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83585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docx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docx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

2018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

应试策略:

平衡情绪

走进考场,大多数考生都会紧张的。

这时要注意平衡心绪(就是要有点阿Q精神)。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告诫自己:

“我知道,我能应付得了这个考试!

”“这会儿有点紧张,放松一会就好了。

”“我紧张一点,别人比我还紧张呢,呵呵!

”“今天的精神不错,一定能够考好!

  然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数量、分值和试题的熟生以及难易,进而确定题目相应的作答时间,分配时间要服从考试成功的目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够得分的地方不丢分,不容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尽可能多得分。

在具体操作上,希望大家做到“量菜吃饭”,按“分数时间比”实用原则,分值大的题目多花些时间,分值小的题目少花一些时间;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先花时间,需要考虑一下才能解答的题目放在第二梯队完成;难度最大的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题目,放在最后攻关。

记住:

考场上的时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你必须精打细算,其核心是让时间为你高考得分最大值这一目的服务。

拿到试卷后,心中应记住这样两句话:

我难人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

答题常规

一、强化审题意识

1、审试卷本身

①题干。

如选择题要注意选择的是“正确”还是“有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

②选项;

③要求;

2、审命题者

①命题依据。

一般命题的依据应是“教学大纲”和“高考说明”。

②考查目的。

思考此题是“考哪个知识点”,是“哪个能力点”,像作文就要揣摩命题者对本次作文的立意是什么。

3、不可忽视高考试卷的“枝枝叶叶”

如果把高考试卷比做是一棵大树,试题结构与组成是其躯干,那题目中的提示语和附加语则是“枝枝叶叶”,诸如题目中的注释、出处、提示说明用语,作文中的写作要求等。

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往往能明确答题范围,明确解题的方向和方式,减少盲目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特别是一些附加语,如阅读文章文段中注释,包括夹注、尾注等,对于文章的题解题注以及副标题、文末所注明的出处、写作时间等也不能一晃而过,因为这些内容往往介绍了作品的或者作者的背景、时代时间等,有时在这里就刚好有考点存在。

二、强化答题策略

1、科学答题

①时间分配要合理。

时间安排大致可以是这样的:

Ⅰ卷40分钟以内,Ⅱ卷四——六题40分钟左右,作文原则上不得少于50分钟。

②答题顺序要科学。

本着“先熟后生”、“由易入难”、“各个击破”“步步为‘赢’”的十六字方针。

2、常规要求

①答题卷禁用铅笔、红色水笔答题 ②坚决不在答题卷上做任何“标记”

③不乱涂乱画 ④作文中坚决不出现真实地名、人名

⑤字迹清晰,文面整洁

3、强化规范意识

①选择题。

及时填涂答题卡,做到“清晰”“到位”“规范”。

②简答题。

坚守“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这一原则,不自作聪明,不节外生枝。

表述语言简洁、明确、规范,不出现错别字,不出现病句。

③作文。

做到“五脏俱全”:

有题目,结构完整,有层次,字数合乎要求等等。

4、坚决避免随心所欲的自然主义解题行为

(1)认真分析考点的设置,不能只凭感觉。

(2)解题过程中,要始终思考:

①这个问题问我的是什么?

(题目的落点是什么?

②解答这个题目应该用什么知识点?

什么办法?

为什么?

可有哪些解题思路和方法?

5、树立解题思维的规范性、科学性

①树立语境意识,从题目中寻找答题的已知条件。

“已知”就是题干的提示语和具体的语言环境。

②从内容入手思考形式。

主要指语言应用题。

③明确要求,符合目的。

④相对调整,避免先入为主。

有些选题也许几个答案你都觉得不妥,那就要看哪一个“硬伤”较明显,切不可抓着一个小毛病不放,而放过十分明显的错误。

⑤每个选项都要看,都要分析,从中寻找错误。

三、各题型答题知识与方法体系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5分,用时40分钟)

(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主观)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3小题,选择题型】,文本更倾向于议论,如学术论文等。

(12分钟,阅读6分钟,做题6分钟)

1.读懂文章

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

理清如下要点:

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该观点是从那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或者有那几个分论点)?

