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725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试模拟试卷1

(闭卷,共100分)

学院年级专业

姓名学号

题号

(1)

(2)

总分

统分人

题分

46

24

15

15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向

4.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5.辩证否定即“扬弃”是指【】

A.彻底抛弃旧事物B.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C.新事物和旧事物融为一体D.完全否定旧事物

6.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头脑中固有的D.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7.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同

C.能否付诸实际行动D.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8.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同经济基础变化是同步的

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分都决定该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10.生产方式是指【】

A.生产工具和劳动者的统一B.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统一

C.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1.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1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A.劳动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D.价值实现过程

14.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5.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

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

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

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

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

16.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17.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

A.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B.垄断能够转移更多旧价值

C.价值规律不再起决定价值的作用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局限性在于【】

A.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

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C.其社会状况并无变化D.其社会发生了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20.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

A.俄国共产党B.中国共产党C.共产主义者同盟D.法国共产党

21.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战略和策略的基本原则和出发点是【】

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B.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C.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在当前斗争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D.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22.社会发展的进步趋势,突出地表现在【】的历史过程中。

A.人的全面发展B.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C.生产力发展D.生产关系变革

23.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集中体现在【】

A.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B.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C.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奋斗D.为建构和谐社会而奋斗

得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必须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A.人们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B.意识能动性作用的客观制约

C.人的意识没有创造性D.人类活动是被动的活动

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基本含义有【】

A.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类要素之中

B.科学技术因素可以代替自然资源

C.科学技术是社会财富的惟一源泉

D.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5.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

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D.节省不变资本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国营企业B.国私合营企业

C.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D.国家调节经济

7.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划时代的意义是【】

A.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成了现实

B.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局面

C.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统治

D.动摇了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是【】

A.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B.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C.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

D.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

得分

评卷人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毛泽东说:

“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毛泽东的这段论述,概括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代的主要特征,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贫病交加,指导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斗争的任务繁重,但他的读书生活一直没有间断。

自从1849年夏迁居伦敦后,他每天早上9时准时来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图书,直到晚上7时回家。

不管风吹雨打,春夏秋冬,多少年如一日。

连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知道他的专座。

由于多年从不间断的阅读,以致他的座位底下出现了他双脚踩出的印痕。

请回答: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620年英国的哲学家、政治家弗朗西斯·培根就在地图上观察到,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可以很完美地衔接在一起。

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在地图上观察到两块大陆的联系,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

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到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第二年,魏格纳开始搜集资料,验证自己的设想。

他首先追踪了大西洋两岸的山系和地层,又考察了岩石中的化石。

魏格纳之前的古生物学家曾提出“陆桥说”,他们设想在这些大陆之间的大洋中,一度有狭长的陆地或一系列岛屿把遥远的大陆连接起来,植物与动物通过陆桥远涉千万里,到达另外的大陆;后来这些陆桥沉没消失了,各大陆被大洋完全分隔开来。

1915年魏格纳的代表作《海陆的起源》问世了。

在这本书里,魏格纳阐述了古代大陆原来是联合在一起、而后由于大陆漂移而分开,分开的大陆之间出现了海洋的观点。

魏格纳认为,大陆由较轻的含硅铝质的岩石如玄武岩组成,它们像一座座块状冰山一样,漂浮在较重的含硅镁质的岩石如花岗岩之上(洋底就是由硅镁质组成的),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在二叠纪时,全球只有一个巨大的陆地,他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

风平浪静的二叠纪过后,风起云涌的中生代开始了,泛大陆首先一分为二,形成北方的劳亚大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大陆,并逐步分裂成几块小一点的陆地,四散漂移,有的陆地又重新拼合,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海陆格局。

魏格纳这一“石破天惊”的观点立刻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招致的攻击远远大于支持。

一方面这个假说涉及的问题太宏大了,如若成立,整个地球科学的理论就要重写。

必须要有足够的证据,假说的每个环节都要经得起检验。

1930年魏格纳第三次深入格陵兰岛考察气象时,不幸长眠于冰天雪地之中,年仅50岁,他的遗体在第二年夏天才被发现。

他离去的早了一点儿,因为德国的一艘科学考察船刚刚从大西洋回国,带来了一个消息,在大西洋中间存在一条很长的洋中脊,那里有巨大的裂谷。

  请回答:

人的认识过程为什么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1—5:

ACAAB6—10:

ADBBD11—15:

ACBDA16—20:

ADDDC

21—23:

CB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ABCD2、AB3、BCD4、AD5、AD6、ABD7、ABCD8、ABCD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要点]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1、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

2、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个人条件。

为什么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成为了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呢?

如列宁所说,这是与他们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的主观条件分不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