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5961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x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x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浙江省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

语文

自信沉着,努力展示初中三年的学校成果!

特别提醒:

1.全卷共四大题,21小题。

满分为150分(含书写分5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座位号并在密封区内填写县(市、区)、学校、姓名和准考证号。

3.本卷答案必须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4.请你在答题中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阅卷者将根据卷面书写给你记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动。

也许有时会变得浑浊,但生命之水将chuān

(1)流不息,在浩荡之中再次变得清澈,变得bó

(2)大,变得浩瀚无yín(3)。

在阳光的照耀下,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彩,也可以化做雨露,给干hé(4)的土地以绿色的希望。

2.古诗文默写。

(9分)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鱼我所欲也》)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常被人引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自然法则的诗句是:

“▲,▲。

(6)从今年开始,国务院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和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日。

古诗词中有许多吟咏这些节日的句子,请你从这三个节日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

3.名著阅读。

(4分)

他计划写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中篇小说,书名不假思索就出来了:

《暴风雨所诞生的》。

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

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

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1)这段文字出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原苏联作家▲,文中的“他”指的是小说主人公▲。

(2分)

(2)请你说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的含义。

(2分)

4.语文综合性学习。

(8分)

有些新闻图片,常常让人感动不已。

一个人、一件事,被定格在那一瞬间……

图片1

老人名叫阎琼玛,家住甘肃省迭部县腊子口乡朱立村,今年76岁。

虽然每天要打柴背柴,但老太太总是面带笑容。

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没有丝毫做作,没有丝毫埋怨。

几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位老人早已习惯了艰难困苦,习惯了微笑面对人生。

图片2

在“5·12”大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

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

后来人们知道,这位小男孩名叫郎铮。

(1)给这两幅图片分别拟一个标题。

(2分)

(2)整合这两幅图片以及说明文字提供的信息,为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一个主题。

(3分)

(3)假如见到阎琼玛老人或者郎铮小朋友,你会对其中的一位说点什么?

(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5~14小题。

(一)(18分)

初升之月的魅力

[美]彼得·斯坦哈特

①我家附近有一座小山,我常常在夜间爬上去。

城市的噪音变成了远远的低语。

在黑暗的寂静中,我分享着蟋蟀的欢乐和鸱鸺(chīxiū,猫头鹰)的自信。

但我来观看的是月出的活剧。

因为,这使我心中重新获得被城市过于慷慨地消耗掉的宁静与明澈。

②从这座小山上,我已观看过多次的月出。

每一次月出,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激动我的心弦,然后又抚慰我的心灵。

③凝望月亮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对于史前时代的猎人们来说,头顶上的月亮就像心跳一样准确无误。

他们知道,每隔29天,月亮就会变得丰满圆润,光华四射,然后生病消瘦而死去,接着又再次诞生。

能凭经验懂得月亮的变化模式一定是一件很深奥的事。

④但我们住在户内的人,却与月亮失去了联系。

路灯的闪烁和污染的灰尘像面纱一样遮住了夜空。

虽然,人类已经在月球上漫步,但月亮却变得不是那么熟悉了。

我们之中很少有人能说出当晚的月亮将在什么时间升起。

然而,它仍然在吸引着我们的思绪。

如果我们毫无预料地突然看到一轮满月,巨大金黄,挂在地平线上,我们会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凝眸回望它那端庄的仪容。

而对那些凝望者,月亮是会有所赐予的。

⑤我懂得月亮的赐予是在一个七月的晚上,在山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注视着东面,在一道山脊的那一边有一团明亮的桔黄色的光亮,看上去像林中的篝火。

