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总规说明书061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8528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64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德总规说明书061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4页
宁德总规说明书061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4页
宁德总规说明书061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4页
宁德总规说明书061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4页
宁德总规说明书061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德总规说明书0614.docx

《宁德总规说明书061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德总规说明书0614.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德总规说明书0614.docx

宁德总规说明书0614

 

 

 

 

目录

第一章城市基本情况1

一、城市概况1

二、历史沿革2

第二章上轮城市规划要点及实施综合评价2

一、上轮城市规划(1994)要点2

二、规划实施评价2

三、本次总体规划将解决的重点问题3

第三章规划编制原则与依据3

一、规划原则3

二、规划依据3

三、规划期限与规划区范围3

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战略4

一、现状和问题4

二、发展潜力5

三、发展机遇6

四、发展目标6

五、发展战略7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8

一、城市性质8

二、城市人口规模预测10

三、城市用地规模预测12

第六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2

一、城镇发展现状12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13

三、城镇体系结构规划14

四、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16

五、生态与环境保护规划18

六、旅游发展规划18

第七章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发展方向19

一、用地适宜性评价19

二、城市用地发展方向21

第八章城市总体布局22

一、指导思想22

二、布局要点22

三、总体布局结构22

四、各片区布局结构23

第九章城市建设用地规划24

一、建设用地现状24

二、建设用地布局规划原则24

三、主要建设用地布局规划25

第十章对外交通规划32

一、现状与评价32

二、规划原则33

三、规划目标33

四、城市对外交通规划33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35

一、现状与评价35

二、规划原则35

三、规划目标36

四、城市交通量预测36

五、城市交通供需分析37

六、城市道路网规划37

第十二章岸线利用与港口布局规划43

一、岸线利用规划43

二、港口布局规划45

第十三章城市景观规划48

一、现状与问题48

二、规划目标与原则48

三、城市景观系统规划48

第十四章市政工程设施规划50

一、给水工程规划50

二、排水工程规划52

三、电力工程规划53

四、通讯工程规划55

五、燃气工程规划58

六、环境卫生设施规划60

第十五章环境保护规划62

一、环境质量现状62

二、存在问题62

三、环境保护规划62

四、环境污染防治与整治措施63

第十六章综合防灾工程规划65

一、防洪防潮规划65

二、防震减灾规划66

三、消防设施规划67

四、人防工程规划68

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69

第十七章旧城改造规划70

一、旧城改造规划70

二、传统街区保护70

第十八章郊区规划71

一、郊区范围71

二、规划目标与原则71

三、规划71

第十九章近期建设规划72

一、规划期限及规模72

二、规划原则72

三、近期建设目标72

四、近期建设重点73

五、公共设施规划73

六、居住用地规划73

七、工业用地规划73

八、道路交通规划73

九、绿地系统规划74

十、市政公用设施规划74

十一、防灾规划75

第二十章远景发展设想77

一、城市性质77

二、用地发展方向77

三、城市远景发展规模77

四、城市远景空间结构77

五、城市建设目标77

第二十一章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78

一、实施机制:

积极高效的政府行为78

二、规划管理:

自上而下的有效控制78

三、土地制度:

以经营城市优化资源配置78

四、规划公示:

提倡公众参与和监督78

五、法律保障:

明确规划的法定地位78

 

第一章城市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一)地理区位

宁德市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中段,台湾海峡北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交接地带,处于福建省会城市福州经济圈的北缘,闽浙交汇地带。

地处东经118°32'-120°43'、北纬26°18'-27°40'之间,南连福州,北接浙江,西邻南平,东面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宁德市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联系方便,位于温州经济扩散的直接影响区域内,具有吸纳邻近的温州、福州等地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辐射,弥合中国黄金海岸经济断裂带的战略意义。

(二)自然条件

宁德市地处东南沿海,位于洞宫山脉南麓,鹫峰山脉东侧,系沿海多山地形。

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中部隆起。

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

全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宁德市河流多呈西北-东南走向,形成独流诸河。

全区较大的河流有24条,流域总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为交溪和霍童溪。

(三)资源条件

1.土地资源

宁德市耕地面积208.04万亩,人均占有量0.68亩,其中水田163.42万亩,旱地44.62万亩。

2.水资源

宁德市水资源总量150.1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交溪、霍童溪及古田溪。

3.港口资源

宁德市港口发展历史悠久,三都澳是我国东南沿海与海外进行通商贸易往来的较早港湾之一。

沿海有沙埕港、牙城港湾、里山湾、福宁湾和三都澳等港湾。

4.农业资源

宁德市土地肥沃,是发展名优特稀农副产品的重要基地和我国重点产茶区之一,广阔的山地盛产林、茶、果、竹等经济作物。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7%,活立木总蓄积量1527万立方米,用材林面积44万公顷。

5.海洋资源

本区海域辽阔,可供作业的海域面积为全区陆地面积的3.3倍,区内拥有全国闻名的官井洋大黄鱼产卵场,东吾洋对虾产卵场及台山、西洋、三沙等五大渔场。

6.矿产资源

宁德市属火山岩地带,矿产资源丰富。

探明储量的矿种有33种,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具有构造简单、埋藏浅、质量较好、矿石成分单一、易于开采的特点,开发潜力较大。

