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论文论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6517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论文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展经济学论文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展经济学论文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展经济学论文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展经济学论文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论文论文.docx

《发展经济学论文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论文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经济学论文论文.docx

发展经济学论文论文

1引言

我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大量的人口流动及人口流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将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问题。

人口流动和迁移问题,既是人口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资源环境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已达到2.11亿,而这些流动人口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人口流动及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

2我国流动人口流动的现状及特点

2.1人口流动的含义

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

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比人口迁移更为普遍和经常,流动的人口不能称为移民。

人口流动分为周期流动和往返流动。

周期流动是有规律的人口流动。

定期外出旅行后在新地点居住一定长的时间后返回居住地,对称季节流动。

例如中国一些地区农民农闲时到城市做临时工,农忙季节返回乡村工作。

又如山区牧民在夏季把畜群放牧到高山草地,冬季带着畜群回山谷里越冬。

大学生外出读书,旅游者外出旅游,都可看作人口周期流动。

往返流动是指往返于工作场所和居住地点的人口流动,外出时间一般不超过一昼夜,又称每日流动。

如农民白天到田里耕作,夜间回到村庄;渔民到海上捕鱼一天或几天,再回到渔港等等;但更主要的是指居住在郊区的居民每天到市区里的工作地点上班。

我国的流动人口特指人们为了追求一种新的价值观、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方式,为改变原来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自发组织自愿参加的一种以流往城市或城镇为主要流动地,以寻找工作机会或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的“准”迁移活动。

和迁移不一样的是,他们是不改变户籍的“人户分离”人口。

2.2我国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

2.2.1庞大的流动人口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户籍居民开始离开本乡本土进城或外出务工社会现象的出现,我国开始进入了人口流动迁移最为活跃的时期。

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统计,1997年全国流动人口为8600万,2002年上升为1.2亿,2005年达到1.8亿,2008年又有新的上升,达到2.01亿,2011年达到2.11亿。

2.2.2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

(1)流动人口的流向及其成因

当前中国的流动人口数量大,分布面较广,但流向比较稳定。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内地到边疆,从汉族聚居区到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到处都有流动人口的足迹。

可以说,在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凡是有条件、能赚钱的地方,都有流动人口出现,这些流动人口大多是亲戚朋友介绍,或当地在外地已有就业门路的民工所带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流向。

流向的稳定性也表现为流出地与流入地具有相对集中性,且大多数是从农村流向大中城市,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2)流动人口的时空分布及其规律

中国流动人口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人口流动的高峰期有一定的周期性。

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期间,数以千万计的民工、数百万放了寒假的学子、远在异地各条战线的人员都纷纷返乡。

春节过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又返回去。

这样的周期性的“流动人口潮”一年高过一年。

此外,在“五一”、“十一”、暑假等重要节假日,社会型、文化型流动人口也大量增加,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二是流动人口在外滞留时间日趋延长,大有扎根趋势。

上海市的流动人口中,49%滞留已超过半年。

北京市的暂住人口中,滞留时间在3个月以内的占24%,3至6个月的占21%,半年至1年的占31%,1年至3年的占16%,3年以上的占7%,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说是没有北京市户口的“老北京”了,在一些流动人口的聚集点,甚至已形成了他们的自成系统的多功能小区。

(3)流动人口的构成

首先从流动人口的性别构成来看,一般说流动人口以男性居多,但在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中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据“四普”统计,在2135万一年以上常住流动人口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性别比为122.2,比普通登记的总人口106.6的性别比高出15个百分比。

1994年11月10日在北京市的流动人口调查中,男性占63.5%,女性占36.5%,性别比为173.62,远高于常住人口性别比107.02的水平。

在从事经济活动的流动人口中,不同职业对吸引不同性别的务工对象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对流动人口的性别构成并未形成多大影响。

仍以北京市为例,在建筑工地上的流动人口,男性占98.4%;在各类市场的流动人口,男性占58%;而居住在家庭户中的流动人口,女性占63.6%.其次,从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来看。

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一般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

而且,今天的流动人口与过去相比,则表现为“两头更小,中间更大”的状态。

过去暂住人口老人、小孩(指14岁以下和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一般合计在30%以上,现在大多降为20%以下。

