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初稿112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22015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7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初稿11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初稿11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初稿11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初稿11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初稿11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初稿1124.docx

《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初稿11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初稿1124.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初稿1124.docx

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初稿1124

自由港建设相关事项及我司策略研究

本文对自由港的研究主要聚焦回答四个问题:

一是在已经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出建设自由港的驱动力;二是目前对自由港的定义和可能的政策突破口;三是国际上典型的自由港的情况;四是象屿在自由港建设中的战略机会。

一、建设自由港的背景

2013年上海自贸区率先挂牌成立,四年时间已经形成了“1+3+7”共11家的分布格局,横跨东中西部。

回顾自贸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自贸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开放、贸易方式转变、金融开放创新、法制制度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成绩。

在目前已经有自贸区的情况下,仍然要推动自由港的建设,并且将自由港视为自贸区的3.0版本,经梳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我国对外贸易需要新动力驱动。

改革开放以来,外贸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引擎之一,现阶段我国对外贸的依存度仍然高于大部分其他经济体,2016年进出口金额占当年GDP的比重高达64%,外贸依存度高达33%。

而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开放红利已所剩不多,并且长期以来我国在世界贸易链条中所处的主要是低附加值的环节,也面临从向高附加值环节拓展的压力,因此需要一个深度嵌入全球金融与贸易分工价值链的桥头堡来引领。

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洗礼,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都已经深刻接受开放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探索建设自由港,在局部地区率先扩大开放,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方面赋予更加开放的先行先试措施,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开放,促进国内外商品、资金、人员、信息等更自由流动,有助于为全国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进行压力测试,为经济长远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

2.目前自贸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从贸易法规和政策等方面,我国的自贸区都与国际意义上的自贸区不太一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境内关外式的自由贸易,而只是对区域内的企业和贸易有一定程度的放松和优惠。

目前自贸区实际实施中对货物贸易和服务业准入限制水平仍较高,海关、出入境等口岸管理机构的监督方式还需要改进,投融资便利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制度需要新突破。

以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契机,通过从已经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选择条件较好的,赋予其更多的改革自主权,强化高效制度供给,进一步聚焦政府管理模式、口岸监管制度、金融管制模式、产业监管模式、税收制度等创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最终目的依然是构建更加开放透明、公正廉洁的体制机制环境,从而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形成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这是我国推进改革纵深探索的客观选择。

3.我国参与新时期国际竞争形势的要求。

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多边贸易体制发展受阻,逆全球化及其代表的民粹主义有所上升,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重构风险。

而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我国现在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量级旗手,先后发起或参与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丝路基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项目,日益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依托。

在这种背景下,再提出建设自由港,结合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变化的新动向,从知识产权、劳动权益、环境保护等方面继续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这体现了我国顺应国内外形势需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主动参与并引领规则的决心和勇气。

从这个角度,自由港是十九大之后,我国

二、自由港的定义及特征

1.我国自由港是在自贸区建设不断探索过程中提出的

自由港政策的推出并非突然,而是自贸区试点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发展目标在这四年内不断深化、加码,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步向自由港的标准靠齐。

我国自由港的提出

时间

情况

2013.9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时的总体目标是“具有国际水准”。

2013.11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2015.5

《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标被进一步明确为“力争建设成为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园区”。

2017.3

在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最新目标是“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017.10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2017.10

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表示关于自由港,上海市就是按照中央部署,做好方案,现在只是策划阶段,最终方案必须经过中央批准后实施。

2017.11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对自由港进行了定义并强调了建设自由港的重要意义

汪洋副总理关于自由港的阐述是对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呼应,对自由港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自由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汪洋副总理不但提出了定义,更是提出我国大陆自由港的建设是要对标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等国际标杆自由港。

2.自由港的可能政策突破

根据汪洋副总理的定义,明确指出我国的自由港就是要在现有某些自贸试验区以及其包含的自由区的基础上,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建立高标准的对外开放区域,成为全球贸易枢纽中心。

从汪洋副总理对我国自由港的定义可以提炼几大关键词:

境内关外、自由、免税。

一是不忘“初心”进一步做实“境内关外”。

自贸区在设立初期就明确了“一线放开、区内自由”、“先进区、后报关”的管理原则。

但实际实施中,货物到港还是要向海关申报,仍需要进境备案清单,虽然有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大幅减少了企业“多头跑”的情况,但仍然要占用企业的人力物力,并且多个国家部委在准入关针对一些货物设置了许可证件。

