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1306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docx

《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docx

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

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作为首要问题被提出,其中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中小学校的重要性。

而现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容乐观,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也是必要的。

本论文主要是通过开放式的问卷调查,来论述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

本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讲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从研究的对象,研究的工具,统计工具等入手来分析;第三部分为调查问卷的研究结果;第四部分为本研究的结论与针对大学生不主动学习的建议。

关键词:

主动性情感性创新性准备性自控型习惯性态度性

Abstract;"Emphasizetheformationofactivelearningattitude"inthenewcurriculumreform(Trial)astheprimaryproblemisproposed,whichemphasizestheimportanceofthestudents'learninginitiative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Whileth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learningsituationisnotoptimistic,forcollegestudentstoformactivelearningattitudeisnecessary.Thispaperismainlythroughopen-endedquestionnaires,todiscussthe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learninginitiative.Thethesisisdividedintofourparts,thefirstpartofthebackgroundandsignificanceofissues;thesecondpartdescribestheresearchmethodofthethesisis:

fromtheresearchobject,researchtools,statisticaltoolstotheanalysis;theresultsforthethirdpartofthequestionnaire;thefourthpartistheconclusionofthisstudyandinvocationalcollegesthestudentsarenotlearningsuggestions.

Keywords:

Initiative;Emotional;Creativity;Preparation;Self-control;

Habituation;Attitude

 

目录

声明…………………………………………………

摘要…………………………………………………

Abstract……………………………………………

第1章引言………………………………………1

1.1问题提出的背景…………………………………1

1.2问题提出的意义…………………………………1

第2章本论文的研究方法………………………3

2.1研究的对象…………………………………………3

2.2研究的工具…………………………………………3

2.3统计工具……………………………………………3

第3章调查问卷的研究结果………………………3

3.1因子分析……………………………………………3

3.2各因子在不同的基本信息上的差异分析…………11

3.3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总体的状态的描述………34

第4章研究结论与建议……………………………36

4.1研究的结论……………………………………………36

4.2研究的建议…………………………………………36

结语…………………………………………………………38

参考文献……………………………………………………39

致谢…………………………………………………………40

 

第一章:

引言

1.1问题提出的背景

所谓学习主动性,即自觉主动的学习,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参与学习。

主动学习是一种能力,它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最佳保证,也是增加学习乐趣的源泉。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占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强弱则与国民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

显然,国民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教育的普及、提高与发展。

而高等教育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教育的最高水平,高职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高低,又是代表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提高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而当代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

针对这一问题,我查阅了最近几年我国教育、教学研究资料,不难发现各式各样有关高职学生主动性问题的研究有很多,对于这方面问题提出的对策与建议更是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但笔者发现,在这些问题的研究、讨论中研究的模式大都大同小异,理论性的阐述过多,缺乏科学有力的证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在现状方面,大多都是说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学生有从众与依附心理;缺乏求知欲、上进心等。

在原因方面大都只是简单的论述缺乏学习的兴趣等。

在对策方面大都是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等。

这上面的种种论述,都缺乏有力的证据来证明,只是凭着自己的经验而侃侃而谈。

作为一个科学的研究,必须要建立在有根据的前提上。

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笔者在大量开放性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处理方式,对高职学生主动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1.2问题提出的意义

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教育家都格外注重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其中突出强调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认为:

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要比获取知识更重要。

其中也说明了只有学习者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主动、高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对中美教育做了比较:

表1

中国

美国

严格、坚实的训练

兴集中于比较下炸的领域

谦虚和循规蹈矩

小心谨慎,缺乏自信

被动

不规范的训练

随心涉足广阔领域、兴趣广泛

自大并充满活力

勇敢、自信

主动进攻

上表对我国教育褒贬参半,包含了中国教育思想的重大差别。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中,人的自由权,人的主动权早已渗透各方面、各层次。

而由于我国几千年传统的儒家循规蹈矩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是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被动状态,缺乏积极主动的进取意识及行为,从而也就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

在我国实际的高等教育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思想基本定型,更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外界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真能自己做主的情况极少。

因此我国许多有识之士在大声呼吁,但我认为不管是“主动性学习”还是“探究性教育”

,都要以学生有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为前提。

什么是态度?

当代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

“态度是影响个体行为悬着的内部状态。

”他强调“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即对个体行为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态度往往表现为趋向与回避、喜爱与厌恶、接受与排斥等。

而学生对学习行为的选择只有表现为趋向、喜爱、接受等积极的主动态度,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长期以来,大学课堂上教师慢慢意识到了以往教育的满堂灌的危害,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为何在这方面的各种尝试结果总是很不如人意呢?

