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教材版本.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61199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38 大小:1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册教材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本册教材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本册教材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本册教材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本册教材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册教材版本.docx

《本册教材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册教材版本.docx(1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册教材版本.docx

本册教材版本

本册教材版本:

 江苏教育出版社国标本

《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题目:

长城和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5自己的话说一说.

   6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

   7诗篇.""不朽"有哪

   8两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9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10"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11"祖先"该怎么理解?

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2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4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5指名读,生评议.

   16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

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

   5史和特点,想一想:

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6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7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8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9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10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11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这句话是把()比成(),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2)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

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

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

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

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1)多音字组词。

    

(2)形近字组词。

      骂()使()蓝()导()象()

      驾()驶()篮()异()像()

      绵()峪()蜿()蜒()扁()

      棉()浴()碗()诞()篇()

      折()绸()朽()州()飘()

      拆()调()巧()洲()漂()

 

  附板书:

              2.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像巨龙)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   古代劳动人

     奇迹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民的创造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美丽的南沙群岛》

教学要求]

   1.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合壁"等词语.

   4.通过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和丰富的特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海疆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欣赏课件画面.

   2.配乐解说:

宽广无限的大海真美啊,浪花飞溅,蔚为壮观.一派"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的迷人景象.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指导读题:

美丽的/南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结合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三.感知全文内容

   1.引导学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2.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齐读这三个句子.

   3教师小结:

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仅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生字

   1.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新词及其所在的主要句子.

      浩瀚 海域 岛屿 辽阔

      繁衍 心旷神怡 星罗棋布 海龟

    

(2)查字典,说说带点字词的意思.

      星罗棋布 心旷神怡 繁衍 碧波 浩淼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礁"和"域"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

     (岛屿多)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师小结.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u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u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

    师小结.

   4.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

    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u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思考:

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

    u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u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

    u不竭"的意思.

    u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

    u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u师生朗读,体会总分写法.小结:

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

    u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5.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a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b那金色的沙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翠绿的海水……任

    c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

    d吗?

试着画下来.

    e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

    f评点学生作品,讨论为什么这样画?

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结合

    g创作绘画和课文理解"清澈明亮","蓝玉","五彩缤纷","心旷神

    h怡","碧波浩淼","充满魅力"等词语的意思.指名朗读学生喜欢的

    i词句.

    j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

     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

    k练习试背第3自然段.

  三.仿段练习

   1.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

   2.富饶和美丽.

   3.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

   4.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四.布置作业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根据课文写几句歌唱南沙群岛的歌词,老师为你们谱曲.让我们一同讴歌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

   3.摘抄课文中的妙句佳句.

《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上节课我们读了《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些什么?

   2.这节课请同学们放慢脚步,边读边想象,细细欣赏那蓝色宝库般迷人的海岛。

  二、精读感悟

   1.传说中的南沙群岛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读第1自然段。

    

(1)“晶莹的珍珠”指什么?

“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说明什么?

    

(2)南沙群岛有多少岛屿?

齐读第二句,边读边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师小结:

南沙群岛的岛屿不仅星罗棋布,而且美如珍珠,你们朗读得真好。

    (4)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在南沙群岛上生活的?

      指名读第三句,其他同学注意听。

      评议朗读,结合朗读理解“浩瀚”、“生息繁衍”等词语的意思。

   3.默读第1自然段,回答课后第五题。

    师小结: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南沙群岛上,说明自古以来美丽的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

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为之骄傲的,请带着这种情感试着读读第1自然段。

   4.了解南沙群岛的悠久历史后,我发给你们每人一把金钥匙,开动脑筋去打开这座蓝色宝库。

    

(1)学生自学第2自然段。

思考:

你用什么方法打开“宝库”?

在“宝库”里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讨论自学方法和所学内容。

结合句子理解“蕴藏”和“用之不竭”的意思。

    (3)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宝库?

请你通过朗读告诉我们。

    (4)为什么说南沙群岛是一座蓝色宝库?

