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发展论文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57060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发展论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学发展论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学发展论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理学发展论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理学发展论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发展论文doc.docx

《心理学发展论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发展论文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发展论文doc.docx

心理学发展论文doc

心理学发展论文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一起来看看心理学发展论文,仅供大家参考!

谢谢!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学阐述  摘要:

从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视阈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个体在已有价值观念基础上,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似之处,并内化为自身价值取向,从而指导和约束自身行为的心理倾向。

其形成过程包括在意识层面进行的从认知到认同的外显认同阶段和在无意识层面进行的从认同到内化的内隐认同阶段。

在前一阶段,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等心理成分参与其中,并且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才能完成;后一阶段则是在反复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动化、习惯化的反应模式,几乎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

要真正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外显认同和内隐认同同时兼顾,不能失之偏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双重态度

202X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实施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

202*年刘云山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强调“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毋庸讳言,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

围绕这一问题,近几年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截止到目前,在中国知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认同”为文章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到上千条记录。

这些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在不断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认识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该问题更多的困惑和思考:

什么是认同?

认同如何形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尽管可以从多学科进行研究,但本质上属于个体思想意识层面的问题,是一个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问题。

只有充分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科关于认同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才能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机理和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实践。

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视角,通过对认同概念心理学内涵的界定和辨析,尝试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结构及心理形成机制,以期对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及培育有所启示。

一、心理学视阈中的认同与价值认同

1.认同

目前研究者普遍使用的认同概念来源于英文identity。

这一英文单词的主要含义有两个:

一是身份、本身、本体;二是同一性、相同、一致。

其对应的动词形式是identify,也有两重意义:

一是鉴别、辨出;二是认为等同。

在心理学领域,认同是个体建构自我、认识社会的重要方式,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最早使用认同概念的是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

弗洛伊德在解释人的焦虑状态时,将认同作为一种重要的自我防御机制,他把认同“看做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1]。

随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H.Erikson)对认同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究。

他认为,一个成熟的心理认同的渐进发展是以人所属的团体为条件的,当个人与一个团体认同时,他会接受此团体的价值与规范以影响自己的行为与态度[2]。

心理学家米勒(WarrenE.Miller)也指出,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

这是认同的核心[2]。

英国心理学家塔吉菲尔(HenryTajfel)等进一步区分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认为个体认同是指对个人的认同作用,或通常说明个体具体特点的自我描述。

是个人特有的自我参照;而社会认同是指社会的认同作用,或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认同理论。

在该理论中,塔吉菲尔将社会认同定义为:

“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3]”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在《张氏心理学辞典》中收录了心理学家扩大了认同的原意后作出的解释:

认同是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历程。

在社会情境中,个体向他人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团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4]。

梳理心理学中认同概念的来源及其使用,可以发现,早期的认同概念更多地指向个体自身,主要指个体认同,后来逐渐拓展到群体和社会层面,更多地指向社会认同。

但无论何种层面的认同,其心理学内涵均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认同的基础是一致性或相似性,是以自我为基础,不断探索与外在客体的相似或一致之处。

第二,认同更多地指一种心理过程,而非心理状态。

因此,认同是在不断变动的,而非静止不变。

这就为认同的提升提供了可能。

第三,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对外在客体主动进行选择和建构而形成的。

个体在此过程中并非被动接受外在客体的影响。

2.价值认同

顾名思义,价值认同是对社会中存在的某种价值观念或体系的认同。

从价值认同的形成过程来看,价值认同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以已有的价值观念为基础,不断探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似之处,并内化为自身价值取向,从而指导和约束自身行为的心理倾向。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价值认同实质是深层次的态度改变的过程,指的是价值主体基于对某种价值观充分认知的基础上,产生接纳、喜好、满足等情感体验,并愿意通过行为践行该价值观念的内部心理倾向。

因此,价值认同属于心理学态度的研究领域。

作为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态度一般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

相应地,作为态度研究领域的价值认同也应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种成分。

认知认同指的是通过认知的方法获得价值认识的过程。

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价值客体之前,首先必须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其然。