这应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为此,本人针对高职学生主动性学习问题组织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并试着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探讨。

现就在此论文中进行阐述,并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第二:

章研究方法

2.1研究的对象

在江西8所高职院校随机选取大学生,共发放问卷1585份,回收1373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1347份,有效回收率为93%。

样本分布如下:

男生44.5%,女生55.3%;一年级46.1%,二年级42.4%,三年级8.4%,四年级3.1%;专业涉及文学、教育、化工、音乐、体育、美术等17个学院。

2.2研究的工具

研究采用的是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黄友泉老师编制的《大学生学习主动性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

问卷编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开放式问卷法形成问卷初稿。

问卷答案分为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基本符合、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五个等级,分别赋值1,2,3,4,5,得分越高表示学习主动性越高。

问卷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最终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模型拟合指数为:

χ2/df=398.95/113=3.53<5,CFI=0.96,RMSEA=0.043<0.05,NNFI=0.95>0.90,IFI=0.96。

为了验证问卷的内容效度,请教师、学生及相关专家进行评定,一致认为该问卷基本上涵盖了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表现,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问卷信度系数达0.814,每道题与总问卷相关系数在0.341~0.648之间(P<0.01)。

2.3统计工具

采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

第三章调查问卷的结果

3.1因子分析

首先本研究通过KMO和Bartlett的检验确定因素分析的适合度。

当KMO越接近1,则表明因素分析的效果就越好,此处KMO值为0.970,表示合适进行因数分析。

此外,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卡方值达到30817.369,并且在自由度为741时达到显著,表明母体相互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因此也同样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从表2可得)

表2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

.970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30817.369

df

741

Sig.

.000

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大学生学习主动性调查问卷进行了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6个,能够解释整个变量的59.897%。

(见表3)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成份

初始特征值

提取平方和载入

旋转平方和载入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合计

方差的%

累积%

1

16.187

41.506

41.506

16.187

41.506

41.506

5.030

12.897

12.897

2

1.863

4.777

46.283

1.863

4.777

46.283

4.872

12.492

25.389

3

1.766

4.527

50.811

1.766

4.527

50.811

4.615

11.833

37.222

4

1.436

3.681

54.492

1.436

3.681

54.492

3.408

8.738

45.960

5

1.093

2.802

57.294

1.093

2.802

57.294

3.164

8.114

54.074

6

1.015

2.603

59.897

1.015

2.603

59.897

2.271

5.824

59.897

7

.961

2.465

62.362

8

.896

2.297

64.659

9

.764

1.958

66.617

10

.687

1.763

68.380

11

.668

1.712

70.092

12

.644

1.652

71.743

13

.611

1.568

73.311

14

.594

1.524

74.836

15

.584

1.498

76.334

16

.570

1.460

77.794

17

.521

1.336

79.130

18

.508

1.301

80.432

19

.495

1.270

81.702

20

.481

1.234

82.935

21

.461

1.182

84.118

22

.448

1.149

85.267

23

.437

1.120

86.388

24

.427

1.096

87.484

25

.420

1.077

88.561

26

.406

1.040

89.601

27

.389

.997

90.599

28

.377

.967

91.566

29

.371

.952

92.517

30

.363

.932

93.449

31

.339

.869

94.318

32

.321

.824

95.142

33

.314

.806

95.948

34

.308

.789

96.737

35

.292

.748

97.485

36

.270

.692

98.177

37

.262

.672

98.849

38

.227

.582

99.431

39

.222

.569

100.000

提取方法:

主成份分析。

学生学习主动性调查问卷因素分析:

表4

旋转后的成份矩阵a

成份

1

2

3

4

5

6

学习上,我有强烈的求知欲

.687

我感觉学习是件愉快的事

.676

我对学习很感兴趣

.666

学习上,我有强烈的好奇心

.629

为防被超越,我总先于他人采取学习行动

.627

我能经常保持学习热情

.579

我认为上大学关系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571

学习中,我能保持适度的焦虑和紧张

.536

我对完成学习任务很自信

.515

学习中,我勤于思考问题

.687

学习上,我敢于质疑和批判

.679

学习中,我善于发现问题

.677

我总是在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

.582

我经常自主进行一些探索性学习

.554

学习中需他人配合时,我会尽力与之沟通

.480

我经常把所学理论主动运用到实践

.445

我会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各种难题

.430

我经常主动与同学交流学习

.429

我课后能自觉复习

.695

我课前能自觉预习

.660

我上课总能保持注意力集中

.627

我上课能认真记笔记

.600

我会努力完成学习目标和计划

.597

我会制订短期或长期的学习计划

.590

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563

我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于学习

.428

我积极参加课外学习活动

.602

我平时喜欢博览群书

.599

我经常主动与老师交流学习

.590

我经常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学习资料

.557

我上课会积极主动发言

.554

学习中,我能自我调节情绪

.620

我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

.592

学习上,我经常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行为

.586

当别人玩乐时,我能排除干扰,继续学习

.571

我认为学习是生活中重要的事情

.494

我上课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653

学习上,我渴望获得成功

.555

我能认真对待课后作业

.476

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法:

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a.旋转在15次迭代后收敛。

总结分析结果:

表5:

各因子的项目及载荷

因子命名及

(Alpha系数)

题项

公因子

1

2

3

4

 

情感性学习因子(0.897)

学习上,我有强烈的求知欲

.687

我感觉学习是件愉快的事

.676

我对学习很感兴趣

.666

学习上,我有强烈的好奇心

.629

为防被超越,我总先于他人采取学习行动

.627

我能经常保持学习热情

.579

我认为上大学关系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571

学习中,我能保持适度的焦虑和紧张

.536

我对完成学习任务很自信

.515

学习上,我渴望获得成功

.555

 

创新性学习因子(0.842)

学习中,我勤于思考问题

.687

学习上,我敢于质疑和批判

.679

学习中,我善于发现问题

.677

我总是在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

.582

我经常自主进行一些探索性学习

.554

 

习惯性学习因子(0.869)

我课后能自觉复习

.695

我课前能自觉预习

.660

我上课总能保持注意力集中

.627

我上课能认真记笔记

.600

我会努力完成学习目标和计划

.597

我会制订短期或长期的学习计划

.590

我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563

 

准备性学习因子(0.862)

我经常把所学理论主动运用到实践

.445

我经常主动与同学交流学习

.429

我把大量的课余时间用于学习

.428

我积极参加课外学习活动

.602

我平时喜欢博览群书

.599

我经常主动与老师交流学习

.590

我经常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学习资料

.557

我上课会积极主动发言

.554

 

自控性学习因子(0.833)

我会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各种难题

.430

学习中,我能自我调节情绪

.620

我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

.592

学习上,我经常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和行为

.586

当别人玩乐时,我能排除干扰,继续学习

.571

我认为学习是生活中重要的事情

.494

态度性学习因子(0.852)

学习中需他人配合时,我会尽力与之沟通

.480

我上课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

.653

我能认真对待课后作业

.476

各因子贡献率

12.897

12.492

11.833

8.738

8.114

5.824

累积贡献率

12.897

25.389

37.222

45.960

54.074

59.897

在表5中可得39个项目通过因素分析提取了6个因子,可以解释项目总方差的59.897%,说明了6个因子对所测内容有较好的解释。

其中,第一个因子主要涵盖了10个题目,主要反应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些情感性的体现,因此将第一个因子命名为情感性学习因子;第二个因子主要包含了5个题目,主要反应了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思考、质疑,并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因此将第二个因子命名为创新性学习因子;第三个因子主要包含了7个题目,主要反应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一种好的习惯,会自觉预复习、有计划,因此将第三个因子命名为习惯性学习因子;第四个因子主要包含了8个题目,主要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准备工作,因此将其命名为准备性学习因子;第五个因子主要包含了6个题目,主要反应了学生学习时自我的调节与控制,因此将其命名为自控性学习因子;第六个因子主要涵盖了3个题目,主要反应了学生对学习的一种态度,因此将其命名为态度性学习因子。

 

3.2各因子在高职学生不同的基本信息上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性别、年级等基本信息上的学生在学习主动性总量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笔者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与单因素方差分析

3.2.1各因子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是利用来自某两个总体的独立样本,推断两个总体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6:

性别在六个因子上的比较

项目

类别

人数

均值

标准差

t

P

情感性学习因子

671

31.7004

7.37733

0.234

0.197

861

31.6144

6.97870

创新性学习因子

688

15.7980

4.32671

4.928

0.005

864

14.7697

3.87869

习惯性学习因

674

20.0119

5.55827

-2.051

0.000

851

20.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