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13596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x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docx

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丰云

马庄小学

 

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撒”等9个生字,会写“勺”等12个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张衡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善于观察和思考,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件

  a.布满繁星的夜空。

  b.北斗七星。

  c.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转。

  d.摘苹果。

  2.实物投影仪。

  3.生字、词语卡片。

  4.做奖励用的科学家的图片。

(毕昇、李时珍、祖冲之、达尔文、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

第 一 课 时

  创设情境导入

  1.你们知道古时候我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吗?

  2.直观感知。

利用实物投影仪,老师介绍张衡及他发明的地动仪。

  3.当你知道了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仪器时,你想说些什么?

  4.出示课题并朗读。

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张衡小时候的故事。

你们想听吗?

板书课题:

数星星的孩子。

多音字:

数(shǔ、shù)。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自读、正音。

  2.借助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拿出字卡,小组自学下列字词:

勺、斗、组、睡、玉、数、珍珠、钻研、距离。

(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

  4.玩字卡游戏。

  a.老师随意说字音,学生按老师所读的顺序用字卡搭一座拱桥。

  b.小组合作,玩字卡组词接龙游戏。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初读感悟。

  a.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b.各人画出自己所喜爱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读给小组的伙伴听,请小组成员评价。

  c.朗读展示。

选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可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

  ◆“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当学生读到这一句话时,可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夜空的美丽和星星之多)

  ◆“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让学生谈谈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可播放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北斗七星的形状和北斗七星是怎样运动的)

  ◆“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

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让学生通过读“一夜”“几次”“果然”等词语体会张衡是怎样认真观察星空的)

  d.小结。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

正因为他从小爱好天文,长大后又刻苦钻研天文,所以在天文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造了世界上瞩目的浑天仪和地动仪。

  2.再读入情。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拓展活动

  同学们,你们想更多地了解张衡吗?

你们想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吗?

请读读课后的“我知道”,还可以到书中或网上查找资料。

  作业

  课外阅读科普方面的文章,了解身边的科学常识。

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张手抄报。

第 二 课 时

  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数星星的孩子》讲的是张衡小时候善于观察、肯于动脑,长大后刻苦钻研天文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天文学家的故事。

谁愿意把这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1.配乐,讲故事。

  2.口头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练习题。

(对优秀学生可奖励毕昇、李时珍、祖冲之、达尔文、牛顿、爱迪生、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图片)

  复习词语

  1.让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词卡。

  2.摘苹果游戏。

(课件演示:

一个词卡为一个“苹果”,老师点击苹果即出示词语,学生齐读词语)

  指导写字

  1.字形分析、范写。

  a.组、睡、珍珠、钻研、距:

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珍”字右边的最后一撇长。

“研”字右边的第二横落在横中线上。

“钻”字右边的口字第一笔竖落在竖中线上。

  b.数:

左右结构,左右均等。

  c.睡:

右边的“垂”字,中间宽,两头窄,注意提示笔顺。

离:

上窄下宽。

这两个字笔画多,要重点指导。

  2.学生先书写,再临摹。

  3.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写字展示、评价。

  完成课后练习

  1.书面完成“我会填”。

2.同桌交换、订正。

  拓展活动

  1.合作交流。

学生把查找的资料在组内交流。

  2.各组选派代表展示。

  3.班级可开展一次手抄报评比活动。

30.《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教学准备:

 学生:

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

  教学流程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出示爱迪生图片)这就是爱迪生晚年的照片。

谁能想出方法记住他名字中的一个生字:

“迪”(生识记字形)

  2.看老师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看仔细了,写字的时候要把字写端正。

  3.说说你对爱迪生的了解。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教师适当评议)

  4.老师也把收集到的信息打在屏幕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请一生读)

  内容出示: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

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在***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过渡:

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他妈妈的命呢!