进一步看,在劳动适龄人口中,按5岁年龄组统计,流动人口又主要集中在15至34岁四个年龄段。

据浙江“四普”资料,这四个年龄段的人数占适龄人口的76.46%.同样,北京郊区占82.82%,武汉近郊占71.1%.第三,从流动人口的就业范围、产业领域与职业分布来看,外出农业劳动力的就业范围首先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占近1/5;其次是城市私营企业,占13%左右;再次是个体工商户,占12%左右。

在乡镇企业、城镇集体企事业单位就业和独立或合作从事个体工商业的比重大体相当,都接近10%.外出农业劳动力就业的产业领域主要是工业和建筑业,二者合计超过了50%;在饮食服务业就业的劳动力也较多,约占15%.虽然外出劳动力中也有一部分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但大多数外出劳动力从事的是一般性劳务,即所谓“打工”,比重接近70%;约有10%从事个体工商业活动。

就业层次是比较低的。

(4)从流动人口的文化构成来看

由于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民,所以其平均文化素质偏低,以初中、小学文化水平者为主。

在上海的流动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高中占10.1%,初中和小学分别占48%和28%,文盲、半文盲占9.1%.但在农民中,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要高于非流动人口,1992年,中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率为22.2%,小学文化程度者比例为45.1%,合计为67.3%,而流动人口中这一部分仅占35.6%,大批农村人才外流。

2.2.3我国流动人口的生活水平

在人口流动的大潮中,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却有很大的差异。

同样是到大城市投资经商,有的人成为人人追捧的商业巨头,有的人却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商贩。

还有就是占主体地位的农民工群体,他们是流动人口大军中较为弱势的群体。

我国人口迁移的大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

近年来颇受争议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工资拖欠问题把农民工群体推向了风口浪尖。

农民工是指那些户籍在农村、在城市打工,兼有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的人。

大多数农村人口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只能在城市里做最底层的工作,也就是出卖劳动力的农民工。

国家统计局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专项调查结果表明:

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工资收入低,生活质量差,居住、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休闲方式单调,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子女教育问题比较突出。

据调查,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普遍比在家务农收入高出很多,外出务工是其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许多农民工在城里工作生活,除了维持日常开支外,其余的基本上寄回家乡,成为留守孩子、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

在笔者走访的外来人口家庭中,就有两户是农民工家庭。

其中一家五口人挤在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里,除了一张床和破旧的衣柜,屋里基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户主并不在家,只剩老人和两个小孩。

老人很和蔼,向我们介绍家里的情况,他的儿子在某建筑工地打工,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儿媳每天早出晚归,去鸿丰市场卖菜。

两个孩子只能由老人带着,老人还时常捡废品卖钱贴补家用。

尽管这样,一家人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

也曾经在医院见到带孩子看病的农民工,付药钱时,从兜里掏出一包零钱,数了又数才递过去。

而他沾着泥浆的手臂上很多伤口已经化了脓,却舍不得花钱医治。

农民工,他们用汗水浇灌泥浆,建设出美丽的城市。

而城市回报给他们的是不平等的待遇,是没有保障的生活,是城里人的蔑视。

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流入沿海城市的打工仔、打工妹越来越多。

一群年轻人怀揣着对城市的梦想走出贫穷的山村,可现实粉碎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成了最划算的廉价劳动力,待遇也只是比农民工稍好一点儿。

广东东莞曾是全国闻名的加工企业聚集地,带动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当华尔街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里的几万中小型加工企业在短短几天之内破产倒闭。

五千万的流动人口只能回到贫穷的山村,可那里早已没有足够的土地供他们耕种,又形成了一批难以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在流动人口中,农民工占绝大多数,而他们的生活现状令人担忧。

2.3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1)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不发达的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我国人口流动诱因主要是经济因素,所以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其中广东为流动人口流入最多地区,集中了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36.9%,而同期浙江占8.1%,上海占7.5%。

(2)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比较偏低,大部分是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

流动人口除了年龄构成年轻的特点外,流动与不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状况大不相同。

流动人口家庭户内流入城市与未发生流动的户籍地人口的文化程度构成有显著差异。

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超过一半,远远高于流出地农村人口初中文化构成比重,这与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反映出相同的结果。

2004年6城市流动人口调查表明,在流入本地的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绝对优势,占流入本地流动人口的70.17%;文盲和半文盲比重相对较低,仅占4.66%。

未流动人口家庭成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在流入本地的调查对象中,其他未流动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的人口仅占51.44%。