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各段落的观点和论据分别是什么?

2.科学答题

(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等,还有否定词“不”。

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对题干上表示问题性质的词语“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测(推断)”要区分。

“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最简单的题目,需要的就是对照理解,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较难的题目,往往一个选项就对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对照理解,还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测(推断)”:

主要考查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3)根据勾画的关键词,将选项逐一在文中锁定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题目会出现一个选项在文中有多个对应的信息源区域。

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

(4)勾画找到的对应文字,尤其注意文中对应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作比对,圈点相异处,然后仔细辨析。

(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边标上题号和选项番号)

(5)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

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

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

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

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

C表示指代的词语:

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

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

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

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

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6)错误选项错误类型识记:

A答非所问(不需要回到原文)

B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

C无中生有(缺乏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

需注意选项中出现了文本外的材料时,要看这个材料与文本的关系,看它在文中有无依据,这涉及到推断和论证逻辑。

D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

E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

F混淆时态(时空穿越或将然变已然),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

G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

H因果错乱,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I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对原文信息反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

J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

H观点与论据不搭,或者论证逻辑错误。

3.做题的两个意识

(1)整体阅读整体把握的意识。

拒绝不读文章直接做题。

(2)语段和完整语句的意识。

尤其关注语段的中心。

(3)论证的逻辑意识(观点、论据、论证三者的统一)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4-6题,单选+双选+主观】,以人物传记为主,兼顾新闻类如访谈、专访、新闻调查等,可能出现非连续性文本。

(12分钟内,阅读5分钟,做题7分钟,单选1分钟,双选3分钟,主观题3分钟)

(一)传记作品阅读

1.把握特点,读懂文本

首先要了解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

人物传记是纪实性(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强调陈述的基本事实(传主的经历和主要事迹)的真实性,也要注意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时想象的合理性和对于某些符合逻辑、合乎情理的细节虚构和场景铺陈的文学价值。

它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

其次,在了解传记文体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联系主人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主人公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析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理解传记作者对主人公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能对影响主人公成长的各种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对其思想、品格及其功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传记有述传和评传两种:

述传主要陈述人物事迹,结尾简要评价;评传叙议结合、夹叙夹议。

2.会做题

【1】考点与题型大类别阐释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成就等往往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

而对这“多方面”的概括与提炼恰恰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答题方法:

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

【2】具体题型

高考试卷一般为3道题,第1题为单选(3分),第2题为双选(4分),第3题为主观题(5分)。

(1)单选题,一般集中某一话题(或角度)设问,比较集中和单纯。

需要细心。

(2)双选题,会从内容、主题、结构、语言等各个角度或者全文整体设置选项,需要整体理解文章并能把握具体内容,考查是否真正读懂文本。

同小说双选题一样,详见小说阅读题。

(3)主观题。

注意重视语段。

答题模式同小说的思路题。

一般主要考人物形象或者人物成功(取得某方面成就)的原因。

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之类题目

人物传记的主角是人物,而人物的性格、品质、思想、成就等往往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

而对这“多方面”的概括与提炼恰恰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

寻求答案的蛛丝马迹之一——表现人物的方法。

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性格、品质、思想、成就,时间、空间、逻辑,若干事例等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方式,抓住这些蛛丝马迹就能够找到思考的角度,从而寻求到题目的答案。

 

有寻求答案的蛛丝马迹二一——重视文章结构层次(意义段落)和段落层次。

如以下几种:

 

1)几个段落呈并列式排列,每段开头的句子整合到一起,就是答案。

 

2)一个段落中,各层的层意就是答案。

3)一个段落中,相同结构的句子就是答案。

 

4)一个段落中,重复出现的词语所统领的句子就是答案。

 

5)一个段落中,多个分号隔开的句子就是答案。

 

为什么以上所列会成为答案呢?

