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汇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79211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汇总.docx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汇总.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汇总.docx

温州市测绘志送审稿大事记汇总

 

大事记

 

温州自汉惠帝三年(前192),驺摇封东海王始,历代构筑城池、兴修水利、开凿道路、修建房宅、土地经界、航运和战事等皆以测绘为先导。

 

惠帝三年(前192)

驺摇封东海王,都东瓯(治今温州)。

驺摇引导瓯人“启土俗化”,改变“断发文身、图腾习俗”、“肇辟蓁芜、开辟农田水利”。

永和三年(138)

置永宁县,县治贤宰乡(今永嘉县瓯北镇),是为温州建县之始。

建安年间(196—220)

蔡敬则立东部都尉公署于邵公屿(今瑞安市城区),“筑城郭、浚河道,号令明肃、境内大治”,浙南平原得到治理、开发。

 

三国吴

赤乌二年(239)

析永宁县大罗山以南置罗阳县,宝鼎三年(268)改名安阳。

罗阳建石紫河埭在县治西半里,埭长三十八丈,为瑞安历史上的重要水利工程,控制内河蓄泄。

其地有横屿船屯(在今平阳县),为江南沿海主要造船基地,系东汉和三国间为永宁县属地时所建。

 

太康元年(280)

改安阳县为安固县。

四年(283),析安固县南境置始阳县;旋改为横阳县。

永康年间(300—301)

太康年间,横阳人周凯倡导治永宁、安固、横阳三江(今瓯江、飞云江、鳌江)下游流域沼泽淤地,使“三江东往于海”。

周凯抗洪殉职,后人立庙奉祀,视为治水圣人。

太宁元年(323)

始置永嘉郡,辖永宁、安固、横阳、松阳4县。

精于堪舆学的郭璞受请为永嘉郡建城选址。

他仰观天文、俯察地利、相度斗城,登西郭山,见九山错列,犹如北斗星座,即建议跨山造城,初名斗城,建城时有白鹿衔花之瑞,又名白鹿城或鹿城。

郭璞不仅筑城,还成功治水,通五行之水,三水贯通,五行相生,又引三溪水,入城南水门,排城北水门入瓯江。

建城内一街一河,形成一个活动水网,调节控制水量,又开二十八口水井。

他在瓯逗留期间,并为横阳县规划迁移县治,建筑城池,兴修水利。

宁康二年(374)

析永宁县东部置乐成县。

晋时永宁、安固、横阳3县筑海塘、江堤、开河8条。

 

南朝

宋(420—479)

安固县城扩建,疏导县前河、西河、午堤河。

受集云山来水汇于北湖,引水入北水门,绕城河出东水门,引溉郭外民田。

宋·景平元年(423)

谢灵运任永嘉郡守。

在郡一年,兴农田水利,建房宅,择居郡城积谷山西麓,建池上楼、开凿春草池、重修积谷山下洌井。

离任后移籍会稽始宁,开凿始宁至临海郡城的古道。

 

开皇九年(589)

平陈,废永嘉郡、临海郡置处州,治括苍(今丽水市)。

改永宁为永嘉县,撤横阳并入安固县,撤乐成并入永嘉县,均隶处州。

开皇十二年(592)

改处州为括州。

省安固入永嘉县。

大业三年(607)

改括州为永嘉郡,治仍括苍。

至隋末,永嘉郡辖括苍、永嘉、松阳、临海四县。

 

武德四年(621)

改永嘉郡为括州,置总管府。

武德五年(622)

析括州之永嘉县置东嘉州,并置前永宁、安固、乐成、横阳四县。

武德七年(624)

改永宁县为永嘉县,乐成县并入。

上元二年(675)

析括州之永嘉、安固两县置温州,州治设永嘉县城区(今鹿城区),温州之名始于此。

武周大足元年(701)

复置横阳县。

至此温州辖永嘉、乐成、安固、横阳四县。

贞元四年(788)