因此,人、货物、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在自贸区内仍然是受限的。

自由港围绕“境内关外”的本质含义,有机会将“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真正做实。

根据海关内部人士的消息,在确保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的前提下,自由港一线放开监管,企业无须申报。

监管部门退到二线采取嵌入式监管,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根据信息流、物流等锁定风险疑点,进行抽检。

另一方面立足于“单一窗口”的平台功能,将涉及贸易监管的海关、检验检疫、外汇、支付等相关监管部门接入“单一窗口”作业平台,实现集约式、一站化的高效管理。

二是围绕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提升自由度。

首先是货物流动自由,国际上自由港区内对货物均采取不干预策略,货物进入港区免税,在区内可自由储存、展览、组装、制造、流动和买卖。

上海国检相关人士说:

“所谓自由贸易港,就是要让货物有发呆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没人来管它,没人来干涉。

”其次是资金流动自由,国际上绝大多数自由港在区内采取宽松自由的金融和货币政策,不实施外汇管制的同时,对外国投资给予完全的国民待遇原则。

有消息称,上海自由港将改善外汇管理方式,调整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自贸区账户制度,加快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等。

在具体细节上,上海自由港将争取实现“增量”外汇的自由流动,并且将争取大幅降低港区内注册企业的所得税税率。

再者是设立自由,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将获得最大限度缩减,预计新一轮开放领域将集中在金融服务、电信、互联网、文化、文物、维修、航运服务等专业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

一些重点行业对外资出资比例限制有所放开。

在企业注册上效率更高、注册条件更宽松、不过多干预企业日常经营。

再者是人员流动自由,国际上自贸港区大都采取宽松、便利的入境政策,包括临时居留证、临时或永久通行证、落地签证、入境免签制度等。

许多自贸港区还放宽劳工雇佣条件,取消国籍限制。

有消息称,对于港内企业聘用的外籍人才,将以发放中国绿卡为目标,在港内企业工作的外地人才上海落户也可能会有更进一步的优惠措施。

三是把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作为抓手。

自由贸易港的建设目标并不止于贸易自身,上海自由港方案的初步设想是以贸易带动产业,“要把巨大贸易量带来的巨大附加值留下”。

这其中是“三步走”策略,第一步转口贸易是基础,通过大力吸引转口贸易,更多地集聚商品物流以及供应链企业,第二步是朝着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的方向拓展与发展,2015年香港的离岸贸易规模已经达到了4.33万亿港币,占其年度贸易总量的55%。

离岸金融等服务带来了巨大的贸易量和资金量;第三步是利用贸易带来的信息和数据流,综合利用全球资源,叠加电子商务的优势布局更高水平的价值链平台。

3.自由港与自贸区的主要区别

第一,自由港会突出“港”和“点”的概念。

港区绝大多数临海,也有少部分临江,未来的自贸港区首先突出“港”的概念,这与一般的自贸区有所差异。

此前,自贸区是“区”和“港”不分,以后会适度区分,港的功能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此外,自贸区承担着新时期改革探索的任务,在初期即明确“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能在其他地区推广的要尽快推广,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要推广到全国”,因此不难理解目前自贸区横贯东西南北、联动各大区域的“面”的形式存在;自由港作为现阶段最高层次的开放区域,一定是以“点”的形式存在,相关的政策探索未必会进行复制扩大,更多地是通过贸易红利外溢使区域受益。

第二,自由港的自由度将更大。

如前文所述,自由港不仅有贸易自由,还有金融自由和投资自由,外币自由可兑换、资金自由流动、汇率利率浮动等。

而上海自贸区实行负面清单模式,还有限制自由贸易的行业领域,人民币自由可兑换、利率浮动等金融领域还在进一步探索开放之中,自由度明显低于自由港。

自由港的商品可以流入消费领域,而自贸区的不能,只能不受限地进入流通和生产领域。

自贸区的功能比自由港要复杂得多,所以外部风险小,承受冲击的能力强。

第三,自由港为离岸贸易提供了条件。

有专家观点鲜明地提出,离岸业务是将自由港和自贸区最大的区别。

这和目前自贸区金融存在局限性是相关的,自由港将有机会通过首先做好离岸贸易,然后做好离岸金融,反过来又助推各项贸易的发展。

自由港的建立将首次实现国际意义上我国自由贸易区域的形成,将在带动贸易往来的同时拉动多个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我国自贸区发展模式探索的一大飞跃。

