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5471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doc

《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doc(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doc

11土建工程土建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11.1测量方案测量方案1.1.1为确保本工程各建筑平面位置的准确及高程控制的精度,施工测量应严格遵守测设和复核程序建筑物外墙轴线交点坐标的确定

(1)采用全站仪测量根据设计院设计的总平面和基础图加以详细定位定出建筑物关键的几个轴线交点坐标。

并在各轴线延长线上设立轴线标桩,作为一级控制桩。

待定位放线完毕并经复核无误后,邀请建设单位和各有关部门进行验线并加以签证,归入文档。

(2)定位时根据本工程总图所提供的各建筑物外墙轴线交点坐标以及业主提供的城市测量坐标控制点(不少于二点坐标)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测量定位,确定各建筑物的四个大角轴线交点,以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依据。

1.1.2轴线平面控制1,根据定位放线图确定1/B轴、1/D、J轴、M轴、Q轴、T轴、1/4轴、10轴、1/14轴、20轴、23轴、28轴为主楼的定位轴线。

2,施工轴线控制网点的测量,应进行闭合差校核,其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20秒。

3,工程的定位点、水准点应设置牢固,使其不下沉、不移位、不易损坏,应采取有效(埋深浇注混凝土)的保护措施。

(1)轴线垂直传递以0.00面上的垂直投递控制点为基准,采用内控法控制垂直度。

每层的楼层面轴线放样,在相应的控制点平面图示意出1.1.2.2垂直传递基准点的设置

(1)考虑到测量仪器可通视性,结合本工程主体结构平面布置,考虑合适部位设置多个控制点,由这些控制点组成的直角边来控制整个建筑平面将地下室施工时主控轴线投测到首层楼面(即地下室顶板)处,在首层楼面的上述控制点部位设置垂直传递基准控制点。

基准点的部位设置膨胀螺栓,螺栓上用定位冲具体标定控制点的位置。

同时,在施工上部结构时,在相应于基准控制点的平面部位留出200200mm的通视孔,用于垂直传递。

考虑到所设定的各控制点位置均位于轴线交汇处,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位置,难以留设通视孔,因此将控制点平行移出图示距离,设在楼板部位(详见放线施工图)。

1.1.2.3基准控制点防护装置1.1.3为防止高空坠物对工作人员及仪器的损伤,应在控制基准点上方安装防护罩,防护罩上铅垂线经过处留有直径为150mm的孔,并配活络盖板。

1.1.4在基础轴线和控制轴线复合无误后,将基础上轴线利用经纬仪和线锤将轴线引设到墙板外侧,并用黑墨线弹出,红漆表明。

轴线垂直传递

(1)为有效地控制上部结构的轴线,0.00以上各层建筑(包括裙房)的轴线全部利用天顶倒锤体原理采用内控法进行垂直传递。

1.1.5高程控制

(1)现场测量员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引测至现场,经精测、复核准确无误后,在现场设立控制施工的高程控制桩。

控制桩应设在不受基础、土方工程施工变形影响范围以外,水准点的设置应不少于3个,以便在高程存疑时,桩与桩之间的校核。

(2)土方开挖阶段,可从现场水准点引测至基坑内侧壁上,应采用小竹桩标定并控制开挖深度。

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必须经复核签证后方可继续下一道工序施工。

(3)垫层施工时,应先打水平桩。

垫层浇好后,支基础模板时,要在主控制线上端外侧处标出水平标高标记。

一层结构浇好后,应在确定轴线控制点位置的同时,标出统一水平标记,以便于主体施工时丈量标高。

高程控制(4)主体结构水平标记,按各层不同设计层高,计算后用钢卷尺丈量。

应在每层周围外角主控轴线处设置水平标记。

设置水平标记时,首先用水准仪复核每层丈量后的标记是否水平,如复核无误,才能在其它轴线处或剪力墙处加密水平标记,包括中间剪力墙插筋处等,以便于各层标高的控制。

1.1.6测量仪器要求

(1)索佳SET2100全站仪精度:

2(2mm+2PPm);

(2)WILDZL天顶仪(带激光)精度:

1/200000;(3)J2普通经纬仪精度:

2;(4)S1精密水准仪精度:

2.0mm/km;(5)DSZ2普通水平仪精度:

2.5mm/km;(6)50m钢卷尺精度:

10.3mm;(7)2m钢卷尺精度:

10.3mm;1.1.7以上仪器均需有检定合格证,并在检定周期内。

1.1.8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1)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规定,拟定以下要求:

(a)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应根据复核后的红线桩或坐标点准确地测量。

并应保护好场地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桩位。

平面网中主控轴线的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20。

(b)测量竖向垂直度时,层间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东、西两楼建筑全高垂直度测量偏差不应超过15mm。

(c)建筑标高控制网应根据复核后的水准点或已知高程点引测,引测高程可采用符合测法或往返测法,闭合差不应超过5nmm(n为测站数)。

(d)由于本工程建筑总高度较高,高程传递过程中必须设置高程转换点,高程转换点考虑设于十层楼面上,整个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及设于十层上的标高转换点控制。

层间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总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15mm。

1.1.9工程测量复核方案

(1)测量复核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校正,保证测量精度。

(2)测量工作及复测工作均由专业测量人员负责,做到设专人操作、专用仪器、专人保管。

1.1.9.2轴线平面控制复测:

1.1.9.3建筑物轴线控制测量采用极坐标和直角坐标测量法来复核轴线。

极坐标控制点投测完毕之后,再用直角坐标测量法进行互相之间校核,同时应根据检验结果的偏差,及时调正、平差。

1.1.9.4高层建筑竖向高程复测:

(1)以基准水准点为依据,用精密水准仪采用往返水准测量的方法,将高程引测至平台上,用卷尺通过支架平台向上引测,然后用普通水准仪引测至所需部位,中间过程应保证在十层楼面处有一个支架平台,以便于用50m钢卷尺进行高程传递。

操作时,应注意钢卷尺的温度修正值和检定后的改正值。

(2)为了防止因沉降而引起的高程误差,应经常检测基准点的高程,及时修正高程值,同时,每四层检测其中二个传递平台之间的距离,得出砼的实际压缩变量系数,然后计算出总高程的压缩修正值。

1.1.10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本工程由三幢高层建筑和四层裙房组成,层数与荷载的差异较大,为及时掌握本工程在结构施工期间地基在逐渐加荷的变形量及其实际累计沉降量,必须对本工程的沉降进行长期观测。

目前设计的方案图对本工程沉降观测点设置的平面布置、高度、数量及具体做法末作出规定,故现先根据本公司曾施工过的同类工程项目进行叙述。

(2)沉降观测应在地下室底板完工后即开始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观测沉降的时间应与建筑物各施工阶段(墙板及楼板每浇筑四层,内隔墙砌筑完,内外粉刷完成)完成日期相配合,进行观测,从而了解荷载递增与沉降变化的规律。

并定期向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提供沉降观测记录,工程竣工后应将施工期间所观测的成果资料纳入工程文档,以便日后进行观测。

施工期间沉降观测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a)沉降观测前应在测区范围内,距离建筑物不少于30m之处设置三个基准点,基准点的位置应在不宜碰动,既隐蔽又便于测设的地方。

可考虑分别设在建筑物的东、西两侧和南侧隐蔽处。

(b)沉降观测应采用附合线路或闭合线路,做到定机、定人、定路线。

测施前仪器必须经过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c)沉降观测测点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部位进行设置,初始观测点均应考虑埋设在地下室底板上,并随地下室施工逐层向上引测至地面以上0.35m标高处。

(d)沉降观测的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得大于30m。

(e)测施中,前后视必须采用同一根水准尺。

观测时,水准尺应和地面垂直,不得歪斜。

(f)根据本工程的重要性、使用要求,基础类型及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设计确定沉降水准测量等级为二级水准测量,其闭合差应小于0.5n1/2mm(n为测站数)(g)在同一测站上观测各观测点时,当读完所有观测点的读数后应回测后视点,两次同一后视点的读数差不得超过1mm。

(h)沉降观测的次数与频率应根据设计要求和上部结构荷载作用时间,施工期间具体观测沉降的时间应根据建筑物各施工阶段(墙板及楼板每浇筑四层,内隔墙砌筑完,内外粉刷完成)完成日期相配合,进行观测,从而了解荷载递增与沉降变化的规律。

