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专题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16548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专题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专题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专题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专题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必修专题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专题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docx

《历史必修专题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专题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专题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docx

历史必修专题俄国十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

必修一专题八: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4)

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0分)

1.(2011年4月鹰潭市二模33题)列宁说: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A.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B.要与临时政府和平相处

C.在俄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2011年3月上饶市一模35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

“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

”“这一事件”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联合国的成立D.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3.(2011年5月鞍山市二模31题)《全球通史》中载:

“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

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

①原因与巴黎公社革命相似——与大规模的战争有关

②直接目标与太平天国运动相似——反侵略反封建

③领导力量与五四运动相同——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④性质与中国的辛亥革命相同——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4.(2011年3月江苏四市一模13题)1917年列宁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制订策略。

这个文件在刚提出时,并没有被全党立即接受,但很快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在下列《四月提纲》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当时俄国广大人民群众愿望的是()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B.“不要议会制共和国”

C.“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D.“废除警察、军队”

5.(2011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21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

“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

”“这一事件”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联合国的成立D.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6.(2011年4月浙江上虞调研19题)列宁著名的演说《四月提纲》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该演说发表的背景是()

A.布尔什维克党已经放弃了和平夺权的幻想

B.罗曼诺夫王朝即将被推翻

C.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俄国与同盟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

7.(2011年山东烟台一模3题)观察下列图片:

以上图片说明()

A.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维埃政府是人民政权

B.十月革命后,苏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C.十月革命后,苏俄最终摆脱了战争隐患

D.十月革命后,苏联就实行农业集体化

8.(2011年1月扬州市调研6题)阅读右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

9.(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22题)有人呼吁:

“俄国现在所进行的战争,是防御战争。

参加防御战争是义不容辞的。

”反对的人则提出:

“对革命护国主义作丝毫让步都是背叛社会主义。

在所有战线上同德国士兵联欢。

”直接引发俄国历史上这次重要争论的事件最可能是()

A.1917年7月,俄国政府决定进一步向德军进攻

B.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C.1944年1月,苏德战场的重心将向东欧地区转移

D.1948年6月,美苏对抗,引爆第一次柏林危机

10.(2011年东北尔雅高考信息卷29题)据俄内务部统计,2009年11月7日俄全国共有38个地区举行了479场纪念十月革命的游行和集会,约15万人参加。

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革命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B.目的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革命进程曲折复杂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1.(2011年1月中山市高三统考20题)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①第一次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

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2011年1月南京模拟16题)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说:

“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

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

”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A.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B.退出一战的要求

C.《四月提纲》中的主张D.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

13.(2011年5月海口市二模13)190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决议指出:

“国内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还没有解决。

”文中“革命的客观历史任务”是

A.反帝反封建B.反对外来侵略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14.(2011年1月芜湖市质检21题)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对此理解恰当的是()

①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

③使社会主义开始由理论变为现实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①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2011年4月杭州质检20题)“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

下列各项中,与上述观点能互相印证的有()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③

16.(2011年1月辽宁丹东四校协作体高三联考16题)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

他在书中写道:

“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下列的措施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

A.《和平法令》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

17.(2011年3月嘉兴市一模21题)丘吉尔曾说:

“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

”对“这一失败”的准确理解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B.苏联“二五计划”后工业超过英国

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D.美苏争霸导致世界长期动荡不安

18.(2011年5月宣城市三调21题)丘吉尔曾说:

“我们未能将布尔什维主义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

”对“这一失败”的准确理解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联“二五计划”后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

C.雅尔塔体系美苏两分天下格局形成

D.美苏争霸导致世界长期动荡不安

19.(2011年4月天津市和平区一模4题)《全球通史》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目的是()

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D.成立人民委员会

20.(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16题)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

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

“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21.(2011年2月温州一模21题)“在革命高潮中,各种政治力量都很活跃。

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

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这一“革命”指()

A.二月革命B.彼得格勒起义C.七月流血事件D.八一九事件

22.(2011年4月衡州市质检20题)美国学者R.R.帕尔默在其著作《世界现代史》中说“如果列宁没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并且传播到俄国去的话,那么马克思的思想就可能变成欧洲的普通思想”。

列宁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的最主要贡献是()

A.领导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

B.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C.提出并实践了“一国胜利论”

D.主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23.(2011年1月烟台市高三期末调研6题)《全球通史》说: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B.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C.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D.立即展开暴力革命斗争

24.(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24题)口号是一定时期的反映,下列口号出现在俄国十月革命期间的是()

A.“临时革命政府万岁”B.“打倒战争!