因为这些段落或句子从形式上看恰好与并列的“哪些”吻合。

(1)传主的形象(基本同小说中人物形象题。

注意人物传记总的传主形象大多侧重于人物的某一方面(传记文本主要呈现的)。

(2)人物成功(更多先限定了某一领域)的原因

【1】内在:

A、目标、志向;B、兴趣、爱好与才华C、计划与方法D、决心与毅力;E、勤奋与刻苦;

【2】外在

F、社会大环境,如切合社会(或者国家需要)

G、小环境,相应的行业研究与发展的氛围

H、家人与朋友(师长)的支持,如家学传承

I、团队协作

J、传主人生遭遇与社会阅历

上述10条原因,并非需要全部答到,而是答案能出现的点。

(2)全文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1)材料处理上的详略,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就浓墨重彩,详写。

2)人物描写的方法(参考第5类题型——传主形象的塑造)

3)引用资料、人物原话或者诗词。

【1】引用资料,更好突出人物特点,揭示人物精神面貌;更具有真实性,评价客观公正。

【2】引诗词,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形象;使传记作品古朴文雅,增强文学性。

【3】引故事,增强文章的活泼性,作品更生动可读;映衬或者烘托人物形象。

【4】引传主原话(书信、日记等中的文字),应证作者观点;增强传记真实感人的力量。

4)点面结合。

面(传主经历、主要事迹)的真实与点(细节等)的艺术化处理。

点(细节)是文学性的体现,面(基本事实)是真实性体现。

2、新闻类文本阅读

(1)新闻调查题型——非连续性文本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都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作了报道,概括说明两者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

(①了解新闻要素,寻找有效信息区间;②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③筛选整合,分条作答。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两家媒体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事件消息、原因评论)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某领域有哪些表现与问题(危害)。

(筛选整合)

4)阅读材料四,某人对某问题有异议,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你又是怎样看待此问题(浅阅读)的?

(探究题:

①明确观点。

 ②引据:

充分利用原文信息,概述相关事实。

③分析:

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

④有时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阐发所受正向或反向的启示。

(2)新闻访谈题型

1)在某个问题上,受访者持哪些看法?

(5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文本中主持人和受访者的对话中,找出与该问题相关的语段,然后根据提示性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然后分类分点作答即可。

2)访谈呈现了受访者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全文分析。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层级F。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层级C。

【解析】着眼全部文本,结合对话的具体内容概括受访者的形象特征。

答案要做到先观点后阐释,人物形象特征详见小说阅读中的人物形象知识点。

(3)新闻特写题型

1)文章开头两段(或者最后一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

请结合本 文分析其作用。

(4分)

【考点】考查新闻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等。

【解析】着眼全部文本,结合各部分的作用和新闻内容来分析,如开头两段属于导语部分。

作用是概括本篇新闻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某人做某事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考点】新闻背景的作用。

【解析】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丰厚文章内容和历史感,突出新闻价值和意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新闻(消息类)阅读知识

1)标题作用

引题——引出正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消息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正题——标题核心,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副题——补充正题,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

①分析表达技巧及其作用。

②分析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

③分析对吸引读者的作用。

④分析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

⑤分析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

2)新闻导语

①概括新闻要点,揭示新闻主题。

②奠定感情基调,营造氛围。

③制造悬念(或呈现具动感和现场感的典型镜头),激发阅读兴趣。

④结构上可引出下文事件的陈述。

⑤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手法表现新闻事件的特点。

◆⑥个别消息语言很有特点,需关注语言美方面的作用。

3)新闻背景

①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补充烘托,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

②突出人物特征。

③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体现新闻主题,增强新闻厚度和深度。

④增强表达效果。

叙述背景事件,充实文本内容,使新闻更加客观真实,现场感强,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4)段落作用