    (5)师生朗读,体会总分写法。

小结:

南沙及其海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真不愧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宝库。

   5.讴歌了南沙群岛的富饶,你们想背上小画板去海边散步写生吗?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把表示颜色的词画下来。

    

(2)那金色的沙滩、黝黑的礁石、雪白的浪花、翠绿的海水——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迷人的热带风光图。

这些句子你们读懂了吗?

试着画下来。

    (3)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创作绘画。

    (4)评点学生作品,讨论为什么这样画?

用书上的词语和句子说说。

结合创作绘画和课文理解“清澈明亮”、“蓝玉”、“五彩缤纷”、“心旷神怡”、“碧波浩淼”、“充满魅力”等词语的意思。

指导朗读学生喜欢的词句。

    (5)指导朗读本段的两个比喻句。

      用“——像——”的句式把这两句练习说一说。

    (6)练习试背第自然段。

  三、仿段练习

   1.课文的第2、3自然都是围绕中习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

   2.学习第2、3自然的写法以“公园真是鲜花的海洋”或“菜市场真是营养的宝库”为中心句写几句话。

  四、布置作业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根据课文写几句歌唱南沙群岛的歌词,老师为你们谱曲。

   3.摘抄课文中的妙词佳句。

《庐山的云雾》

教学要求

   

(1)认识课文后的12个生字及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学习“秀”,“幻”“增”,“添”这四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认识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1小节,背诵第1小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部分的词语。

    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教学准备:

录相、录音、词卡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

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师背)知道它赞美什么?

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去雾有什么特点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板书:

庐山的去雾(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播放录相][导语]你们看,这就是庐山!

[放课文录音]学生边看过听。

    结束提问:

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发言]

  三、预习课文

   要求:

(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了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情况

     A、通过预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字词?

(生答师出示)

     B、你利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

   

(2)检查朗读情况

     四小节由四个同学朗读。

要求:

其余同学认真听,注意有没有添字、漏字、读破句,并作记号。

   (3)学生齐读课文:

思考: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读后提问,并相应板书:

景色秀丽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过渡语:

庐山的景色是这样的美丽,我们如何把看到的描写出来呢?

我们试说第一处风景。

    出示风景一

(1)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简单的描述一下,提问:

如果不看图只听老师的描述,你觉得庐山的风景美吗?

         (3)默读课文第一小节,学习课文是如何描述的

    要求:

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想第一句与后几句是什么关系?

    检查默读情况:

     A、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是什么关系?

     B、课文中哪些词儿你不理解?

(生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C、图文对照,哪几句话描写了图上的景物,找出来,读读,你们喜欢这风景吗?

请一同学试读出喜欢的语气。

     D、指导朗读。

(方法:

生读,生评,不当处师范读,听录音读。

培养语感)

      庐山内“山谷、高峰、瀑布、溪流、云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范读,让生感受语气的变化)

     E、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那么多的雾,我们在山上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找出描写自己游玩时感觉的句子读读。

      师引读,庐山的云雾那么多,在山上游……

      提问:

你真的能摸到云雾吗?

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

      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雾多?

      师引背:

漫步山道……

     D、句式比较:

漫步山道,感觉真是舒服极了。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提问:

哪句句式好?

为什么?

      描写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E、播放腾云驾雾片断。

体会飘飘欲仙的感觉。

     F、实时指导朗读,读出飘飘欲仙之感。

方法:

看录相、听录音、找感觉,学一学。

     G、试背:

方法:

引读、引背、试背相结合。

     H、请一同学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把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介绍给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听听。

  五、复习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庐山的云雾,了解到庐山景色秀丽、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还学到了几个新的词语。

(出示词语朗读)

  六、作业:

   1、描红

   2、田格出示:

秀、增、幻、添,四字观察其在田格中的间架结构。

并抄写。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词语卡片、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

   2.揭题。

(板书:

庐山的云雾)

   3.谈话导入:

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

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

10、庐山的云雾

   4.范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

每段写了什么?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

“秀丽”是什么意思?

(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

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

“尤其”是什么意思?

(“特别”。

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

(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

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

(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云多)启发想象:

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

引读:

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小结:

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

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