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54863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2.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作业指导书.doc

《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作业指导书.doc(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作业指导书.doc

天津地铁2号线第8合同土建工程

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

作业指导书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天津地铁2号线第8合同项目部

2009年11月12日

目录

一、概述……………………………………………………………………………………1

1.1监测目的………………………………………………………………………………1

1.2监测主要技术依据……………………………………………………………………1

1.3监测项目及精度要求…………………………………………………………………1

1.4监测的周期及频率……………………………………………………………………4

1.5监测控制指标…………………………………………………………………………5

二、监测作业方法…………………………………………………………………………6

2.1监测前期准备工作……………………………………………………………………6

2.2地下管线沉降及差异沉降监测…………………………………………………………12

2.3道路及地表沉降监测……………………………………………………………………13

2.4桩(墙)顶沉降监测……………………………………………………………………15

2.5围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监测……………………………………………………15

2.6围护结构桩(墙)体水平位移监测……………………………………………………19

2.7支撑轴力监测……………………………………………………………………………22

2.8围护桩(墙)内力监测…………………………………………………………………26

2.9围护桩(墙)内、外侧土压力监测……………………………………………………26

2.10盾构隧道沉降监测………………………………………………………………………27

2.11暗挖隧道拱顶沉降监测…………………………………………………………………28

2.12监测隧道拱顶沉降衬砌环沉降与管片变形……………………………………………28

2.13地下水位监测……………………………………………………………………………29

三、监测资料分析整理及成果反馈…………………………………………………………30

3.1数据分析处理……………………………………………………………………………30

3.2信息反馈…………………………………………………………………………………31

四、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34

4.1技术管理措施……………………………………………………………………………34

4.2质量管理措施……………………………………………………………………………35

天津地铁安全施工监测实施作业指导书

一、概述

1.1施工监测目的

1)检验设计所拟定的土体或围岩的假设条件和计算参数合理与否,以便有针对性地修正设计参数,变更施工方法和优化施工工艺,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

2)通过对基坑工程或隧道工程监测项目的观测,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计算,进行预测和反馈,决定是否需要对支护结构、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采取保护或加固措施,以确保支护结构或隧道的稳定及环境的安全;

3)通过检测量测收集数据,为地铁或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相关规程的制订积累经验。

1.2监测技术依据

1)施工图设计文件

《车站(区间)施工图设计》

《风险工程专项施工设计》

2)国标、行业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8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2-2002

3)地方标准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

4)国家、地方、企业文件

《天津地铁施工监测技术规定》

1.3监测项目及精度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施工监测对象一般分为基坑和隧道工程的周边环境条件、支护结构体系及周围岩土等三大类型。

1)周边环境条件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工程周围地表、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城市道路、桥梁、城市轨道交通、既有铁路及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等。

2)支护结构监测对象主要包括明(盖)挖法基坑及竖井施工支护结构(围护桩墙、水平支撑、立柱、锚索、锚杆等)、盾构法管片衬砌、浅埋暗挖法初期支护结构和临时支护结构、顶管法管节等。

3)周围岩土条件监测对象主要包括基坑及隧道工程周围岩体、土体、地下水等。

表1.3-1周边环境监测项目及精度表

序号

类别

监测项目

监测位置和对象

仪器

最小精度

1

周边环境条件

建(构)筑物沉降、倾斜监测

需保护的建(构)筑物

经纬仪、水准仪

1.0mm

2

建筑物裂缝宽度监测

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裂缝

游标卡尺、读数显微镜

0.05mm

3

爆破振速监测

需保护的建(构)筑物

传感器、放大器、记录器

1.0mm/s

4

桥梁墩台沉降和横纵向差异沉降

需保护的桥梁

经纬仪、水准仪

1.0mm

5

梁板应力监测

需保护的桥梁

应变计、应变读数仪

≤1/100(F·S)

6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需保护的管线

全站仪、水准仪

1.0mm

7

道路、地表沉降监测

施工影响范围道路、地表

全站仪、水准仪

1.0mm

8

既有轨道交通线监测

轨道结构、线路

水准仪、全站仪

0.5mm

9

既有铁路监测

路基、线路

水准仪、全站仪

0.5mm

表1.3-2基坑、隧道围(支)护体系监测项目及精度表

序号

类别

监测项目

监测位置和对象

仪器

最小精度

1

明(盖挖)基坑

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

支护结构桩(墙)顶

经纬仪

1.0mm

2

支护结构变形

支护结构内

测斜管、测斜仪

1.0mm

3

支撑轴力

支撑中部或端部

轴力计或钢筋计、读数仪

≤1/100(F·S)

4

锚杆拉力

锚头

轴力计、读数仪

≤1/100(F·S)

5

支撑立柱沉降监测

支撑立柱顶上

水准仪

1.0mm

6

桩(墙)体内力

桩(墙)体内

应变计、读数仪

≤1/100(F·S)