(3)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

我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从本质上说是劳动力在流动。

在流动人口中,15—45岁之间的年轻劳动力成为流动人口的主流。

我国流动人口年龄构成年轻是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无论是第五次人口普查所显示的有69.9%的流动人口年龄在15—49岁之间,还是近期内调查结果所得到的流动人口年龄构成,都体现出了这一显著特征。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3年9月进行的《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研究专项调查》表明,40岁以下(不包括40岁)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90%;又如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也表现出流动人口年龄结构具有显著的年龄聚集特点,调查表明与全体登记人口年龄结构相比,流动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15—45岁之间,占流动人口80%以上。

(4)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

流动人口流动诱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原因,流动人口对收入状况的考虑是流动人口跨越城市化障碍、克服流动过程中产生问题的重要诱因。

虽然收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但从2004年全国6城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登记流动人口收入情况仍可以粗略地看到,流动人口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90%以上,其中有接近45%的流动人口月收入在500元以下。

由此可以推断,与流入地劳动力收入相比,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人群为主。

流动人口不仅在收入分布上存在收入较低的特点,而且收入分布的区域差异也比较明显。

显然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月均收入比落后地区高一些,如广东东莞、江苏常州等地流动人口收入相对较高,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上的流动人口的比重分别占89.1%和77.4%;而河南洛阳、甘肃兰州、四川成都流动人口收入较低,月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比重分别占69.18%、67.29%和62.92%。

3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因素

(1)经济发展因素

就我国而言,经济的发展是流动人口出现的主导因素。

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往往愿意背井离乡,到经济发达、机遇更多的城市打拼。

尤其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人们的这种愿望更为强烈。

时下流行的一个词汇叫“孔雀东南飞”,说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的建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

深圳原本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却能在短短30年内发展成为现在的国际化大都市,人口增长了几万甚至几百万倍,足以看出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巨大影响。

(2)生态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因素也是流动人口产生的重要原因。

在农业文明时期,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不得不进行一些迁移,这就有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农业生产已无太大影响,但环境因素仍然与人们的迁移有着密切关系。

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环境的好坏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心情、学习工作的效率。

逆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环境条件往往较差,该地区的人们为了追求健康舒适的居住地,就会往周边的城郊或小城镇迁移,形成了一批逆向的流动人口。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寄托,所以它对人口迁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对流动人口的产生也有一定影响,包括战争、国家政策、政治变革等。

例如,1878年,清朝政府撤销“禁止移民东北”禁令,大批关内人口得以进入东北,在当时形成大批流动人口。

又如,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政治、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水平相对较高,所以,人口迁入也很多。

(4)其他因素

其他一些因素像如交通运输,文化、教育、新区开发等,也对流动人口的出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

流动人口的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今后较长时期,流动人口的将继续呈增长趋势,但其流量、流速、构成等将随着时间、宏观背景、和政策的变化而表现出多样化。

第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仍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进入城镇。

测算表明,目前农业剩余劳动力约有1.2到1.5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左右,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1/3以上。

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还远没有解决,距农业劳动力比重占10%以下的水平还相差甚远,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还远远未完成。

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今后5到15年内农村人口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在此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总供给到2000年将接近4.8亿人,2010年将可能突破5.3亿人。

未来5到10年内,乡镇企业仍是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但城镇化的推进有可能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第二,大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作用的加强,将会更加强烈地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

这一类人口流动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加之城市的繁荣、旅游业的发展,使流动人口的集聚和扩散量也会更大。

而城市之间由于经济发展的快慢不同,人口也会有所流动。

第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个数不断增加,城市人口也将大幅度增长,城市的功能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这些都将使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同步增长。

第四,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也需要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

由于年龄结构的变化,城市原有人口将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

这势必导致大量外地劳动力进入城市中的企业和服务业,成为劳动力市场上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我们可以预见今后若干年里城乡人口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大批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镇的不断转移,将使得城镇人口老龄化进度放缓,农村人口老龄化进度相应加快。

第五,流动人口的构成也将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动。

(1)青年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者仍趋增加,并且男性多于女性;

(2)年龄构成逐渐趋于年轻化,进城人员的文化素质将有所提高;(3)流动人口的集聚重心,将继续从城市中心区转向城乡结合部和近郊区;(4)流动人口的社会层次将不断提高,就业领域将逐步进入到城市的重要产业部门;(5)随着交通的发达,信息的畅通,过境中转人口也将增多,这部分人口的流速将加快。

5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建议

人口流动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合理的人口流动又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够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国的人口大流动仍在发展之中,流动人口的发展必会给社的发展、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应对。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包容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