打倒沙皇专制统治”

C.“和平、自由、面包”D.“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25.(2011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5题)阅读右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

26.(2011年2月济南市调研26题)(12分)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3分)

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

……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

(2分)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4分)

材料三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3分)

必修一专题八:

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4)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特殊性”、“以此为前提”、“用命的手段”、“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此时俄国并未进行十月革命。

ABD错误,C项正确。

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及其相关内容。

解题的关键抓住关键词句“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体现最广大阶级的利益,而从四个选项看,俄国十月革命最符合题意。

实际上,霍布斯鲍姆认为十月革命同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人们为追求理想而进行的现实努力。

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之所以能与英国、美国等自由国家联手行动,在意识形态方面讲,他们都是'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故选A

3.B      

解析:

分析材料,本题考查了俄国二月革命有关知识点。

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指推翻沙皇专制政权的二月革命。

分析各选项,第①④项正确,二月革命的发生与一战有密切关系;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②项二月革命不存在反侵略特点;第③项领导二月革命的资产阶级,②③项说法错误。

4.A      

解析: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

此时的俄国正在参加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一战激化了各种国内矛盾,人民生活困苦,因此二月革命后推出一战符合当时人民群众的要求。

5.A      6.C      

解析:

根据所学,1917年3月一场革命犹如火山爆发,在短短的几天里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长期流亡国外的俄国革命领袖列宁,于1917年4月回到彼得格勒。

他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他还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本题A项是在七月事件后;B项二月革命中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D项1918年为退出一战,俄国与同盟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和约》。

本题选C项。

7.A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是斯大林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故排除B;而十月革命后而过面临协约国的武装干涉故C项错误;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时期故也应排除。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8.A      

解析:

该漫画反映的是俄国二月革命后的俄国情况。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府,故B正确;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现象,故C正确;D项与史实符合。

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未退出一战,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9.A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以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在继续参加一战,而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主张尽快结束战争,实现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0.D      

解析:

A不正确,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B不正确,十月革命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不合史实;只有D符合题意。

11.D      12.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四月提纲》的内容。

根据题干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可知,这些话是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后,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要求将革命从第一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第二阶段(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时提出的。

13.D      

解析:

结合时间1907年可知选择D项。

14.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可以联系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行思考。

15.D      

解析: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公社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不属于民族解放运动的范畴。

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16.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建立起的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的反对。

十月革命后为满足人民的愿望,布尔什维克党颁布《和平法令》。

17.A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近代政治的变化。

根据题干信息“……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分析是指一站后俄国受到巨大打击,而没有被演变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的沉重负担”说明俄国成为英国的对手,综合以上应是指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摆脱列强对其的控制,后来成为与英国政治、意识形态对立的国家。

此题考查的是对西方国家看待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战的结果之一是俄罗斯帝国瓦解,二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俄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丘吉尔认为一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并未能成功镇压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使其走上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言语之间带有惋惜之情。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8.A      

解析:

丘吉尔在1948年发表上述言论,反映了丘吉尔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敌视。

联系到材料“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这一失败”应指1917年的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但社会主义的建立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慌。

B项苏联“二五计划”后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与材料所述不符;CD项与丘吉尔1948年发表议论时间上不符,本题选A项。

19.C      

解析:

回答本题关键是弄清“第二次革命”是指十月革命,相对的“第一次革命”是指二月革命,“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是指《四月提纲》。

十月革命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0.B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临时政府所以倒台,是因为没有解决人民的愿望。

二月革命后,人民最大的愿望是“面包”和“牛奶”,即和平与土地,故B正确。

二月革命后,沙皇专制已经被推翻,故A错误,B、D的说法正确,但和材料信息不符合;

21.A      

解析:

分析材料中“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但尚无足够力量”“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无产阶级参与领导革命,但没有完全控制全局,应指二月革命。

1917年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革命爆发,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权机关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另一个是监督性的、直接依靠武装的工人和士兵、体现工农革命民主专政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B项指十月革命,与材料不符;CD两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

22.C      

解析: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最主要贡献是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共产主义理论得到实践。

23.A      24.C      25.A      

解析:

图片中的信息罗曼洛夫王朝完蛋这件事与俄国的二月革命有关。

所以选项应该与二月革命的影响有关。

BCD属于与二月革命密切相关的事。

而A是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属于布尔什维克党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

二、非选择题

26.

(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

(3分)

(2)完美:

不流血、妥协。

(2分)

    办法:

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4分)

(3)实行议会制;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