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未中医入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4085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0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伯未中医入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秦伯未中医入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秦伯未中医入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秦伯未中医入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秦伯未中医入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秦伯未中医入门.docx

《秦伯未中医入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伯未中医入门.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伯未中医入门.docx

秦伯未中医入门

秦伯未中医入门

(一)

 秦伯未(1901~1970),现代中医学家,原名之济,号谦斋,江苏上海人,出身儒医世家,自幼酷爱文学与医学。

1919年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名医丁甘仁门下攻读中医。

1923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在上海同仁辅元堂应诊,以治内科杂病见长,对虚痨痼疾尤精。

1927年与王一仁、章次公、王慎轩、严苍山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务长、院长,教授《内经》及内科。

1930年,创办中医指导社,主编《中医指导丛书》、《中医指导录》杂志,开展学术交流与社会咨询,社员遍及国内外。

1938年又创办中医疗养院,设内、外、妇、幼等科,有病床百余张,作为学生实习基地。

秦氏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涉猎。

尤其重视《内经》的钻研,潜心撰写评述《内经》的专著,有《读内经纪》等5种,并将《内经》原文整理成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方剂学等7章,病症则分为伤寒、湿暑、热病等37类,还剖析《内经》与西方医学理论各自的特点与异同,独具见解。

秦氏勤于著述,医文并茂。

1921年创办上海中医书局,自编医书医刊,校订古籍,整理出版。

生平著作甚丰,达数百万字,较有影响的有《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金匮要略浅释》、《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清代名医医案精华》、《中医入门》、《中医临证备要》、《谦斋医学讲稿》等50余种。

在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小品、史话等数百篇。

秦氏还工诗词,善书画,好金石之学,40岁时曾刊印《谦斋诗词集》七卷。

1954年,秦氏受聘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主任。

1955年调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并执教于北京中医学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长、全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还被推选为全国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

 

前言

近来学习中医的人很多,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要求:

怎样着手学习?

并希望在较短时期内学得更好一些。

因此,很需要有一本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浅近的参考书,以便由此入门,逐步提高,这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中医治病,主要就是依据理、法、方、药相结合的一套医疗方法。

我个人认为从这四个方面来认识中医的面貌,从而理解中医的特点与掌握中医的治病规律,这事学习中医比较正确的方法。

故本书的叙述,即分理论、法则、方剂、药物四部,在四部内在分若干项目,作比较细致的介绍。

我还认为学习中医理论必须与中医的临床经验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才就是比较踏实的。

所以本书在介绍中医基本理论时,多举常见疾病的实例来加以说明,以便一边学一边联系实际。

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下一番功夫,学中医当然不例外。

无论全面学或学一科与一种病,都不能离开理法方药,但就是不必瞧得太难,也不可估计得太简单,只要循序渐近,由入门而提高,就是不难学会的。

在党的领导下,我愿意把一得之愚贡献出来,帮助读者们解决一些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此书,能使读者们对中医学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中医打下基础。

但就是由于我的水平有限,缺点与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批评指教。

编者志

1958年9月

 

第一章 理论之部

第一节 中医的特点

一、整体观念

中医治病,就是从整体着眼的。

首先把人体内脏与体表各组织及器官之间的关系,瞧作就是不可分割的,同时还认为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与病理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重视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于就是,在临床上总就是全面考虑问题,而不单从有病的局部着想,并观察季节、气候与水土,注意病人的情绪与生活习惯等。

这种整体观念就是中医治病的基本观念,现在分几个方面来说明。

1、 人体的整体性:

中医认为人体各部都就是有机联系着的。

首先把十二内脏瞧成十二种功能,称做“十二官”;又分为六脏、六腑,从作用上把一脏一腑分别结合,称做“表里”。

这种内脏的归纳划分,不等于各自为政,恰恰相反,而就是把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理解作相互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脏腑,同时表现在脏腑与形体的各组织各器官方面。

例如:

心主脉、主舌,肝主筋、主目,脾主肉、主口,肺主皮毛、主鼻,肾主骨、主耳;再如脾主四肢,肾司二便,等等,都就是说明脏腑的功能与脏腑与形体的关系。

更重要的,通过经络有系统的分布全身,循环往复,成为体内与体表的联络路线,这样,使人体在功能保持内外相关的整体。

正因为如此,治疗上关于内脏的病,不单治一脏甚至不医治有病的一脏,而从其它内脏进行治疗得到痊愈,如胃病兼治脾脏,肺病可以从治脾胃着手,以间接增强肺脏的抵抗力。

尤其显著的,形体局部的病症,往往采取治内脏的办法来治愈,如风火红眼,有清肝的方法,虚火牙痛,用温肾的方法;又如脱疽(能使十个足指零落),现代医学多用截除手术,中医用活血温经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此外,如皮肤病、肿疡、溃疡等外症,中医大多用内服药来消散或排脓、收口。

2、 人体与气候:

大自然的一切,特别就是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

中医十分重视这个关系,认为人体健康与气候不能分开,必须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才能无病与长寿。

因而,从一年中找出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四季的特性,以及四季里的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不同气候的变化规律,并指出应该怎样适应客观环境的方法,如果违背气候变化,可能招致什么样的疾病。

还根据这些原则,分析演绎出诊断与治疗等方法。

例如非其时而有其气,即春应温而反寒或热,就就是不正之气,称做“虚邪贼风”。

这些不正之气,必须及时回避。

至于四时气候有规律的变化,这对人体就是有利的,称为“正气”。

因此,常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正常转变来调养与治疗疾病。

举个浅显的病例来说,老年人常见的痰饮咳喘,春夏轻减,秋冬加重,原因就是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临症上常用温药调养,并且主张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期来调理预防。

又如血虚肝阳旺的病人,到了春天容易发作头晕、脑胀、目眩、耳鸣、精神疲倦等症。

这种症状的发生就是与气候息息相关的,故在冬季给予滋补,可以防止发病的机会。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理解到中医对于养生与治病,密切注意内外环境的相互适应。

3、 人体与地土方宜:

不同的水土,不同的生活习惯,可以产生不同的疾病。

我国幅员广阔,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地高多燥,东南气候温与,地卑多湿。

因而不同地区常有不同的病症。

此外,对一般病的治法、用药及药量,南北方也有出入。

所谓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地制宜,便就是这个意思。

4、 其它:

对于禀赋的强弱,形体的肥瘦,性情的愉快、忧郁、急躁,以及精神刺激等,中医也就是非常注意的,认为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很有关系,在治疗时必须顾及。

如强者耐受重药,体弱者不宜重剂;体丰肥者多湿多痰,瘦者多阴虚内热。

这些虽然不就是刻板的,但一接触具体病症,就有很现实的参考价值。

中医的理论体系,就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整体观念出发,中医在临症上有两个突出点就就是:

其一,不仅仅着着眼于疾病的局部症状而忽视其它部分所受到的影响;不因重视某一发病因素而忽视因此引起的其她因素。

同时,在及时治疗之外,还利用季节来进行防治。

例如咳嗽就是一个肺脏疾患,经久不愈可以影响到心脏而兼见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咽肿喉痹;或影响到肝脏而兼见两胁下痛,不能转动,转动则两胁胀满,也能影响到胃而呕吐,或影响到膀胱而咳时遗尿,称作心咳、肝咳、胃咳与膀胱咳,治法就各有不同。

