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五.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4652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五.docx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五.docx

高中历史必修2专题测试五

专题测试(五)

一、选择题

1.有史学家认为,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

这里“全球分裂”主要是指(  )

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D.贫富差距拉大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立即开始了殖民扩张与掠夺,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故选D。

答案 D

2.1494年6月7日,经过一年的谈判,在罗马教皇的主持下,两国签署条约:

在地球上划一条线,然后像切西瓜一样把地球一分两半。

一个拿走了东方,另一个把美洲抱在了怀里,由此开创了大国瓜分殖民地的先例。

不过,这两个国家都没有遵守承诺,互相在对方的半球内楔下“楔子”,这两个“楔子”分别是(  )

A.菲律宾、巴西B.马六甲、墨西哥

C.台湾、古巴D.葡萄牙、西班牙

解析 题干中所说的“在罗马教皇主持下瓜分世界”的两个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葡萄牙殖民的地区主要是东方的亚、非等洲,西班牙则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

但葡萄牙人在美洲占领了巴西,而西班牙人则在东方占领了菲律宾。

故选A。

答案 A

3.把“海上马车夫”赶下“海上霸主”地位,自己成为“海上霸主”的国家其最高的国家领导人是(  )

A.克伦威尔B.查理二世

C.威廉一世D.议会议长

解析 第三次英荷战争正是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其领导人是国王查理二世。

答案 B

4.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件事,不同史观的人看法不同,代表印第安人观点的看法是(  )

A.发现无主土地B.发现新大陆

C.劳动力的供给地D.噩梦开始了

解析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A、B代表欧洲人的看法,美洲对他们来说既是新大陆,也是无主土地,当然土著居民印第安人不应该算是“人”;C是欧洲人对非洲的看法;只有D才符合印第安人的看法,因为他们遭到欧洲殖民者的奴役和屠杀。

故选D。

答案 D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

“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解析 从材料来看,涉及的时间段是“1500至1763年”,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兴起,因此从1500~1763年,许多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还没有出现,也就不能密切国际交流。

故选C。

答案 C

6.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欧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

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解析 人们之所以认识不到世界的整体,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局限和自然环境的阻碍,再加上当时缺乏沟通的技术和横向交流的驱动力,使各个文明区域间相对封闭。

答案 B

7.19世纪70年代以后,苏伊士运河开通,上海至伦敦、旧金山的电报线路接通,中国和西方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列强经济侵略角度来看,这种变化将更加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  )

A.司法干预和政治操控B.文化渗透和思想控制

C.调兵遣将和军事侵略D.商品倾销和原料收购

解析 要准确抓住题干的关键性的词语“从经济侵略”,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关于经济的,故选D。

答案 D

8.在开辟新航路的西方探险航海家中,曾经到达过亚洲的航海家是(  )

①达·伽马 ②迪亚士 ③麦哲伦 ④哥伦布

A.①②③④B.①③

C.①④D.②③

解析 ①到达过印度;②发现了非洲的好望角;③进行的是环球旅行,到达过亚洲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地区;④发现的是美洲。

故选B。

答案 B

9.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

这句话说明了(  )

A.哥伦布发现美洲为地理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B.哥伦布的远洋航行体现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时代要求

C.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解析 哥伦布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冒险、探索世界和个人奋斗而发财致富的精神,与封建社会的保守、落后、人服从神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当哥伦布实施自己的抱负的时候,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开始。

故选B。

答案 B

10.1757~181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印度获得的财富达10亿英镑。

公司职员、殖民军头目克莱武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光蛋变成腰缠20余万英镑的阔佬。

这实质上说明了(  )

A.东印度公司的经济效益非常好,职员待遇高

B.只要肯努力、肯冒险,穷光蛋也能变成阔佬

C.印度极为富有,是投资的好地方

D.英国殖民者对印度进行了野蛮的掠夺

解析 首先要准确掌握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它是一个拥有特权的殖民贸易机构,其目的就是对东方和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故选D。

答案 D

11.美洲是世界上居民人种最复杂的地区之一,美洲的种族分布变化最大。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欧洲移民拓殖 ②种族杀戮 ③黑奴贸易 ④美洲战乱频繁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殖民者进行移民拓殖、种族杀戮、黑奴贸易,导致了美洲种族的重大变化。

故选A项。

美洲自身的战乱与种族变化没有关系。

答案 A

12.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

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

A.开辟新航路

B.机床的发明

C.建立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D.改良了蒸汽机

解析 从题干中的“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基础”可知提供的是动力机械,故选D。

答案 D

13.“实行门户开放并允许自由贸易的都市和国家,不但没因此种自由贸易而灭亡,而且因此致富。

”这段材料属于(  )

A.民主化改革政策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C.社会福利制度D.“炮舰政策”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自由贸易对国家带来的好处,故选B。

答案 B

14.19世纪中期,随着某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其野心也不断扩大,开始谋求在太平洋的利益,提出了新殖民主义——“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19世纪末更明确提出了“自由贸易”原则和“门户开放”政策,这个国家是(  )

A.美国B.英国

C.日本D.中国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太平洋商业帝国”“自由贸易”和“门户开放”即可判断该帝国是新殖民主义的倡导者美国。