温州刺史路应,于乐成、横阳二县率民修河筑堰,使“二邑得上田,除水害”,乐琯、瑞平两塘河形成。

大和九年(835)

南塘河(即今温瑞塘河)全线贯通。

会昌四年(844)

温州刺史韦庸治理郡城西南水患,凿河十里,筑堤引三溪(即今瞿溪、郭溪、雄溪)之水溉田,泄洪水入江。

民称其湖曰“会昌湖”,堤曰“韦公堤”。

天复三年(903)

安固县改称瑞安县。

 

五代

后梁开平元年(907)

温州刺史钱元瓘营造“钱氏子城”,开浚城濠及护城河,以固温州城防。

后梁开平二年(908)

乐成县改称乐清县。

后梁乾化三年(913)

横阳县民开垦江南平原,开凿“江南内河”。

次年横阳县改称平阳县,江南运河西干渠形成(在今苍南境内)。

后唐长兴年(932)

乐清县令丁公率民治田、筑埭,形成北阁、丁公、久防三处水利,引水溉田,民感公德,因名“丁公埭”。

大平兴国三年(978)

温州由节度州降为军事州,属两浙路,辖永嘉、乐清、瑞安、平阳四县。

元丰年间(1078—1085)

各地出现集镇。

平阳县有前仓(今作钱仓),舥槽(今作舥艚)、泥山(今作宜山)三镇,瑞安县有瑞安、永安二镇,乐清县有柳市、封市(今虹桥)二镇。

元丰四年(1081)

温州知州李均、瑞安县令朱素等率众建石岗陡门,此陡门为南塘河(即今温瑞塘河)排洪、蓄水的重要枢纽。

元祐三年(1088)

温州创立“永嘉水则”,在府治谯楼前的五福桥第二间的石柱上刻“平”字,永瑞塘河诸乡水皆视水则为准,规定河水位至“平”字上高七寸,合开陡门泄水,“平”字下低三寸,合闸陡门蓄水。

绍圣二年(1095)

温州知州杨蟠整修永嘉城内街坊,重定三十六街坊名。

建炎元年(1127)

瑞安县陶山废湖为田,开发陶山平原,当时它是温州最大的圩田工程。

绍兴二年(1132)

乐清知县刘默发动民工修筑乐清至琯头五十里海塘,后人称为“刘公塘”。

绍兴七年(1137)

蜀僧清了率众填平孤屿中川,移建江心寺于其上,又称中川寺。

绍兴二十四年(1154)

筑成永嘉场军前大埭和平水埭(在今龙湾区)。

绍兴年间(1131—1162)

平阳江南经多年疏浚潮沟,形成江南运河东干渠(今苍南县境内)。

淳熙四年(1177)

温州知府韩彦直募民工一万三千余工,疏浚永嘉环城河,二万三百余丈。

是年叶适撰写《东嘉开河记》。

淳熙十三年(1186)

温州知州沈枢重修南塘河七十余里(即今温瑞塘河),次年竣工。

陈傅良作《温州重修南塘记》。

淳熙年间(1174—1189)

平阳县左司议蔡必胜率众修万全塘(平阳城北至飞云江南岸),长三十五里。

嘉定五年(1213)

温州知州杨简倡导平阳江南(今苍南县)官民修筑下涝陡门、塘湾陡门、楼浦陡门、江西陡门、新陡门、萧家渡陡门等6座陡门,习称“嘉定六陡”。

咸淳元年(1265)

原永嘉郡王赵禥即帝位(度宗),以其潜邸在瑞安,改温州为瑞安府,府治仍在永嘉。

据记载史志资料,宋代温州沿海4县(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共筑海塘、江堤44条;建陡门137座,围区内疏浚河道83条,修建埭堰271处。

 

至元十四年(1277)

三月,改瑞安府为温州路,下辖永嘉、乐清、瑞安、平阳4县。

元贞元年(1295)