突然间,那道山脊本身似乎猛地燃烧了起来。

接着,那初升的月亮又大又红,由于夏日大气中的灰尘和水汽而变得形状怪诞,从树林中赫然升起。

⑥就这样,由于被大地灼热的气息所歪曲,月亮看起来性格乖戾,残缺不全。

但是,当月亮脱离了山脊而升起时,它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坚定性和权威感。

它的面色变化着,从红色变成桔色,变成金色,再变成冷黄色。

它似乎是从暗淡下来的大地中吸取着光明,因为,随着月亮的上升,下面的山峦和山谷变得越来越暗淡无光。

当月亮脱离了地平线,胸脯丰满浑圆,带着象牙色的清辉独自挂在那里时,山谷已成了这幅景色中的一些深深的阴影。

突然间,我感到一种自信和一种几乎想放声大笑的欢乐。

⑦这一幕延续了一个小时。

月出是缓慢的,充满了种种微妙之处。

要观赏它,我们必须渐渐置身于更古老、更耐心的时间观念之中。

观赏月亮执著地逐渐升高就是在我们自己心中找到一种不寻常的宁静。

我们的想像力渐渐意识到宇宙的广漠,大地的辽阔,感到我们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不可思议。

我们感到渺小,但享有特殊的荣幸。

⑧我常常回到初升之月的身边,特别是当各种事务把悠闲和梦幻的清晰挤到我生活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中去时,我更受到强烈的吸引。

于是我就到我的小山上去,等待那猎人的月亮,巨大、金黄的月亮升起在地平线上,使夜充满梦幻。

⑨一只鸱鸺从山岭之巅猝然扑下,无声无息,但明亮如焰。

一只蟋蟀在草丛中尖声吟唱。

我想起诗人和音乐家,想起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想起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创作的罗兰佐说道:

“月光睡眠在这岸上何等美妙!

让我们在这里坐下,让音乐之声轻轻注入我们耳中。

”我思索着,他们的诗句与音乐是否像蟋蟀的乐曲一样,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月亮的嗓音。

带着这样的思绪,我那城市生活引起的茫然迷乱融化在夜的安谧之中。

⑩恋人们和诗人们在夜里找到更深刻的含义。

我们也都会情不自禁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关于我们的起源、我们的命运。

在月亮升起时,当我们按照天空的速度减缓我们大脑的节奏时,魔力就悄悄地笼罩了我们。

我们打开感情的阀门,使我们大脑中那些在白昼里被理智锁住的部分驱动起来。

越过遥远的时空,我们倾听古代猎人们的喃喃低语,看见久远以前诗人们和恋人们的幻梦重现。

(选自《读者》,有改动)

5.文章写到了哪些月亮“凝望者”?

(3分)

6.第⑤节中“月亮的赐予”指的是什么?

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回答。

(4分)

7.第⑨节中,作者为什么要写“无声无息,但明亮如焰”的鸱鸺和“在草丛中尖声吟唱”的蟋蟀?

(3分)

8.文中一些句子语言优美而又意味深长。

请参照示例,选取一句加以赏析。

(4分)

[示例]

句子:

每一次月出,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激动我的心弦,然后又抚慰我的心灵。

赏析:

“每一次月出”如同“美妙的音乐”一样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句子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每一次月出”的美妙所在和作者对它的独特感受。

9.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所流露的情感,引发了你什么思考?

(4分)

(二)(17分)

科学可以代替一切吗?

王平

①人们相信科学是认为科学具有最大的力量,可以满足和达到人的一切愿望。

但是,人类的愿望并非是一个人的,而是有无数人的愿望,姑且不论用科学手段来达到部分人的愿望是否合理,就连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的两面性也让人感到,科学是不可能取代一切的。

例如,原子弹的发明是科学力量,但爱因斯坦已经对其有过忏悔了,认为不该研制原子弹。

②进一步从别的角度看,如果科学可以改变一切和达到人们的愿望,那么是否应当让科学来这么做?

③作为一个正常人,工作、劳动的动机是指望回报,这种回报除了生存和养家糊口外,还有作为生物进化而贮存于神经机制中的精神满足感。

英国的研究人员说,他们已经发现了这种获得回报的基因控制机理,原因在于人和猴子都有一个D2基因。

如果切断猴子大脑中D2基因,会使猴子忘记对奖赏的需求,也就能让猴子没有抱怨、没有需求也不要奖励,一直以最快和最好的状态工作,并且既不怠工,也不表现出不满。

同样,也可以对人进行这种基因改造。

④这样的观点甚至获得了一些伦理学家的支持。

比如,牛津大学伦理学教授朱利安·瑟武列斯库就认为,人们有“道德上的义务”从基因上改进后代。

进行这项研究的神经生物学家巴里·里士满也表示,找到改造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方法为期不远。

也就是说,通过基因改造,不计回报永远工作的“超人”或“完美之人”可能会出现。

⑤看来,科学可以改造人性已呈现希望之光。

⑥问题的实质在于,原本用于治疗疾病的方式现在被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用于正常人的基因改造,跨越这一界线会为人类带来什么?