①段落内容能体现与相关事实、事物的关系。

②能表现新闻主题,使之更有深广的意义。

③照应上下文,使文章结构严谨。

⑤充实新闻内容,增强真实性、针对性、知识性,增强表达效果。

5)结语作用

①总结全文,呼应开头,使新闻结构完整。

②可以增加补充信息,增强新闻厚度。

③阐明新闻主题或深化主题,耐人寻味。

6)语言特色

①客观平实,或形象生动、感情色彩浓烈,使报道具有感染力。

②短句简洁通俗,长句严谨准确。

●③(语言的感情色彩)能表现某种特定的新闻主题。

7)语言的准确性

①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

②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

③从前后内容联系的角度思考。

④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

8)新闻的真实性

①分析再现采访过程。

   ②分析再现现场情形。

③分析从叙述人称选择。

 ④分析细节描写作用。

⑤分析新闻数据运用。

9)新闻材料的详略性

①思考材料角度是否不同。

②思考材料联系是否层进。

③思考能否开阔读者视野。

10)新闻结构的合理性

①思考能否深化主题。

 ②思考结构是否完整。

11)表达技巧的巧妙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篇章结构)

①对表现新闻对象特点的作用。

②对新闻文体特征的效果:

生动形象,增强现场感、可读性。

 

③对受众体会作者态度的作用。

④对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的作用。

⑤对表现新闻主题的作用。

12)访谈的提问方式

①趣问——消除陌生感,拉近距离。

②直问——直切主题,不转弯抹角。

③推问——用推测的方法,引导采访对象说出真相。

④旁问——不问原问题而有意问另一个问题,调节氛围、情绪

◆非连续文本,一般是3-4则消息、访谈、调查组成,几则材料围绕一个话题。

注意求同存异。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般为一道选择题(或者四选一或者五选二),一道简答题,一道分析鉴赏题。

(16分钟,6分钟读文章,3分钟做选择题,7分钟做主主观题)

I.小说阅读【4-6题】

{1}、读懂小说

读懂小说,就得弄清楚小说基本知识。

当然小说依然由内容、主题、语言、结构四要素构成。

在阅读和答题时都要有四要素的意识,四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关联的。

重点关注《小说阅读知识体系思维导图》(附后)

【一】典型小说。

典型小说一般指传统小说一类的小说,在典型环境中通过典型情节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般强化和突出人物、情节。

1.内容:

包括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1)情节:

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一般分为“开端——发展(复杂的还有再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最主要手段。

(2)人物:

人物是最核心的要素,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主人公)和次要人物。

次要人物一般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当然也可以成为小说的线索。

人物可以分为静态人物和动态人物。

人物形象由身份地位、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共同构成,当然内在特点为主。

外在包括衣着、肖像、年龄等等,这一般和内在紧密相连。

(3)环境: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情节推进的时空。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小说的时代(社会)背景,一般通过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人和事物来展现或者暗示,可以直接揭示主题,展现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

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物活动的空间,一般是由景物描写构成。

在小说考题中一般多考自然环境。

2.主题:

作者通过文本或者内容传达的对人物和社会的态度、认知与思考,或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揭示。

 (一般来说在选择题中呈现)

主题表现的途径:

(1)情节,情节展示人物活动和社会生活,它直接揭示社会本质。

(2)人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就是主题。

(3)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是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也能直接揭示主题。

3.语言:

这里指作品的语言。

小说的语言主要是记叙和描写,记叙在于陈述情节,描写在于情节的细节、人物和环境。

考题中一般就环境描写(尤其是自然环境)和人物描写(包括细节描写)进行考查,如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某一处描写是如何塑造人物的等等。

4.结构:

小说情节各部分的安排,内容之间的关系等。

包括线索、思路和结构手法和结构形式等。

小说中有一些经典的结构,如项链式结构,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与伏笔相关)等等。