瑞安、平阳以户逾五万,以县升州。

大德年间(1297—1307)

永嘉县尹王安贞率乡民重修华盖乡茅竹陡门,并疏浚陡门浦。

大德十年(1306)

提控腾天骥,役民修筑平阳江南东塘一百二十丈。

至大四年(1311)

瑞安筑昭仁陡门。

至顺三年(1332)

永嘉城郊筑黄湖埭、莲花埭以潴三溪水,灌农田二万顷。

至正十三年(1353)

拆除钱氏子城,只存南城门“谯楼”。

至正二十四年(1364)

瑞安扩建城墙,辟东北水门,曲折沟通城镇各河道,向东水门导泄。

至正二十七年(1367)

乐清重浚城内河,沟通东、西渠与二溪,引山泉入城,导洪水出东塘入海。

 

洪武元年(1368)

温州改路为府,领瑞安州、平阳州、永嘉县、乐清县,设温州卫,实行军垦。

洪武二年(1369)

降瑞安州、平阳州为瑞安县、平阳县。

瑞安县履田丈量,土地以户口编黄册,以位置编造鱼鳞册。

洪武四年至宣德七年(1371—1435)

修成的《武备志》中有温州沿海区域图。

洪武十一年(1378)

永嘉知县梁瑀,履亩占数,编号画图,以正经界。

洪武十七年(1384)

信国公汤和,奉旨巡视浙东沿海,筑城设防倭犯、军垦涂地,先后建成磐石(卫)、蒲岐、永嘉、宁村、瑞安、海安、沙园、金乡(卫)、蒲门、壮士等卫所。

并大事整修温州府城,城周18里,设7门;疏浚城内诸河以便粮运。

为纪念他,“新河”更名“信河”,地名“信河街”。

洪武二十年(1387)

浙江全省土地经界开始,洪武二十四年,瑞安全县田地564400亩,为瑞安历史最早的土地经界统计数。

洪武二十七年(1394)

瑞安县在飞云江两岸修筑圩岸塘80里。

洪武二十八年(1395)

乐清县民新开河37条,县西八条,县东二十九条,初步形成乐清平原河网。

永乐十年(1412)

平阳修筑捍潮堤堰130里。

宣德五年(1430)

何文渊出任温州知府,在任六年,主持重修瑞安石岗陡门,乐清蒲岐海塘七百八十四丈,修建瞿溪埭闸一座蓄水引水田数千庙,后人称“何公埭”。

景泰三年(1452)

五月,划瑞安县义翔乡5都12里、平阳县归仁乡3都6里,置泰顺县。

成化十二年(1476)

划乐清县东部山门乡3都及玉环乡桃花溪以北3都,共6都,入太平县(今温岭县)。

正德五年(1510)

是年乐清民苦于田旱,知县徐公相视水道,刻木测量,凿石筑埭数里,施利惠民,后人称“徐公埭”。

正德十五年(1520)

温州知府陆鳌,委推官程资重修蒲州埭,永嘉、瑞安24万亩田受益。

万历二年知府杨邦宪复修。

嗣后知府卫承芳,经实地测量,置水湫九处,分导主流蓄泄相宜,埭方固之。

嘉靖八年(1529)

朝廷首辅张璁,命温州府尽拆河道设障,举城重浚城河,开复故道。

嘉靖二十年(1541)

罗洪先绘制成《广舆图》,其中《浙江舆图》是浙江省第一幅行政区域图,图内详绘温州区域。

嘉靖二十七年(1548)

御史按郡筑永嘉“沙城”(又名滨海长堤),委瑞安县丞曹龙督修,自北起沙村寨,南达一都长沙,计长四千六百十九丈,历时三载竣工。

嘉靖三十五年(1556)

胡宗宪总督浙江军务,委郑若曾编成海防巨著《筹海图编》,卷五的《全浙沿海总图》中第一幅为温州府图,对温州的海域、陆地及倭寇入侵的线路均有详尽的标识。

万历七年(1579)