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和对标国际标杆自由港,实现区港一体化,海关一线真正放开,货物自由流动,为市场主体创造一种境内关外的环境。

4.目前基本确定上海自由港最先落地

十九大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之后,结合各方面的情况,可以确定上海市将首先落地自由港,也是目前唯一实质性启动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区域,相关的方案已经上报中央。

由于方案尚未正式公布,根据2017年2017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中列举的要点,可以对上海自由港进行推测。

根据《全面深化改革方案》,上海要在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

上述两个区域目前属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税区片区,也是2013年9月率先启动的28.78平方公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部分。

洋山港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码头,2016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566万标箱;浦东机场在全球空港排名中位列第三,2016年货运量达到344万吨,二者能实现“海港+空港”的互动,这是目前国际上自由贸易港的一种主流布局。

从现实来看,二者的组合也更能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枢纽的优势。

自由港显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积极关注,十九大之后多地表态了争取成为自由港的强烈愿望。

梳理各方的观点来看,优先选择的城市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当前已经成为自由贸易区试点或者是综合保税区是成为自由港的必要政策基础;二是本身的贸易往来要具备一定的量级规模;三是城市具有争取的积极性。

综合三个方面,可以认为深圳、宁波-舟山、广州等具有争取自由港落地的基础。

各地争取自由港的基础

候选城市

政策基础

集装箱吞吐量

对自由港表态

上海

自贸区+保税区+港区

2989

市委书记韩正表示,上海正按中央部署筹划建立自由贸易港

深圳

自贸区+保税区+港区

1895

宁波-舟山

自贸区+保税区+港区

1874

浙江自贸区综合协调局表示,将加快推动以油品产业链为核心的大宗商品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率先探索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

广州

自贸区+保税区+港区

1483

市委书记任学锋表示,探索建设南沙自由贸易港,推进南沙开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示范区。

青岛

保税区+港区

1373

天津

自贸区+保税区+港区

1145

大连

自贸区+保税区+港区

761

市委书记谭作钧表示,总书记的报告让我对自贸区的未来更加坚定,已经开始大连自由贸易港的先期研究。

厦门

自贸区+保税区+港区

761

市委书记裴金佳表示,厦门将从四方面探索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升级版,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

数据来源:

Wind,为2017年1-9月份数据,单位为万标准箱

总体上,自由港的落地选择应该是以经济导向为主,结合平衡政治需求,核心考虑与国家总体战略的契合度。

极有可能采取与自贸区选择的相同方式,先由上海试水,根据探索情况再确定下一阶段落地城市。

三、国际自由港情况

从国际的情况来看,国外是先有自由港再有自由贸易区。

13世纪法国开辟马赛港为自由贸易区。

1547年意大利正式将热那亚湾的里窝那港定名为世界上第一个自由港。

其后,为了扩大对外的国际贸易,一些欧洲国家陆续在一些港口城市开辟自由港。

之后陆续有在港口之外区域拓展为自由贸易区。

到2013年,世界自由贸易区达到1200多个,其中发展中国家设立775个,占比约65%。

在最近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港、巴拿马科隆港等自由港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不断完善贸易便利化举措,营造宽松、自由的贸易发展环境,实现了城市的崛起。

1.香港自由港情况

与上海自贸区存在一线和二线差别的海关监管模式不同,香港特区全境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没有区分一线海关和二线海关。

(一)香港自由港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香港自由港的范围包括整个香港地区,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组成。

香港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处亚太地区的要冲,是欧洲、非洲通往东南亚的航运要道,也是中国内地与世界进行经济往来的重要桥梁。

在1840年代被英国侵占成为殖民地后,香港成为自由港,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香港逐步由单一的转口贸易港发展成为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自由港。

香港从转口贸易起步,抓住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适时采取“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启动了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经济起飞。

从1980年代起,得益于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香港把握住作为内地与世界联系唯一窗口的地位,将低附加值产业转移到内地,服务业向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香港服务贸易的发展,逐渐成为国际服务贸易中心。

1980年代1990年代,以金融业为龙头的服务业迅速崛起,促成了香港经济的转型。

香港通过解除银行禁令,允许外资银行进入,仅用了10多年时间,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