但金属矿产和某些重要非金属矿产资源相对贫乏。

7.旅游资源

宁德市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依山傍海,溪流纵横交错,形成了福鼎太姥山、屏南鸳鸯溪、周宁九龙漈瀑布群等名山秀水和蕉城三都澳、福鼎嵛山岛、福安白马门等滨海风光。

宁德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拥有古城堡、古寺庙、古塔等历史遗址,又有历史名人祠墓和文化遗迹,同时还是革命老区,拥有众多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旅游资源。

宁德市是全国著名的畲族人口聚居区,畲族风情和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四)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宁德市域现辖9个市、县(区)行政区,政府驻地蕉城区。

2003年底,全区拥有125个乡级行政单位,61个建制镇。

总面积13452平方公里。

自改革开放以来,宁德市社会、经济方面得到迅速发展。

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71.90亿元,是199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8.0%、33.4%和38.6%调整为26.3%、34.7%和39.0%。

200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3万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14元,比上年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3246元,比上年增长5.2%。

城乡居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003年末城镇人均住房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30.58平方米和27.75平方米。

全市城镇社区服务设施达756处。

劳动就业状况基本稳定。

2003年末全市从业人员146.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23.63万人,减少0.04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5%。

全市有789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4050”人员2665名。

从发展的角度看,宁德经济运行存在以下问题:

(1)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化水平较低,产业竞争力不强;

(2)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滞后,产业聚集功能薄弱,难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3)地方财力不足,公共卫生体系比较薄弱。

(五)城市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宁德市城市规模得以扩大,用于城市建设的投资显著增加。

城市建设用地从1994年的4.6km2增至2004年的15.3km2。

城市建设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

但滨海城市特色不够鲜明,城市景观与自然山水结合不够。

二、历史沿革

宁德作为海防重镇、三都澳作为主要的商埠与对外贸易港口都曾经闻名中外。

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期,宁德境内就有古越先人在此劳动生息。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设温麻县,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为长溪县。

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升为福宁州。

后几经变更,至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为福宁府。

自宋嘉祐八年(1063年)成为海防重镇,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宁德设海关税务总口。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廷准开三都澳为商埠,次年设立海关,三都澳正式开放为对外贸易港口。

宁德先后作为县城和地区行政公署,198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宁德县,设立宁德市。

1999年11月宁德撤地建市,行政中心的地位得到确立。

 

第二章上轮城市规划要点及实施综合评价

一、上轮城市规划(1994)要点

宁德撤县建市后,1994年建设部八达公司负责编制了《宁德市总体规划修编(1994-2010年)》,对宁德市的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空间结构、道路与广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其要点如下表所示。

表2-11994年《宁德市总体规划修编(1994-2010年)》规划要点

内容

核心要点

规划范围

由蕉城、东湖、城南、金涵、飞鸾、漳湾、七都、三都乡镇所辖行政区构成。

总面积约665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近期(1994-2000年);中期(1994-2010年);远期(1994-2020年)

城市性质

宁德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能源重化工工业为主的滨海中转港口城市

城市规模

近期(2000年)20万人,建设用地16平方公里;

远期(2010年)30万人,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

远景(2020年)45万人,建设用地47平方公里。

空间结构

组团式城市结构形态,“一区、四园、五团、五环、七中心”功能结构

总体布局

道路与广场规划

市区干道网结构为“二纵三横五环”,方格网加自由式的形式,

广场按生活性、交通性和综合性分类布局

工业用地规划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且靠近交通干道布局的原则

居住用地规划

在各组团内环境较好且接近公共服务设施的地段成片布置居住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成团成轴布局

形成市级――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城市景观规划

一带两轴两线数点

二、规划实施评价

近10年来,宁德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良好,基本维护了上一版总体规划规定的功能布局和城市发展方向等大框架,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同步进行。

到目前为止,市区人口和用地规模基本达到1994年总规的近期(2000年)规模。

城区基础设施按规划逐步实施,对外交通和城市道路有较好联接。

以蕉城路、城东路为两纵,闽东路、坪塔路、工业路-站前路为三横的道路骨架网络基本形成。

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及外部宏观环境的改变,该轮总体规划的一些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有:

1、对城市用地空间拓展考虑不足,城市发展受到现状用地的束缚。

2、对港城协调、港城互动发展考虑不够充分,未能实现二者的有机促动。

3、对城市交通需求的考虑不充分,城市道路系统不够完善。

4、对城市特色考虑不足,未能突出宁德的山、海、港优势。

5、未能充分考虑老城区和新区的关系,造成城市功能过于混杂。

宁德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之际,为顺应城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上一版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深度迫切需要进行调整和深化。

三、本次总体规划将解决的重点问题

1.解决城市用地空间不足、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不明朗的问题

由于自然地形、地质、地貌条件的制约以及对外交通线路形成的门槛,城市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