(板书:

救妈妈)

  6.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

  过渡:

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

先来看看屏幕,老师可有读书的要求哦。

  1.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

  

(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学生按要求学文,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屏幕出示注音的生字,指名朗读、开火车读)

  

(2)检查词语(加点的是生字)

  检查急性斥责委屈亮堂

  明晃晃阑尾炎恍然大悟一溜烟似的

  (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点拨指导如下:

  ①这些生字把它放到词语中,有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如:

“堂”单个的读第二声,放到词语中读轻声。

(生练读“亮堂”)

  ②明晃晃:

这里的“晃”是多音字,单个字读第三声,连成词语组成了ABB结构,在读的时候读音要变化了。

当第一个(A)不读第一声的时候,后面两个读第一声,如“明”读第二声,连起来就读明晃晃(mínghuānghuāng)(学生练读)。

当遇到第一个音是第一声,那后面就读它本身的音。

如:

金(jīn)灿灿(càncàn)

  ③对“阑尾炎”一词的理解,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教师再补充解释:

阑尾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盲肠,它长在我们的右下腹。

它一发炎非常疼痛,甚至还要夺去人的性命。

突然发作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

  ④一溜烟似的:

“溜”这是个多音字(注意第四声),“似”也是个多音字,在文中和“的”连成词语读翘舌音。

读这个词语:

一溜烟似的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把这个词语放到句子中,谁能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

出示句子: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5个自然段)

  (请五个学生读课文,师生互相正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发言好的学生,同时及时指正语言不规范,表达不顺畅的毛病)

  2.课文里也有一句是医生夸爱迪生的话,老师把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放到了屏幕上。

  出示句子:

“医生夸奖爱迪生,说:

“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①学生读句

  ②给“多亏”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幸亏)

  ③小结:

孩子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初步知道了爱迪生靠聪明救了妈妈(板书:

聪明)谁能用夸奖的语气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

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是在写爱迪生救妈妈的?

请先在这个自然段前面用“☆”表示,然后捧起书读一读。

  1.出示文本,请一生读。

  2.大家再静静地认真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用“”划出写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

(学生交流,教师指点,屏幕出示句子)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1)指名读再男生、女生分别朗读句子。

  

(2)(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话。

(指导学生在说话过程中用上学过的词语“一溜烟似的、捧着、明晃晃、亮堂”等词)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

  3.师生合作读课文。

  师引读:

在爱迪生七岁那一年,他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在家里做手术。

可是,家里的光线太暗了。

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时,爱迪生他怎么做——

  生读: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师:

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

——

  生:

“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

爱迪生委屈地说:

——

  生:

“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

不信您瞧!

  师: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

  生:

“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4.学习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

(屏幕出示句子)

  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

“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委屈地说:

“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

不信您瞧!

  

(1)师引导:

谁能抓住“斥责、委屈”这两个词语来当当爸爸和爱迪生读好这个对话呢?

  

(2)通过说话来理解“恍然大悟”一词。

  爸爸恍然大悟,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他对爱迪生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说话时用上文本中词语,如“斥责、委屈”等词)

  5.师小结:

是的,正因为这样做,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所以医生对爱迪生说:

“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再次出示句子,指导读好这句话。

  6.用“夸奖”一词联系说话。

  填空:

爸爸夸奖爱迪生,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伙伴夸奖爱迪生,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过渡:

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

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

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

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到第三自然段,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当时的环境又是如何紧急的呢?

  1.你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妈妈病情的严重?

(学生交流板书)

  2.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3.请你用上“突然、直打滚、检查、急性、马上、来不及、摇头、急得团团转”说说当时情况的紧急。

  (六)巩固生字词,书写

  1.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巩固生字词

  ①找找形声字:

溜、悟、晃、恍、聪、伙、油、检

  ②游戏“对口令”(如:

竖心旁,光字边——“恍”字记心间。

  ③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如用口诀、顺口溜、组词等记忆生字)

  2.书写:

“油、团、炎”三个字和“检查、斥责、夸奖”三个词语。

  ①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

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

“油”“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团”字里面的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

