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的传统工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50005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榨油的传统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榨油的传统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榨油的传统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榨油的传统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榨油的传统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榨油的传统工艺.docx

《榨油的传统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榨油的传统工艺.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榨油的传统工艺.docx

榨油的传统工艺

榨油的传统工艺

  传统的手工榨油坊,是由一个双灶台、一个碾盘、一根硕大的榨槽木和一个悬空的油锤组成。

榨油坊一般都建在村落集中、水源充沛、绿树掩映的小溪岸边。

一般每年农历四月底开始榨油。

传统榨油工艺大致可以分七个步骤:

(以榨菜油为例)

  第一、炒干。

将收来生湿的油菜籽放入灶台大锅之中炒干,炒干的标准是香而不能焦,注意要控制好灶台火候的大小,这关系到能否榨出香而纯的油,由一个师傅操控。

  第二、碾粉。

是将炒干的油菜籽投到碾槽中碾碎。

碾盘的动力由水车(最初的动力是牛拉、接着是水车带动,现在发展到电动)带动,水车和碾盘的直径一般都在4米以上,碾盘上有三个碾轮,所有的构件都均由木材制成。

由水车作为动力的碾碎油菜籽一次大概需30分钟。

(牛拉约一个小时,电动约10分钟)由一个师傅操控。

  第三、蒸粉。

油菜籽碾成粉末之后用木甑放入小锅蒸熟,一般一次蒸一个饼,约需2分钟,蒸熟的标准是见蒸气但不能熟透,由一个师傅操控。

  第四、做饼。

将蒸熟的粉末填入用稻草垫底圆形的铁箍之中,做成胚饼,一榨50个饼,从蒸粉开始到完成50个饼约花2个小时。

由一个师傅操控。

  第五、入榨。

将胚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槽内右侧装上木楔就可以开榨了。

手工榨油坊的“主机”是一根粗硕的“油槽木”,长度必须5米以上,切面直径不能少于1米,树中心凿出一个长2米,宽40公分的“油槽”,油胚饼填装在“油槽”里,开榨时,掌锤的师傅,执着悬吊在空中大约30斤重的油锤,悠悠地撞到油槽中“进桩”上,于是,被挤榨的油胚饼便流出一娄娄金黄的清油,油从油槽中间的小口流出。

由一个师傅操控。

  第六、出榨。

经过2个小时后,油几乎榨尽,就可以出榨了,出榨的顺序,先撤“木进”、再撤木桩、最后撤饼。

  第七、入缸。

将榨出的菜油倒入大缸之中,并密封保存。

以上七步就是一个完整的传统榨油工艺,用这种木制压榨机里榨出的香油与机械压榨的香油有很大的不同,它颜色金黄且味香,热度低,桶低没有菜籽沉淀物,而且搁置时间也比机榨的菜油要长。

 作为濒临消失的传统手工技艺,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大槽油了。

在鲁山县张官营镇楝树村,65岁的刘新建便是传统榨油工艺大槽油的传人。

刘家如今还保存着一套完整的大槽油制作设备,其中两根粗壮硕大、油光发亮的木榨,由槐树干挖槽而成,已经有近500年历史。

  据介绍,压榨法是一种历史很悠久的制油方法,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载。

与机榨油相比,鲁山大槽油的木榨楔式榨油工序十分繁杂,从炒芝麻、石碾碾芝麻、称沫、熘锅蒸末、包饼、装榨,到最后压榨取油,共有10多道工序,而且都要靠人工来完成,每道工序都融入了操作者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独特技巧,尤其最后的工序锤打油尖,要根据不同时间段选用从5公斤到24公斤不同的特制铁锤,一锤一锤地将一根根楔子揳入,最后金黄色的油滴到木槽里,再流向油缸,就是“大槽油”了。

  据刘新建老人介绍,随着榨油机的出现,大槽油油坊已经衰落,最后,连木榨都扔得无影无踪,只有刘家这块百年老槐做成的木榨还留存着。

2009年,鲁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发现了这副大槽,便提议刘新建恢复传统的大槽油生产。