又如一个气郁病,或引起肠胃疾患,或妇女适值月经来潮而引起腹痛,必须兼顾肠胃与调经。

还有如风湿性痹痛趁伏天治疗,肺痨病趁秋凉治疗,疗效都比冬季或夏季为优,这就是由于病的性质与脏气的性质适宜于炎热与秋凉的关系。

其二,认识到病与病人就是不可分开来瞧的,每一个病都应从两面着想,一面就是病邪,一面就是正气,即病人的抵抗力与恢复能力。

因而一面要去除病邪与改善病况;另一面要调理病人的生理机能,增强其自然的抵抗力,帮助恢复健康。

这就提出了“扶正”与“祛邪”两种治法,及“邪去则正自复,正充则邪自却”的两种战术方法。

不难体会,疾病的过程就就是正与邪两个方面矛盾斗争的过程,当邪气退却,正气进入恢复的阶段,这一斗争才算结束。

邪正的斗争,有急有缓,有长有短,虽然因病因人而异,主要就是决定于疾病发展过程中正与邪双方力量的对比。

正气战胜邪气,就走向痊愈,邪气战胜正气,就导致病重。

所以,中医在未生病时重视辟邪,既受邪时又急于祛邪,但同时不忽视扶正,在某些情况下,还把扶正作为主体。

这就是中医整体观念的概况,说明这一观念就是贯彻在生理、病理、诊断与治疗各个方面的。

要进一步明白这些道理,必须学习《内经》,它就是中医理论的渊薮,一直在指导中医实践。

二、辨症论治

辨证论治为中医普遍应用的一个诊疗规律,从认识病症到给予治疗,都就是依靠这个规律来完成的。

辨证论治就是综合理、法、方、药作为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无法进行。

它就是有理论有法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辨症论治的意义,辨,就就是分析、鉴别,症,就就是症状、现象,论,就就是讨论、考虑,治,就就是治疗的方针。

症与治就是现实的;辨与论就是灵活的,要通过分析与思考的。

前人告诉我们,有就是症,用就是法,用就是药。

究竟凭什么来认识这个症,以及凭什么用这种法与这类药,就需要下一番辨与论的功夫。

疾病的发生必然有某种因素,某种因素就表现出某种症状,离开症状就是无从辨别疾病的性质的。

同时仅仅注意症状也还不可能全面了解病情,有时症状的表现不一定反映真相,中医称之为“假象”,这就要求必须做到细致的辨症。

总的来说,辨症,就就是从疾病过程中找出疾病的客观规律,务使求得症状与病因的统一。

引用辩证法的词句来说,就就是“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故中医治病有一定步骤,观察症状,决定病因,商讨治法,然后处方用药。

因而,中医对任何疾病在没有辨明症状以前,就是无法确定治法,更谈不到处方用药。

辨症论治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症状就是病邪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映,它反映着病邪的性质与生理机能的强弱。

在症状的表现上,从细小到显露,从表面到深层,可以鉴别发病的因素与生理病理的状况,可以随着症状的消失与增添,探知病邪的进退及其发展方向。

病因以六因与七情为主,也就就是外感与内伤两大病类的主要因素。

比如《内经》里指出,风邪使人眩晕、抽搐,热邪使人痈肿,燥邪使人口渴、皮肤枯裂,寒邪使人浮肿,湿邪使人腹泻,又指出恼怒使人气上逆,喜乐使人气舒缓,悲哀使人气消索,恐惧使人气下沉,惊吓使人气机混乱,思虑使人气结聚。

这些都就是从症状来观察六淫、七情的变化。

任何一个病没有无原因的,病因就是发病的根源,能直接伤害人体引发各种症状。

中医所说的病因,主要包括人体正气与病邪两方面,即从病体全面来观察,病邪固然就是病因,但本身机能衰弱或亢奋,也就是病因。

症状就是辨症的主要对象,如何辨认对象,就需要确切的诊断。

中医诊断分望色、闻声、切脉与询问,目的就是在观察与分析症候,也就就是把症状联系起来,分出主症、主脉,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病情,不被假象所蒙混。

所以诊断的要点,除了听取病人的主诉症状以外,还应客观地从多方面来观察其她有关症状,以推病因。

因为症状就是病因的反映,但就是不能单瞧肤浅的现象,必须瞧到它隐藏的一面,还要瞧到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向。

总之,必须瞧到真实的一面,不能为假象所迷惑。

这就不能单靠主诉的自觉症状来决定诊断,需要进一步的辨症,如有些疾病依据一般症状已能做出初步的印象,但经过深入分析后,又往往能否定初步印象。

比如病人嚷着内热口燥,并有发热、头痛等症状,一般可以认作温热病,但如果仔细的诊察一下,发现病人虽渴不欲饮,饮后觉胀,并且喜喝热水,便可断定口渴就是假象,不就是真正的内热。

于此可见辩证在确诊上的重要性。

一个病的症状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复杂并不等于杂乱无章,只要明白症状的相互关系,加以分析归纳,就能发现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从而达到全面的正确的认识。

中医辨症,客观地从疾病发生与发展情况来肯定体内的矛盾,它包括着正面与反面,指出了矛盾在每一疾病所呈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成为具有实在内容的认识方法。

至于治疗,就就是针对辨症的结果定出方针,根据方针来处方用药。

论治,应该掌握三个方面,即:

病因、病症与病的部位。

例如辨症上明确了病因就是停食,它的病症就是脘腹胀满,病的部位就是在肠胃,在论治上就以宽中、消食为方针,选用催吐、消运或通大便的药物来治疗。

又如经过辨症确认病因就是血虚,它的病症又就是头晕、心悸、惊惕不安,病的部位就是在心肝两经,那么论治就以滋补心营肝血为主,结合潜阳、安神等镇静方法。

在这里可以瞧到“辨症”与“论治”就是连贯的,基本的要求在于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以上所谈的就是辨症论治的意义与方法。

至于辨症的法则,有依据六经来辨的,有的依据三焦来辨的,最重要的就是根据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

八纲的意义就是先把阴阳分为正反两方面,再以表里来测定病的部位,虚实来测定病的强弱,寒热来测定病的性质。

把各方面测定的结果联系起来,就有表寒实证、里热虚症等不同病型,也就就是包括了上面所说的病因、病症与病的部位在内。

临床辨症就是极其细致的工作,症状的出入,就就是病情在变化,有时瞧来似乎极微的变化,而病的趋势却已改变。

比如发热就是一个常见症状,但就是在临床上必须弄清楚以下一系列的问题:

有否怕冷?

有否汗出?

热到什么程度?

汗出后就是否怕冷消失、热势下降?

热势下降的同时就是否脉象也跟着平静?

有没有汗出后怕冷消失而热势反增,或热渐下降而汗出不止,或忽寒忽热一天中反复往来等情况?

还必须观察有没有神识不清?

有没有口渴,真渴还就是假渴?

有没有大便闭结或腹泻?

有没有头痛、身体疼痛、咳嗽等症状?

以及一天中热势升降的时间、脉象、舌苔如何?

对于一个发热症状所以要了解得这样仔细,就是因为在发热的同时,如有其她不同的症状加入,诊断就不同,治疗也不同;另一方面,通过如上的鉴别,就可以求得表里、虚实、寒热的病情,借以定出治疗的方针。

比如发热而怕冷,头痛,身体疼痛,无汗,此为伤寒病初期,用辛温发散法;倘咳嗽,有汗或无汗,就是伤风症,用宣肺祛邪法;倘有汗,口渴,就是风温病初期,用辛凉清解法;倘不怕冷,高热稽留,就是阳明热证,用辛寒清热法;倘日晡热势更剧,大便闭结,为胃家实证,用苦寒泻下法;倘大便泄泻,为协热利症,用表里清解法;倘寒热往来,一日数次,为少阳病,用与解退热法;倘舌红、神识不清,为热入心包症,用清心凉营法。

其她如热降而汗出不止,须防亡阳虚脱等。

这些说明了辨症就是要分辨疾病的性质,明确疾病的性质才能论治,否则失之毫厘,谬将千里。

然而辨症并非到此为止,因为邪正相搏往往就是一个很复杂的病理过程,在这过程里由于邪正消长与体内各部分互相影响的关系,会使症情随时转变,形成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

这样不仅在初病时要辨症,在发展的每一阶段也要辨症,概括地说,论治先要辨症,不辨症就无从论治。

所以有人问治咳嗽用什么药?

虽然明知就是肺脏疾患,但如果不了解具体症状,便无法答复;再如有人问口干能不能用石斛?

明知石斛可治口干,在未辨清属于那一种口干以前,同样不能回答。

因此,辨症论治就是中医诊疗的基本法则,它的精神实质就是理法方药相结合的一套治疗体系。

 第二节 基本学说

一、阴阳

阴阳学说,就是古人在观察自然现象中归纳出来,用以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思想方法。

前人发现万物万象都有正反两种属性,这种属性就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就创立了阴阳学说,用阴阳这个名词来代表一切事物中所存在着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等,并用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道理去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

中医用阴阳学说来说明医学上的基本问题,从而成为中医理论的思想体系,它贯穿在中医学中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与药物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一整套合乎客观实际的医疗方法,灵活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在生理方面: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也能用阴阳学说来加以解释。

一般的说,阳的性质属于动,阴的性质属于静;阳有保卫体表的能力,阴有保守内部精气的作用。

故在生理上,以阳代表体表皮毛、肌肉、筋骨等,以阴代表体内脏腑;并以五脏主藏精气为阴,六腑主司消化传导为阳。

又从位置上分:

上焦为阳,下焦为阴;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从物质与功能上分:

血为阴,气为阳;体为阴,用为阳。

每一处都存在着阴阳的属性,用以说明生理的特有的性质与特殊的功能。

在病理方面:

根据发病的部位与性质,区别表证属阳,里证属阴;热证属阳,寒证属阴。

凡就是机能衰弱,如少气、懒言、怕冷、疲倦、不耐劳动等多为阳的不足;物质的损失,如贫血、萎黄、遗精、消瘦等多位阴的不足。

因而把一般症状分作四个类型,即阳虚、阴虚、阳盛、阴盛。

指出阳虚的外面应有寒的现象,阴虚的里面应有热的现象;相反地阳盛的外面应该热,阴盛的里面应该寒。

比如阳盛的症状为发热、口干、呼吸粗促、胸中烦闷;阴盛的症状为怕冷、四肢不温,甚至战栗;但有时阴虚的也能发生脉数、狂妄等类似热证;阳虚的也会有腹内胀满等类似寒证。

概括地说,一切亢进的、兴奋的、有热性倾向的都归阳证,衰弱的、潜伏的、有寒性倾向的都归阴证。

推而至于外科,阳证多就是红肿发热,阴证多就是白陷不发热。

在诊断上:

如以脉诊来说,分有六个纲要,即在至数上分迟与数,体状上分浮与沉,动态上分滑与涩。

数、浮、滑属于阳,迟、沉、涩属于阴;阴脉多见于阴症,阳脉多见于阳症。

以舌诊来说,舌质的变化属于血液的病变,色见红、绛,乃就是血热属阳,色淡或青,乃就是血虚或血寒暑阴;舌苔的变化多系肠胃的病变,燥的黄的属阳,潮的白的属阴。

所以《内经》上说: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在治疗上:

表证用汗法,里证用下法,寒证用温法,热症用凉法,都含有阴阳的意义。

主要就是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重寒能现热象,重热能现寒象。

所以,《内经》提出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大法。

在用药方面:

中药的药性主要就是分别气味。

一般以气为阳,味为阴。

气又分四种,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味分五种,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

故附子、肉桂、干姜等具有辛热性味的称做阳药,能升能散;黄连、银花、龙胆草等具有苦寒性味的称做阴药,能降能泻。

此外,有芳香健胃作用的如砂仁、豆蔻等,也叫做阳药,有滋养肝肾作用的如首乌、地黄等,也叫做阴药。

这里顺便提一下,因为中药的药理,就就是中医基本理论在中药学上的运用,所以,要深明中药的气味,必须首先了解中医的阴阳学说,然后才能结合辨症恰当地用药。

《内经》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然其要一也。

”这就是说明不论事物的巨细,只要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存在,均可运用阴阳来解释。

故在中医学中就有阴中之阳、阴中之阴、阳中之阳、阳中之阴的进一步分析,也就就是在阴与阳的里面再分出阴阳来,例如一天内,白昼就是阳,夜间就是阴;白昼又分上半天就是阳中之阳,下半天就是阳中之阴,上半夜就是阴中之阴,下半夜就是阴中之阳。

又如以脏腑来说,则六腑就是阳,五脏就是阴;五脏中间则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再分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

在药物气味方面同样如此:

气为阳,味为阴;味厚的为阴中之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气厚的为阳中之阳,气薄的为阳中之阴。

这样的分析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总结出来,又回到客观实践中证实了的。

举个虚汗的例子来说,白天就是阳盛的时间,假如白天自汗,就认做阳虚,因为白昼属阳,用黄芪、附子一类补气补阳药去制止它;在夜间自汗就认做阴虚,因为夜间属阴,用地黄、山萸一类补血养阴药去制止它。

又如找不到原因的发热,而发热又有一定时间的,在夜间发作的多用补阴药,称为养阴退热法;白天发作的多用补阳药,称为甘温除热法。

由此可见,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就是深入浅出的一种分类方法,也就是由博返约的一种归纳法则。

