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原理张国良笔记.docx
《传播学原理张国良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原理张国良笔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原理张国良笔记
传播学原理张国良笔记
第一章传播基础论
1、传播的含义
A、相同点:
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
(2)“传播”的定义
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由此可知,“共享”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B、“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
此说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
但一“共享”一样,“交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并非一定会发生。
此外,传播也远非一定要用语言。
C、“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此说既正确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功得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的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表征。
D、“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以上各学说都是学者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去理解,更多地关注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传播活动,范围和方式等,而没有从更多普遍意义上和层面上对“传播”进行定主,因而难免挂一漏方。
△传播:
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3)信息视野中的传播
“传播”=“信息”的运动,“信息”=“传播”的材料,凡是有“信息”处,必有“传播”。
但是,“信息”不只见诸于人类社会当中。
因为“信息”,即事物的存在方式以及对这种方式的直接或间接表述。
即信息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它普遍存在在于整个自然界之中。
因此:
与“信息”形影相随的“传播”,同样遍布整个自然界。
“传播”同样可分为“物理传播”、“生物传播”和“人类传播”。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只是“人类传播”。
“传播的定义似应作两个层面的理解:
广义——系统(自然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狭义——人(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信息的行为。
△信息与传播的关系:
信息与传播是一种内容和形式,材料和运动的关系,它们各为表里,不可分割。
2、传播的类型
(1)二分法——亲身传播,大众传播。
此种分法着眼点是传播的技术、手段。
亲身传播:
以人体自身为媒介。
尤以语言为主要手段,而以表情和动作等为辅助传播的方式。
大众传播:
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即报刊、广播电视等各手段的传播方式。
优点:
简明扼要缺点:
大笼统
(2)四分法——自我传播。
人际传播、组织(团体)传播,大众传播,此种分法着眼于传播者的范围、规模。
自我传播:
是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即个体自我进行的思维活动。
思考、内心冲突、自言自语以及发泄、陶醉等均是自我传播。
基本上可以说人所有的心理活动都属于自我传播的范围。
因此,自我传播属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人际传播:
是两个以上的个体之间进行的传播。
基本要求是两个人及两个人以上,不在组织内外进行的,非组织目的的传播。
组织传播:
是指组织内部及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
组织传播的规模大于人际传播,它与后者的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传播活动都是有组织目的的。
大众传播:
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这种传播中,传播者职业化,讯息大量、快速复制,传播媒介也是机械化、电子化、受众非个性化。
它是社会化的传播。
优点:
快、广、多、好缺点:
反馈不及时不充分不直接
△各类传播的特点:
“三化”传者职业化、媒介机械化、电子化、受众个性化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手段(媒介)人自身(谈话、表情等)人自身+机械化、电子化媒介机械化、电子化媒介
规模少数人特定、较多人数不特定、多数人
空间小中大
周期不规则较规则规则
有色随时交替有所规定固定
反馈灵活有点困难十分困难
信息(表达)不规范较规范规范
3、人类传播的演进过程
符号和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传播学三大分支:
大众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
△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A、传播手段与传播媒介的进步贯穿整个人类存在过程,而且其发展进步呈加速趋势。
B、传播与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密切相关。
C、传播是经济及社会形态的直接产物。
第二章传播媒介论
1、传播媒介
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
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即是大众传播媒介,它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书籍等。
传播规模大,以职业化的传播机构为单位的媒介称为大众传播媒介。
以传播新闻信息符号为主的物质实体是新闻媒介,开展新闻报道活动的大众传播媒介即新闻媒介,它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等。
2、麦克卢汉媒介分析理论
麦克卢汉研究媒介本身及其社会行为,提出以下论说:
A、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这是麦氏在《理解媒介:
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
麦氏认为,技术的任何进步,都会使人类更有效地生活和劳动;媒介的任何发展,都能延伸人类的五官功能。
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视力听力的延伸。
他的媒介概念,不仅包括传播的技术硬件,还包括具有社会情感的软件。
他认为,所有这些媒介,都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认识和反应方式,这个观点说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性质的社会影响,但它并不是严密的科学考察的结论,而是建立在“洞察”基础上的一种思辨性的推论。
B、媒介既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及其他社会活动。
