

 

 

健康生活方式

A.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熟练有关体育活动技能。

B.讲卫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掌握一定的活动技能。

C.能够努力去改变陋习,坚持认真地上好休育课。

D.不讲卫生,经常不上体育课。

5

 

 

 

 

审美与表现

审美情趣

A.注重自己的仪表整洁,言谈举止文明。

掌握一定的审美知识,能感受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B.能保持仪表整洁、言谈举止文明,喜欢上音乐、美术、体育课,珍惜周围的美好事物。

C.能保持仪表整洁,认真上好音乐、美术、体育课,不破坏周围的美好事物D.不爱整洁、言谈举止粗俗,常毁坏周边的美好事物。

5

 

 

 

 

艺术活动与表现

A.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且表现优秀者(有校级以上的获奖证明材料)。

B.认真欣赏或者参加艺术展演。

C.支持或参加班级以上的艺术活动。

D.不喜欢艺术,连音乐、美术、体育课都不能认真上好的。

5

 

 

 

 

综合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教育

学时

 

信息技术考查情况

5

 

 

 

 

研究性学习

学时

 

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掌握研究策略与方法

5

 

 

 

 

社会实践

学时

 

社会实践考核情况

5

 

 

 

 

劳动技术教育

学时

 

劳动技术考查情况

5

 

 

 

 

项目总得分

满分100分(共20个要素,每要素分四个等级,分别对应分值为5、4、3、2)

 

 

 

 

 

项目比例得分

自评15%,家长评10%,小组评30%,评定组评45%

 

 

 

 

 

总评得分(项目比例得分总和)

 

总评等级

 

兴趣特长情况

奖惩记录

考勤

记载

事假

病假

班主任

(签章)

 

旷课

迟到

反馈栏

学生意见

家长意见

学习小组成员(签名)

评定小组成员(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