在此基础上,香港通过不断完善自由港制度,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过程中,香港特区政府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借助经济立法完善竞争规则,保证市场有序运行,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经济运行、配置社会资源,确保人员、商品、资金等经济要素能够真正自由地进出,营造自由通航、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投资的良好环境,使香港成为全球最自由、最开放的自由贸易港。

特殊的历史背景造就了香港独特的发展经历,也使香港具备了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这些功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能量。

借助这种能量,香港能够从世界经济体系中吸收各种经济资源,以促进自身的蓬勃发展,这是很多自由贸易港区都望尘莫及的巨大优势。

(二)行政体系高效

香港特区政府实行积极的不干预政策,将政府职能限定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给市场经济以充分的自由。

在市场准人方面,香港特区政府服务效率卓著,管理规范。

1.企业注册效率高。

香港特区企业注册与登记手续简单快捷。

企业注册只需要经过3个步骤就可以拿到公司执照。

首先在网上注册中心或亲自到公司注册处查核拟用公司的名称是否可用。

其次在公司注册处(注册易)网站以电子方式,或到公司注册处以纸张方式,提交成立有限公司有关文件及所需费用。

最后若核准,获发《公司注册证书》及《商业登记》。

经网上提交申请成立公司,一般会于1个小时内获发有关证书。

如以纸张方式提交申请,发出有关证书需4个工作日。

2.企业注册条件宽松。

香港特区法律对公司注册资本的金额没有任何限制,只需缴纳0.1%厘印税,并且不用验资,到位资金不限,公司成立后也可以任意地增加注册资本,但前提是必须召开股东大会,并通过增加注册资本的决议案,然后把决议案连同填好的指定格式的表格,以及适当的费用一并递交予香港公司注册处。

3.对投资企业监管规范。

香港特区对外来投资实行“国民待遇”,依据《公司法》《银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管理公司,规范和约束公司行为。

除了法制管理外,香港还通过同业公会和商会之类的民间组织进行自律。

目前,香港有各种工商团体200多个,这些工商团体和同业公会往往对企业涉及的交易活动或本行业的业务活动,制定了极

为严密的行为准则,违者将受到团体或同行的制裁,甚至被取消从事该方面活动的资格,这对保护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投资开放

香港特区拥有开放的投资制度,对外来及本地投资者一视同仁,没有任何歧视措施。

对其经营活动,政府既不干预,也无任何补贴政策,只要遵守香港的法律法规,可投资从事任何行业。

1.行业准人的开放度较高。

在所有香港特区现行法律允许经营的商业活动中,理论上没有一个行业是完全禁止私人和外来投资者参与的,也没有控股比例限制,港内或港外的投资者都可以实现i00%的控股。

但在众多允许经营的行业中,赌博业是受政府管制最严格的行业。

根据{{2000年赌博(修订)条例草案》和《博彩税条例》,在香港可进行的经营性赌博活动包括由赛马会(非营利性机构)主办的赛马、六合彩和足球彩票,以及香港特区政府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批准的其他博彩活动。

除此以外,其他所有经营性质的博彩活动都是违法行为。

电讯、广播等少数行业有条件进入。

香港特区政府并无统一立法规定各合法行业的进入条件,但包括电讯、广播、交通、能源、酒制品销售、餐厅、医药和金融等在内的多个行业,除商业登记外,都要向有关政府部门另外申请相关行业的牌照。

例如投资电讯行业企业需向香港电讯管理局申请电讯牌照,设立银行要向香港金融管理局申请银行牌照。

银行要取得牌照,必须拥有数目相对庞大的资金。

根据《银行业条例》,要申请开设可以接受公众任何数额和任何期限存款的持牌银行,申请人实收资本必须达到1.5亿港元,而总资产和公共存款必须分别达到40亿和30亿港元。

除银行和保险等少数行业以外,一般而言,政府并没有硬性规定需申领牌照行业的进入条件。

2.积极寻求对外投资机遇。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特区资金流动自由,筹资方式灵活,集聚了世界各国的大型金融机构,它们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可以为香港在对外投资中提供全面的买方信贷、项目融资、杠杆收购、资金结算等多种金融服务。

目前,香港对在境外投资并没有规定专门的限制,相反,香港特区政府在2007年成立的

投资促进署还为本地企业与大陆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相互合作提供帮助,包括提供信息、参加投资洽谈会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事实上,金融中心的地位有助于香港的企业一方面从世界各地融资,另一方面在世界各地投资。