如今刘新建已把在外打工的儿子、女儿劝回家,开始手把手地传授这门祖传绝技。

  与大槽油的几近失传相比,对于郏县金镶玉,当地人要熟悉得多,因为北京奥运会上,冠军被授予的便是以“金镶玉”为特色的奥运会奖牌。

  相传,金镶玉的历史与和氏璧颇有渊源。

王莽篡位,胁迫皇太后交出玉玺,皇太后一怒将玉玺摔在地上,掉了一角。

后来,王莽下旨找能工巧匠整修,用黄金镶上了缺角,被称为“金镶玉玺”,金镶玉因此得名。

因此,传统金镶玉工艺指对精美工艺品瑕疵进行掩盖,或对毁损的工艺品进行修补,加上手工艺人的奇思妙想,使器物不仅掩饰了缺陷,反而更加精美,更具有鉴赏性,并渐渐形成了一种工艺而流传了下来。

  金镶玉也称镀金锡镶工艺,即在玉石、陶瓷、紫砂、琉璃等工艺品表面镶锡、包金的工艺。

其主要技艺在“镶”上,要把金丝或金片镶嵌到图案中。

据了解,郏县姚庄回族乡的金镶玉工艺最早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比较兴盛。

其中,姚庄乡李姓人家是把金镶玉工艺传承下来的主要家族之一,至今在李家已传承了六代。

李家不仅秉承了传统工艺,还致力于开拓创新,将现代科技和传统手工艺结合,形成了冶炼、镂雕、光洁处理、镀金等几十道工序,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郏县金镶玉,从此这种皇家工艺品也开始了它的亲民之旅。

物理压榨油工艺不使用化学剂,无化学残留,不破坏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产油率低,就拿花生米来说只有39%,所以成本高;而化学浸出油工艺使用六号轻汽油、碱液、膨润白土等化学剂,有微量化学残留,可致癌,破坏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铁、锌等营养成分,产油率高。

花生米出油率46--50%,成本低。

 

老油坊-简介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省级保护项目名录

沣峪口老油坊位于秦岭北麓,凤凰山脚下,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办辖内,沣峪口村西,距西安市20公里。

.

 创建于清光绪13年(1887年)以前,经文物部门对油坊土板墙、地基以及油梁的磨损程度鉴定,认为距今已有120年以上的历史,是我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手工榨油作坊。

其榨油方式延续了清朝时期传统、古朴的立式(我国现存古代榨油术多为卧式)榨油方式,以河水为动力,利用杠杆原理工作,从采集原料、磨胚、蒸胚、包坨、压榨、沉淀成油,历经三十多道工序,且不依赖任何现代机械设备,榨出的油质纯、色亮、口感好,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

油坊创建人齐一礼先生留日规国后创办“西北纺纱局”,以纺纱为主,榨油为辅。

后因榨油利润远大于纺纱,改为以榨油为主,纺纱为辅。

齐先生逝世后,榨油厂由张倍亮、董振友等继续经营。

至1959年公私合营,老油坊变更为一个拥有9个人和16000元资金的集体企业,名称改为滦村人民公社油脂加工厂。

改革开放后,老油坊由现在的经营者高让让师傅承包,改名为沣峪口老油坊,经营至今。

其榨油技艺经四代人薪火相传,得以传承。

老油坊-历史渊源

沣峪口老油坊创建于清光绪13年(1887年)以前,距今已有120年以上的历史。

油坊创建人齐一礼先生留日归国后返乡开办“西北纺纱局”,以纺纱为主,为充分利用棉籽而创建油坊。

后因榨油利润远大于纺纱,改为以榨油为主,并大力发展榨油事业。

.

 

齐先生逝世后,榨油厂由张倍亮、董振友等继续经营。

至1959年公私合营,老油坊变更为一个拥有9个人和16000元资金的集体企业,名称改为滦村人民公社油脂加工厂。

改革开放后,老油坊由现在的经营者高让让师傅承包,改名为沣峪口老油坊。

其榨油技艺经四代人薪火相传,得以传承,经营至今。

 

 

老油坊-基本内容

沣峪口老油坊是我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手工榨油作坊,它延续了清朝时期“立式”(我国现存古代榨油术多为“卧式”)榨油方式,其榨油技艺有30多道工序,不依赖任何现代机械设备,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是关中地区民族工业的缩影。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一、采集原料

1、选料:

选择菜籽时“宁选新不选陈”,以黄土地种植的新菜籽为上乘,榨出的油色亮、质纯,口感好。

2、晾晒:

晾晒是非常关键的工序,以菜籽呈松散片状为最佳。

太湿、太干都不可取,如出现出油状,就不能再用。

3、去尘、去杂:

用扇车(一种过去流传下来的传统农具)先除去尘土,再用筛子、簸箕等工具去除杂质(沙、土、材、壳)。

二、磨胚

1、将选好的菜籽倒入石磨的斗牛(石磨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原料用不同的磨,磨菜籽用拐齿石磨),开动石磨(石磨用水轮驱动,也叫水磨),斗中放有竹签,用来调节石磨进料的快慢,菜籽要磨成泥状,越细越好。

2、将磨好的胚进行干湿度鉴别,由有经验的师傅用手抓胚,成团状、有膨胀感为合适,既不可太干,也不可太湿。

三、蒸胚

.

 

准备一口大锅,加水至锅高度三分之一处,将水烧开,顺锅沿将磨好的胚用铁锨撒到蒸笼上,盖住缝隙冒上来的蒸气,哪里冒气就给那里撒胚,直到将胚均匀放完,到气上来均匀后,将做好的油草按按顺序进行覆盖。

在覆盖的过程中要将油草上的绳子放在锅沿上,以便于蒸好后取草方便,不至于烫手。

从盖草起用大火蒸40—60分钟,蒸胚一般一次能蒸360—420斤。

四、包坨

把蒸过的油草理顺,嵌入油圈中,将蒸好的菜籽胚装入其中,用“木拐”(用硬杂木制作成榔头状的工具)夯实,用油草将菜籽胚上部包裹严实,踩实。

五、榨油

用滑车将油梁吊起,将包好的油坨垒好放到出油井里,第一次放入四个坨,将最上和最下两个坨上的圈拿掉,将剩下的两个圈放在总高度的平均位置,用四个立柱将其固定,给最上面放置盖板,盖板上放置支架(即油梁的支点),逐渐松开滑车,用油梁加压。

使用的过程要“紧包坨,慢使梁”。

将压过的坨取出,粉碎,再进行一次压榨,经过两次压榨基本可将坨内的油压榨干净。

.

 

六、成油

榨出的油经油坨下的石槽流入油缸内,将油过滤、沉淀15—30天(冬天长,夏天短)后,杂质与油分离,即可出售。

榨油的整个工序中还有其他辅助工作,如:

一、油草的制作

1、选草:

在榨油的过程中,油草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之一。

光绪年间使用的是出自秦岭山区的龙须草,生产队早期改用蒲草,后期改用稻草。

选草高度约100-120公分,不能霉变、腐烂。

2、通草:

将晒干的稻草去叶,用“猪蹄扣”(一种传统的捆扎方式,这种方法捆扎会越拉越紧)扎成直径30公分左右的小捆,将根部削成椭圆状。

3、烫草:

先将稻草捆根部放入沸水中,再整体放入浸泡1分钟左右。

晾成半干,冷却后将猪蹄扣再次拉紧,拉力约1吨左右。

最后进行冲洗,晾干。

二、油圈的制作

油圈用竹皮编制而成,为直径50公分,高度10公分的圈状,中心部向外凸出。

 

 

老油坊-主要特征

沣峪口老油坊延续了明清时期“立式”(我国现存古代榨油术多为“卧式”)榨油方式,其榨油技艺有30多道工序,不依赖任何现代机械设备,其工艺水平与同时期的作坊相比已非常先进,且设备和工艺保存完整,一直沿用至今。

 

老油坊-重要价值

榨油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

1877年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根在他的划时代巨著《古代社会》中首次提出,

.

 榨油术和酿酒术等生产工艺的掌握,是人类文明初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成就。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榨油术和酿酒术,直接促进了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它是我国西北地区现存年代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且仍能够正常生产的一座手工榨油作坊,从始建至今一直沿袭传统的压榨工艺,保留着30多道手工榨油的完整工具和工序,堪称关中地区传统手工榨油工艺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

 

  

 

老油坊-濒危状况

沣峪口老油坊房屋破旧,面积不足两亩,磨坊下面暗渠中的水车已经散落。

有文物价值的东西仅剩下一座汉代石猴、—道油粱和油坊仅存的一道用干打垒方法修建的石墙。

传统榨油工艺生产力低下、费时费力、经济效益差,无人愿学,缺乏技术人员。

 

  

老油坊-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沣峪口老油坊位于秦岭北麓,凤凰山脚下,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办辖内(经纬度34.03,108.80),沣河岸边,沣峪口村

.

