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02174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doc.docx

《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doc.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doc.docx

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doc

 

2020年回归教材高考化学STSE

 

一、【考纲样题说明】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

 

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漂白粉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生成CaCO3

 

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

)不能与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

NH4Cl混合使用

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答案】C

【解析】A、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碳

酸钠溶液反应是水解生成氢氧化钠显碱性,

Na2CO3不可直接与油污反应,故

A错误;B、

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钙,

次氯酸见光分解,

漂白粉失效,故B错误;C、碳酸钾和氯化铵在溶液中水解促进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施肥

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

K2

3

4

正确;D、氯化铁和铜反

CO)不能与

NHCl混合使用,故C

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故

D错误;故选C。

【说明】本题紧密联系社会与生活,体现了化学在社会与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题目以油污洗

除、漂白粉变质、农业施肥与铜质印刷线路板的制作等相关现象或事实为基础,

并利用离子

水解、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置换反应及平衡移动原理等化学反应进行解释,

内容还涉

及常见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应用,

考查学生对相关元素知识与反应原理的了解程

度及运用能力。

二、【高考样题补充】

1.[2019新课标Ⅰ]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

 

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1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答案】A

【解析】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B项、

 

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

B正确;C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

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A。

 

2.[2019新课标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

 

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答案】D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B.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

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项正确;C.“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属于氧

化反应,C项正确;D.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D项错误;答案选D。

 

3.[2019新课标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答案】C

【解析】A、硅是半导体,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A正确;B、铝合金硬度大,可用

于高铁建设,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异味,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

 

D、碘酒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D正确;答案选C。

 

三、【回归基础】

1.教材中20种物质的用途

(1)O3:

①漂白剂②消毒剂

 

2

 

(2)Cl2:

①杀菌消毒②制盐酸、漂白剂③制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多种农药

(3)N2:

①焊接金属的保护气②填充灯泡③保存粮食作物④冷冻剂

(4)NH3:

①制硝酸、铵盐的主要原料②用于有机合成③制冷剂

(5)HNO3:

制化肥、农药、炸药

(6)Na:

①制Na2O2等②冶炼Ti等金属③电光源④钠钾合金作原子反应堆导热剂

(7)Al:

①制电线电缆②食品饮料的包装③制多种合金④制作机械零件、门窗等

(8)明矾:

①澄清剂、净化剂②发酵粉③媒染剂④制铝盐

(9)NaCl:

①化工原料②调味品③腌渍食品

(10)CO2:

①灭火剂②人工降雨③温室肥料

 

(11)NaHCO3:

①治疗胃酸过多②发酵粉

(12)AgI:

①感光材料②人工降雨

(13)SO2:

①漂白剂②杀菌消毒

(14)H2O2:

①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②火箭燃料

(15)CaSO4:

①制作各种模型②石膏绷带③调节水泥硬化速率

(16)SiO2:

①制石英玻璃、石英钟表②光导纤维

(17)Al2O3:

①冶炼铝②制作耐火材料

(18)乙烯:

①制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②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催熟)

(19)乙醇:

①燃料②溶剂③杀菌消毒(75%)④造酒

 

(20)乙酸乙酯:

①有机溶剂②制备饮料和糖果的香料

2.生活化学中的反应机理

(1)氧化还原反应

 

a.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b.“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c.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漂白粉可用于漂白织物;氯水具有较强的

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氯气作水杀菌消毒剂;漂粉精作消毒剂;84消毒液的

有效成分是NaClO。

 

d.细铁粉可以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防止食品被氧化变质;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e.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消灭细菌和病毒,因此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f.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

g.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3

 

h.Na2O2可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于制作呼吸面具

i:

点燃爆竹后,硫燃烧生成SO3

(2)离子反应(含酸碱中和、沉淀反应、水解反应)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c.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

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d.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f.可以加入硫化物生成硫化物沉淀来处理重金属;

 

g.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h.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产生蚁酸)的清洗剂;

i.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Cu2+、Cd2+、Hg2+等重金属离子,其本质

原因是铁是活泼金属,能与Pb2+、Cu2+、Cd2+、Hg2+等离子发生置换反应,从而过滤除去;

j.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k.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反应时,用NaHCO3溶液解毒;

l.使用含钙离子浓度较大的地下水洗衣服,肥皂去污能力减弱;

m.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3)其他

 

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食盐可作调味剂,

也可作食品防腐剂;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活性炭具有吸

附性,可用于除异味;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加工后具有

 

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应用:

甘油作护肤保湿剂;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碘酒是指单

 

质碘的乙醇溶液;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煤经过

气化和液化等化学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葡

 

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

 

质燃料乙醇;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耐酸碱腐蚀,可用作化工

 

反应器的内壁涂层。

蛋白质的变性: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香烃

 

4

 

等有害物加能死流感病毒是因蛋白受性;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度(体

 

分数)75%;福林可作食品的保;疫苗一般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性。

 

3.文化与化学

(1)文化中的常考点

 

a.制瓷器:

《天工开物》: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取无沙粘土而之”。

“瓦”,无

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成分硅酸。

陶瓷是的硅酸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

 

陶瓷多是将黏土与水的混合物通高温制而成。

陶瓷等硅酸制品制造程生了非常复

 

的物理和化学化。

陶瓷具有耐酸碱腐、抗氧化能力等点。

 

b.丹与金属冶:

期我国的人民明了“湿法”,在西刘安所著的《淮南

子·万》一中有一段文字:

“曾青得化”。

“曾青”(的化合物)是指CuSO4。

《神

 

本草》

:

“水⋯⋯化(加)复丹”。

《黄帝九鼎神丹》中的

“柔丹”“伏丹”都是

在土釜中加

Hg制得的。

里的“丹”是指HgO。

c.造与化学:

古代造工中使用的某种物存在副作用

它易致生酸性腐

使

脆,易破,物是明(水解酸性)。

在酸性条件下素水解

使高分子断裂,所

以会脆、破。

d.黑火制造:

《开宝本草》中:

“(KNO3)所在山,冬月地上有霜,取以水淋汁后,乃煎

而成”。

涉及了溶解、蒸、晶提程。

《本草目》中“(火)乃焰消(KNO3)、硫

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机者”,是利用了“KNO的氧化性”。

3

e.酒醋:

明朝的《本草目》“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其法,用酒和糟入甑(指蒸

),蒸令气上”。

段文字了白酒(酒)的制造程中采用了蒸的方法来分离和提。

 

“新醅酒,泥小火炉”,新“醅酒”即新的酒,在酒程中,葡萄糖乙醇。

在醋没

生之前,古人先用梅作味之酸。

《尚》:

“若作和羹,惟梅”。

梅子碎后取其汁,做成

梅,也就是“(yì。

)《”礼?

内》:

“水。

”在制作梅以后,粟米也可制成酸,“熟

 

炔粟,乘在冷水中,以缸浸五七日,酸便好用。

如夏月,逐日看,才酸便用”。

在制成酸的基上,又加上曲,做成苦酒:

“取黍米一斗,水五斗,煮作粥。

曲一斤,令黄,捶破,著瓮底。

土泥封,开中央,板盖其上”。

已利用曲酵,上已是早期的醋。

f.中医学:

《本草目拾》中在物名“鼻冲水”条目下写道:

“以玻璃瓶,塞其口,勿使泄

气,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非有病不可嗅”。

在“刀水”条目下写道:

“治金,以此水涂口,即合如故”。

里所的“鼻冲水”“刀水”分指的是氨水和碘酒。

《肘后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取汁”,如此提取青蒿中的青蒿素。

 

5

 

(2)传统文化的常见突破口----色彩斑斓的化学物质

固体物质:

①S、Na2O2、AgBr、AgI:

黄色。

②Cu、Cu2O:

红色。

③Fe2O3粉末:

红棕色。

④Fe(OH)3沉淀或胶体:

红褐色。

⑤BaSO4、BaCO3、CaCO3、AgCl、Al(OH)3、Mg(OH)2、

Fe(OH)、H

SiO

、无水

CuSO:

白色。

⑥FeO、FeO、石墨、CuO、FeS、CuS、MnO

2

2

3

4

3

4

2

黑色。

⑦碘(蒸气为紫红色)、KMnO4

晶体:

紫黑色。

2

42

Cu(OH)

、CuSO·5HO:

蓝色。

FeSO4·7H2O、Cu2(OH)2CO3:

绿色。

气体物质:

①F2:

浅黄绿色。

②Cl2:

黄绿色。

③NO2、溴蒸气:

红棕色。

 

物质在溶液中的颜色:

①Cu2+:

蓝色,②Fe3+:

黄色,③Fe2+:

浅绿色,④MnO-4:

紫红色,⑤Fe(SCN)3:

血红色。

变化过程中的颜色:

①酚酞遇碱变红色。

②石蕊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SO2使品红溶

3+

NH3变蓝色。

⑥淀粉溶

液褪色。

④Fe遇KSCN溶液变血红色。

⑤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

液遇碘(I2)变蓝色。

⑦Fe(OH)2在空气中变质的现象是:

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终变成红

褐色。

常见火焰的颜色:

①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②CO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

 

焰。

③CH4、H2在空气中燃烧,发生淡蓝色火焰。

④含钠元素的物质在灯焰上灼烧,产生黄

色火焰。

⑤含钾元素的物质在灯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产生紫色火焰。

 

四、【易错点拨】

1.我国古代文化蕴藏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描述的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答案】A

【解析】A.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萃取,属于物理方法,A项错误,符合题意;B.雾霾所

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

铜,Fe+Cu2+Fe2++Cu,属于置换反应,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红色的硫化汞在

 

空气中灼烧有Hg生成,反应为HgSHg+S。

之后汞和硫继续反应,Hg+S=HgS,分别

 

是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A。

 

【点拨】注意区分基本反应类型。

 

6

 

2.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掀起学习古诗词的热潮。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

 

财富。

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唐·刘禹锡)

