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部分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Word版含.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99137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部分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Word版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部分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Word版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部分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Word版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部分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Word版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部分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Word版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部分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Word版含.docx

《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部分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Word版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部分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Word版含.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部分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Word版含.docx

版高考历史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必修部分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Word版含

第30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纲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课标提示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3.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二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士” ②学在民间 ③吸收、融合 ④思想解放 ⑤思想文化 ⑥“仁” ⑦“克己复礼” ⑧“仁政” ⑨“道” ⑩“无为而治” ⑪相对 ⑫以法治国

考点二 ①中央集权 ②国家统一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君权神授” ⑤太学 ⑥传统文化

[巧学妙用]

形象记忆——数字法记忆“百家争鸣”

图解历史——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

易错提醒——儒家的“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区别

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

图解历史——“罢黜百家”的背景

易错易误——“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本质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

思维导图——董仲舒的新儒学

考法1 诸子百家的思想

【考题1】(2017·四川眉山模拟)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仁政、德治,法家崇尚法治,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

A.铲除三代遗迹建立全新制度

B.争夺对诸侯国家政权的控制

C.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

D.为统治者改善统治出谋划策

答案 D

』儒家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故A项错误;儒法道都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不是争夺国家政权,故B项错误;顺应大变革潮流而厚今薄古符合法家,不符合儒家和道家,故C项错误;儒法道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故D项正确。

』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在治国上:

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制,强调严刑峻法。

(2)在人性上:

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

(3)在人与自然关系上:

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考法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题2】(2017·四川绵阳模拟)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

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答案 B

』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现了儒学从批判时政到维护现实统治的转变,B正确。

』儒学地位的变化及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而儒学主张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2)秦朝受到压制:

儒生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3)汉代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新儒学增添了“大一统”“君权神授”等内容,适应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考法3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史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史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

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史料一主要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新的文化阶层的崛起。

根据史料,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提示 变化:

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士”的崛起。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2)史料二主要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诸侯国盛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根据史料,

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提示 ①特点:

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②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地域风格;有利于中国思想文化宽容开放和“兼容并包”;为中国古代治国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

(1)问根据史料一“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可归纳社会阶层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进行归纳。

(2)问的特点可根据史料二中的三个标点符号“;”进行判断推知;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可参考百家争鸣的影响进行作答。

』多元史观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从唯物史观看“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由于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普遍使用,人们在井田之外开垦出私田,私田上的劳动者在交出一定量的劳动产品之后,还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

这样,一种新的、封建性的生产关系产生。

井田制的瓦解,必然加速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周王室失去制约各诸侯国的手段和能力,于是礼崩乐坏,纷争不已。

当旧的生产方式瓦解之后,旧的(奴隶制)上层建筑也无法维持下去,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改革、变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最终在战国时期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

在这一过程中,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从文明史观看“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一次空前绝后的思想大解放。

尽管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但诸子百家的思想始终没有消亡,正是由于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才能在许多领域都创造出自己的文明成果。

(3)从社会史观看“百家争鸣”: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必须面对社会现实。

儒家思想主张对混乱的社会秩序进行改造,以返回到周礼时代,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意志;道家思想企图逃避这种混乱的社会秩序,体现出被统治地位的弱者意志。

另外,墨家学派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时代需要等等。

考法4 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比较

史料 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

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到“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

——摘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史料主要反映了先秦儒法之争到汉代儒法合流的思想发展历程。

概括上述史料观点,并做简要评述。

提示 观点:

先秦到汉代经历了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的历程。

理由:

儒家强调德治(礼治)侧重于“如何治国”,法家强调集权、法治侧重于“如何立国”。

儒法之争的实质是“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的两大政治问题。

秦汉时期,中央集权政治的不断发展;农耕经济和社会逐步走向繁荣;文化发展多元一体,儒法合流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史料的第一句属于主旨句,论述的核心是儒法之争,而争论的结果是汉代儒法合流,据此可概括出史料所要阐述的观点。

论证观点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儒法之争的实质或主要分歧是什么;另一方面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演变分析出现儒法合流的原因。

』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从思想内涵来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

②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③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

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2)联系:

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

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

1.(2015·课标全国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解析 材料反映了古代儒学者,以称颂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之完美,批评现实政治来劝喻君主能接纳儒家学派的仁政、民本、教化的思想主张,做一个贤明的君主来统治人民,达到稳固统治之目的,这本质说明儒学者没有看到时代的变迁,一味追求实现自己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选C项。

董仲舒的汉代儒学、宋明理学都被统治者采纳,故A项错误;B、D两项是对题干片面的错误的阐释,排除。

答案 C

2.(2016·课标全国Ⅰ,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 儒学在汉代称为“周孔之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多从西周时期的政治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五经”多是记载了西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因此说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

“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并非是为了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的,排除A;汉代儒学是对孔子儒学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排除B;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并没有断绝儒学传统,因为仍有人将儒家经典和其它一些古书埋藏起来,排除D。

答案 C

3.(2014·课标全国Ⅱ,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 据材料秦代“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而西晋时“私拿养子的财物同样无罪”可知,父权的强化由有血缘的儿子延伸到无血缘的儿子,说明儒家伦理道德观念、规范日益加强,D项正确。

A项中“养子亲子权利”、B项“血缘亲情淡化”、C项“宗族利益”在题干中未体现,均排除。

答案 D

(时间:

45分钟 分值:

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四川绵阳模拟)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

这表明孔丘在当时(  )

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

B.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

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

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

解析 据材料“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可知周代的分封制是造成春秋社会混乱的政治根源,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的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可知孔丘希望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克己复礼”并非要推翻现有秩序而重建礼乐文明,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克己复礼”并不是要回到远古社会,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7·山东济宁模拟)《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

这能够说明(  )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

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

解析 根据“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7·安徽淮南模拟)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

符合两者观点的是(  )

A.主张“因材施教”B.重视人民群众力量

C.认为“人性本善”D.通过教化使人从善

解析 因材施教的思想主张是孔子提出的,故A项错误;重视人民群众力量与“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与强调人(或者人民)向上的转变的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性善说只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是指人天生具有道德意识,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孟子坚持“人性善”说,荀子坚持“人性恶”说,但是世间皆有善恶之人,引导人们弃恶从善成为圣贤的方法就是教化,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16·云南检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中国某学派时说:

“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该学派是(  )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解析 儒家注重实用、主张积极入世,注重道德伦理,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根据材料信息“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实用性”“道德体系”“礼仪”“社会责任”等词可知符合儒家的特点,故B项正确。

答案 B

5.(2016·广东深圳模拟)下表列举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流派是(  )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长期存在,对中国思想发展影响深远

●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有过极短暂的辉煌

●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

A.儒家B.道家

C.墨家D.法家

解析 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即符合“其思想主张既利于个人修养,也可用作治国思想”,也符合“有些观点与自由主义不谋而合”,故B项正确。

答案 B

6.(2017·重庆模拟)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我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根据。

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  )

A.“兼相爱,交相利”

B.“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D.“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解析 由材料可知题干观点符合法家思想。

A项是墨家兼爱思想,故A项错误;B项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故B项错误;C项是儒家孟子的思想,故C项错误;D项强调用“法术”“赏罚”治理国家,符合材料法家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

答案 D

7.(2016·河北唐山模拟)有学者研究《论语》后认为,孔子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

该学者进而认为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的学说弥补了孔子很少讨论的“群体的仁”。

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老子B.墨子C.荀子D.韩非子

解析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他的学说不涉及仁,故A项错误;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他所提倡的“兼爱”思想体现了“群体的仁”,故B项正确;荀子主张礼法并用,提倡仁义、王道,但未从群体的角度看待仁,故C项错误;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不涉及仁,故D项错误。

答案 B

8.(2017·四川达州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

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

这说明(  )

A.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

B.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

C.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

D.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

解析 材料“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不等于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游说某官是主要的做官途径,故A项错误;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孙武主张军事手段谋国,前者在春秋战国时期不符合统治者需要,后者切合统治者争霸的内在需求,故B项正确;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片面理解材料,故C项错误;春秋战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需要的是能够对国家增强实力的学说,而不是泛泛而谈的道德理论,故D项错误。