 西,距西安市20公里。

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9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4C,降水量偏少,主要集中在夏季,全年无霜期232天,适宜农作物种植。

老油坊地处秦岭入山口,依山伴水,风景秀丽,东临210国道,北接环山公路(S107),交通便利。

沣河流经油坊至渭河,油坊地势低洼,与河道落差较大,便于利用水资源。

 

  

  

 

“木龙榨”榨油工艺比较繁细,包括采果、堆沤、晒果、脱壳、晒籽、碾粉、过筛、烘炒、蒸粉、包饼、榨油、过滤等十多道工序。

      按照采收季节不同,油茶主要有寒露籽和霜降籽两种。

由于适时采收才能保证高出油率,所以每年寒露或霜降过后,人们才挎上背篓,系上布兜,上山一颗一颗地采摘茶果。

茶果采收回家后,经过堆沤、晒果、脱壳、晒籽等工序,即可将茶籽挑送到油榨坊,进入实质性的榨油阶段。

这是已经晾干的茶子仁,刚采下时还有一层外皮,经过晾晒后去掉了

       首先是碾粉,就是将晒干(或焙干)的茶籽放入大碾槽中碾成粉末。

传统碾粉方式分牛力碾粉和水碓碾粉两种,即借助牛力或水力,带动碾盘不断转动,达到碾碎茶籽的目的。

如今因电力普及应用,各地基本上都用电动机带动碾盘来碾粉了。

粉碎机粉碎成细粉

      碾碎后的茶粉要过筛,筛是当地百姓特制的,以保证茶籽碾细碾均匀。

接着,将茶粉倒入特制的平锅里烘炒,去除水分。

烘炒是一道十分讲究火候的工艺:

火太猛,茶粉容易烧焦,这会影响山茶油的色泽及清香度;火太嫩,水分不能完全散发,同样会影响山茶油的纯度和品质。

技术过硬的烘炒师傅,才能将茶粉炒得松而不焦,香而不腻。

小伙子用抄箕把茶子仁倒入漏斗

 

  接下来就是蒸粉和包饼了。

蒸粉用的蒸笼是专用的,外形如蜂筒,将炒好的茶粉倒入其中,蒸熟蒸粘,为包饼做好准备。

包饼不但要求有良好的腰力、臂力,还要有相当的巧力、准力。

包饼师傅事先将三个铁匝叠放在平地上,扭一个叫“千斤杆”的稻草结,呈放射状铺在铁匝上,作为包饼底衬,然后将热气腾腾的茶粉倒进铁环中,赤着脚飞快地将茶粉踩平踩实,形成一个圆茶饼。

包饼的过程非常有讲究,如果稻草结没扭好,茶饼一拎就散;饼包厚了不行,影响出油率;饼薄了也不行,饼粉藏在铁匝里榨不干,出油率更小。

一般人都知道,包饼师傅的一双手就如同一杆秤:

每100斤茶籽包12块茶饼,每块饼榨干后重6.5斤,上下不得差3两,这是有严格要求的

粉碎后粉末上到大木桶里蒸熟

    包好的茶饼,叠放在一起,就可以统一运到木龙榨里榨油,这是山茶油制作的核心环节,俗称“打油”。

传统的木龙榨,重超千斤,用一根或两根大硬木镂空制成,横摆在榨油坊的显要位置,看上去活像一条长龙,当地人们称其为“木龙榨”。

一般来说,每家油坊至少有两架木龙榨,每架木龙榨可放36-45块饼。

但如今木栊榨已基本由机器取代了。

  榨油时,木龙榨肚中竖摆着一排长长的茶饼,同时放进两排木桩,每排木桩中各插一根扦头。

一切准备就绪,即以专门制作的撞杆(或石锤)大力撞击扦头,不断挤压茶饼榨出油来。

榨油是项体力活,为了消除疲乏、增强干劲,榨油师傅创编了许多“劳动号子”,一边使力一边喊,既有“嘿噜哟,安噜也”之类呢喃语句,也有“加把劲儿砸呀,龙神吐油花啦!