“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

“责”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

  ②重点指导、范写

  斥:

联系“斤”的书写,第三笔在横中线,第四笔在竖中线,最后不要忘写点。

  责:

上下结构,上面要写得扁写,中间横短,第三横最长,下面的“贝”略长,横折的横在横中线上。

  夸:

大字头撇捺不超过横中线,要盖住“亏”

  奖:

大字要托住上半部分,最后笔是捺

  炎:

上小下大,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

  (七)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

  (镜子)

  昏暗———————亮堂

  直打滚来不及急得团团转

  注意:

  教学时将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通过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词,学习说话,同时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还着力于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朗读、看图、填空等手段,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词,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时空。

  

31.《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神秘的“恐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如何借助这篇极具吸引力的课文,让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学文,理解、积累词语和句子,同时,了解恐龙灭绝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恐龙灭绝之谜的欲望呢?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

  因此,本文的教学着力体现“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词句的含义,读出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在此基础上,积累词句、内化语言,适当练习有条理地说话。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5个字,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其他的种种说法”这类词,有条理地说话。

  3、对恐龙灭绝之谜产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渴望。

  三、教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聊聊恐龙。

  1、课件出示恐龙图。

  师:

小朋友,认识这些动物吗?

你都知道有关恐龙的哪些知识呀?

  2、学生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

识记“恐”。

同时,结合恐龙图理解“庞大”。

  2、揭题“恐龙的灭绝”,读读课题。

  

(二)读好课文,提取信息。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朗读中的难点(字音或长句),师生共同练读。

  2、同桌互读,读通句子。

  3、交流了解到的信息。

  读了课文,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随意说自己对课文的初次认识。

  4、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随机的引导。

  师:

刚才有些小朋友了解到了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有些小朋友知道了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都很好。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恐龙生活的历史年代。

  5、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出示第一句,读句子。

说说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知识点:

“人类的历史三四百万年”“恐龙的历史大约两亿年”。

  对3000000、200000000等数据比较陌生,教师板书成阿拉伯数字,让学生与年龄10岁、100岁比较,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

  

(2)朗读指导,练习。

  体会到恐龙历史的长远,学生就能读好“两亿年”、“短多了”等词、句。

  (3)教师引读,读好问句。

“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呢?

  (三)以读代答,理解词句。

  1、再次自由读课文,了解恐龙灭绝的原因。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比第一次读要有所进步。

  2、朗读反馈,以读代答:

  

(1)教师引读:

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请一名学生:

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

借冬眠来躲避寒冷耐不住严寒)

  师继续引读:

另一种说法是什么?

请一组学生读:

另一种说法是……(朗读指导:

长句:

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

  师引读:

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请全体学生读:

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

  (在阅读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的点。

先由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获取直觉信息;再让学生带着“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这个问题朗读,边读边思考;最后,教师以问引读,学生以读代答,既反馈检查了学生的朗读情况,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有关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而且形式新,学生兴趣高。

  (四)读中促悟,悟中积累词句。

  师:

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

  “一种说法”

  1、自由读,有几句?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充分尊重学生的朗读感悟。

教师起好引导作用。

  第一句抓住“突然”一词。

说明恐龙还来不及反应。

  第二句了解“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

  第三句了解“恐龙没有皮毛来保暖”

  师:

因为以上的几点原因,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地消失了。

理解“耐不住、严寒”。

  2、连起来说说“恐龙为什么耐不住严寒?

  3、出示本段出现的词语,借助词语介绍恐龙灭绝的说法。

(词语:

突然寒冷冬眠躲避保暖耐不住严寒消失)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能进行自主地思考和感悟。

为了避免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教,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让学生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

在学生自我感悟的基础上,提供与本小节相关的词语,进行语言的内化和表述。

既进行了隐性的识字教学,又积累运用了词句,了解了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

  1、读读“另一种说法”,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这节有几句话,再读读,说说这些句子前后有联系吗?