答案 A

15.下列关于西班牙、英国、法国、荷兰掌握海上殖民霸权的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A.16世纪——荷兰B.17世纪——西班牙

C.17世纪——法国D.18世纪——英国

解析 西班牙于16世纪夺得海上殖民霸权,荷兰于17世纪夺得海上殖民霸权,英国于18世纪夺得海上殖民霸权。

答案 D

16.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  )

①乘飞机飞抵巴黎参赛 ②脚穿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 ③用手机电话询问比赛相关情况 ④乘坐轮船到法国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②④

解析 飞机是1903年发明的,手机是信息革命的产物,都应排除。

故选D。

答案 D

17.如图是英国出现的纺织工场和纺织工厂,16世纪前者占主导地位,18世纪后后者占主导地位,二者最大的区别是(  )

  

纺织工场         纺织工厂

A.生产方式不同B.雇佣工人方式不同

C.出现的时间早晚不同D.工人的地位不同

解析 纺织工场是手工工场,工人用手劳动,纺织工厂是用机器进行生产,故选A。

答案 A

18.17世纪中期英国议会颁布了《航海条例》,而同时期的中国政府却颁布了“禁海令”和“迁海令”。

造成这种不同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因素B.政治体制

C.市场因素D.思想观念

解析 紧扣“根本原因”,从经济角度思考,可知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因此克伦威尔政府颁布《航海条例》。

而同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因此,中国封建王朝多次颁布“禁海令”,故选A。

答案 A

19.

美国的垄断组织(漫画)

参议院大厅里,坐在议员席位上的是一些参议员,他们在开会时还不时向后张望,站在后排的是一群大腹便便的垄断资本家。

大厅后面的木牌上写着:

“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

”这说明(  )

A.美国产生垄断组织

B.垄断组织控制了国家政治生活

C.垄断组织促进了经济发展

D.垄断组织代表人民

解析 议员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权力行使国家立法权,而图中的议员只是傀儡,从而说明了垄断组织遥控了国家的政治生活,故选B。

答案 B

20.(19世纪末)“在南美洲,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交通线不合理、不充足的特征。

修建它们不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连接生产点和装船港口,在它们之间的广大地区连最差的道路也没有。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的这段话旨在说明(  )

A.西方工业文明促进了南美农业文明快速进步

B.西方殖民扩张的终极目的是满足自身发展需要

C.西方的殖民活动改变了南美交通落后的面貌

D.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存在共同的经济利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考查殖民活动的目的。

“修建它们不是为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是为了连接生产点和装船港口”表明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原料和市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航海条例》

材料二 ……有如上述,早已停止由公社使用的土地,以及在半年内由公社使用的田地,自8月1日起由公社使用的草地、公社牧场与放牧地都交错在一起,使其各所有人均感不便,但若由各土地所有人和一切其他利害有关人等按其对土地不同的权利、份额和利益划分应得地段,将这些土地分割并以栅栏圈围,则对他们均将大为有利。

此种分割、划分地段并加圈围虽使一切有关方面均得其利,但必须在国会协助下执行。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1849年,已实行几百年的《航海法》被废除,这是另一个标志,表明①的原则被彻底认可。

1852年议会发表一项原则表明,称①是英国的国策。

英国由此而进入②鼎盛时期。

——《英国通史》

材料四 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

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强国?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推动圈地运动发展的?

这一运动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怎样的联系?

(3)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三横线上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解析 本题以英国近现代资本主义发展为主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和概括能力。

(1)题,结合《航海条例》颁布的目的和影响回答。

(2)题,依据材料二“必须在国会协助下执行”信息和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概括回答。

第(3)题,结合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概括回答。

第(4)题,依据材料四“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

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等信息概括回答。

答案 

(1)注重海权,拓展海外市场。

(2)推动:

英国通过国会立法形式来推动圈地运动发展。

联系:

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如,市场、劳动力等)。

(3)①自由贸易;②自由资本主义。

根本原因:

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4)不适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被后来的美国和德国迎头赶了上来;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弊端。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1800年世界银块流动》中说:

“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

”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更是规定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并要求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材料三 “新大陆的银……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

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的地区联络起来,大体上也是以银的买卖为媒介。

——亚当·斯密《国富论》

请回答:

(1)在新航路开辟问题上,有人形象地比喻西班牙“替人做嫁衣裳”,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了白银流向的哪一变化?

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说明白银在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题,“替人做嫁衣裳”即西班牙掠夺的财富并没有在本国转化为资本。

(2)题,中国的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材料二、三中概括原因。

第(3)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白银外流,阻碍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第(4)题,依据材料三中“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的地区联系起来,大体上也是以白银的买卖为媒介”信息概括。

答案 

(1)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白银大量流入西欧其他国家及中国,在世界市场中陷入边缘境地。

(2)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通和商路的发展;白银流入西欧,促使金银贬值,消费能力提高,对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的需求扩大。

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国产品需求量不大。

(3)从西方国家流入中国到从中国流向西方国家。

中国对外战争失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导致资金缺乏阻碍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4)充当世界贸易的媒介,有利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