”、“撞头重重打呀,茶油喷喷香哟”之类的吆喝语句。

铿镪有力的号子声,和着撞头重重的“砰”、“当”声,奏出了一曲曲最朴素的交响乐!

清香明亮的山茶油从龙榨口慢慢渗出,随着号子声越来越响,流淌得更欢了。

暖暖浓浓的油香,让朴实的人们醉了……

把一个个油饼装上机子,一次可装21个。

大量出油了,好香啊

山茶油的加工过程(传统木榨工艺)

标签:

山茶油 传统工艺 不饱和脂肪酸 分类:

龙头看天下2007-12-1218:

57

生活在山区,我们平时炒菜用的植物油基本上是山茶油,山茶油在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是天然有机的食用油。

今天,抽空去我以前工作过的长虹乡,购买山茶油,顺便对纯木榨榨油工艺拍照,上传上来,和大家共享。

上图是榨油的燃料——柴火。

这是山茶油的原料——干燥的山茶籽;

将山茶籽放进磨槽中,经过碾压细磨;

这是磨成的粉末,下一步就可以上甑蒸熟踩饼了;

蒸粉;

踩茶油饼和制作普洱茶饼有很多相似之处;先铺上稻草;

把蒸熟的倒进去;

压结实;

成饼;

提饼上堆;

把踩好的茶饼放进木榨,这个活需要两个工人的合作;

这样一榨需要茶饼50多个,可以出油90多斤;

在木槽的一端放进加力的木块;

用三角木轻轻一压榨,山茶油就像泉水一样出来了,满屋子都是山茶油的芳香;

工人用尽全力,击打三角木;

茶饼中的山茶油已经被压榨干净,一榨油出榨了;

山茶油的副产品,茶籽饼,它会被一些有大型设备的厂家收购去,浸出里面剩余的山茶油,然后提取茶皂素等多种工业产品,最后剩下的才是茶粕;

经过沉淀后把茶油装壶。

 

新昌木榨油坊:

工业化时代下的手工艺标本(多图)

添加日期:

2008-12-113:

56:

00作者:

汪峻/文卫东/图新闻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点击次数:

217次

   在“谢家木榨油坊”的6位工人中,头发花白的谢金童是最年长的。

  作为附近几个村庄最资深的油榨工,谢金童虽年已66岁,但旁人丝毫看不出他的疲态。

身形精干,腾挪灵活,他的一身力气都是由40余年的榨油经历中获得。

  现在,他依然是这座年代久远的油坊的老师傅,他扭的用来包茶饼的“千斤秆”稻草结,依然是最结实漂亮的。

这是记者11月26日在常山县新昌乡的“谢家木榨油坊”看到的场景。

  66岁的老榨工

  从山茶籽进入油坊,到流出色泽金黄、清香四溢的山茶油,有着一整套复杂而又有规范的制作工艺。

扭“千斤秆”稻草结包油饼,只是其中的一道工序。

  在这之前,村民要将油茶果在太阳下晒裂、剥出茶籽、拣壳、烘干,经过这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后,村民挑着茶籽进入油坊,碾、炒、蒸、包、榨,直到清亮的油液从古老的木榨里汩汩淌出,那股油香便从灰暗的老作坊里飘荡出去,在方圆一二里地外都能闻到。

  谢金童从二十来岁时开始“打油”,这一整套的传统工序在他胸中无比娴熟。

谢氏家族的先辈们自康熙年间从江西迁徙至此,300年间,他们子承父业,师徒相传,才使这门制作技艺流传下来,而且至今保持着亘久的生命力。

  在榨油之前,包饼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

扭“千斤秆”稻草结是一门技巧活,拎饼全靠着几根稻草受力,否则茶饼会散架的。

它要求师傅们不但要有体力、腰力、臂力,还要有巧力,准力。

饼包得太厚不行,影响出油率,饼薄了又不行,藏在铁匝里榨不干,同样影响出油率。

一个小小畚斗,十个手指,就是一杆秤;每块饼六点五斤,上下不得差三两,每百斤茶籽包十二个饼,少不得更多不得,在新昌这个油茶之乡,这是妇孺皆知的;多少斤茶籽,多少个茶饼,人人心知肚明。

