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20.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13606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育学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育学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育学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育学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20.docx

《教育学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20.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20.docx

教育学20

1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

(P1)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P2)

4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P3)

5库姆斯、伊里奇等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P3)

6古代中国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六艺:

一是礼、二是乐、三是射、四是御、五是书、六是数。

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一直到光绪31年(1905)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

(P6)

7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①阶级性;②道统性;③专制性;④刻板性;⑤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P8)

8近代教育的发展变化表现在:

(P9)⑴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⑵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⑶教育的世俗化⑷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9.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点:

(P10)⑴教育的终身化;⑵教育的全民化;⑶教育的民主化;⑷教育的多元化;⑸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10.传统教育的三个中心:

(P17)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赫尔巴特被看作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11.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也叫学生中心主义。

(P18)

12.苏联的凯洛夫编写的《教育学》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对我国教师产生过重大影响。

(P19)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3.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P22—24)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P24)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14.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P26—27)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P28—29)①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②人力资本理论(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

15.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

(P39—

40)可分成:

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以及学校领导的亚文化、教师亚文化、学生亚文化、学校职工亚文化以及课程亚文化和活动亚文化等。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

⑴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⑵规章制度;⑶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有四个基本成分:

⑴认知成分;⑵情感成分;⑶价值成分;⑷理想成分。

16.学生文化的特征:

(P41)⑴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⑵学生文化具有非正式性;⑶学生文化具有多样性;⑷学生文化具有互补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7.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P43)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

(不同观点有不同的回答)(P44—45)⑴内发论(人的发展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⑵外铄(shuo)论(人的发展主要来源于外在的力量)⑶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1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P46—48)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

遵循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伤害学生。

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⑵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⑶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第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⑷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⑸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

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性,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有哪些?

(P48—53)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

遗传素质、成熟、环境、个体实践活动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㈠遗传对个体的影响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③遗传在

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㈡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

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主要标志:

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成熟的

作用在思维、情感、个性等高级心理活动中也同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㈢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环境可分为: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㈣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㈤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

生理活动;第二层次:

心理活动;第三层次:

社会实践活动。

20.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功能?

(P52)答:

⑴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⑵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

能;⑶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⑷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

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P56)

2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

(P56)

第四章教育目的

23.教育目的:

广义上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

望。

狭义上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P59)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P60)

24.教育目的的作用和意义:

(P60)⑴教育目的

的导向作用;⑵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⑶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25.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P61)⑴国家的教育目的;⑵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⑶教师的教学目标。

26.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P62—66)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三)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2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

(P66)

28.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⑴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⑵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⑶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9.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P67)答:

⑴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⑵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⑶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⑷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0.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P71)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31.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怎样看待学生?

)(。

①学生P73)

答:

⒈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相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知识较少,经验贫乏,独立能力不强,加上传统的教师权威的文化影响,学生具有依赖性和向师性两个特点,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权威性,这种天然的权威性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并不是对教师的完全盲从,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

这种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学生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的独立意志。

因此,教师只有在尊重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权威,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果教师不珍惜甚至是滥用权威,将阻碍学生的发展。

32.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

①人身权。

②受教育权。

(P76)

3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P79)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6个方面:

⑴传道者角色;⑵授业、解惑者角色;⑶示范者角色;⑷管理者角色;⑸朋友角色;⑹研究者角色

34.教师职业的专业素养是: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有4个方面:

(P80—81)⑴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⑵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⑶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⑷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实例:

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这种看法在当代应变为:

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

一桶长期不更新、不流动的水,会变成死水,一个教师的知识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更新,他的知识就会变得陈旧、变得无用。

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常教常新。

35.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有哪些?

(P81—82)答:

⑴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6.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P83—85)答: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⒈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⒉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⒊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⒈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⒉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⒈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⒉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课程

37.课程:

狭义上是特指某一门学科。

广义上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P88)⑴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⑵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

38.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P94)

39.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科书设计。

(P9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40.简答教科书的作用?