还有倒叙手法、设置悬念、伏笔与照应等等。

小说的线索有时空线索、人物线索、物线等等。

【二】非典型小说

非典型小说,是相对于传统小说强化情节和人物而言,它淡化情节、弱化甚至虚化人物。

不写那么多的巧合、偶然、生死矛盾、巨大的悬念,而是力求写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平凡朴实,写平凡中的意义。

有独具特色的“那一个”(作品的特色)。

如王安忆的小小说《比邻而居》(2015全国卷)。

非典型性小说文本特点:

内容上:

市井生活小人物;

形式上:

非典型性文本淡化情节虚化人物凸显个性;

范围上:

中外名著热点。

 

艺术上:

均有与众不同的“那一个”。

——非典型小说的精彩处,当然也是难以读懂的原因。

如:

舒缓的叙事风格、绵密的心理描写、琐屑的市井生活、韵致的场景描写、内蓄的对话描写、环境描写与物的象征、明显的荒诞色彩。

非典型性小说在命题上,除了依据一般小说命题外,一定有一道题目体现其“那一个”——语言特点、重视自然环境描写、物的描绘与象征、淡化情节、虚化人物等等。

{2}会做题

1、选择题:

基本是四要素、整体与局部的全覆盖。

读懂了小说,仔细读选项,结合文本,细致分析。

每个选项要做信息切分,然后唤醒涉及的知识点和要用相应的方法,详见前面的各类题型和系统知识图。

一般错误设置在:

内容概括(形象特点)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上。

2.概括小说情节。

一般来说,要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分点概括,概括均用“何时何地何人因何如何做何事结果如何”句式完成,这是叙事文字的概括方法,可以根据要求和需要做适当取舍。

——加上线索,按照“先写……再写……然后写……最后……”来概括,即思路题的答案。

3.某一内容(语段、语句)的作用。

首先判断是不是主要情节的一部分,若是,则回答:

(1)它写了什么,是主要情节的组成部分,使小说情节更加丰富、完整。

(2)它在整个情节中的位置,和其前后情节阶段的关系。

(3)突出刻画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4)对表达主题(或者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

若不是,则答:

(1)它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思想。

(2)它对主要情节的发展和推进有何作用。

(3)它在刻画人物的形象上的作用。

4.人物形象的概括

(1)总说人物的身份地位与性质,并将人物特点列举出来。

(2)对人物特点逐一简要分析。

A.首先可以分析外在形象。

内在特点一般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大致划分为四个方面:

B.个性性格——如开朗、木讷。

C.人生态度(生活态度)——如豁达乐观、勤俭。

D.待人接物——如大方、斤斤计较、善良。

E.成长事业——如有志向、刻苦、坚持不懈等等。

5.人物形象的塑造

(1)情节直接展示人物活动,揭示人物特点;

(2)直接描写:

A肖像(外貌)描写——注意外貌与内在的关系,B动作(行为)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E情态(表情)描写,F细节描写。

(3)间接塑造:

A环境烘托人物心理,B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含反衬),C物的象征。

D其他人眼中的人物形象(其他人的评论)。

●各种描写的作用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生动形象地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突出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

反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促进情节发展。

(3)心理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情感和思想;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

6.人物的作用

这个题型一般考查次要人物。

这里以次要人物“我”为例。

(1)小说的线索,所有情节围绕这个人物得以集中,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2)情节与人物命运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增强故事的真实感。

(3)衬托主要人物。

(4)成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暗示社会环境。

(5)揭示小说主题。

7.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题,一般多考作用,少有考描写。

赏析则要都答到。

(1)环境的描写

A.社会环境。

通过人物或者富有时代特点的人文事物来展示,如描写房间的布置,人的衣着。

B.自然环境。

同诗歌鉴赏中的景物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修辞,环境特点)。

(2)环境的作用

A.为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展开提供时空,暗示社会背景。

B.营造一定的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

C.烘托人物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