有时候,这种了解和认识还不断反复和深化,知其所以然。

认知认同是形成价值认同的第一步,也是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基础。

情感认同指的是对某一价值客体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基础上,而产生的对该价值客体的满意、喜爱以及接受的情感体验。

情感认同是对认知认同的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对价值认同的形成起着“催化剂”的作用。

行为认同指的是个体在认知认同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愿意将某种价值客体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的过程。

需要注意,这里的行为认同并非指个体一定会按照价值客体的要求行动,而是指行为之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是一种行为意向,其本质还是一种心理倾向或心理意愿。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形成的心理过程

党的十八大提出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外部的价值规范,来引领和约束全体公民的行为。

毋庸置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客体的认同,必然属于价值认同的范畴。

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是一种深层次的态度改变过程。

从态度的形成过程分析,这一心理过程一般包括两个阶段:

由认知到认同、由认同到内化。

具体分析如下。

1.从认知到认同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无所知,通过学习等方式,建立正确认知,并经由自身的主观评价,形成某种情感,并逐步建立某种行为意愿。

在这一心理过程,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愿等心理成分参与其中,共同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同。

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具体内涵、内在联系,了解其精神实质和意义价值,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识。

在这个心理过程中,主要是认知成分在起作用。

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了解之后,个体会进一步将其与自我概念(如自我价值体系、自我道德观念等)进行比较,根据自我需要,进行主观评价和选择,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不同的情感态度。

如果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我概念一致,就会对其产生喜爱、满意和接纳的情感;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愤怒和拒绝的情感。

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如果个体产生的是喜爱、满意等积极情感体验,那么在此积极情感体验的驱动下,个体在未来的社会实践中会产生一种愿意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行动的行为倾向,这是行为意向成分在起作用。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天生具有追求积极自我同一性的需要。

当个体在认知和情感层面已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态度,为了维护个体的自我同一性,个体自然而然会在社会实践中优先去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去违背它。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同过程中,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心理成分是一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中,认知认同是基础。

而且,这种认知区别于一般的事实认识,有时会带有偏见的性质。

情感认同在从认知到行为意向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

心理学有研究发现,态度的情感成分强度最大。

而且,与单纯的情感反应不同,情感认同中的情感成分有着认知因素的直接支持。

例如,“我喜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情感反应,其背后隐含着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让人们更好相处、让社会更加和谐、让国家更加富强等各种认知层面的理由。

行为意向的形成是这一认同阶段的最高层次和目标。

认知和情感认同存在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个体积极建立行为意愿和习惯,并努力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

2.从认同到内化阶段

由认知、情感等成分共同参与的初步认同过程,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形成的第一步。

这一过程是个体主动进行选择和建构的,因此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但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由于外在环境的约束等条件限制,个体常常会遵循“省力”原则,采取个体无法觉察的、习惯化的、自动的行为方式,这往往会导致违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失范行为产生。

这提醒我们,仅仅在可觉察的意识层面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认同还不够,要真正建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必须在无意识层面也要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即从认同到内化阶段。

2000年,社会心理学家威尔逊(TimothyD.Wilson)等在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重态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评价:

一种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另一种是外显的态度。

当态度发生改变时,人们旧有的态度改变到了新的态度,但同时原有态度仍然在人们的记忆中保留有痕迹,并潜在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行为,使态度具有“双重态度”特性。

双重态度理论指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分离,是导致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重要原因,这得到了众多实证研究的支持[5]。

根据双重态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除了意识层面需要意志努力的外显认同之外,还存在无意识层面的自动化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内隐认同阶段。

意识层面的外显认同,是个体以认知认同为基础,在情感认同的驱动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

而在无意识的内隐认同层面,则是一种习惯化的、自动化的反应模式。

这一反应模式的形成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知,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强化,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的联结。

在这一阶段几乎没有认知心理成分的参与,并且不需要个体的意志努力。

3.双重认同态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

基于双重态度理论得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重认同过程,已经得到了较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王丽萍采用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隐认同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外显认同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结果发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存在较高的外显认同度,但与内隐认同度的相关较低,这证实了双重认同态度的存在[6]。

