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选修3同步检测题5142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1809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0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选修3同步检测题5142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选修3同步检测题5142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选修3同步检测题5142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选修3同步检测题5142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选修3同步检测题5142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选修3同步检测题5142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1.docx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选修3同步检测题5142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选修3同步检测题5142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选修3同步检测题5142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1.docx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选修3同步检测题5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1

【练基础】

1、选择题

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

A.身体呈辐射对称   B.背腹扁平

C.有口有肛门D.全部营寄生生活

【解析】选B。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美丽的工艺品珊瑚属于 (  )

A.一种具有优美造型的天然矿物质

B.一种植物的化石

C.一种原生动物分泌的石灰质物质

D.一种腔肠动物分泌的石灰质物质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珊瑚是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形成的,可用于观赏,此外,还可形成珊瑚礁和珊瑚岛等。

3.“海中之花”——海葵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D.由细胞膜排出

【解析】选B。

海葵属于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4.某同学在公园内发现了如图所示的动物。

该动物不具有的特征是 (  )

A.有翅,会飞

B.体表有外骨骼

C.有一对足长在腹部

D.一对触角分节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昆虫的特征。

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通常有两对翅和三对足,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

5.蛔虫消化器官不同于涡虫的特点是 (  )

A.有口无肛门     B.有小肠大肠

C.有口有肛门D.有肛门无口

【解题指南】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知道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2)熟记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解析】选C。

本题实质上是考查线形动物与扁形动物的主要区别。

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

从线形动物开始,动物才进化到有肛门,这是线形动物比扁形动物高等的主要特征之一。

6.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

那么今天晚上你用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  )

A.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B.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

C.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量的水

D.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解析】选D。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因此,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保持体壁的湿润。

故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的方法,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7.区别蚯蚓背腹面的方法是 (  )

A.腹面有刚毛和环带B.背面有刚毛

C.腹面有刚毛D.背面有环带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区分蚯蚓背腹面的方法。

蚯蚓的腹面具有刚毛,因此用手摸蚯蚓的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

环带的位置可以用来区分前后端,环带靠近前端。

【易错警示】蚯蚓前后端、背腹面依据不同

(1)区分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环带:

环带靠近蚯蚓的前端。

(2)区分蚯蚓背腹面的依据是刚毛和颜色:

刚毛位于腹面,腹面的颜色较浅,背面的颜色较深。

8.下列关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身体呈圆筒形

B.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C.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D.靠肺呼吸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

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变式训练】能说明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

A.能消化土壤中的有机物,消化系统结构复杂

B.身体各节均生有刚毛

C.体表湿润适于生活在潮湿处

D.身体由许多环形体节构成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

9.蜗牛用来完成运动的结构是 (  )

A.纤毛    B.刚毛    C.足    D.鳍

【解析】选C。

蜗牛不具有纤毛、刚毛和鳍,它依靠大而扁平的足来爬行。

【拓展归纳】乌贼的运动

(1)运动结构:

乌贼头部的腹面有一个漏斗,它不仅是生殖、排泄、墨汁的出口,也是乌贼重要的运动器官。

(2)运动原理:

当乌贼身体紧缩时,口袋状身体内的水分就能从漏斗口急速喷出,乌贼借助水的反作用力迅速前进,犹如强弩离弦。

(3)运动方向:

由于漏斗平常总是指向前方的,所以乌贼运动一般是后退的。

乌贼身体的特殊构造使它获得了快速游泳的能力。

10.章鱼、乌贼和河蚌都属于水中生活的软体动物,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

A.身体柔软B.体表长有外骨骼

C.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D.身体由体节构成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大多数体外被覆坚硬的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运动器官是足。

体表长有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的特征;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的特征;身体由体节构成,属于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特征。

11.如图所示,金蝉正在脱“壳”,这层“壳”实际上是蝉的哪一结构 (  )

A.外骨骼     B.角质层

C.贝壳      D.外套膜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昆虫的结构特点。

在蝉的身体表面包着一层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不仅能保护和支持体内柔软器官,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变式训练】蝗虫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是 (  )

A.气管    B.触角    C.外骨骼    D.翅

【解析】选C。

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气管是蝗虫的呼吸器官;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翅是飞行器管。

12.节肢动物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身体分为头、胸、腹B.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D.具有分节的足和触角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节肢动物的特征。

节肢动物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持和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足和触角分节。

但并不是所有节肢动物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如蜘蛛分为头胸部和腹部,蜈蚣则分为头部和躯干部等。

二、非选择题

13.下面是摘自某科普读物上的一段文字,请阅读并回答:

有时候,我们难以判断一只小虫是节肢动物还是昆虫。

记住,昆虫只有6条腿,比如蚂蚁或蜜蜂,而节肢动物却有6条以上的腿,有时会达到几百条,比如千足虫,它的每一节都有两对足。

(1)田歌同学读完后,认为该段内容与所学内容相矛盾。

你能指出来吗?