瑞安知府齐柯,建丈量之议,亲为履田、握标登记、一无遗漏。

万历九年,大丈天下民田。

万历十年,完成全省土地经界。

万历三十三年(1605)

刊印“温州府境图”,这是温州市目前保存的最古老的地图。

(明代温州沿海各县总计建造陡门13座,新开河道44条。

 

顺治十四年(1657)

温州推官刘矩宗,“勘治海田、豁无田之税”。

顺治十八年(1661)

八月,清廷为切断郑成功与沿海人民联系,下迁界令。

温州沿海居民被迫内迁,永嘉迁三十里,瑞安五里,平阳十里,插木为界,名为“迁界’。

康熙八年(1669)

乐清知县窦三聘“履亩、察弊剔奸、民困乃苏”。

康熙九年(1670)

清廷下令展界,恢复“迁界”时的界外地,允许原沿海居民回乡耕种,温州沿海弃地逐渐恢复。

平阳蒲门延至康熙二十三年始展复。

康熙十三年(1674)

靖南王耿精忠据闽反清。

温州遭“耿变”之害,莲花埭及浦桥毁,康熙三十八年,移埭址于浦桥内重建,更名谢婆埭。

康熙五十七年(1718)

一月,全国性测量完成。

是年,皇舆全览图完成编绘,该图为中国首次按经纬度点控制和全面实测的全国性地图,比例尺约1:

140万,内有全国图1幅,分省图32幅,其中有温州区域详细绘制。

雍正四年(1726)

永嘉县永嘉场新筑长沙塘四千七百零六丈,山北塘一千零五十丈,共围涂地一万二千亩。

雍正五年(1727)

温处道、知府、知县率绅士薛英等,废谢婆埭,下移于浦桥外,复建莲花埭,内控三溪水,外捍咸潮,为温州一方水利之要。

雍正六年(1728)

析乐清、太平两县部分地置玉环厅,隶温州府。

同年,瑞安知县乌铨清丈田亩。

“以亩配丁、民无拖累之征、户免无田之苦”。

同年,乐清知县唐传钰,役民开浚东乡河。

河道自钱家垟至南坪、蒲岐等地。

溉田十余万亩。

雍正八年(1730)

陈伧炯编成《海国闻见录》,对温州港有详细描绘。

雍正九年(1731)

平阳兴建渡龙陡门,历经九年竣工。

雍正十三年(1735)

福鼎陈汝白兄弟来乐清南塘围垦涂地,至乾隆四十三年共筑塘八处,围地8000余亩。

乾隆元年(1736)

瑞安县民于城东海涂另筑新横塘围垦土地,塘长45里,并在东山上埠建2孔陡门一座。

乾隆二年(1737)

八月,平阳大风雨七昼夜,海溢内涝、田禾尽没、江口海塘冲毁、民大饥,是岁,奉旨以工代赈,县民筑堤九百二十丈,起于江口、经三官瓦窑、林家院、舥艚直达老城。

乾隆三年(1738)

大饥,分司唐渐勘视后请寓赈于工。

委员修筑平阳仙口土塘一百九十二丈,又筑宋埠土塘三百八十丈,鳌江北岸江口土塘五百丈,并修筑小陡。

又知县彭绍堂谕瑞平两县厘民派费重修万全沙塘陡门。

同年,清重修黄华塘,并与智广塘等九塘相连接共长四千一百六十五丈。

乾隆四年(1739年)

平阳知县彭绍堂率万全六都乡民,兴建宋埠陡门。

乾隆十一年(1746年)

扩建平阳万全塘角大陡门三座、小陡门一座,东西筑埭以捍潮护岸。

乾隆十三年(1748)

永嘉场建山北塘,长约十里,受益蒲田一万二千亩。

乾隆二十七年(1762)

编制《温州府全图》。

嘉庆十三年(1808)