(四)金融开放

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已经实现了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开放。

香港实行自由汇兑制度,是亚洲地区唯一的没有离岸业务和本地业务之分的“一体化中心”,其货币市场是全球最开放

的市场之一。

1.投融资汇兑较为自由。

香港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大金融中心城市,不仅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构,更沿用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准;加上网络遍及全球的银行体系,令资金和资讯全面流动且不受限制,再配以先进完善的交易、结算及交收设施,香港可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便利的融资和服务。

(1)资本市场完全开放。

香港特区法律对外资公司参与当地证券交易没有限制。

外国公司或个人只需开立买卖证券账户就可以随时交易。

香港拥有全球最开放的债务市场。

国际投资者可以自由投资香港发行的债务工具,境外借款人可自由利用本地债务市场发行的各种债务工具为其业务融资。

香港的私营机构债券市场十分活跃,流动性很高。

(2)对外融资自由。

香港凭借发达的金融系统和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可以为企业提供各类融资渠道,具有很高的融资自由度。

资金周转对企业生存和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顺利、快捷地融资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

香港的融资服务优势主要体现在商业融资服务和贸易融资服务两大方面。

对于商业融资服务,从租购及租赁、设备及固定资产贷款、项目融资、透支,到发行股票债券、营运资金贷款、利得税贷款等,香港的金融机构都能为企业提供便利优质的融资服务。

对于贸易融资服务,无论是进口贷款、提货担保,还是出口装运前的融资、赊账贸易和保理服务,香港银行都能方便提供。

此外,香港金融机构对借贷没有额度限制,针对长期合作的客户还能提供不同程度的优惠,且十分重视中小企业客户。

部分金融机构设有专门的中小企业业务部,在融资方面为客户提供全面特色的服务。

(3)逐步确立金融监管制度。

香港特区对金融业运作的监管主要通过专门法律条例和监管机构来进行,一般采取国际监管标准,把事前风险防范作为银行监管的核心。

香港鼓励银行体系的竞争和产品创新,但须与保持银行体系稳定性目标一致。

香港监管部门的监管自由度较高,一般不会受到政府的干预。

同时,香港沿袭英国的做法,

行业协会的作用非常突出,投资者保障机制比较完善。

2.资金跨境自由流动有保障。

香港特区对货币买卖和国际资金流动,包括外来投资者将股息或资金调回本国,都无限制。

香港在1973年和1974年先后取消了外汇和黄金管制,完全开放了外汇及黄金市场。

无论实行何种汇率制度,香港本地资金和境外资金均可自由进出、自由流动,这大大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五)外贸发展方式

1.国际贸易结算自由。

香港特区可使用任何货币进行贸易结算。

对外贸易企业能否自由选择结算货币,决定了贸易企业能否在贸易过程中灵活地规避外汇风险,减少风险敞口。

香港对货币买卖和国际资金流动,包括外来投资者将股息或资金调回本国都无限制。

香港拥有成熟、活跃的外汇市场,与海外金融中心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外汇交易每天24小时不问断运行。

港币是可自由流通的货币,因而企业可以在香港银行开立多种货币账户,使用任何货币进行贸易结算。

在外汇自由流通的政策下,香港能够吸引大量离岸资金流入,公司和金融机构在资金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灵活性。

香港特区贸易结算方式多样,结算途径自由。

国际贸易结算的目的是结算买卖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自由贸易区内是否能够提供足够完善的金融体系供企业自由选择和组合贸易结算途径,对人驻企业顺利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业务,有着不言而喻的作用,而银行网点设置、业务水平等都会影响企业结算业务的效率和准确度。

香港是世界上银行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全球顶尖的金融机构汇聚于此,形成了巨大的金融网络,能满足各种结算方式的需求。

此外,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也在迅速发展,人民币结算总额在不断攀升。

2.国际航运自由。

对香港而言,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的运输工具主要是船舶、航空器、车辆等。

作为货物实际运输的载体,是否能够自由航行和实现多种方式的集疏运对接,对香港的货物进出口有着重要影响。

香港作为世界著名的自由港,运输工具进出不受海关限制。

船只从海上进入或驶离港口时都无需向海关结关,进出或转运货物在港内装卸、转船和储存不受海关限制。

此外,也没有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部门对船舶和船员实施额外检查。

(六)营造良好的海关监管环境

1.报关便利。

香港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