(2)昆虫的“6条腿”着生在它们身体的 。

请列举2~3项昆虫与沼虾、河蟹、蜘蛛、蜈蚣等的共同特征:

 

 。

(3)像蜜蜂一样,许多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请写出你熟悉的对人类有益的2~3种其他昆虫: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明确两点:

第一是昆虫属于节肢动物;第二是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

(1)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蛛形纲、甲壳纲和多足纲四个类群,其中昆虫具有三对足,一对触角,一般有两对翅,其他三类的足都多于三对,如蜈蚣,每个体节都有一对足;马陆即千足虫,其躯干近20节,第1节与头部愈合,第2~4节各有1对步足,自第5节开始,各有2对步足。

(2)昆虫的三对足均着生在胸部,同时胸部还具有2对翅,因此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3)本小题为开放型题目,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

(1)昆虫属于节肢动物的一类。

(2)胸部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等

(3)家蚕、七星瓢虫、蜻蜓

14.下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是    ,[2]端是蚯蚓的    端。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        构成,这样的动物叫       。

(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    ,具有辅助       的作用。

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    中,然后渗进     ,再进入

           中,由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解析】本题考查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构成,有一粗大的环是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是身体的前端,远离环带的一端则为后端。

体表有黏液,始终保持湿润,能完成呼吸。

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再渗入体壁,与体壁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最后由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答案:

(1)环带 前 

(2)形态相似的体节 环节动物

(3)黏液 呼吸 体表的黏液 体壁 体壁的毛细血管

【变式训练】若将蚯蚓体表的黏液擦干,蚯蚓将会死去,原因是 (  )

A.无法保持恒定的体温B.无法呼吸

C.运动受阻D.破坏了毛细血管

【解析】选B。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

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排出,因此,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若将蚯蚓体表的黏液擦干,体壁变干燥,而无法呼吸,不久就会死去。

【练能力】

一、选择题

1.下列几种动物中运动能力较强的是 (  )

A.海蜇    B.海葵    C.涡虫    D.水母

【解题指南】正确解答本题要明确两点:

(1)腔肠动物的体形为辐射对称,扁形动物的体形为两侧对称。

(2)两侧对称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扁形动物与腔肠动物的区别。

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两侧对称的体形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的运动、捕食和防御。

在四个选项中,海葵、海蜇和水母都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螅是多细胞生物,要比草履虫高等

B.涡虫的体形为两侧对称,要比水螅高等

C.涡虫的消化系统要比水螅复杂

D.涡虫和绦虫一样,属于寄生虫

【解析】选D。

涡虫营自由生活,生活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

绦虫营寄生生活。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  )

A.身体背腹扁平B.身体呈两侧对称

C.有口无肛门D.有眼点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眼点是涡虫所具有的,并不是所有扁形动物都具有的特征。

4.大雨过后,可以看到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由于 (  )

A.蚯蚓喜欢水多的环境B.雨后地面上食物较多

C.土壤中缺少空气D.洞穴内太干燥

【解题指南】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

蚯蚓无专门的呼吸器官,靠体壁呼吸土壤中的空气。

【解析】选C。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土壤中的氧气。

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

5.下列不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  )

【解题指南】区别线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方法: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有无

体节

无体节

有环形体节

体表

特征

体表光滑,有角质层

体表有黏液,有刚毛或疣足

运动

方式

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蠕动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运动时身体有粗细与长短的变化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环节动物的特征。

环节动物由许多形态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四幅图中,只有A中的动物不具有该项特征。

6.铁板鱿鱼是很多人都喜欢的街头小吃,鱿鱼具有以下特征: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用鳃呼吸等,根据以上特点判断鱿鱼属于何类动物 (  )

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D.环节动物

【解析】选B。

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特有的特征,据此可判断,鱿鱼属于软体动物。

【拓展归纳】无脊椎动物中各类动物的特征

(1)原生动物:

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2)腔肠动物:

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

(3)扁形动物:

体型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4)线形动物:

体表有角质层。

(5)环节动物:

由许多形态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

(6)软体动物:

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7)节肢动物: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