⑦当基因改造从治疗疾病转向改造正常人时,人类的敬畏就不可避免地从过去的宗教、权力或政治转移到了科学,科学在逐渐取代“上帝”的角色。

说得简单一些,科学家可能成为人人敬畏的“上帝”,因为他们有权决定对每个并不完美的人进行基因改造,而并不理会这些人的自由意志。

⑧其实,对今天并不完美的正常人进行基因改造并非是“上帝”的意旨。

自然的造化把人造就成并不完美的状态并不是为了留给今天的科学家来改造或有意把“上帝”的权力移交给科学(家),而是大自然懂得不必这么做,把人造就得有缺陷和弱点反而更有利于人类。

⑨大自然的造化还在于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自由和选择,因为只有有选择和有自由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由于存在不同的差异,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觉自愿的行为、认知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设计自己的人生和生活道路,人生才充满希望和趣味。

⑩剩下的问题是,即使基因改造可行,也会遇到自然法则的抗衡。

比如,努力工作和获得报酬与奖励是一个镍币的两面。

如果去除了奖励和适当休息(休息也是回报之一种),人就完全会成为不知疲倦的机器,最终死于高强度的工作。

另一方面,自然造化把人塑造成今天这样的凡夫俗子,渴望报酬与奖励,有自私、虚荣、嫉妒等弱点,正是人性的自然和可爱之处。

否则,即使工作获得巨大成绩也得不到奖励并从工作的成就中获得乐趣,这样的人不正是抑郁症和强迫症患者么?

说实话,对于忘却报酬只知干活之类的基因改造,也许只有老板最喜欢,而被改造者只会感到痛苦和恐惧。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得掂量掂量,科学和科学家是否应当继“上帝”之后以人不完美或有“原罪”的借口让人接受基因改造。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动)

10.仿照第①节的举例方法,请你写出一个例子,用来证明“科学是不可能取代一切的”。

(3分)

11.第⑥节中“这一界线”指的是什么?

(3分)

12.从全文看,作者反对让正常人接受基因改造的理由是什么?

(4分)

13.文中“看来”“其实”“另一方面”“说实话”等词语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

(3分)

14.科学具有最大的力量,但是科学又不可能取代一切。

对于文中的论断,你有什么评论?

(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5分)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15~20小题。

(一)(6分)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5.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

(1)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

(2)的情态。

(4分)

16.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

(2分)

(二)(19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

龙曰:

“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

“人畋得兽,我畋得士。

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

【注】①赵简子:

即赵鞅。

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

农夫。

③晋文公:

即重耳。

春秋时晋国国君。

④卫:

春秋时的卫国。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5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4)赵简子出畋

(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6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人爵愈贵者愈危。

19.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4分)

20.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4分)

四、写作(共60分)

21.题目:

想飞就能飞起来

要求:

(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和他人的作品;(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老师、同学的真实姓名。

浙江省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它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它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与评卷教师共勉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川博垠涸(4分,每空1分,写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2.

(1)君子好逑

(2)会当凌绝顶(3)似曾相识燕归来(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生而取义者也(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示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宋·黄庭坚)端午:

五月五日午,薰风自南至。

(宋·文天祥)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唐·李隆基)中秋: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9分,每空1分,写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3.

(1)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保尔、柯察金)(2分,每空1分,写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2)钢是在烈火里锻烧、高度冷却后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的。

小说用保尔的成长经历诠释了书名的含义。

(2分,要求有一定的内容概括和含义解释,语句通顺)

4.

