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9605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docx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docx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

浅析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的原因

摘要:

1997年,日本接连不断地发生金融机构倒闭和破产的事件,给日本的金融体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日本第七大证券公司三洋证券公司、第11大商业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位列第四的山一证券公司、德阳城市银行、日本骨干证券公司等纷纷倒闭或破产,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不仅震撼了日本,也晃动了世界。

再加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给日本的股市、汇市乃至整个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这不能不引人深思,引以为鉴。

关键词:

金融危机泡沫经济股市产业空洞化

一、金融危机中的日本经济运行状况

昔日的经济明星近来的经济状况着实让人担优首先,作为经济运行晴雨表的股汇双市在下滑中动荡。

日经指数在1989年12月的抱沫经济高峰时达38915日元,之后在动荡中直线下滑,1996年6月最高为22666日元,而至1998年6月,最低滑至15000日元以下,汇价尽管飘忽不定,但这两年总体上还是处于贬值之中,美元对日元比价曾在1995年突破1:

80大关,而到1998年6月,日元则跌至7年零9个月以来的最低价位,与美元比价为14:

1。

股汇两市的动荡与下滑,正反映了日本经济的动荡与危机,其次,从宏观经济层面看,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形势严峻。

自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日本经济增长就差强人意1992-1994年年均增长不到1%,1995年为1.4%,1996年出人意料地增长了3.5%,1997年则出现了23年来首次战后最坏的负增长,预计1998年经济增长率更糟,为-1.8%。

由于长期经济衰退,日本企业及金融机构亏损或破产,日本的就业形势日趋恶化1996年完全失业人数达225万,1997年达230万,完全失业率为3.4%。

至1998年5月,完全失业人数为293万,完全失业率为4.1%,预计1999年完全失业率将达5.2%,再次,从微观经济层面看,日本私人消费与投资不旺,金融机构亏损严重,破产增加。

对经济前景的暗淡预期使得人人锁紧钱包据日本政府发表的统计,日本1997年民间最终消费支出比上一年下降1.2%。

由于国内消费低迷加上从1996年中开始加速的技术更新周期结束,日本企业投资减少。

据日本经济企画厅调查,1998年度企业设备投资计划额比1997年减少4.5%,就连效益和销售状况较好的企业也都在努力减少设备投资规模。

以协合、安全、木津等7家信用组合及兵库银行、第一太平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为始端,日本金融界丑闻不断。

1997年n月就有日本十大商业银行之一的北海道拓殖银行、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破产1998年9月又有日本第二大租赁公司—日本租赁公司的破产。

未破产的金融机构也亏损严重。

据统计,1997/1998财政年度日本几乎所有主要银行和证券公司都出现亏损,其中日本九大城市银行共注销7.59万亿日元坏帐,泡沫经济让日本的146家银行累积了87.5万亿日元的坏帐。

据估计解决日本银行危机的代价将达67万亿日元(5100亿美元)。

二、危机发生的原因

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被称为“泡沫经济”的经济过热现象,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严重经济萧条,日本经济便出现畸形发展现象。

地价狂涨,股价猛升,通货膨胀

严重,银行、企业等拼命走扩大路线,纷纷挥师海外,在欧美各地建立据点,大肆收购写字楼、贵重金属和世界名画。

 

由于世界性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加之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为日后的萧条埋下了祸根。

1985年五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日元大幅度升值,在1985年9月至1988年11月的3年多一点的时间里,从1美元兑换230日元上升到1美元兑换121日元。

此后日本陷入地产万灵、日元万能的迷惘之中。

5000亿的银行坏账,数不胜数的企业倒闭,日本人对未来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失业率和自杀率屡创新高,曾经的日不落暗淡了……

 

 

(1)泡沫经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日元经历了一次迅速升值过程。

日元的升值推高了股票市场,而且日本推行了金融自由化政策,使得社会公众坚信东京有望成为继纽约、伦敦之后的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世界各地的银行、证券公司蜂拥而至,东京迅速暴露出地产发展滞后问题,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土地神话”,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价格急剧上升,银行也给股票和房地产投资者提供了大量优惠贷款。

由于金融资产快速膨胀,财富效应发生作用,社会经济出现空前的繁荣和异常的景气。

这就是著名的“泡沫经济”。

 

(2)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

1.日本的巨额经常贸易顺差的积累,带来了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而为了调整美日货币间的比例关系、支持美元提高比值,日本政府采取了金融缓和政策。

2.消费者心理发生了变化。

日元升值带来实际购买力的增加,加之上述政府还利改革的推行,使消费者感到消费能力的无形增长,而带来的则是更大的、超过增长量的消费。

这一阶段,消费“贵族化”的倾向十分明显。

3.在供给方面,由于从韩国、台湾等进口了大量廉价的钢材、水泥、生活资料等商品,保持了工资和物价的稳定,使通货膨胀危险意识被消除了。

(3)泡沫经济的破灭

1、日元升值

日本政府的金融政策失误。

1985年10月,西方国家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签署了“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开始大幅升值。

