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测试.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测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测试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是()
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
(把“变化”改为“改变”)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
(删掉“当”和“时”)
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
(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
(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2.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B.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C.“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D.应该关注的是形式?
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3.下列各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汉语中好多词语都带有感情色彩,如“(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朱自清《春》)中的“卖弄”一词就是贬词褒用。
B.“听说你家舍妹要去当兵,她这种雄心壮志令我佩服不已。
”一句中谦辞的使用是正确的。
C.我狠命地捶打着这两条可恨的腿,喊道:
“我可活什么劲儿!
”一句中加点的“捶打”是动词,“可恨”是形容词。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4.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或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酝酿(yùnniàng) 澄清(dèngqīng) 憔瘁 狭隘
B.风筝(fēngzhēng) 贮蓄(chǔxù) 分岐 殉职
C.黄晕(huángyūn) 棱镜(língjing) 徘徊 云宵
D.蓑衣(suōyī) 粗犷(cūguǎng) 匿笑 热忱
5.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亢kàng奋颤chàn栗蓦mò然浑身解xiè数
B.瞋chēn视羁jī绊惬qiè意参差cī不齐
C.挣zhèng脱冗rǒng杂阐chǎn述叱咤chà风云
D.归省shěng晦huì暗烧灼zhuó戛jiá然而止
二、现代文阅读
6.阅读文章后答题
桐花如常
许冬林
(1)不喜欢桐花多年。
(2)觉得它肥俗,香气浓烈到撞人。
落花时,样子邋遢。
(3)在我们江北,谷雨之后,桐花最盛。
(4)少年时居住的老宅西边,有一棵桐树,是白桐,也叫泡桐,粗壮,高大,枝叶覆满头顶天空,指手画脚。
(A)我放学回家,穿过开着无边无际紫云英的田野,老远看见我家屋西的桐花,白发苍苍地开上云天。
桐花下,炊烟升起,猜想母亲一定正手忙脚乱地做饭。
桐花粉紫色。
浅浅的粉紫,隔着春暮的天光烟蔼看去,竟像是颜料在水里化掉了,化成一团不干不净的灰白色。
这样的灰白色,是薄凉的,像日子,不过节也不做喜事的乡下日子。
寻常的日子。
(5)有一回,朋友跟我描述她在乡间看到的桐花有多美,我心里想笑。
桐花能有多美?
匆匆一见,如旅途上的艳遇,不负责洗臭袜子也不用油污满身地下厨房,没熬过漫长的相看生厌的时光,那情感自然是轻吐芬芳。
(6)我想起从前我家的那棵桐树,春暮的雨愁愁长长地下,屋外的墙角处,腐烂的树根边,都生了一簇簇的野蘑菇,肥厚的桐花花瓣铿然坠落,砸在滑腻的湿地上,混进潮腥的野蘑菇丛里,然后一起腐烂。
空气里,桐花的味道又湿又重,缠绕不散,像玄奥难解的命运。
夏天,算命先生坐在村口的桐树阴下,一卦一卦地算。
他说人在命运里走,也逃不掉。
命运如网,缠绕不散。
(7)母亲喜欢请人算命,给家里每个人都算。
一回是抽牌,母亲让我抽,我抽出一张,展开看,是一个女子,骑一匹白马,又矫健又威风。
图边说的是什么,已经不记得。
只记得,我是喜欢那匹马的。
其实我也想骑上那匹马,逃。
逃离乡村,逃离我妈妈我奶奶那样的生活和命运。
我不想自己就像一朵桐花,开得那样粗陋,那样没有花的样子。
花的样子应该是轻盈的,鲜丽的,香气袅袅像细细的柳丝,或者像下下停停的春暮的细雨。
(8)如果做花,我不想做一朵桐花。
(9)像逃离一场指腹为婚的旧式婚姻一样,我试图以自己的不甘和倔强来逃离古旧乡村,逃离古旧的生活方式。
我追随理想,试图走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
出门读书,风花雪月地写席慕容体的情诗……我以为我成功逃离。
(10)暮春的一个黄昏,散步,路过一户人家的院前,竟是久久流连不去。
那是极普通的一户农家,两层半旧的小楼,门前用竹篱笆围出一小块菜园,里面种瓜种豆。
房子东边,立一株高大桐树,紫色的桐花累累簇簇盛开,远看去,花开灼灼,如蒸如煮,花气熏天。
房子无人,静悄悄锁了门,只有那一树桐花火辣辣地开,繁花照眼明,也庇护着小楼和院子。
(11)一块园,一树花,一户人家。
静谧,安稳,寻常。
寻常中透着人间烟火的亲切,和盈盈的美意。
(12)桐花到底还是美的!