7

初期支护竖井井壁净空收敛

竖井井壁

收敛计

0.1mm

8

盾构

隧道

管片衬砌拱顶沉降

盾构隧道拱顶

水准仪

1.0mm

9

管片衬砌净空收敛

盾构隧道拱腰

收敛计

0.1mm

10

管片内力

盾构管片内

应变计、读数仪

≤1/100(F·S)

11

浅埋暗挖隧道

支护结构拱顶沉降

隧道初支拱顶

水准仪

1.0mm

12

支护结构底板隆起

隧道初支底板

水准仪

1.0mm

13

支护结构内力

隧道初支内部

应变计、读数仪

≤1/100(F·S)

表1.3-3周围岩土条件监测项目及精度表

序号

类别

监测项目

监测位置和对象

仪器

最小精度

1

围岩地质体

土体侧向变形

靠近结构的周边土体

测斜管、测斜仪

1.0mm

2

地下水位监测

靠近支护结构的周边土体

水位管、水位仪

5mm

1.4监测的周期及频率

明挖基坑施工监测频率表

序号

监测对象

测试内容

测点布置

监测频率

要求

1

围护桩

(墙)

桩(墙)顶沉降

桩墙顶水平位移和垂直沉降的测点一般布置围护桩墙的冠梁上,测点间距8~15m

基坑开挖时,1次/天,主体结构施工时,1次/2天

必测

桩(墙)顶水平位移

必测

桩(墙)内力

长短边中点,竖向间距5m左右

必测

桩(墙)内、外侧土压力

长短边中点,竖向间距5m,沿基坑长边每25~30m设观测断面

宜测

桩(墙)变形监测

必测

2

水平支撑

支撑轴力

测点布置在支撑的两头或中点,必要时支撑两头与中点均设测点

开挖初期1次/天,挖至基底2~3次/天

必测

3

工具柱

垂直沉降

沉降测点布置在立柱的顶部表面上

基坑开挖1次/天

必测

4

基坑底

坑底回弹

基坑中央、距坑底边缘1/4底宽处以及特征变形点必设

基坑开挖1次/天

必测

5

地层

地表沉降

长短边中点,沿基坑长边每25~30m设观测断面;基坑深度变化与断面变化处应加密测点

1次/天

必测

土体分层沉降位移

宜测

6

地下管线

地下管线沉降及位移

根据管线状况并与管线管理单位协调后布置

基坑开挖1~2次/天

必测

7

相邻建筑

垂直沉降

可设在建筑物的四角(拐角)上,高低悬殊或新旧建筑物衔接处,伸缩缝与不同埋深基础的两侧;每栋建筑物不少于四个沉降测点、两组(每组2个)倾斜测点。

测斜时,在墙面上、下垂直布两个点。

1次/天

必测

倾斜

1次/天

必测

裂缝观察

1次/天

必测

8

基坑内、外地下水

坑内、外水位

坑内四角点,长短边中点;坑外每40m设测点,距边缘2m

1次/1~2天

必测

9

坑内、外地下水水压

宜测

盾构隧道施工监测频率表

序号

监测对象

监测内容

测点布置

监测频率

要求

隧道衬砌

衬砌环沉降与管片变形

每10环设1个量测断面,每个断面布设4个测点

2次/周

必测

管片内力

按典型断面布设,每个断面环向不少于5个测点

宜测

地层

地表沉降

沿轴线按间距5~10m设监测点,每20~50m布置一个监测横段面。

横向地表桩设置在隧道中心轴线两侧30~40m的沉降槽内

盾构切口前30m,盾尾后50m内,2次/天;盾尾部通过3天后,1次/天;以后1~2次/周

必测

地表水平位移

宜测

深层沉降

宜测

地下水位

盾构始发试验段每30~50m或水位变化较大区段选取监测断面

必测

相邻环境

建筑物沉降、倾斜、裂缝

建筑物四角,每栋布点不少于4点,倾斜测点不少于2组,2个/组

盾构切口前30m,盾尾后50m内,2次/天;盾尾部通过3天后,1次/天;以后1~2次/周

必测

地下管线沉降

根据管线状况并与管线管理单位协调后布置

必测

暗挖隧道现场监测频率表

序号

量测项目

测点布设

量测间隔时间

分类

量测内容

1~15d

15d~1个月

1~3个月

3个月以后

1

地质与支护状况观察

每一开挖环一个断面

开挖后对开挖面和初期支护观察

2

净空收敛位移

每5~50m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

1~2次/天

1次/天

1~2次/周

1~3次/月

3

拱顶下沉

每5~20m一个断面,每断面1~3个测点

4

地表下沉

开挖面至量测断面距离L<2B时,1~2次/天;

L<5B时,1次/天;L>5B时,1次/周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5

围岩内部位移

取代表性地段设一断面

1~2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6

钢支撑内力

每10~30榀钢支撑设一对测力计

1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次/月

7

衬砌内应力及裂缝量测

每代表性地段设一个断面,每断面11个测点

1次/天

1次/2天

1~2次/周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