(四个依据)

(P100)答:

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第二,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第三,教科书是确定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的依据;第四,教科书是确定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

的地位的依据

41.课程实施的结构:

①安排课程表;②分析教学任务;③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④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⑤规划教学单元和课;⑥组织教学活动;⑦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P102—104)

42.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学生的学习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P103)

43.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P105——106)

第七章教学(上)(重点章节)

44.教学:

是教学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P108)教学包含3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45.论述题:

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P110——112)答: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能力)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品德)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个性)

46.孟子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此重点在说明:

学习过程(P113)

47.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P114)

48.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或基本规律)有哪些?

(P115——117)答: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

相结合(间接性)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育性)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双边

性)

49.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P116)答: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

⑴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⑵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

制。

50.论述教学过程的阶段及其相互关系。

(P119)答:

1引起学习动机。

是为了更好帮助学生领会知识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51.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P121——125)⑴直观性原则;⑵启发性原则;⑶巩固性原则;⑷循序渐进原则;⑸因材施教原则;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2.如何理解直观性原则?

(P121——122)答: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53.如何理解启发性原则?

(P122——123)答:

启发性原则是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

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54.如何理解巩固性原则?

(P123——124)答: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巩固。

55.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P127)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56.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P127)答: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等。

讲授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讲授法可分为:

讲述、讲解和讲演。

第八章教学(下)

57.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58.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及其辨证关系。

(P130——137)答:

(一)备课;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二)上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通过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知识或技能的缺陷,加以纠正,并作出评价和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出建议。

(四)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上课必要的补充。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和评价,可以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从检查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

59.教师怎样备好课?

(P130——131)答:

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60.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分为:

单一课和综合课(P132)一节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P133)其中,讲授新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

61.一堂好课的标准:

(5个方面)(P134)答: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62.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P139)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文同文馆。

6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P139—140)答: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⑵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⑶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⑷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②不利于因材施教③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第九章德育

64.德育:

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

活动。

(P146)

65.简答题:

德育的意义是什么?

(P147)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件和保证3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66.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P149)答:

⑴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⑵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⑶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67.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P150—151)答:

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

68.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P151—152)答: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教育)2就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引导)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治疗)

69.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

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

70.德育过程的结构:

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组成。

(P153)71.德育过程的矛盾:

(P154)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②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③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④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72.德育过程的规律是什么?

(P154——156)答:

⑴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⑵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⑶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⑷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73.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P154)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P155)

74.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P157)答:

⑴导向性原则;⑵疏导原则;⑶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⑷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⑸因材施教原则

75.如何理解“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之间的关系?

答:

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关系:

尊重是基础,严格是更高层次。

它们相辅相成的。

76.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77.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

⑴说服法;⑵榜样法;⑶锻炼法;⑷陶冶法;⑸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78.说服包括:

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榜样包括:

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

陶冶包括: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79.德育模式:

认识模式、体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

道德两难:

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第十章班级管理

80.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7世纪捷克教育专家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我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P172——173)

81.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P174—176)⑴常规管理;⑵平行管理;⑶民主管理;⑷目标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82.班集体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

(P179)①明确的共同目标;②一定的组织结构;③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83.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P180——181)答:

⑴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⑵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⑶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⑷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⑸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8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可分为:

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P183)

85.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答: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简答题:

1.简述新时期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

(P13)答: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2.简述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P51)答:

①知识观;②学习观;③学生观。

3.简述动机及其功能。

(P54)答:

动机:

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三种功能:

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强化功能。

4.简述学习迁移。

(P71)答:

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5.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P78)答:

①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6.简述如何合理进行复习。

(P103)答:

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7.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P111)答:

①准确的示范与讲解;②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8.简述怎样培养心智技能。

(P120)答:

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9.简述问题解决及其特点。

(P138)答:

问题解决:

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