瑞安知县张德标,率邑人疏浚城内河,并开浚各支河。

道光二十一年(1841)

温州知府组织绘制海防图集《温州全图》(共十六幅图)。

1846年,该图集有七幅(后又增加二幅)入藏英国国家博物馆。

道光二十四年(1844)

十一月二十八日,三艘英国船进入温州港,擅自测量港口南北水道,绘制海图。

瑞安乡绅洪守一发起修筑瑞安东门至帆游四十里塘河,及河上五十余座桥梁,历时三年。

咸丰四年(1854)

永嘉县民重修蒲州埭,累费二万两,永、瑞二县农田受益。

同治九年(1870)

李永澜绘制《温州府治全图》

光绪三年(1877)

一月,海关总税务局英人赫德派英籍税务司好博逊筹建温州海关,三月二日,乘“凌风”艇来温,对港内航道经半个月测量,选定关址,英1877年《温州港航道图》是最早用新法测绘的温州港图。

四月,英国首任驻温领事阿尔·巴斯特选择江心屿孟楼为临时馆址,在江心屿东塔下圈占土地筹建领事馆馆舍。

六月,德国炮舰“赛克洛波号“对温州港内航道进行测量。

光绪四年(1878)

七月,瓯海关在江心屿东南“象岩”上竖立铁柱,顶端悬挂圆球,作为航行标志,这是温州港近代最早的航标(立标)。

(1958年,象岩灯桩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电气灯桩。

光绪五年(1879)

温州知州梁铭树役乡民督筑驿头埭一百四十余丈。

乐清县永康乡监生徐遇清率乡民开浚新河五百七十丈。

光绪八年(1882)

《温州城池坊巷图》刊印。

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

英国海军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大三角测量,并作平差计算。

花鸟山、大戢山、韭山列岛3点作天文观测。

光绪十九年(1893)

温州府海防同知郭钟岳按原图缩绘制成《温州府海防营汎图》。

光绪二十三年(1897)

朱正元编制《御览江浙闽沿海图》,这是19世纪中国编制的最佳的海图集。

光绪二十七年(1901)

瑞安莘塍张钢等人向知县上书建议筑成东海新塘,南起东山,北到梅头,长约40里。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十月十三日,瓯海关在飞云江口外,大北列岛东端,建造温州沿海的第一座灯塔“冬瓜屿灯塔”。

宣统二年(1910)

上海商务印书馆首版1:

85万《浙江省全图》,对温州市的行政区划、海港全貌有详尽的描绘。

(清代筑塘围垦海涂面积,据《土地赋税》记载:

永嘉县一万二千亩、乐清县二万九千五百十五亩亩、瑞安县九千七百五十五亩,合计五万一千二百七十亩。

 

中华民国

民国3年(1914)

5月,置瓯海道,下辖16县:

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玉环、丽水、缙云、青田、松阳、遂昌、云和、龙泉、庆元、景宁、宣平。

治所设永嘉县城区(今鹿城区)。

民国4年(1915)

浙江陆军测量局完成1:

10万浙江省地形图的调查绘制。

浙江外海水上警察厅测制浙江省沿海自岱山至洞头1:

10万海图20幅。

民国5年(1916)

浙江省水利委员会第一测量队来温测量瓯江,瓯海道尹黄庆澜委托地人徐宗达向队商借仪器,测量城河干道草图和沿江各陡门高程、江河水位资料及工程设计,主持拆修海坛陡门和举城重浚河道。

是年,浙江海塘测量处测绘成1:

1万《浙江江海塘形势图》。

中国海关测绘成1:

2.42万《温州港图》。

10月27日,浙江省长吴公望提出修筑浙江省道,经省道筹备处派员测量,确定线路:

由杭州经嵊县、天台、温州至福建,称浙闽正线,此线路与南朝谢灵运开辟的古道部分相同。

民国7年(1918)

