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版高考历史 专题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88659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版高考历史 专题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课标版高考历史 专题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课标版高考历史 专题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课标版高考历史 专题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课标版高考历史 专题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版高考历史 专题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

《新课标版高考历史 专题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版高考历史 专题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版高考历史 专题27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

新课标版高考历史专题2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点27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知识整合: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经济:

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士”阶层受到各诸侯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各自的主张。

(3)思想文化:

“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学者,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2.影响

(1)“百家争鸣”为封建社会提供了多种思想范式。

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2)“百家争鸣”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巨大的作用。

如中庸(“过犹不及”)、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重亲情等。

(3)“百家争鸣”对后代文化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道德经》《论语》《韩非子》等经典著作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二、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派别

代表

核心主张

评价

道家

老子

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某些思想具有消极影响

庄子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儒家

孔子

“仁”“礼”

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孟子

实行“仁政”

调整阶级矛盾,有利于封建统治

荀子

实行仁义、王道;主张礼法并用;“制天命而用之”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自然、发展生产的朝气和信心

法家

韩非子

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以法治国”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

反映了广大小生产者要求和平、稳定的愿望

重点考向:

考向一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的相同之处

1.三者的思想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从三位思想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孔子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3.三者都提出民本思想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则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强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4.三者都对人性进行了研究

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提出“性本善”,荀子提出“性恶论”。

【典例引领】孔子说: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说:

“王!

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荀子说: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上述义利观

A.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

B.体现先秦儒学对利的完全否定

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

D.直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答案】A

考向二儒家和法家在治国理念上的不同之处及儒学

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1.治国理念上的不同

(1)儒家主张以德治民,实行“仁政”。

(2)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要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2.儒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重视的原因

儒学在战国后期已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大宗,却没有被统治者重视。

可以从客观(主要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分析原因:

(1)儒学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当时,诸侯、士大夫兴起,阶级关系已经发生变化,再谈恢复周礼已经不合时宜。

(2)儒学不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儒家思想倡导“爱人”“为政以德”,对醉心于争霸的诸侯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

【典例引领】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

C.春秋时期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儒学思想。

材料反映了春秋晚期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希望以其“仁”、“礼”思想影响诸国的历史进程,但由于当时诸侯争霸,各国统治者力图实现富国强兵、变法图强,从而使孔子的政治理念破灭,表明春秋时期孔子儒学思想与当时的时代不相适应,故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故选C。

A项所述属于孔子提出其政治理念的社会原因,故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D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

考向三儒家学派的历史观

1.“春秋笔法”

儒家思想家只重视政治变迁而忽略社会经济基础,这就导致了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封建王朝的治乱兴衰的真正原因——经济运行。

因此他们只能用他们那套陈腐的仁义道德观念去剪裁历史事实。

所以一旦王朝兴盛,他们便齐声赞皇上英明,大臣贤良,是施行儒家仁义礼教的结果;一旦王朝灭亡,他们便咒骂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是仁义不施的结果。

因此,儒家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是经过裁剪的历史,是不完整的。

2.厚古薄今

孔子主张“厚古薄今”,他们要求人们效法夏商周的奴隶制“法先王”,要人们“克己”以恢复夏商周三代的“礼”。

3.道德理想主义

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以“内圣外王”为君主道德修养的主要目标。

虽然,它严重脱离了社会实际,无法实现,但是,它却为一代代儒家知识分子提供了批判现实的精神力量,使中国古代君主制带有“开明”的色彩。

【典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

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

B.共有相似的政治诉求

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

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

【答案】A

考点冲关:

1.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

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

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复古守礼

B.肯定汤武革命

C.追求仁政德治

D.主张重构秩序

2.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

(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

”(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家崇尚空谈的形象

B.儒者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

C.儒者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儒家推动社会转型的努力

3.肖云儒在《秦文明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一文中认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

