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2)安装难易: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3)有效传输距离:
UTP100米,细缆185米,粗缆500米,光纤2000米
4)抗干扰及防窃听能力: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3.局域网主要有哪些硬件配置?
1、核心交换机:
2、千兆光接口模块:
3、接入交换机(楼层用):
4、光纤模块:
5、交换机:
6、防火墙:
7、WEB服务器:
8、邮件服务器:
9、文件服务器:
10、UPS:
11、光纤收发器:
解释下列名词
(1)硬件系统:
是指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体,主要有各种电子部件和机电装置组成。
硬件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并在程序的控制下完成数据输入、数据输出和输出结果等任务。
(2)软件系统:
是指为计算机运行提供服务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和全部技术资料。
软件系统的任务是保证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为用户提供一个直观、方便的工作环境。
(3)整合技术:
所谓“整合技术”就是将板卡或其他部件的功能(如显示卡、声卡、MODEM、ATA66/33硬盘等支持功能)整合在芯片组中,进一步加强了芯片组的功能。
(4)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是位于CPU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一种规模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CPU可直接对其访问,通常由SRAM组成。
(5)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
196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其技术的精髓是“密封、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磁头悬浮在高速旋转的盘片上方,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这也是现代绝大多数硬盘的原型。
(6)数码相机:
是一种能够进行拍摄,并通过内部处理把拍摄到的景物转换成以数字格式存放图像的特殊照相机。
(7)像素点距:
是指屏幕上两个相邻像素点的距离,点距越小,显示器显示图形越清晰,点距越小意味着单位显示区内可以显示更多的像点。
(8)分辨率:
是指屏幕上可以容纳的像素的个数,分辨率越高,屏幕上能显示的像素个数也就越多,图像也就越细腻,能够显示的内容就越多。
(9)刷新频率:
是指每秒刷新屏幕的次数,刷新频率分为垂直刷新频率和水平刷新频率。
垂直刷新频率也称场频,表示屏幕图像每秒钟重绘的次数,也就是指每秒钟屏幕刷新的次数,以Hz为单位。
水平刷新频率又称行频,表示显示器从左到右绘制一条水平线所用的时间,以kHz为单位。
(10)颜色深度:
指每个像素可显示的颜色数目。
每个像素可显示的颜色数目取决于显示卡上给它所分配的DAC位数,位数越高,每个像素可显示出的颜色数目就越多。
(11)多媒体:
是指用计算机的数字技术和相关设备交互处理的多种媒体信息的集合及其运用的方法和手段。
(12)多媒体技术:
是指具备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能力的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新型技术,其包括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音频和视频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通信技术、图形和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
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集成的正在发展的高新技术。
简答叙述题
2.简述主板中逻辑控制芯片组的作用。
2.芯片组的作用是在BIOS和操作系统的控制下,按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通过主板为CPU、内存条、图形卡等部件建立可靠、正确的安装、运行环境,为各种IDE接口存储设备以及其他外部设备提供方便、可靠的连接接口。
一块主板能不能支持最新型的CPU、内存条以及新型的高速存储设备,这主要取决于芯片组的技术性能。
即:
1)是否支持各种类型的CPU。
2)是否支持不同类型和标准的内存。
3)是否支持相应的高速图形接口。
4)是否支持新型EIDE设备。
5)是否支持各种新型I/O设备接口。
6)是否支持其他特殊功能。
3.简述主板发展中的新技术。
3.1)芯片组中的技术——“整合技术”。
2)增强型免跳线设置技术。
3)完善的硬件监控及保护技术。
4)新颖的故障检测技术。
5)先进的防病毒技术。
6)增强型ACPI技术——STR。
4.简述计算机的存储系统。
4.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分为三级:
一、CPU——Cache存储层次。
由于主存储器的读写速度低于CPU的速度,而CPU每执行一条指令都要访问内存储器,所以CPU总是处于等待状态,严重降低了系统的效率。
引入Cache后,在Cache内保存着主存储器内容的部分副本,CPU在读写数据时首先访问Cache。
由于Cache的速度与CPU相同,因此CPU就能在零等待状态下迅速地完成数据的读写。
二、Cache——内存储器存储层次。
当Cache中不含有CPU所需的数据时,CPU才去访问内存储器。
此时用一个存储器读取周期的时间从内存中读出这个数据后送到CPU,并且,把含有这个数据的整个数据块从内存送到Cache中。
三、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存储层次。
当一个程序需要执行时,计算机必须将其程序通过一定的调度算法从外存调入内存。
Cache→内存储器→外存储器:
其容量越来越大,但读写速度越来越低。
5.简述内存的各种分类方法。
5.内存有很多种分类方法,即:
(1)按内存的工作原理分类:
①只读存储器ROM;②随机存储器RAM(SRAM、DRAM和SDRAM)。
(2)按内存的用途分类:
①主存储器(MainMemory);②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③显示存储器。
(3)按内存的外观分类:
①双列直插内存芯片;②内存条。
6.简述硬盘驱动器日常维护的注意事项。
6.