浙江陆军测量局改测全省三等三角。

民国9—18年(1920—1929)

测绘全市范围1∶5万地形图54幅。

民国15年(1926)

浙江省全省三等三角测量完成。

民国16年(1927)

3月,瓯海道撤销。

温属各县直接由省管辖。

民国17年(1928)

测量温州城内河道面积468.3亩。

(后于1957年实测地形图并与1928年地形图对比,城内河道面积缩小为213亩。

1986年再次测量城内河道面积只存171亩。

秋,温州美术印刷公司印制,中华书局、商务印书分局发行《永嘉县城区全图》。

是年,浙江测量学会成立。

民国18年(1929)

浙江省陆地测量局建立玉环坎门验潮所。

民国18—22年(1929—1933)

海道测量局施测温台沿海1∶2万~1∶10万海道图10幅。

民国19年(1930)

浙江省水利局对浙江一些主要河流开始进行三角测量。

是年,浙江省测量学会《浙江测量杂志》创刊。

民国20年(1931)

9月,海军海道测量局“庆云号”来温测量温州港和进口海道,绘制海图。

是年,浙江省水利局对浙江一些主要河流水准测量结束。

民国21年(1932)

4月,浙江省水利局对浙江一些主要河流开始进行1∶5000、1∶1万地形测量。

5月,浙江省实行县政督察区制,全省划12区。

永嘉、乐清、瑞安、平阳、玉环属第十县政督察区(首县为永嘉),泰顺属第十二县政督察区(首县为龙泉)。

8月,全省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永嘉、乐清、瑞安、平阳、玉环属第四区(第四特区),泰顺属第三区(第三特区)。

民国22年(1933),浙江裁撤第二行政督察区,第四区改称第三区,或称永嘉行政督察区。

浙江省水利局对浙江一些主要河流三角测量结束。

洞头籍革命先驱林环岛筹建的“虎头屿灯塔”发光。

(1941年日军侵占温州终止发光。

民国22年(1933)

瑞安城乡各都丈量土地,绘制丘形图。

永嘉县设立土地清丈处。

在南塘建造飞机场。

民国24年(1935)

4月,永嘉县地政处成立,进行地籍登记整理工作,为全国5个试点县之一,计500人。

购置10台进口经纬仪,颁布地籍测绘规范、技术标准。

至1946年实测永嘉地籍图。

6月,全省划为9个区,永嘉、瑞安、乐清、平阳、泰顺、玉环县属第八区。

是年,浙江省水利局对浙江一些主要河流进行的1∶5000、1∶1万地形测量结束。

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派测量队勘测飞云江九溪、泗溪及百丈漈水力资源。

民国25年(1936)

永嘉县大兴水利,以测量为先导,改建灰桥、海坦、广化、西部陡门及东陡门、下陡门等。

民国26年(1937)

11月,永嘉县地政处据城厢地籍图缩编制成1∶5000《实测永嘉县城厢街巷详图》。

是年,温州始设气象“测候站”,并在西郭金沙岭设置“瓯江水位站”,按规范记录气象、水文、雨量的资料。

(至1943年,永嘉、瑞安、平阳、泰顺等县先后设置“测候站”。

民国27年(1938)

1月,1921年海军部设立的海道测量局奉命暂行裁撤,测绘人员部分遣散,测量舰艇5艘悉被日本侵略军炸沉。

永嘉县地政处绘制全县土地活页总拼接进程图,共64页,装订成册。

民国28年(1939)

浙江省大三角测量完成。

民国29年(1940)

永嘉县地政处改为土地登记处和土地测量队,在县政府内设地政科。

永嘉县瓯江以南乡镇的平原户地测绘及土地登记工作陆续完成。

标高假定浙江省陆地测量局紫微园原点以五十公尺起算,用地突破了郭璞建城范围。

民国30年(1941)