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从指导思想上转变管理者和流动人口的对立,把工作重心从防范、控制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上来。

当前首要的是要按照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积极培育包容的现代城市文化,促使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口和谐共处,增强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在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社会上尽可能地融入城市。

树立起“同在一方热土,共创美好明天”的理念。

要加强宣传引导,转变思维方式,将城市流动人口由社会负担转变为社会资源,由人口的无序流动转变为有序流动,实现人口在社会发展中按照经济规律在产业和地区间流动。

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得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牢固树立在管理中提供服务、在服务中完善管理的宗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真正做到从经济上、政治上、生活上给流动人口以更多的关心,不要把他们抛到生活困境之中;在法律上、政策上给流动人口以公正的社会待遇,使得他们工作、生活在异地他乡感到安全、平等、舒心。

第二,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其行政管理方法。

如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各部门齐抓共管,寓管理、教育、服务于一体,对流动人口所带来的消极的社会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建立有效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强化公安部门的管理职能,运用证件管理,整治治安环境,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充分发挥城市社区组织的作用,实行流动人口的区域管理和属地管理;充分发挥用工单位的作用,实行“谁用工,谁负责”流动办法,将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内化”为企业的责任;转变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模式,变突击性的、不规范的行政管理为经常性、制度化的“行政——法制化”管理,变孤立的行政治理为“市场调节——行政综合性”的管理,使流动人口管理经常化、规范化、法制化,提高管理效率。

完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依法管理是保障流动人口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实现管理目的的根本手段。

立法机关要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出发,逐步制定完善统一、权威的流动人口法律体系,将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方式逐渐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转变。

第三,要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少量有序流动,以补充大城市某些类型的就业岗位的空缺。

流向大城市的这一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导向。

如鼓励农民到城市投资;优先让有高文化程度的农民和有非农工作经验的农民进城;限制在农村不遵守社会规范的农民进城;大力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就业中介组织,使各类中介组织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开展信息、培训、咨询、介绍等系列化服务,增强人口流动的目的性和准确性;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市场,推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并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和人口流动的合理导向;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就业制度,明确各类劳动岗位的用工条件、程序、责任和义务,规定必要的协议和公证手续,完善证件发放,严格收费管理,协调有关部门的关系,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实现“信息导向、按需流动、凭证管理、全程服务”的目标;等等。

此外,要通过政府和民间多种渠道,扩大劳务输出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的渠道。

第四,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

(1)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幅员广大,资源丰富,应抓住乡镇企业资本密集程度低和就业摩擦小的特点,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加快其经济的发展。

(2)向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如通过增加农业复种指数、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增加劳动和资金投入,提高土地生产率,向种植业的深度进军;通过改造低产田,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以治山、治水和治土为中心的国土整治,向农业的广度进军;通过进一步推动农村非农化,特别是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特征的农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搞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等等;来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

(3)大力发展小城镇。

目前中国有小城镇1.9万多个,八十年代以来,小城镇已累计吸收3000多万农业劳动力就业,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总量的30%左右,小城镇不仅是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基地,而且也是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的基地。

因此,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完善小城镇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小城镇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6结论

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达到了两亿之多,将近占总人口的15%。

庞大的流动人口的生存与发展也将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分析,是为了更好的管理流动人口这个特殊的群体,来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保障他们的利益,同时也协调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人口流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人为地限制人口流动是行不通的。

因此,政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规划是体现了一种治理精神,更是对这个群体的规划和发展。

中国首个政府部门专门管理流动人口的常设机构的成立,就具有了标志性意义,  

首个政府部门专门管理流动人口常设机构的成立是权力行政转变为权利行政和治理方式的革命,是现代政府管理的价值回归于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政府管理的价值回归,意味着政府行为将更加依靠人、为了人,协调经济、政治、文化、自然以及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人口是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人口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

所以做好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规划就是促进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完善现有的一些制度和规定,还需要每一个人对他们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

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需要每一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侯文若.各国人口政策比较(1991)[M].中国人口出版社.

[2]单干银.人口迁移与流动(跨世纪的中国人口)[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3]王建民,胡琪.中国流动人口[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4]《我国人口流动决策的分析》,李彦芝 曾珣,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5]《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测评》,漆莉莉,当代财经,2004.4

[6]《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影响因素》,侯风云,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47期

[7]李燕辉;流动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8]刘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人居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黄荣清.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人口[M].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