阴阳既就是事物对立统一的概括性代名词,故不论物质的、机能的、部位的对立,都可以包括。

不过应该明确中医广泛地把阴阳应用于各个方面,都就是实有所指的,因此要彻底理解中医运用阴阳的道理,必须通过临症,只有通过临证才能明白阴阳所起的实际作用。

例如热就是属于阳,但热有表里、虚实的不同,故伤风感冒引起的发热,当用发汗法,叫做疏散解表;化脓性肿疡引起的发热,当用内消法,叫做消散清解;肝火引起的发热,当用清降法,叫做平肝清热;虚劳引起的发热,又当用滋补法,叫做养阴退蒸。

所以,热属于阳这就是一般情况,而热的属于表、属于里、属于虚、属于实则就是机动的。

还有,临证上常分阴盛阳虚、阳盛阴虚、阳虚阴盛、阴虚阳盛,意思就是说同样的阴证与阳证,有因阴盛而引起的阳虚,有因阳盛而引起的阴虚,有因阳虚而引起的阴盛,也有因阴虚而引起的阳盛,这就与一般的阳虚、阴虚、阳盛、阴盛症有所差别。

如果就是单纯的阴虚、阳虚,则治疗法就比较简单;如果阴虚、阳虚就是由阳盛、阴盛引起的,则就需要标本兼顾了,像腹水症用温运逐化法,温运就是扶阳,逐化就是排除阳虚而产生的水湿;口渴证用清胃生津法,清胃就是制热,生津就是补充因阳盛面消耗的津液。

这里的阴阳或指机能,或指物质,在部位方面也不相同,但均有所指这就是实在的。

最后还应指出,阴阳在中医理论中就是一个突出的重点,中医在阴阳的运用上,有两个最重要的概念:

第一,就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生长与杀藏,即互相依存、互相约制的意思。

阴阳在作用上与表现上都就是彼此相反,但又就是彼此相容,彼此促进,绝对不能分离的,所以《内经》上说: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又说:

“两者不与,若春无秋,若冬无夏。

”第二,就是阴阳与调。

阴阳必须与调,即矛盾必须求得统一。

不仅人体内部存在的阴阳偏盛偏衰的对立要统一,就就是体内外环境也要统一,使内外调与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故《内经》上说:

“阴阳与调,则血气淖泽滑利。

”又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二、五行

中医除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的对立统一以外,还引用了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的联系。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这五者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相生”与“相克”。

相生,就就是相互滋生与助长的关系。

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就是这样的: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从五行相生的关系中,可以瞧出,任何一行都有生我与我生两个方面,如以木为例,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故借母子关系来说,水为木之母,火为木之子。

其她四行以此类推。

相克,就就是相互约制与克服的关系。

五行中的相克关系就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在这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也可瞧出任何一行都有克我与我克两个方面,再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也就就是金为木所“不胜”者,土为木所“胜”者。

上述五行相生与相克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就是并行不悖,而就是相互为用的,也就就是生克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这种相互为用的关系,称做“制化”关系,如:

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制化关系,就是维持平衡的必要条件,否则有生无克,必使盛者更盛;有克无生,必使弱者更弱。

在生克中还有一种反常现象,即我克者有时反来克我,克我者也有时反为我克。

比如:

水本克火,在某种情况下,火亦能反过来克水,这就称做“相侮”。

凡就是相生、相克、相侮均有一个条件,就就是本身之气充实则相生,否则不能生;本身之气有余则能克所胜与侮所不胜,不及则不但不能克所胜反而为所不胜乘侮,故《内经》上说:

“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五行在中医学上的运用,主要就是按五行的属性,将自然界与人体组织在一定的情况下归纳起来,同时以生克的关系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就自然界来说,如方位的东、南、中、西、北,季节的春、夏、长夏、秋、冬,气候的风、暑、湿、燥、寒,生化过程的生、长、化、收、藏,以及五色的青、赤、黄、白、黑,五味的酸、苦、甘、辛、咸,均可依木、火、土、金、水的次序来从属。

在人体方面,以肝、心、脾、肺、肾为中心,联系到目、舌、口、鼻、耳的七窍,筋、脉、肉、皮毛、骨的五体与怒、喜、思、忧、恐的五志等等。

明白了这一归类方法后,当接触到属于某一行性质的事物时,便可从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以便理解这一事物的性质。

详见如下:

五行:

木、火、土、金、水

方位:

东、南、中央、西、北

季节:

春、夏、长夏、秋、冬

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