  学生自由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3、师生一起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这种说法中恐龙灭绝的过程。

  4、小研究。

  为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搞清楚,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研究。

  课件出示:

  ()植物大量枯萎、死亡

  ()宇宙行星撞上地球

  ()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死去

  ()地球一片黑暗

  ()食肉恐龙渐渐灭绝

  读一读,请四人小组合作研究,该如何排序?

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解释。

  (新课标指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研究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是营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的单一而又乏味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一研究,既能理清与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五)巩固字词,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4个生字:

“亡、肉、耐、类”。

  2、学生用编字谜等形式识记。

(如“类”:

“一种大米”或“一堆大米”。

  3、学生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

(如:

“类”书写时要注意:

米的最后一笔。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点评。

  4、学生练写,展示佳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借助词语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灭绝的一、二两种说法。

  

(二)其他说法

  1、自由读读第4小节,说说介绍了几种说法。

(学生可能产生分歧)

  2、根据学生回答,再次认识“分号”。

  3、分别请3位学生读读三种说法。

  4、说说你又知道了哪些恐龙灭绝的说法。

  

(1)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

  

(2)突然流行传染病

  (3)全球气温下降,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4)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课文中有关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

  (三)拓展知识。

  1、除了课文介绍的几种说法外,还有其他的说法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借助“省略号”知道还有很多说法。

  2、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说法。

  3、教师提供四种其他说法(详见资料袋),请学生用上“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还有其他种种说法”有条理地介绍这几种说法。

  4、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采访:

XX博士,听说您对恐龙很有研究,请您谈谈,目前,人类对恐龙灭绝之谜都有哪些说法?

您认为这些说法有道理吗?

您打算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吗?

  5、介绍相关网站、资料。

  (将学生带入更为广阔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恐龙以及恐龙灭绝的知识,激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与欲望。

  (四)识字、书写其他几个生字。

(略)

 

32.《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德”等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激发学生探索未来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有关宇宙知识的视频资料。

  2.生字认读卡片。

  趣味导入

  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

做过什么样的梦?

给同学们讲一下。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阿德,有一天他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梦。

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好,我们来学习课文《阿德的梦》。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阿德的梦里有几件神奇的事情,都是什么?

归纳总结,板书:

  火星旅游  定居月球

  新型飞船  可视电话

  掌上电脑  月球购物

  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课文中的要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读音。

  2.汇报学习生字情况:

包括字音,组词。

  注意区别“型”和“形”。

型,模型、新型。

形,形状、形式。

  系,多音字。

系(xì),关系;系(jì),系鞋带。

  3.小组合作学习: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组长检测。

  4.用生字软件检测生字认读情况。

  合作学习,扩展知识

  1.小组学习:

先读一读课文,再想一想你知道哪些有关课文中讲到的科学知识(如可视电话、掌上电脑),在组内交流一下再向全班介绍。

  2.汇报交流。

(要求:

先读一段课文,再说自己了解的知识)

  3.你认为课文中写的这些事情会发生吗?

说一说你心目中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

  巩固识字,练习朗读

  1.老师出示本课的生字,学生找出文中带这个生字的词语、句子,读一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

集体朗读全文。

  扩展活动

  搜集各种你喜欢的有关未来世界的知识,大胆想象,设计出你想象中未来世界的样子。

  汇报形式:

图画、科学小品、手抄报等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展示读物和小报。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课前准备

  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的材料,并合作办报。

收集有关科学知识的书目。

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主题班会

  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科普读物。

  课前我们都去收集了许多科普读物,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也可以选你读物中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你了解到了我国古今有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你是怎么了解到的?

给大家交流交流吧!

  3.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能给大家说说吗?

[

  作品展示台

  1.开辟园地展示学生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和学生“写一写”的作品。

  2.向大家交流自己的作品和收获。

  (注:

“主题班会”和“作品展示台”可以根据班上实际情况自行开展,不必限定在课内进行和一课时完成。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