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7456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x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docx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第二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A:

知道)。

(2)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B:

识记)。

(3)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中的性状分离比例(B:

识记)。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理解)。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理解)。

2能力目标

(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二、重点•实施方案

1重点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实施方案

(1)结合减数分裂过程精讲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实质。

(2)使用挂图、投影、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3)使用表格进行归纳总结。

三、难点•突破策略

1难点: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突破策略

(1)使用多媒体形象的体现由于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性状的自由组合。

(2)应用概率知识让学生理解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从而出现性状比例9∶3∶3∶1。

四、教具准备:

1豌豆杂交试验挂图;2投影片;3多媒体。

五、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与前面知识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边复习回忆所学内容,如减数分裂、生殖、发育、基因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边理解掌握孟德尔杂交试验现象及解释、测交验证、本质等,最终理解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相统—的观点,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生物的变异”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六、时安排

2时

第一时

[一]教学程序

导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发现并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只研究了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但任何生物都不是只有一种性状,而是具有许多种性状,如豌豆在茎的高度上有高茎和矮茎;在种子的颜色上有黄色和绿色;在种子的形状上有圆粒和皱粒;在花的颜色上有红色和白色等等。

那么,当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同时考虑时,它们又遵循怎样的遗传规律呢?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总结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学生活动:

阅读并分析教材P9。

教师列出如下讨论题纲:

(1)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

实验的?

(2)Fl代的表现型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问题?

(3)F2代的表现型是什么?

比值是多少?

为什

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

(4)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

离定律?

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自由回答,教师不

忙于评判谁对谁错,出示挂图“黄色圆粒豌豆

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试验”,对实验过程和

结果进行指导分析:

(1)相对性状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

不同表现类型,不能把黄与圆、绿与皱看

作相对性状。

(2)Fl代全为黄色圆粒,说明黄色对绿

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

(3)F2代有四种表现型:

黄色圆粒、黄

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前后代比

较发现,出现了亲代不曾有的新性状--黄

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这又恰恰是两亲本不

同性状的重新组合类型。

这四种表现型比

为9∶3∶3∶l,恰是(3∶1)2的展开,表明

不同性状的组合是自由的、随机的。

那么,

孟德尔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呢?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学生活动:

阅读并分析教材P10。

教师列出如下讨论题纲:

(1)孟德尔研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

因是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染色体上?

(2)孟德尔假设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两

纯种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推出Fl代的基因型是什么?

(3)F1代在产生配子时,两对等位基因如何分配到配子中?

产生几种配子类型?

(4)F2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各是什么?

数量比为多少?

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并争先恐后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并鼓励。

教师强调:

(1)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是由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

对不同的同染色体上,其中用表示黄色,表示

绿色;R表示圆粒,r表示皱粒。

因此,两亲本的基

因型分别为:

RR和rr。

板图显示:

它们的配子分别是R和r,所以Fl的基因型为Rr,对显性,R对r显性,所以Fl代全部为黄色圆粒。

(2)F1代产生配子时,与、R与r要分离,孟德尔认为与此同时,不同对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也就是可以与R或r组合,也可以与R或r组合。

教师使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动态中理解等位基因的分离和不同对基因之间的组合是彼此独立的、互不干扰的。

所以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即R、r、R、r,并且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接近于l∶1∶1∶l。

(3)受精作用时,由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因此,结合方式有16种,其中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有4种。

学生活动:

自己推演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的杂交试验分析图解,并归纳总结F2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规律,由一学生上黑板完成,结果如下左图:

师生对F2代进行归纳,得出这样的三角规律。

a四种表现型出现在各三角形中,如上右图:

黄色圆粒(—1)出现于最大的三角形的三角和三边上(RR、Rr、RR、Rr);

黄色皱粒(—rr)出现于次大三角形的三个角上(rr、rr);

绿色圆粒(R_)出现于第三大三角形的三个角上(RR、Rr);

绿色皱粒(rr)出现于小三角形内(rr)。

b基因型:

九种基因型中的纯合体(RR、rr、RR、rr)与两对基因的杂合体(Rr)各位于一对角线上,如下左图:

一对基因的杂合体以纯合体对角线为轴而对称,见上右图:

九种基因型可作如下规律性的排列(用F2中两对基因组合方式及比率相乘的方法得出如下结果),每种基因型前的系数即为其比例数,见下表:

[三]教学目标巩固

1.一个基因型为Rr的精原细胞和一个

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各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

A2种和1种B4种和4种

4种和1种D2种和2种

分析:

由于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

生四个精子,其中两两精子的基因组成相同,而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答案:

A

2.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实验中,F2代里能稳定遗传和重组型个体所占比例是()

A9/16和l/2B1/16和3/161/8和l/4D1/4和3/8

分析:

F2代里能稳定遗传意味是纯合体,共有4种,在16种组合里占1/4;重组型意味着是变异类型(与亲代不同的),共有6种,在16种组合里占3/8。

答案:

D

[四]布置作业

l.P12复习题,第一题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植株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F1只有一种表现型,那么F2代出现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A1/16B2/163/16D4/16

答案:

B

3.某生物体细胞中有3对同染色体,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只含有父方染色体的配子占配子总数的()

Al/2B1/41/6D1/8

答案:

D

4.将基因型为Aabb玉米的花粉传给基因型为aaBb的雌蕊,所得到的籽粒,其胚的基因型最多有()

A3种B4种6种D9种

答案:

B

总结

本节我们重点学习了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对试验的解释,通过学习应该掌握子二代出现新性状是由于遗传过程中不同对基因之间发生了组合。

应该对子二代中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的规律进行理解记忆,以便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直接运用。

---------------------------------------------------------------------------

第二时

[一]教学过程

导言

孟德尔用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其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F2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孟德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作了解释,要确定这种解释是否正确,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

用测交法。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

验证

提问:

什么叫测交?

学生回答:

是用F1代与亲本的

隐性类型杂交。

目的是测定F1的基因型。

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仿照分离定律的测交验证模式,写出测交及其结果的遗传图解。

教师指导:

这是根据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从理论上推导出的结果,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相符,则说明理论是正确的,如果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不相符,则说明这种理论推导是错误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P10。

孟德尔用F1作了测

交实验,实验结果完全符合他的预想。

证实了他

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设疑:

用F1(Rr)作母本和父本测交的试验结

果怎样呢?

学生争先恐后推演,教师出示投影,比较测

交结果,师生结论是:

两种情况是相同的,这说明F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教师介绍:

豌豆体细胞有7对同染色体,控制颜色的基因(与)位于第l对染色体上,控制形状的基因(R与r)位于第7对染色体上。

学生活动:

观看减数分裂多媒体。

巩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染色体自由组合,从而理解位于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动态关系,即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设疑:

如果在同一对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不能自由组合?

学生展开热烈讨论。

教师出示投影,显示如图:

思考:

在此图中哪些基因能自由组合?

哪些不能自由组合?

为什么?

学生回答:

R与D或d能自由组合,r与D或d能自由组合,不能与R或r组合,不能与R或r组合。

因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染色体要分离,等位基因也要分离,只有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自由组合。

设疑: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

教师出示投影表格,由学生讨论完成。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项目\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研究的相对性状一对两对或两对以上

等位基因数量及在

染色体上的位置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染色体上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染色体上

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非同染色体自由组合

遗传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联系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减数分裂中,同染色体上的每对等位基因都要按分离定律发生分离,而非同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发生自由组合)。

 

(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师讲述: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动植物育种工作和医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育种上,由于每种生物都有不少性状,这些性状有的是优良性状,有的是不良性状,如果能想办法去掉不良性状,让优良性状集于一身,该有多好。

如果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就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美好愿望。

教师出示投影:

在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那么,AArr×aaRR能否培养出优良品种:

无芒抗病水稻呢?

怎么培育?

学生活动:

积极推演,由一学生到黑板上推演。

发现F2代会出现无芒抗病水稻,但基因型有aaRR和aaRr两种。

设疑:

在上述两种基因型中,是否都可用在生产中呢?

学生回答:

只有能稳定遗传的aaRR才行。

再问:

怎样就得到纯种的aaRR呢?

学生回答:

需要对无芒抗病类型进行自交和选育,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植株,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无芒抗病的类型。

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投影显示:

*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P控制),母亲表现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聋哑的孩子(由隐性致病基因d控制,基因型为dd),问:

父母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

争先恐后推演(片刻)由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