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麦工的媒介概念是广义的,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总之,在麦氏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时代的信息,媒介就是信秘。
C、“热媒介”与“冷媒介”
这是麦氏就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
言)的媒介;“冷媒介”则相反。
例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
前者属于“热媒介”,而后者属于“冷媒介”。
“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
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经起的心理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D、地球村
这是麦工在《理解媒介:
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
他指出,电视和卫星等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为一个小村庄。
“村民”即人类互相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极为方便。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再与世隔绝而游离于地球村之外。
△对麦氏理论的评价
首先,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与人们平时所说的媒介不尽相同。
他不仅仅拘泥于研究传播过程和传播内容的媒介,而是把媒介放到了一个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视作媒介。
这确实拓宽了人们的思路,特别是强调指出了长期以来忽视媒介,技术本身对社会的独特影响的偏向,功不可设。
其次,也不能不看到,麦氏过分地强调和夸大了媒介的作用,忽略了人的主导性、能动性,也忽视了媒介内容即信息的重要性。
这就走向了技术决定论的论调。
再次,麦氏晦涩的文风引起很大争议。
他极力贬代印刷媒介那种直线的、逻辑的表达方式,而采用一种跳跃的,不连贯的方式协作,使观点变得难以捉摸。
而且,他的学术态度有点故弄玄虚,发出的信息存在许多不确实性。
因此,不少学者批评他的理论欠周密、缺乏客观性。
最后,对有关“冷”、“热”媒介的学说,微词颇多。
很多人认为这种划分方法既不科学,也不实用。
3、传播媒介的本体特征
(1)报纸
定义:
以刊载新闻、评论、副刊以及广告为主的,面向公众的定期并连续发行的印刷出版物。
报纸传播的特点:
A、报纸是视觉媒介。
报纸通过印刷在平面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版面设计等符号传
递信息,是利用视觉供人阅读的。
这是报纸的最大特点,也是其区别于其它媒介最明显的特点。
B、报纸的保存性强。
由于报纸是印刷在纸张上的“白纸黑字”,固定,持久,所以可以长期保存。
C、报纸的选择权性强。
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顺序、对象、时间等。
D、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
报纸利用其特点,增加新闻的深度,便于刊登新闻背景分析,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
E、报纸的时效性差。
由于其出版方式而导致周期较长,影响了时效性。
除此之外,报纸主要借助文字传播,因此要求读者必须有文化,因而限制了读本范围,感染力也较广播、电视等弱。
(2)广播
定义:
广义——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信息工具,即包括声音广播和电视。
狭义——仅指声音广播。
广播传播的特点:
A、广播是听觉媒介。
它利用声音符号,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传播信息。
B、广播的时效性强,广播利用电波传送信息,其传送速度是其他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与报纸相比,其制作、传输、接收简单、环节少,因此其时效性强。
C、广播的影响面广。
广播不受时间、空间、听众阶层等因素的限制,可以真正做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D、广播的保存性弱,选择性弱。
由声音转瞬即逝的特点,听众对广播的内容往往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那些抽象、艰深、内在逻辑关系复杂的事实及一些理论和技术性强的内容。
广播按顺序播出也导致其不可选择。
(3)电视
定义:
指用电子技术传输图像及声音的现代化传播媒介。
电视传播的特点
A、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
电视传播的渠道有两个,即视觉和听觉,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传播媒介的区别,也奠定了电视优势的基础。
B、电视适合再现形象、现场、过程。
电视的首要特点,即“声像并茂”、“视听兼备”决定了电视具有极强的形象、现场感和过程感。
C、电视的时效性强,保存性差,选择性差。
专题1媒介控制论
一、“把关人”理论
1、“把关人”是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之一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一个概念。
2、50年代,怀特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了媒介的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可数。
“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总之,“把关人”即采集,制作信息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乃至决策发生影响的人。
(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
3、把关,是传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行为。
A、信息的差异性:
客观世界的信息无穷无尽。
它们之间在属性、作用等方面差别很大。
必然要对这种繁多杂乱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
B、传播者传播目的的差异性:
传播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目的的支配下进行的,目的不同,就必然选择满其目的的信息。
C、受众的差异性:
受众之间差异巨大,其需要、心理相去甚远,因而选择不同的信息便可满足受众的不同需要。
4、传播者的把关过程基本如下:
搜集信息:
即到社会乃至自然界中去寻求适合传播。
有传播价值的信息。
过滤信息:
根据传播目的及信息和受众情况,筛选、过滤已收集到的信息。
制作信息:
将研究确定要传播的信息符号化(编码),加工成讯息。
传播讯息:
将制作好的传播品通过媒介网络发布出去,到达受众手中。
5、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
传播者进行把关都有一定的标准。
这种标准因传播者所处的社会、媒介组织以及人人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A、政治、法律因素。
传播者把关行为必然受所处社会的政治体制的制约。
传播者的行为具有政治、法律驱动性。
在任何性质和形态和社会中,这一影响因素都是把关人把关时必然考虑的基本要素。
1)新闻信息本身的制约;2)新闻传媒的制约;3)社会各种影响因素,控制力量的制约;4)把关人自身素质、偏好的制约;5)受众接受过程的制约。
B、经济因素。
指把关人把关时所必须顾及的由信息而带来的经济压力。