 

(唐·李商隐)

 

(明·于谦)

(宋·王安石)

【答案】A

【解析】A项,沙中淘金是物理变化;B、C、D项均涉及燃烧,故都涉及化学反应。

 

【点拨】要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3.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

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

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描述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

B.“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

C.“积变又还成丹砂”中的“还”可理解为“被还原”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答案】B

【解析】A项,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①中涉及的

化学反应为HgS=====Hg+S,Hg+S===HgS,反应发生的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错误;

B项,②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Cu2+===Fe2++Cu,“曾青”是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正确;C项,“积变又还成丹砂”中涉及的反应为Hg+S===HgS,Hg被氧化,错误;D项,Hg不如铜活泼,Hg不能从可溶性铜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错误。

【点拨】注意概念辨析。

4.唐代刘禹锡撰于818年的《传信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

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

据此推测,用于治气痢的巴石丸,其主

要原料的化学成分为(

A.CuSO

4

B.FeSO·7HO

4

2

C.KAl(SO4)2·12HO

D.Fe2(SO4)3·9H2O

【答案】C

【解析】提取实质性信息“白矾”,明矾也叫白矾,“烧令汁尽”意思就是固体本身带有结晶水,

 

7

 

“其色如雪”意为烧后颜色如雪一样白,CuSO

4

不含结晶水,

A项错误;FeSO·7HO、

4

2

Fe(SO)

·9HO烧后不可能“色如雪”,B、D项错误;经过信息提取及答案对比,

C项正确。

2

43

2

【点拨】对于物质的外观,尤其是色态要熟悉。

5.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其中从化学角度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古文或谚语

化学角度解释

A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焰色反应

B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发生了分解反应

C

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

微观粒子不停运动

D

一场雷雨一场肥

自然固氮

【答案】B

 

【解析】“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焰火在化学学科中涉及的是焰色

反应,是指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

A

项不符合题意;“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分别描述的是氧化钙和水反应

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从类型上都不属于分解反应,

B

项符合题意;不用风吹,麝香的香味就会感受得到,从化学角度解释是分子在不停运动,

C

项不符合题意;一场雷雨一场肥是指下雨时,氮气在打雷闪电的情况下和氧气发生两步反应

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雨水相遇生成硝酸,硝酸随雨水进入土壤并和土壤中的盐类生成

 

硝酸盐,给土壤补充氮元素,这一过程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变成了化合态的氮,所以属于氮

的固定,D项不符合题意。

 

【点拨】注意概念辨析。

6.下列有关环境、健康及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氮的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所以它们的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

B.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对人的肺功能造成很大伤害

C.聚乙烯是生产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不能用聚氯乙烯替

D.利用催化转化装置可以将汽车尾气中的NO、CO等有害气体转化为

N

、CO

2

x

2

无害气体

【答案】A

 

8

 

【解析】

CO2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没有列入空气质量报告中,

A错误;人吸入的PM2.5

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质,

B正确;聚氯乙烯在使用过程中会慢慢释放出

HCl,能够造成

食品的污染,C正确;根据2NOx+2xCO

催化剂

D正确。

N2+2xCO2,

【点拨】关注绿色化学。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燥剂硅胶和硅橡胶的主要化学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B.手机外壳上贴的碳纤维外膜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用淀粉溶液可以直接检验海水中是否含碘元素

 

D.明矾净水的原理和“84消”毒液消毒的原理相同

【答案】B

【解析】硅橡胶是指主链由硅和氧原子交替构成、

硅原子上通常连有有机基团的橡胶,

A错

误;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正确;海水的碘元素主要以

I-形式存在,只有

I2遇到淀粉才变蓝,C错误;明矾净水是因

Al3+水解生成胶体的吸附作用,消毒液消毒是因

具有强氧化性,原理不同,

D错误。

【点拨】熟悉物质成分及应用原理。

8.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地沟油”反应改性制成“生物柴油”,代替柴油作为内燃机燃料的做法符合“绿色化

 

学”的理念

 

B.红宝石、玛瑙、水晶、钻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6

C.科学家推测月尘[即月球上直径小于10微米(1μm=1×10m)的浮尘]是“玉兔号”出现控制异常情况的主要原因,月尘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分散系不属于胶体

D.“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答案】B

【解析】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红色来自铬(Cr);玛瑙和水晶的主要成分为二

氧化硅;钻石的主要成分为碳,B项错误。

 

【点拨】熟悉物质成分及应用原理。

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福尔马林可浸制标本,因其可使蛋白质变性

B.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这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9

 

C.秸秆回收利用青储饲料,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答案】B

 

【解析】福尔马林是甲醛溶液,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牛奶是胶体,加入果汁会产生聚沉;

 

秸秆回收利用青储饲料可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聚碳酸酯可水解。

 

【点拨】熟悉物质成分及应用原理。

10.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蚕丝和棉花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

B.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杀灭,其消毒原理相

 

C.纯碱是属于碱类、谷氨酸钠(C5H8NO4Na,味精)属于盐类

D.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