孟子说天下一家;在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取天下的用法很多。

这种天下观

A.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

B.使古代中国没有民族的观念

C.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

D.塑造出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

4.韩非子认为,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

这些思想“铸造了韩非子管理(治世)思想的独到价值”。

体现其这一价值的思想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B.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5.儒学的核心体现是“仁”和“礼”。

历史上,儒学常常被视为“周孔之道”,后者的实质内容即“仁”和“礼”;“周”即周公,其文化层面的历史活动主要与制礼作乐相涉;“孔”则是孔子,其思想与“仁”的观念无法分离。

这表明“周孔之道”

A.是历史传统文化与春秋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B.开创者强调用礼维护周朝秩序

C.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期不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D.就是对周公思想的完全的继承

6.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

如《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

这种写法被称为“春秋笔法”。

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孔子编写《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

B.“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

C.《春秋》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D.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

7.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

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

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要求

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

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

8.在治国思想方面,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而荀子则认为:

“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

”材料主要反映了

A.荀子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德治角度完整论述君民关系

C.体现以德治国以礼育民的思想

D.儒家思想法治充实礼治的转折

9.春秋晚期,孔子(前55l~前479年)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

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这表明

A.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

B.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

D.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

10.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直通高考:

1.(2018年北京卷)“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3.(2015年安徽卷)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

“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

”田子方答:

“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参考答案

【考点冲关】

1.【答案】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思想。

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学思想没有被各国统治者采纳,“碰壁”后,孔子发出“苟用我者”在数月及三年将有所成效的言论,孟子认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可见儒学家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故选B。

材料并不能反映儒者崇尚空谈的形象,也没有体现其重构伦理道德的思想,故A、C错误;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3.【答案】D

【解析】“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天下一家”“强天下、治天下、取天下”等为国家统一的实现提供了思想基础,故D项正确。

“天下、九州的称呼”出现于西周以前,A项错误;“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天下一家”弱化了民族之间的区分,但不等于古代中国没有民族观念,B项错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是强大的经济实力,C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主流文化。

A项是儒家的思想;题干主张君主应该剥夺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选拔有执政能力的官吏管理国家,即主张加强君主权力,B项说法体现题干主旨,故B项正确;C项说法律应公平公正,一视同仁,D项说事情因为保密而获成功,说话由于泄密而遭失败,C、D两项均不是题干信息,排除。

5.【答案】A

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

君主专制在秦朝才建立,孔子维护的是周礼,排除A项;“孔子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与“客观性”不符,排除B项;《史记》奠定了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排除C项;《春秋》是儒家经典著作,孔子的“春秋笔法”使“乱臣贼子惧”,这反映了“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和教化功能”,故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儒学思想。

材料中孔子倡导仁人君子不仅要具有忠信、仁恕等美德,而且还应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可见上述君子之道将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相结合,主要是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故选B。

A、C、D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思想。

材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反映了孔子儒学的以德、礼治国的思想;而荀子提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表明战国时期儒学发展出礼法结合的思想;上述材料体现儒家思想法治充实礼治思想的转折,故选D。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发展了儒学思想,故A项错误;B、C两项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

材料体现的是儒家内部分化成两大派别,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努力维护周礼,以冉求等代表的事功派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说明当时的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不同的政治主张影响儒学分化成不同的派别,故B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是指道家,“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是指法家,“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是指墨家,“拥有仁爱之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是指儒家,故D项正确。

【直通高考】

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B。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C。

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D。

2.【答案】C

3.【答案】A

【解析】据“《史记》”“魏”可以判定是战国时期,“太子”首先向“新贵”“文士”致意,这一行为反映了魏国对田子方的敬重,而田子方解释自己失礼的原因是“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从侧面反映了士人受重视是普遍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阶层崛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故A项正确;“新贵”的身份、对自己可能的未来工作的预想,都不能表明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故B项错误;太子率先致意、“贫贱者”未回礼并自信地给予解释,不能证明等级森严,故C项错误;忠君思想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