7.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软体动物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B.软体动物大多具有贝壳,也有的贝壳退化

C.软体动物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D.软体动物不一定都能产生珍珠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软体动物并不都是对人类有利的,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易错警示】体外有贝壳的属于软体动物,但软体动物并不是都有贝壳。

8.下列哪项不是蝗虫的特点 (  )

A.身体由体节构成B.体表有外骨骼

C.用鳃呼吸D.足和触角分节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蝗虫的主要特征。

蝗虫属于昆虫,身体由体节构成,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三个单眼,其中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足和触角分节;蝗虫的呼吸方式为气管式呼吸,气体通过气门进入体内,不用鳃呼吸。

【拓展归纳】蝗虫的气管式呼吸

蝗虫的呼吸是通过气管进行的,它体内有气囊与气管相通,气管与体表胸腹部的气门相通,空气通过气门进入气管,经气管进入气囊,这是它适应陆地飞行的特点,用凡士林涂满它的胸腹部,堵塞气门,蝗虫无法呼吸,就会死亡。

其呼吸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二、非选择题

9.在调查身边生物的活动中,小敏和同组的三位同学一起来到了学校旁边的社区花园进行调查。

他们在两棵树之间发现了一张很大的蜘蛛网。

一只大蜘蛛正趴在它那几乎无形的蜘蛛网上,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正在这时一只苍蝇不小心落入了蜘蛛网中,黏黏的蜘蛛丝缠住了苍蝇,蜘蛛迅速朝它奔去。

眨眼间,苍蝇成了蜘蛛的一顿美餐。

小敏他们都看呆了,蜘蛛好厉害啊!

(1)根据蜘蛛和苍蝇的形态结构特征,你认为它们应该属于哪一类群?

(2)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请至少举出两种生活中常见的其他节肢动物,并说明“节肢”是什么意思,以及“节肢”对动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解析】

(1)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所以苍蝇具有昆虫的特征,而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不属于昆虫,但二者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为节肢动物。

(2)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分节的附肢。

(3)像蜜蜂、螃蟹、蝗虫、蜈蚣等节肢动物的身体、附肢都分节,分节对节肢动物来说可以使得它们运动自如,而且可适应多种环境。

答案:

(1)节肢动物。

 

(2)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分节的附肢。

 

(3)蜜蜂、螃蟹等(符合题意即可);“节肢”是指足和触角(附肢)分节;“节肢”对动物生活的意义:

使身体活动更加灵活、精巧,从而增强了生存能力。

10.(能力挑战题)某小组围绕“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问题,讨论并制订了如下计划:

背景知识: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

蚯蚓依靠肌肉和刚毛运动。

请你将小组计划的探究内容补全:

(1)提出的问题:

 ?

(2)作出的假设:

 。

(3)实验:

准备一定数量的蚯蚓,薄木板一块,玻璃板一块。

实验A:

让蚯蚓在        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实验B:

让蚯蚓在薄木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4)实验数据:

平均爬行距离(cm)

玻璃板

12

薄木板

30

(5)实验结论: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可得出如下结论:

蚯蚓在   

    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6)本实验中实验A与对照实验B的实验变量是什么?

         。

【解析】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其他量皆相同,并且是适宜的。

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变量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应有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且重复实验几次。

实验的问题、假设、结论应一致。

(1)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据此可提出问题。

(2)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光滑(或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3)实验:

准备一定数量的蚯蚓,薄木板一块,玻璃板一块。

实验A:

让蚯蚓在玻璃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实验B:

让蚯蚓在薄木板上爬3分钟,记录下爬行距离。

(5)实验结论: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可得出如下结论:

蚯蚓在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6)实验A与对照实验B的实验变量是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答案:

(1)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2)蚯蚓在光滑(或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3)玻璃板 (5)粗糙 (6)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

【互动探究】

(1)在该实验中,由于蚯蚓爬行的路线弯弯曲曲,我们应该如何测量蚯蚓爬行的距离?

提示:

如果从蚯蚓的头部位置开始测量,则最后也应该测量到蚯蚓的头部位置。

可用一根细线沿着蚯蚓爬行的地方铺过,测量线的长度。

(2)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如何保证蚯蚓正常呼吸的?

提示:

可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科海拾贝】唯一不会死亡的生物

  科学家发现一种称为“灯塔水母”的微型海洋生物,很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会死亡的生物。

它具有一种“返老还童”的神奇本领。

“灯塔水母”在达到性成熟后,又会回到年轻阶段,开始另一次生命过程。

从理论上讲,这种循环过程可以永远重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