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8982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docx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docx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教案一、基础知识目标: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和标志;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基本内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巴黎和会对中国问题的无理决定;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二、思想教育目标: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能力培养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运动关系的分析,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认识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本课难点:

为什么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板书设计:

  第24课

  一、新文化运动

  1.兴起的背景2.兴起的标志3.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4.代表人物5.历史意义6.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二、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线: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2.五四运动的爆发——1919年5月4日

  3.“六三”后五四运动进入新阶段——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4.五四爱国运动的初步胜利5.历史意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

五月四日是中国的什么节日呢?

(五四青年节)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它起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

这场政治运动的先声——新文化运动,则如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风,唤醒了人们的沉睡的思想,促进了广大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觉醒。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民族命运飘摇的岁月,那个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年代。

  讲授新课:

  问:

辛亥革命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成果,同北洋军阀进行了哪些斗争?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这些都是政治领域里的斗争,政治领域里的斗争必然要放映在思想领域里。

新文化运动就是当时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思想领域里同封建势力的斗争。

  (板书)一、新文化运动

  任何一场运动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都是源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看书,课本正文的第一段及小字部分)

  (板书)1.兴起的原因

  一方面,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之后,在政治上大搞独裁统治,进而复辟帝制,为其复辟帝制服务,极力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另一方面,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破坏辛亥革命的同时,在思想文化上也支持袁世凯的尊孔复古政策,这更助长了袁世凯的反动气焰。

  在这两股反动势力的推动之下,一时间复古思想到处泛滥,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不能容忍这种局面,于是就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

  (板书)2.兴起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号召青年们从消极、保守、退缩、闭塞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树立其积极、向上、进取、求实、科学的精神,向腐朽的封建意识进行斗争。

新文化运动开展起来了,其后,《青年杂志》又改为《新青年》。

《新青年》发表了大量的宣传新思想的,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这场新文化运动究竟想向人们宣扬什么呢?

请同学们找出新文化运动的这样内容。

  (板书)3.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民主,又称为德先生(Democracy),指的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以法国为榜样,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科学,又称(Science),指自然科学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反对迷信、盲从和武断,树立起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这样内容,是新文化运动两面最光辉的旗帜。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的是以三纲五常(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为中心的孔孟之道的儒家伦理学说。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学是指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结合起来的文学。

这些思想的传播与一批杰出的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是分不开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相关的小字部分,找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主张。

  和同学一起总结。

  那么,这场伟大的思想活动有何意义呢?

  (板书)5.历史意义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2)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方面指出新文化运动对当时思想界的意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使许多青年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当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之后,一批先进的青年就逐渐接收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之后又有了新的发展。

  (板书)6.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

  变为具有进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打起了社会主义的旗帜。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底,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从此,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入一个新的时期。

  思想领域里的斗争推动了政治领域的斗争,又是政治斗争的先声。

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面对国家主权遭到凌辱、封建势力卖国求荣都义愤填膺,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板书)二、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发生于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是源于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的,又有其直接原因。

  (板书)1.导火线: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请同学阅读小字)5月3日,北京的报纸上登出了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

爱国学生奔走相告,当晚汇集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

进步记者邵飘萍在会上报告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失败的经过和原因。

学生们听了悲愤交加,失声痛哭。

一个学生当场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

会上决定5月4日联合北京各校学生举行大示威。

  (板书)2.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大专学校的学生3000多人,自天安门前集合,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北洋军阀三个亲日派卖国贼:

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游行队伍前往赵家楼的曹汝霖住宅,学生不见曹汝霖,就防火烧了曹宅,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学生。

  第二天,北京的学生宣布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凭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一腔燃烧的青春热血。

五四青年勇敢的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吹响了革命求学的号角。

中华民族的精神、理性、血气,在这一批年轻人的身上象火山般喷发了。

他们呼唤着国人的觉醒和反抗,他们面对反动军阀的棍棒辗转从容,他们身上汇聚的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尊严,坚强和不屈。

  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唤起了各界人民的爱国热情,“六三”之后,五四运动又有了新的发展。

  (板书)3.“六三”后五四运动进入新阶段

  上海的一些工人早在5月4日以后就投入了爱国运动。

三友实业社的工人在“国耻日”罢工一天。

6月5日以后,上海的很多工人陆续罢工,商人也相继罢市,大小商店门上贴着“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业”等揭帖。

连理发店门上也贴着“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诸君不必光顾”的口号。

从6月初开始,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而罢工。

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

许多城市的商人罢市。

从此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这样,从北京开始的五四运动,至此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了以工人阶级为主力,有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爱国运动。

运动的中心也从北京转到了上海。

  五四爱国运动以彻底的不妥协的精神使其爱国行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板书)4.历史意义

  

(1)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性质)

  

(2)在这次运动里,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参与运动的阶级分析)

  (3)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

  (4)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历史转折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小结: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的延续,是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爱国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