白丽丽的研究也发现,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低与外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微弱的低相关,进一步支持了双重认同态度相互分离现象的存在[7]。

双重认同态度的存在让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根据双重态度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认同客体,个体同样会同时存在外显和内隐两种认同态度,并且这两种认同都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如果这两种认同态度不一致,那么个体就会面临矛盾抉择。

由于内隐认同态度是在无意识层面自动激活的,不需要个体付出心理努力和动机,因此内隐认同态度往往才能准确预测和决定人们的真实行为反应[8]。

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实证研究也发现,尽管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较高的认知认同态度,但在行为认同方面的认同度较低,存在一定的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现象[9-10]。

出现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结果,仅反映了意识层面的外显认同态度,并没有揭示无意识层面的内隐认同态度,因此也就难以准确预测人们的行为倾向。

其次,个体已经存在的内隐价值观念也会制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

作为在社会中长期生活的个体,其思想意识并非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是一张“白纸”,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沉淀、固化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更多地以内隐地方式在影响着人们的各种行为。

如果已有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那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相对容易;反之,则会对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形成无形的阻碍。

例如,“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但当前社会仍然诚信缺失、失信现象频发,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市场经济环境下所带来的金钱至上、利己主义等西方腐朽思想观念,已经内化成为部分人的内隐价值观念,这种内隐价值观念总是会对人们树立诚信价值观造成无形的阻碍。

三、有效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几点思考

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形成过程,才可以有的放矢地指导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实践。

基于以上的分析,要想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必须从当前认同的薄弱心理成分和关键环节入手,遵循青少年的心理接受规律精准施策,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认同。

(1)以实践体验活动为载体,增进情感和行为认同。

当前已有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在认知成分上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在情感和行为成分上认同度较低[11]。

因此,提升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显认同的培育重点应放在增进青少年的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

如何增进情感和行为认同?

心理学认为,情感并非凭空产生,它是个体在实际经历或体验社会实践活动或行为后,经过个体的主观评价和选择,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12]。

因此,实际经历或亲身体验,才是产生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根本途径。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要增强青少年的情感和行为认同,首先要将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通过适当载体具体化,将其变成青少年能实实在在体验到的对象。

对于青少年来说,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非常恰当的载体。

通过参与支教、义工、社会志愿者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少年可以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和参与,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魅力和强大力量,从而不断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另外,心理学态度改变的研究发现,并非态度改变一定要发生在行为改变之前。

当个体做出了与内心态度不一致的行为时,如果没有其他附加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行为,那么个体就只能通过改变原有的态度来减少自己的不协调感[13]。

因此,直接让青少年参加各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即使其暂时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能逐渐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以优化育人环境为重点,潜移默化地形成和提升内隐认同。

双重态度理论告诉我们,内隐认同的影响力量比外显认同更大。

因此,仅有较高的外显认同,并不能保证青少年一定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想的状态是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认同逐渐内化,进入到无意识层面,成为个体自动化和习惯化的内隐认同态度。

由于内隐认同的形成主要受到反复强化和外部环境的长期影响,因此要形成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一方面,要创设条件、提供机会,让青少年接触、讨论和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通过宣传,还应该创设条件,让青少年去思考、去辩论,并不断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强化;另一方面,必须优化外部育人环境。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人是环境影响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人。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说,优化外部育人环境的重点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青少年成长的全过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青少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会无时无刻不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久而久之,会潜移默化地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隐认同。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和规律为研究突破口,用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践。

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不可谓不多,相关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

但这些研究多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视角出发,运用哲学思辨、逻辑推演等方法展开,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较大,但实践效果普遍不佳。

认同本质上属于心理层面的问题,正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和规律,才能更有效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实践。

下一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应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

第一,借鉴心理学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成果,深入认同心理过程内部,揭示认同的心理结构;第二,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机制的研究;第三,系统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聚焦个体内部(如价值观、自我概念等变量)、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因素来源,深入探讨个体内外部影响因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效应,不断揭示其影响规律。

参考文献:

[1]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J].兰州学刊,2005(4):

202-203.

[2]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X.

[4]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5]WilsonTD,LindseyS,SchoolerTY.Amodelofdualattitudes[J].PsychologicalReview,2000,107

(1):

101-126.