(1)示例:

图片1:

《微笑》《乐观的老人》图片2:

《感恩》《废墟中的敬礼》(2分,各1分。

要求紧扣图片主旨,文字简洁)

(2)示例:

“当人生的风雨向我们袭来的时候”“乐观与勇敢——支撑生命的力量”“生活中的感动”(3分,必须整合两张图片的有关信息,否则扣1分)(3)略。

(3分,内容2分;语言得体1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18分)

5.“我”(“我们”)、猎人、诗人、恋人。

(3分,列出3个即可给满分)

6.在观察初升之月的过程中,让人深切感受到“自信”“欢乐”“宁静”“荣幸”,享受这“初升之月的魅力”。

(4分,要求概括写出初升之月带来的奇妙感受和无穷“魅力”,酌情给分)

7.为了衬托月光下夜的安谧。

(3分)

8.略。

(4分,句子抄录1分;赏析3分,要求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加以赏析,只写出其中一方面,最多给2分)

9.略。

(4分,能扣住文章的主旨或感情基调,写出一点阅读感悟即可)

(二)(17分)

10.示例:

只能机器人的发明是科学力量,但是一旦由机器人包揽所有家务活,人类就无法体验生活细节的乐趣。

(3分,根据内容的科学性和表达水平酌情给分)

11.基因改造从治疗疾病转向改造正常人。

(3分)

12.大自然把人造就得有缺陷和弱点反而更有利于人类;大自然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自由和选择,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即使基因改造可行,也会遇到自然法则的抗衡;基因改造会改变人性的自然和可爱。

(4分,要求进行适当的概括,若抄录相关的句子也给分,写出两条以上即可)

13.在段与段之间起语意的承接或转换作用。

(3分)

14.提示: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培养正确的科学观。

(4分,能从文章的内容出发,结合个人认识,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三、古诗文阅读(共25分)

(一)(6分)

15.

(1)满院盛开

(2)入迷、留连忘返(4分,每空2分)

16.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

(2分,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亦可)

(二)(19分)

17.

(1)长,身高

(2)确实(3)受蒙蔽而不明(4)打猎(5)攀援、爬(树)(5分,每字1分)

18.

(1)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

(2)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3)人的爵位(地位)越高就越危险。

(6分,每句2分,大意写出即可)

19.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4分,大意写出即可)

20.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

(4分,两者不同的进谏方法各2分)

四、写作(共60分)

21.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60~54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感情真挚,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有文采,标点正确,600字以上。

二类卷(53~48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标点正确,600字左右。

三类卷(47~36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感情真挚,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点错误不多,500字左右。

四类卷(35~24分)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在500以下。

五类卷(23分以下)不符合题意,文理不通,结构层次杂乱无章,通篇不知所云,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字数不足300。

说明:

1、建议采用三人独立评分,取其平均分的方法,当有两人评分差距在6分以上,应交阅卷组相关负责人审核。

2、鼓励给好文章打高分。

23分以下的评分应慎重。

3、符合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条,可酌情加1~3分,加至满分为止。

(1)构思新颖,有创意。

(2)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

(3)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对生活有独到见解。

(4)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4、缺少题目扣2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者不计),不足3个字不扣,扣完3分为止。

若字数不足,因已在分类评分中有所体现,不作单独扣分。

卷面书写(共5分)

由专人评分: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给5分;卷面整洁,书写规范给4~3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给2分;卷面杂乱给1~0分。

浙江省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

座位号

语文答题卷

题号

书写

总分

(一)

(二)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4分)

(1)

(2)(3)(4)

2.(9分)

(1)

(2)

(3)

(4)

(5)

(6),。

3.(4分)

(1)

(2)

4.(8分)

(1)图片1:

图片2:

(2)

(3)

得分

评卷人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18分)

5.(3分)

6.(4分)

7.(3分)

8.(4分)句子:

赏析:

9.(4分)

得分

评卷人

(二)(17分)

10.(3分)

11.(3分)

12.(4分)

13.(3分)

14.(4分)

得分

评卷人

三、古诗文阅读(共25分)

(一)(6分)

15.(4分)

(1)

(2)

16.(2分)

(二)(19分)

17.(5分)

(1)

(2)

(3)(4)

(5)

18.(6分)

(1)

(2)

(3)

19.(4分)

20.(4分)

得分

评卷人

四、写作(共60分)

21.题目:

想飞就能飞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