把关人的行为在相当程度上最终针影响到他及其所在的媒介组织的经济目标的实现。
C、社会文化因素。
包括两层意义,即社会价值标准体系和文化开放程度。
把关人在进行把关的时候,是否以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社会价值标准体系为标准,对传播效果,乃至社会发展都影响重大。
把关人在过滤、加工新现象、新事物的新信息时,与社会文化的开放程度直接相关。
D、信息自身的因素。
即信息自身是否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
E、组织的自身因素。
传播组织目标、对象、功能、重点等都有所不同,因此,把关中必然以本传播组织的各种要求、规范、传统、标准等进行把关。
F、受众因素。
传播的目的,也可以说把关的目的在于争取更多的受众和有效受众。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传播者的把关行为便不次不以事前调查,即前馈为前提条件。
G、技术因素。
技术条件、技巧水平与要求等也直接影响着传播者的把关,特别是把关过程中的制作信息、传播讯息环节。
H、传播者个人因素。
传播者人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个性特征,个人的传播方式等对把关有影响。
二、集权主义媒介理论
1、集权主主媒介规范理论,体现了极权主义政治制度理论的观点,它的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
2、该理论认为:
君主有权对任何信息的流通,包括新闻的传布、言论的扩散进行绝对的控制(《新闻媒介与社会》P46),真理是统治阶级的智慧的产物,是依附于权力而存在的,传播媒介的作用就是辅助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控制百姓、控制社会舆论。
理论依据:
真现在统治者手中,强权即真理。
3、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A、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B、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C、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D、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
严厉的法律制裁。
三、自由主义媒介理论
1、也称之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2、它的主要原理原则包括:
A、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B、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天当合法的。
C、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D、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闪到保证。
3、早期的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单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自由主义理论是与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制度保障的并不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
以后的历史发展也证明,自由主义理论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它最初设想的社会理想。
相反,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自由主义理论本身也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则进一步演变成了个别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四、社会责任理论
1、它是继自由主主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
它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而负责的报刊》。
2、社会责任理论强调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
它并不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否定,而是一种改良。
3、现代社会责任理论大体包括以下几个原理原则:
A、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B、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C、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D、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4、从一定意义上讲,自由主义传播制度是历史的进步,而后起的社会责任传播制度也是历史的进步,但是,社会责任理论及期望筑于其上的传播体制还是未能完全被实践接受,因为在资本主义和有制条件下,传播业无法摆脱追逐利润和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五、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1、无产阶级媒介理论要点:
A、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是国家的公有财产,不允许私人占有;
B、传播媒介必须为工人阶级服务,必须接受共产党的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
C、媒介必须按照马列主义原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来传播信息,宣传、动员、组织和教育群众;
D、在服务于社会总体目标的同时,媒介应该满足广大群众的愿望与需求;
E、国家有权监督和管理出版物,取缔反社会的传播内容。
2、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党的新闻政策)
A、媒介工作在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而准确地贯穿到报道、言论等各项具体业务内容中;
B、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将大众吸引、凝聚在党中央的周围,团结奋斗,激励他们积极进取;
C、发挥媒介的独特舆论监督作用;
D、坚持真实性原则;
E、坚持党性原则。
总之,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体制的最大特征,就是将媒介作为宣传、教育、组织大众的工具,以达到有效地控制社会,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
第三章传播材料论
一、信息
1、信息是与物质能是并列构成人类所生存的环境和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还有一种操作性的定义,称信息是用以减少工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东西。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事实性。
任何信息总是产生、传达在事实之后,先有事实,而后才有信息。
任何信息总是客观地反映某一事实,从本质上说,是附属于事实的,离开了事实也就失去了意义。
B、传递性。
没有传递就没有信息,更谈不上信息的效用。
信息总是处在一定的流动过程中,即信息流。
C、时效性。
信息的效用有一定的期限。