(1)正在读写硬盘时不能关掉电源,一定要确保硬盘读写完毕后才能切断电源。
(2)注意防尘和保护环境卫生。
(3)防止硬盘遭受震荡。
(4)控制环境温度,防止高温、潮湿、磁化。
(5)经常对硬盘进行扫描和整理—目录整理和磁盘碎片整理。
(6)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硬盘的破坏。
7.简述选购扫描仪时应考虑的因素。
7.
(1)扫描幅面:
扫描幅面通常有A4、A4加长、A3等。
(2)分辨率:
分辨率反映扫描图像的清晰程度。
分辨率越高,扫描出来的图像越清晰。
扫描仪的分辨率包括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以及插值分辨率。
(3)色彩位数:
色彩位数反映扫描图像色彩与实物色彩的接近程度,色彩位数越高,扫描出来的图像色彩越丰富。
(4)灰度级:
灰度级反映扫描图像由暗(纯黑)到亮(纯白)的层次,灰度级位数越多,扫描出的图像的层次越分明。
(5)接口类型:
即扫描仪与计算机连接的方式,常见的有SCSI接口、EPP接口和USB接口。
8.简述条码阅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8.条码阅读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照射到条码符号上,被反射回来的光经过光学系统在光电转换器上成像,并产生电信号,信号经过电路放大后产生一模拟电压,它与照射到条码符号上被反射回来的光成正比,再经过滤波、整型、形成与模拟信号对应的方波信号,经译码器解释为计算机可以直接接受的数字信号。
9.常用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有哪些?
9.常用的输入设备有:
键盘、鼠标、扫描仪、条码阅读器、数码相机、数字化仪、摄像头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
显示器、打印机等。
10.简述显示器的分类。
10.按能显示的色彩种类的多少,可分为单色显示器和彩色显示器。
按显示器件不同有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等离子体(PDP)、荧光(VF)等平板显示器。
按显示方式的不同有图形显示方式的显示器和字符显示方式的显示器。
按照显像管外观不同有球面屏幕、平面直角屏幕、柱面屏幕等几种。
11.简述选购显示器时应考虑的因素。
11.
(1)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显示器的尺寸也越大。
(2)适当的屏幕尺寸。
(3)刷新频率,应选择在你需要的分辨率下能够提供75Hz或更高的垂直刷新频率,否则显示的图像会出现抖动。
(4)屏幕形状。
(5)像素点及镀膜,点距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屏幕上能容纳多少像素,也就决定了能够清晰显示的最高分辨率。
(6)操作与控制方式。
(7)高级控制功能,错误的磁场会导致屏幕的颜色发生改变,消除这种影响的消磁功能是一项比较常见且十分有用的特性。
(8)连接方式,几乎所有的显示器都采用15针VGA接口与电缆。
(9)省电及环保功能,购买的显示器应该至少符合基本的电源管理和电磁辐射标准。
(10)品质检查。
12.简述显示卡的发展趋势。
12.
(1)3D图形加速芯片日益普及。
(2)图形加速芯片功能集成度不断提高。
(3)更大的显存容量。
(4)更高的刷新频率和DAC速度。
(5)应用的重点逐步转向DVD视频回放、3D网上浏览、视频会议等领域。
13.简述显示卡的基本工作原理。
13.
(1)由CPU向图形处理部件发出命令。
(2)显示卡将图形处理完成后,送到显示缓存。
(3)显示缓存进行数据读取,而后将其送到RAMDAC(随机访问存储器数模转换器)。
(4)RAMDAC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输出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