永嘉县田赋管理处成立。

4月19日,侵华日军南犯,温州城沦陷。

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和永嘉县政府分别撤往枫林、瞿溪;5月3日,迁回城区。

次年7月11日,温州第二次沦陷;8月25日,日军撤退。

是年,平阳张树森编著的《最小二乘法》出版。

民国31年(1942)

5月,八区行署聘华北水利委员会技术人员进行永瑞平原水利查勘规划及工程测量设计,完成《浙江省瓯江飞云江间滨海区域陡门改善计划书》。

测量计算永瑞塘河的河道面积为17.8平方千米,永强片河道面积2.4平方千米。

民国32年(1943)

浙江省水利局成立浙东“温属滨海海涂测量队”和“台属滨海海涂测量队”。

温属队测1:

1万地形图54幅,台属队测1∶1万地形图62幅。

民国33年(1944)

华北水利委员会驻温测量队勘测平阳南港、北港工程。

9月9日,温州城第三次沦陷。

次年6月17日光复。

民国35年(1946)

浙江省地政局成立后,温州各县先后成立地籍整理处,并设立测量队,以地籍整理工作为重心,清丈、登记全县土地。

12月,析瑞安县的大峃、玉壶、峃口,珊溪等10个乡镇,青田县之南田、西坑、黄坦等6个乡,泰顺县的汇溪、两岸2个乡及山垟、桂库等地置文成县。

民国36年(1947)

9月,计划兴建的金华至温州的铁路线路踏勘工作完毕,总长225千米。

成立浙江第十四测量队,负责完成温州地籍测量。

下半年省地政局在温州办测绘人员培训班,招收学员80名。

民国37年(1948)

一月,文成县成立。

四月,温州由第八行政督察区改称为第五行政督察区,辖永嘉、乐清、瑞安、平阳、临海、温岭、天台、黄岩、仙居、宁海、三门、玉环等十二县,次月,临海、天台、黄岩、仙居、三门等县划出,将青田划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

8月26日,成立第五区专员公署,并将永嘉城区、城郊及梧埏、永强、三溪、藤桥、西岸等江南地区划出,设立温州市,直属省人民政府。

10月,第五专员公署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

温州专区,辖永嘉、乐清、瑞安、平阳、泰顺、青田、文成、玉环县。

1950年

5月,温州市郊的梧埏、永强、三溪、藤桥4区划归永嘉县。

温州市建设局编制《温州市旧城河道分布图》。

浙江地质调查所测量平阳矾矿1∶2000、1∶5000地形图。

省水利局开始进行全省主要河流流域三角测量、地形测量。

1951年

2月,华东军区海军1949年6月组建的海道测量局及其海道测量队改隶军委海军司令部。

1953年扩编为海道测量部,1959年11月改名为航海保证部。

1952年

1月,丽水专区撤销。

丽水、云和、龙泉、庆元、景宁5县划入温州专区。

1953年

全省第一次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测量开始。

6月,析玉环县原辖洞头、大门2个区及周围小岛划设洞头县。

7月,析平阳县原属矾山区的明矾矿区,成立明矾矿区(县级),直辖温州专区。

1955年4月,明矾矿区更名为矾山矿区。

1954年

5月22日,台州专区撤销,温岭、黄岩、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归温州专署管辖。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测绘完成乐清、永嘉、平阳、瑞安沿海平原区域1∶1万地形图。

浙江省水利局,对乐清虹桥区河道进行测量,提出虹桥地区治涝方案。

总参谋部测绘局开始在浙江进行一、二等三角测量。

1955年

1月,东海舰队机动测量队参加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测绘保障。

5月,浙江省水利局设测量总队,开始进行全省各主要河流流域三、四等水准测量。

5月14日,温州至分水关段公路由省公路局第二测量队在原有公路基础上重新测设,1956年1月1日全线通车。

温州专署水利局测量队和浙江省水电设计院测量队,完成桐溪水库1:

1000地形图37幅,面积7.4平方千米。

1951—1955年,浙江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