一旦超过期限,效用就会减少,甚至丧失。
E、指代性。
信息可以集中,综合和概括各种消息和知识,可以使人们间接地认识更广阔的、复杂的环境。
3、信息活动的五个主要特征:
A、目的性。
在人类社会中,信息的发送和传递是有意识的活动,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因而有明确的目的性。
B、共享性。
信息不同于一般的物质资源,同时为众多的使用者所共享,具有共享性。
C、扩充性。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随时间的推移而衰减,另一方面,在人类使用过程中,又会产生和增加新的信息,这就是信息的扩充性。
D、模糊性,任何信息均可以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但这种减少是有限度的。
换言之,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
E、寄载性,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其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或能量载体。
二、符号
1、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
(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指代关系是通过人类约定俗成的传统,或通过某种语言的法则而建立的
2、符号的基本特征
B、社会共有性。
一种符号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经过历史的积累而创造、发展与丰富的,因此,符号具有社会性,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
C、发展性。
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符号是发展的。
一方面,人们每天都在创造新的符号,以适应日益丰富的生产及生活实践。
另一方面,人们旧有的符号也在不断地被改造和淘汰。
第四章传播内容论(包括传播技巧)
一、传播内容
1、大众传播传播的内容很广。
凡是大众传播者收到的、适合于向受众传播的信息增可以成为大众传播的内容。
2、大众传播内容的共通性:
A、综合性:
就大众传播媒介总体而言,它们向社会传播的内容是综合的,各种形式及各种内容都有。
B、公开性:
大众传播的内容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因而它必然是公开的,不具有隐蔽性。
C、开放性:
大众传播的内容是连续不断地进入与输出的,因而它是变化的,开放的系统。
D、大众性:
大众传播媒介面对的是大众,它传播的内容必然是以大众作为自己的诉求对象。
二、传播内容的形态
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基本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说什么”(内容系统中所包含的特定意义),“怎么说”(内容系统中包含的传播方式)。
1、“说什么”,即特定内容,这是传播内容的核心。
在相当大量的情况下,传播内容和差异就体现在这个层面,因为传播内容的传播方式可以互通,相互借用,但是内容却相去甚远。
大众传播的内容丰富多样,它们到底“说什么”,不完全由它们而决定,而是受制于它们所在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环境。
大众传播的内容也因此带上了浓厚的环境与背景色彩,往往在表面的“说什么”中又有深层的“说什么”。
A、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和内容,只是它所能次到的大量信息中,经过高度选择的(不是全盘加以反映的)抽样,同样,潜在的受众所收到和使用的信息,又只是他们从传播媒介的内容中选择出来的抽样。
B、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相当大量的是娱乐性的,而不是消息性的,它们更多地是分散,而不是集中和增进人们对重要问题的重要性。
C、大众传播媒介通常都要尽量吸收最大量受众,因而它们的内容在形式上是简单的,在内容上是通俗的、平易的,不过分复杂深奥,以满足最大是受众的需要。
2、“怎么说”,即特定内容的传播手段、方式、方法等。
传播方式在内容系统研究中的成果:
a、只说一面与两面都说。
即将同一讯息作两处方式处理,只说一面和两面都说。
研究发现:
只说一面的讯息对于原先就赞同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低的人非常奏效;而两面都说的讯息则对原先就反对此讯息的人非常奏效,对于教育水平较高的人非常奏效。
b、信源的特征。
c、情感诉示与理性诉求。
在现实的传播内容中往往既有情感因素又有理性因素。
前者打动受众的感情,改变其态度,后者使其认识深入,改变其观念与行为。
但是,在实际中很少把两者分开的。
d、防疫论(故意奎尔的理论)
该理论从医学类推得来。
故意氏认为就象人体成长开无菌环境,对细菌无抵抗力一样,人的信息、思想如果未经过锻炼和考验,一旦受到攻击,如反面宣传,便无力抵御,而被冲垮。
要增强人思想的防疫力,要使用滋补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支持其基本信念的论证;还要使用接种法,即让一个人事先接触一种弱性的、为刺激其防卫的反面论证。
结果,其实验表明:
接种法比滋补法有效。
他进一步进和地思想防疫论的实验。
结论是:
当对象们接触到对于基本信念的攻击以及对于这些攻击的反驳时,会形成某种通用的免疫力。
而形成的这种通用的抵抗力,足以使这些基本信念在接触到另一种攻击时也不致于改变。
第五章传播过程论
一、传播过程及其特征。
所谓过程,是指事物运动的程序与状态。
我们用过程观来审视传播活动,可以摆脱早期传播学研究中将传播视为静止、封闭、孤立、微观的缺陷。
伯洛从理论上较为透彻地总结了传播“过程”和“结构”的特征:
a、传播是一种动态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
b、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得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
c、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多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
传播三要素:
传者、受者、信息
二、传播模式(传统的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所谓“模式”是一种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成。
模式的作用:
为清楚地说明种种理论而提供简明、直观、有产的辅助工具。
模式的类型:
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数学模式。
(一)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1、拉斯韦尔的5W模式。
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1948年,拉斯韦尔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传播过程就是:
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
所谡的5W即who——aywhat——inwhat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
重要贡献:
(1)第一闪较为详细地、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
5W,即传播过程的5个要素:
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
它们虽是客观存在的,构成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