为了降低日元的升值压力以及刺激内需,日本一再放松银根,使基准利率创下了历史新低,导致过剩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和不动产市场,吹起了巨大泡沫。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基本采取协调行动促使日元升值,这对日本以出口为主的企业极为不利,使得日本已是陷入日元“萧条”之中。

日本企业开始大举向海外投资。

此外,上社、不动产、银行等都会随之大举投资,从而出现投资呼唤投资的现象。

日本货币席卷世界各地与日元升值和日本泡沫经济的滋生是分不开的。

2、通货膨胀

日元大幅升值导出口企业经营不振,出口势头受阻。

为了克服经济萧条,日本反复采取降低利率的方式,以刺激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

利率下调以后,资金严重过剩造成资本市场发展畸形,大量资金并没有流向再生产投资和个人消费方面,而是流入不动产、证券等资本市场,并且投资色彩越来越淡,投机成分越来越浓。

在欧美许多国家相继提高利率收缩银根的情况下,日本政府不但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货膨胀,以控制地价、股价等资产价格的狂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资产价格的不正常上涨。

3、金融投机

日本从1979年起不断放宽对金融机构的限制,缓慢实施金融自由化,但是在80年代后期,许多日本金融机构借自由化之名,大搞金融投机,在资产市场上呼风唤雨,牟取暴利,导致日本资产市场畸形发展。

银行:

想不动产市场投入大量资金以煽动地价狂炒之风,而且把土地神圣化。

银行一土地作为担保的融资越来越多,很多银行基本上只要有土地做担保就可以贷款,这样在资产市场上造成土地神话。

20世纪90年代许多企业破产,金融机构无法收回债权,有的只落得作为担保的地产,并且十几年持续下跌。

证券公司:

股价狂热上升不仅可使其买卖手续收入增加,而且可通过自我买卖中牟取暴利。

证券公司与银行、保险公司和一部分企业联手操纵市场。

(4)泡沫破灭的主要影响因素

1、收缩银根

1985年以后,日本政府不断下调利率,实行金融缓和政策,市场资金严重过剩。

日本泡沫经济问题表面化,地价、股价狂炒不止,不采取金融紧缩政策将无法抑制资产市场的投机之风,从5月开始,连续提高利率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导火索。

2、股价指数期货交易制度的导入

1988年9月股价指数期货交易制度的导入和1989年6月金融期货市场的创设,为日本证券交易开辟了新领域。

1990年日本股市一开盘就大幅下泻,一发不可收拾。

3、“总量规制”的出台

对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价的异常上升,日本政府于1978年起,制定一系列土地政策法规。

总量规制以后,银行对不动产、建设业的融资呈下降趋势,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的减少也间接地阻止了资金向不动产业的流动。

1991年以后,日本低价连续10年下跌。

图:

日本泡沫经济发生和扩大的机制

三、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1)掌握好政府货币和财政政策调控时机和力度

(2)加强对房地产行业和银行的监管力度

(3)调整产业结构

在经济危机无法彻底回避这一前提下,日本社会在逆境中求发展的经验其实才是最值得中国借鉴的。

此处最令中国受益之处在于日本政府在财政收入锐减的情况下,做到了着眼大局,不谋求短期的效益,帮助日本产业结构保持灵活主动的战略调整。

(4)谨防产业出现空洞化

谨防企业经营目标转变所带来的产业出现“空洞化”现象,制约本国民间投资快速增长。

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利润最大化向兼顾负债最小化转变,是日本民间投资难以扩大的重要原因。

在泡沫中期,企业利用大量现金进行房产和股市投资,泡沫破裂后资产价值迅速下降,虽然这时一些企业运行良好,还可以盈利,但是投资带来的损失使它们不得不面对糟糕的报表和巨额的债务。

我们认为政策的延续性和层次性,即扩张性政策奏效,并完成了一份不错的经济报表后,紧接着应给予每个行业细化的鼓励措施,如出口退税、降低增值税等。

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关键时期的关键任务是保持股市、楼市的稳定,尽量打消热钱的投机积极性。

另外还要注意,在直接投资“多出少进”的情况下,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也容易使产业“空洞化”现象有所加剧,带来民间投资相对下降、就业相对萎缩等的负面影响,部分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铃木淑夫《日本的金融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

【2】井村喜代子《现代日本经济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美〕《国际先驱论坛报》1995年5月25日.

【4】张钦先、逢秀贞主编《现代日本经济》第64页。

【5】阎坤《日本金融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