[6]王丽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隐认同度的研究[D].重庆:

西南大学,202X.

[7]白丽丽.大学生内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验研究[D].重庆:

西南大学,202X.

[8]DoviodioJF,KawakamiK,JohnsonC,etal.Onthenatureofprejudice:

automaticandcontrolledprocess[J].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997,33(4):

510-540.

[9]马丽娟,李洪壮,陈晓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的调查及思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22

(2):

66-69.

[10]朱志明,陈虹,朱百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调查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2X(4):

75-78.

[11]张妍妍.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情况调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6):

46-47.

[12]Strongma.情绪心理学[M].王力,译.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3]津巴多.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M].邓羽,译.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发展探析  [摘要]后发优势作为次序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主要对后动者面临的有利因素进行研究。

对于不同高校专业发展,同样也存在着后来者优势,借鉴后发优势理论对医学院校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进行分析,它们的后发优势较为明显,但是后发优势能否发挥还得需要社会层面的保障和医学院校自身的努力。

[关键词]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后发优势;策略

全国第一批9所医学院校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突破了此前应用心理学专业只在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设置的局面[1]。

截止2009年7月底,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信息,全国开设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医学院校(含专业方向)已达50余所(这里主要指未合并入综合大学的独立医学高校,且不涉及精神卫生专业)[2]。

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是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发展、医学模式转变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相比较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起步晚、起点低,面临着专业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学模式难以统一、课程设置左右为难、毕业生就业门路狭窄等问题。

虽然医学院校设置应用心理学专业存在先天不足,但也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医学院校若能把握好自身的后发优势,在短期内赶上甚至超越师范类或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是很有可能的。

1何谓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late-moveradvantage;Second-moveradvantage;又称为次动优势、后动优势、先动劣势)是由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Gerchenkron,1904-1978)于1962年提出的,他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后发优势理论[3]。

后发优势是指相对于行业内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表现为“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4]。

例如:

避免行业风险,减少研发成本等。

在经济领域中,存在进入市场的次序优势。

先进入的企业享有先动优势,后来者有后发优势。

先动优势指的是先进入企业抢先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竞争较弱。

“后发优势”,也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

对次序优势的研究,早期集中于先动优势,后来才慢慢注意到先动劣势或者说后发优势的研究。

20世纪末对后发优势的研究逐渐深入,1990年两位学者Lieberman和Montgomery对后发优势进行了总结,指出后来者在三个方面存在后发优势[5]:

1)后动者的“免费搭乘”效应:

在市场开发、顾客消费习惯引导、人员培训、基础投资、产品研发等方面,相比先动者,后动者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却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2)先动者锁定了错误的技术或营销战略:

早期进入的企业,由于市场未知,没有先例可循,对于产品的技术和顾客的需求不够了解,在决策过程中容易犯错;而后动者有了前人的经验,可以从先动者的失误中吸取教训,避免犯先动者犯过的错误,更容易走捷径获得成功。

3)在位者惯性:

先进入企业一旦占领了市场,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和组织惰性,不再愿意做新的变革;而后动者没有任何包袱,作为一个追赶者,会利用一切机会发展壮大,挑战先动者的地位,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后发优势现象在社会的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

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相比其它高校,也是后动者。

作为后动者,同样也享有上述后发优势。

2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医学院校开设心理学专业相比较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而言,劣势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也具有后发优势。

它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心理学学科发展已经成熟,人们对心理学专业的认同;社会对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加大;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提供了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办学规模效应等。

2.1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社会前景广阔

心理学学科发展趋于成熟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前景。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从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学科体系已成熟,分支学科日渐增多。

我国的心理学在引进西方心理学成果和研究范式的同时,也展开了本土化的研究,努力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心理学中国化的探索。

目前,国内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几乎都开设了心理学专业,培养了大批心理人才,并且创办了大量心理学刊物。

应该说心理学探索、揭示人类心理的奥秘已被众多学科所认可,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正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教育到医疗;从人员选拔到工程设计;从企业到社区;心理学已被人们所接受。

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人的健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心理学知识的社会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