(13)回想少年时:
偌大的桐花荫下,坐着三小间覆有青灰瓦片的房子,我踩着满地的潮湿桐花去上学。
那画面,隔着二三十年的光阴,现在回头看去,才看出了一种人间的简静与清美。
(14)寻常朴素的物事中所包含的美,要过完小半生,才能懂得。
就像过完小半生,才懂得,平常心的可贵。
(15)我在单位大院里开荒种菜,种没有农药没有生长激素的蔬菜。
十指纤纤,不弄墨,弄泥土:
希望儿子在我身边成长的年月里,可以吃到最健康的菜;是想,一慰自己初进中年渐生的求田问舍之心。
(16)一次跟文友说起,说起种菜,说起农事。
他说他从前什么样的农活都干过,每年割稻子,最后一镰,他会割在自己手上,提醒自己逃离。
我听了,内心有急雨经过,一阵潮湿。
是的,我们曾经都是逃离者。
可是,如今我们说起油菜花,说起三四月的秧田,内心止不住地觉得亲切;看见庄稼,总觉是如遇故人。
回头看人生,还是认同挖一口塘种几亩地生养两个孩子的日子,是庄严安稳的。
(17)寻常是美,朴素是美,这样的美,又极庄严。
(18)原来一直不曾逃离:
对抗了小半生,最后,还是喜欢桐花。
逃了小半生,最后还是愿意俯身低眉,做一个母亲和妻子,做得不需要名字。
(19)如果是花,自己还是一树桐花。
在尘世之间,一花,一园,一人家。
(20)桐花如常。
一切如常。
(1)请为全文划分三大段落。
(写段落序号即可)
第一大段:
第二大段:
第三大段:
(2)下面是席慕容《桐花》中的语段,试与第四段画线句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谈谈两位作家此时对桐花的感受。
(B)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像一条流动的江河。
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3)第10段属于什么描写?
在文中有何作用?
(4)说说本文标题“桐花如常”的作用。
(5)本文之前极写自己不喜欢桐花,之后却又深深爱上了桐花,这里用到了什么写作手法?
表达了什么主旨?
猫(节选)
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它伏着不去。
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
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
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
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
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
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
“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
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
“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
张妈!
你为什么不小心?
!
”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三妹在楼上叫道:
“猫在这里了。
”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
”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
“猫,猫!
又来吃鸟了!
”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7.依据文中“我”对第三只猫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填空。
①________——愤怒——②________
8.“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9.联系全文说说结尾句“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三、句子默写
10.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
(《庄子·北冥有鱼》)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
知不足,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
(《礼记·虽有佳肴》)
③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大道之行也》)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四、对比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②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
狼乃止。
屠归。
昧爽③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④近视,则死狼也。
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⑤之,是可笑也。
[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其一)]
[注]①欻(xū):
忽然。
②蚤:
同“早”。
③昧爽:
拂晓,黎明。
逡(qūn)巡:
有顾虑而徘徊不前。
⑤罹(lí):
遭遇祸患。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一狼洞其中__________
(2)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_
(3)又从之 ____________ (4)直十余金 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屠/思狼所欲者肉
D.见/狼口中含肉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14.两文中的两只狼有哪些相同点?
有哪些不同点?
15.(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
五、诗歌鉴赏
诗歌赏析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请你赏析
六、综合性学习
18.从古到今,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回忆以往学过或读过的古诗,默写两句描写战争的诗句。
再写一条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语。
(1)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19.命题作文
请以“手机响了”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对比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综合性学习
1、
七、作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