最后在移交业主前再观测一次,以便日后业主继续进行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为连续两次半年沉降量不大于2mm)。

(i)观测的结果应及时整理成成果资料,及时通报业主或现场监理工程师,工程竣工后,应将成果资料整理归档。

红线桩复核平面控制定位放线垂直传递项目工程师下达指令测量员执行指令项目工程师复核监理工程师抽查水准点复核建立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沉降观测图:

施工测量流程示意1.21.2地下室结构施工地下室结构施工1.2.1地下室结构施工顺序

(1)定位放线土方机械开挖及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加深部分轻型井点降水桩顶处理人工挖集水井部分土方及基底余土修正集水井加深部位砖模砌筑砼垫层浇筑底板周边砖模砌筑底板钢筋及地下室墙板、柱子钢筋绑扎支外墙翻边模板浇筑底板砼地下室墙板、柱子及地下室顶板梁、板支模地下室顶板钢筋绑扎地下室砼浇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基槽回填土。

1.2.2土方开挖、桩顶处理1.2.2.1土方开挖

(1)挖土机械的选择:

(a)根据有关反铲挖土机的技术性能,同时综合考虑施工进度和我公司机械配备能力等因素,本工程准备配备3台WY-100型反铲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

(2)开挖顺序:

(a)根据场地位置及现场平面布置土方开挖,将基坑土方按土钉墙施工进行分层开挖,开挖顺序由东向西进行开挖。

(3)开挖方式:

本工程施工场地比较狭小,建筑物四周距邻近建筑及城市道路较近,基坑考虑直壁开挖+土钉围护。

为防止机械超深开挖而扰动原状土,基底考虑预留30cm厚土方采用人工修整。

局部集水井部位在机械大开挖至要求的标高,并经放线后采用人工继续开挖和修正。

(4)基坑开挖的坡脚线应与基础外边线预留0.51.0m工作面以利于模板支撑。

(5)由于地下室施工周期较长,为防止基坑边坡失稳,在基坑边土钉墙围护。

1.2.2.2桩顶处理

(1)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结束,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验桩、验槽,符合设计要求后,应马上进入垫层施工。

(2)基底开挖后,为便于截桩标高的控制,考虑截桩处理工作放在砼垫层浇筑完成后进行。

工程桩按桩顶设计标高以上部分混凝土凿除,多余钢筋可锚入承台或底板,桩基顶面要求桩嵌入承台100mm,凿除余桩时,要控制好设计标高,若发现有低于设计标高的工程桩,须通知设计单位,采取措施。

(3)对于低于设计标高的工程桩,应将该桩部位的基础底板作相应的加深处理并增设附加钢筋,采取相应加强措施。

但事先必须通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出具有关变更手续,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1.2.3基坑维护方案

(1)本工程施工场地比较狭小,建筑物四周距邻近建筑及城市道路较近。

故基坑边坡围护考虑采用土钉墙支护。

1.2.3.2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监测及应急措施方案

(1)工程监测:

(a)开工前应做好现场轴线测量,并做好永久性标记,并严格要求布置支护桩位(偏差2cm),须经复测认可。

(b)开挖前应对周边道路,建筑进行测量,并查看有关资料及变形情况。

(c)基坑开挖时,应监测坑内及其邻近地段的地下水情况,是否有管道渗漏、冒水、管涌等现象。

(d)监测基坑支护的应力和变形。

(e)基坑开挖从开挖前初直至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坑壁回填后终止,均有完整的观测数据。

(2)应急措施:

(a)土方开挖时加强观察,并与土方施工人员密切配合,如遇局部变形等紧急问题,即局部回土稳定基坑。

(b)现场备足水泥、草包等材料,备用注浆设备一套,以备局部堵漏。

(c)现场实行值班制,土方开挖阶段,准备好抢险队伍。

1.2.4降、排水方案

(1)工程地质情况:

(a)根据*大厦岩石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考虑采用坑内明排水,并结合辅助排水明沟集水井抽水泵,三位一体的排水方法进行。

具体为:

沿基坑边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