答案 B

9.(2017·广东荔湾、海珠调研)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官不仅是管理系统中的工具,而且是一个有意识形态的群体。

这里的“意识形态”发展为时代主流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春秋B.战国C.秦朝D.西汉

解析 春秋时期,社会动乱,儒家道家诞生,但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也没有统一的意识形态,故B项错误;秦朝时期选官制度主要是军功爵制,未形成文官体系,故C项错误;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儒学成为文官体系的统一的意识形态,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2016·广西桂林模拟)有学者认为:

“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

”这种“转折”是指(  )

A.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

B.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C.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确立“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

解析 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等的思想,但并没有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学说,故A项错误;董仲舒的新儒学在形式上把儒学神学化,在内容上提出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新儒学并未否定“为政以德”,而是以“天人感应”来约束君主,要求君主实行德政,故C项错误;“天理”体系是程朱理学提出的,故D项错误。

答案 B

11.(2017·甘肃模拟)《资治通鉴》指出:

“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

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

”这体现了(  )

A.无为而治的思想B.外儒内法的观念

C.尚贤非命的主张D.天人感应的学说

解析 题干中并未体现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法家思想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尚贤的思想,故C项错误;题干中“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体现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2017·广东湛江模拟)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

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

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B.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C.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一方面选派董仲舒……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并非独重法家,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重用张汤,……治理长安”,长安并非封国,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一方面……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可见儒法并施,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7·湖南永州模拟)(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只有靠强权的统治者依据透明、客观的法律来实施奖惩,才能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

统治者自身就是法律的主人。

因此,尽管儒家和法家都信奉社会秩序,但是前者提倡自律,家庭和国家要遵循传统的礼制,而后者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

法家的“法”不仅意指法律,还有方法和程序的含义。

最初的法家就承认法律与统治术是有区别的,后者指的是权力的行使。

因此统治手段不仅决定了法律的权威或者公信力,还决定了法律的有效性。

因此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即行使权力的方法论。

韩非子综合整理了他对于统治术的领悟,认为国家统治者与其下属的官僚阶层存在利益冲突,而官僚阶层又统治人民大众。

因此王道依赖于“势”,即王者的神秘力量。

王者能够超然、不偏不倚地通过官僚阶层创立社会秩序与稳定。

法家的悲剧在于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而秦王朝的迅速瓦解导致法家思想无法再成为主流。

其后的汉朝在正式场合拒绝法家思想,独尊儒术。

但是,中国的统治者总是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非常有用。

因此,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

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

——《外儒内法》(沈联涛)

(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法家的认识。

(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和法家的历史地位。

(15分)

解析 第

(1)问,据材料中“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得出人性本恶,据材料“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得出严刑峻法,据材料“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王道依赖于势”得出法、术、势相结合,据材料中“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得出成为秦国的治国之道,据材料中“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

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得出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实际上奉行外儒内法,结合所学,分析回答即可。

(2)问,结合所学得出儒家和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据材料中“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而秦王朝的迅速瓦解导致法家思想无法再成为主流”得出秦国和秦朝时期,法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据材料“汉朝在正式场合拒绝法家思想,独尊儒术”得出汉武帝时期,儒家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据材料“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

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得出实际上中国古代统治者奉行外儒内法,两者结合并用,结合所学,概括回答即可。

答案 

(1)认识:

人性本恶。

严刑峻法。

法、术、势相结合。

成为秦国的治国之道。

汉朝以后的统治者实际上奉行外儒内法。

(2)地位:

儒家和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兴起。

秦国和秦朝时期,法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

汉武帝时期,儒家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指导思想。

实际上中国古代统治者奉行外儒内法,两者结合并用。

14.(2017·山东济南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

下表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材料

 

材料

“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

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秦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都欲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毛泽东

综合上述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研究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对原材料的阐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12分)

答案 示例一 主题:

孔子的道德观。

史料解释:

①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的道德是引导百姓道德的风向标。

②伏尔泰认为孔子的道德是纯粹的道德,没有神秘色彩,符合理性、顺应自然。

③毛泽东认为孔子倡导的道德具有虚伪性。

历史评价: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但孔子道德经过历代学者改造是封建伦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