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576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doc

第二十二、二十三课时

课题:

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

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

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

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

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

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

我们一定要爱护国旗、国徽呀!

(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下面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澳大利亚国旗、国徽的特点(澳大利亚的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

1。

旗底为深蓝色,左上方是红、白“米”字,“米”字下面为一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

旗右边为五颗白色的星,其中一颗小星为五角,其余均为七角。

国徽上有两只动物,中间一个盾。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请大家注意,澳大利亚的国徽上怎么会有两只动物?

它们是什么动物呢?

教师简单小结介绍:

同学们很快发现其中一只是袋鼠,而另一只动物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独特的,它就是形似鸵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

同学们将它和你见过的鸵鸟比较一下各有什么特点?

(鸵鸟能负重,两翼退化,不能飞翔,只起到辅助行跑的功能)

3、澳大利亚人在国旗上都要做上动物的标记,说明澳大利亚的动物一定非常独特和可爱。

那么,同学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这些动物。

学生自学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动物。

(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鸵鸟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育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

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

4、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自学了澳大利亚的几种特有的珍奇动物,从进化的角度讲,这些动物都是在地球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非常古老的生物种类,现成为人们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因此澳大利亚也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1、教师承转:

为什么澳大利亚保存了这么多古老的动物,而且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动物呢?

这些特有的动物和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点有什么关系?

我们只有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了解以后,才能做出评论。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澳大利亚这个国家。

1、展示课件:

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的地图和大洋洲图。

看书上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具体位置,结合大洋洲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澳大利亚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

(澳大利亚位于赤道以南,是个南半球的国家,周围被印度洋、太平洋所包围,南回归线从中间穿过。

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教师小结:

澳大利亚在拉丁语中意为“南方的土地”,并且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澳大利亚之所以保存着特有的动物,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长期隔离造成的。

2、教师播放有关地球演化的录像,同学们讨论思考下列题目。

(1)澳大利亚大陆大约在什么时候与其他大陆分离?

(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

(2)澳大利亚大陆长期孤独地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这对生物的进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自然环境比较单一,生物的进化速度减慢,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

(3)南极大陆也长期孤立存在,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特有生物?

(南极大陆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教师引导:

从时间、环境、天敌等方面考虑。

3、教师承转:

澳大利亚生物独特,面积、人口和城市又是怎样的特点?

提问:

上一学期,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是世界面积第六位的国家,其面积数是多少?

(769万平方千米)

教师补充:

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只有1875万人。

同学们计算一下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

(大约2.5人/平方千米)

教师小结:

人口密度大约为中国的1/45,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澳大利亚人口城市怎样分布的呢?

(人口和城市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东南沿海)找出主要的大城市(首都堪培拉,港口悉尼、墨尔本)。

出示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

教师小结:

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多数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布特点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特点。

4、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本国著名城市的图片。

教师播放有关著名城市的录像,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教师播放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景观,提醒学生为什么2000年的成功的绿色奥运会能在悉尼举行?

(拥有白帆逐浪的海,细腻迷人的沙滩,街道处处野芳幽香,佳木秀丽,海鸥盘旋,有闻名世界的建筑艺术经典——悉尼歌剧院、悉尼塔、海港大桥等)

教师小结:

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与自然原因和历史原因都有关系,下一节我们再详细分析。

第二课时

一、“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导人新课: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澳大利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大家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和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问题。

2、教师提问: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与澳大利亚有关的产品吗?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在一些羊毛衫的标签上,发现标有“100%澳毛”字样,这些羊毛衫全部是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毛织成的。

还有毛线、皮衣等)

小结引入: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3、教师(展示课件:

澳大利亚养羊业占世界的比重及地位):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因为羊特别多,所以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让学生学习了解76页阅读材料,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历史。

(在200多年前,澳大利亚没有羊,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羊。

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绵羊的数量迅速增加。

后来从西班牙引进了美利奴羊,这种羊产毛量高,现在,澳大利亚大部分是这种羊)

教师小结:

我们了解了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的发展史,是由于自然环境适于绵羊的生长,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本国的自然条件:

提示从地形、气候等方面来考虑。

4、教师展示课件:

澳大利亚的地形图。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1)东部山地:

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

(2)中部平原:

海拔不足200米平原。

(3)西部低矮的高原:

海拔200—1000米。

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

指导学生读图:

澳大利亚地形图上找出墨累河——澳大利亚最大河流,北艾尔湖——地势最低,澳大利亚盆地——大自流盆地。

引导学生分析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

(西部的低矮高原和中部的大面积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天敌,可以四季放牧。

地形不同,放牧的方式和发展农业与牧业也不同)

5、出示气候图:

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养羊业的条件。

教师指导学生读澳大利亚气候图。

(1)找出南回归线,看看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出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

(2)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讨论分析其分布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特点及适于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中西部、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较干燥,适宜牧畜过冬和繁殖)。

澳大利亚70%的羊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为什么?

(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些既适合于畜牧业又适合农业)

6、教师小结:

澳大利亚的人民充分利用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并且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也很高。

下面看一段录像,了了解一下自动剪毛、机械化耕作的农场情景,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7、教师小结:

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板书),主要的农牧产品,大部分供出口,其中是世界上绵羊数最多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其次牛肉、小麦出口也较多。

教师承转:

澳大利亚不仅有发达农牧业的优越条件,发展工矿业的条件也得天独厚(引入)。

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教师展示澳大利亚矿产分布图,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矿产?

说出它们各自的分布地区。

(铁矿,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煤矿: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铜矿:

分布在东北部;还有金矿、石油、铝土矿、铅锌矿、锰矿、镍矿等等)

教师小结补充:

澳大利亚确实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埋藏浅、质量优、储量大等特点。

2、教师强调:

二战后澳大利亚利用丰富的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了采矿业、冶金业和机械制造业,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澳大利亚的工业是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之上的,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由于矿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有人称澳大利亚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教师小结:

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工矿业。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世人展示了澳大利亚发达的服务业。

目前,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经济支柱。

同学们,你认为在服务方面可为中国的2008年的奥运会提供哪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师提示:

可以从城市环境、城市建设、全国的旅游交通及人文环境方面思考。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谈谈你对澳大利亚的印象。

板书设计:

第四节澳大利亚

一、世界化石博物馆

产生原因

地广人稀

二、面积、人口与城市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发达的农牧业

四、“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发达的工矿业和农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