  谢金童扭着稻草结,包好茶饼,面前的茶饼已经叠得比他自己还高。

每叠一只茶饼,他都要小心地逆时针旋转盖板,并把边上斜伸出的稻草掖进去,收拾得服服帖帖。

他在做着这些动作时一丝不苟的神情,让人觉得这是一项极富观赏性的技艺。

  劳动中的舞乐之美

  事实上,更富观赏性的工序是榨油,即被当地人称为“打油”的那个过程。

谢金童多少有些老了,这种力气活就让年轻人去做。

  58岁的老鄢脱了身上的衣物,只穿了一件汗衫开始干活。

他把一只只茶饼整整齐齐地码进木榨肚里,把扦头挤进了榨肚的缝隙中,然后解开挂在“石撞”上的吊钩,双手扶住“石撞”,上身前倾,借助技巧开始推动“石撞”,使之高高抡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后,“砰”的一声重重撞在扦头上。

“嘿噜约——安噜也——”榨工嘴里喊出的声音宏亮有力,脚下步伐变化多样,身形转动之间把“石撞”一次次撞向扦头,整个过程令人眼花缭乱。

  一块“石撞”,重210斤。

  一次次地抡动“石撞”,不一会儿,老鄢头上就开始冒汗了,初冬的天气有些冷,他的周身却笼罩着一团热气。

而在上半年,油榨工们都习惯光着膀子干活,身上的肌肉像铁块一样凸出来。

  这种传统的木榨榨油工艺,仍然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

即便是在遍地油茶的常山县新昌乡,仍然以木榨纯手工压榨茶油的作坊,也仅此“谢家木榨油坊”一家。

  木榨是用两根或独根木头镂空而成的,有1000多斤重,横摆在榨油坊的显要位置,看上去活像一条长龙,当地人们称其为“木龙榨”。

一般来说,每家油坊至少有两架木龙榨,每架木龙榨可放36至

新昌木榨油坊:

工业化时代下的手工艺标本(多图)

添加日期:

2008-12-113:

56:

00作者:

汪峻/文卫东/图新闻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点击次数:

218次

  在这个油茶之乡,村子里随处可见晾晒着的油茶果和剥壳捡籽的村民。

  干了50年的老榨工在娴熟地叠茶饼。

 

  油榨工将茶饼装入木榨肚中。

 

  “嘿噜约——安噜也——”的号子声中,210斤重的石撞重重地撞击着扦头,一滴滴茶油从油槽中流出来。

 

  金色清亮、清香四

   榨油作坊在常山县新昌乡及附近的乡镇还有好几座。

  油榨工老鄢向我们展示他的步伐与技巧,这是数百年来榨工们在繁重和劳累的榨油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舞蹈动作”,也是真正的“民间舞蹈”:

榨油师傅单膝跪地,让撞杆的撞头朝天而立,然后“砰”的一声狠狠打下,这招叫做“一支香”;两个榨油师傅背靠背来回打油较劲,这叫做“鲤鱼穿梭”;榨油师傅突然猛地向后退几步,手中木撞凌空飞起,在号子声中砸向扦头,整个木龙榨被撞得前后摇晃,这就是所谓的“老虎撞”……

那粗犷的动作,潇洒的身影,好看极了。

而那种浑厚高亢的榨油号子,像是从遥远的地方穿透层层阻隔而来,有一种震撼的力量。

  20年前,有一位文艺工艺者来到山里,见到这种原始古朴的榨油工艺后十分激动,创作了男子舞蹈《山中那座油坊》,就是以榨油工的动作为基础编排的。

舞蹈演出后大受好评,荣获浙江省音舞节创作、表演金奖,并于次年赴京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

  木榨油坊实用而独特的传统手工艺,散发着浓厚的地域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山外人们的好奇目光。

  网上开博客的榨油坊老板

  这座油坊至少有150年的历史了。

如果不是12年前在杭州打工的谢章华出资1.8万元把它买了下来,也许它的命运就被改写了。

  谢章华的曾祖父是大地主,这座榨油坊算起来已经传了四代人。

过去,当地谢氏家族虽只有一百余人口,但家底殷实,其曾祖父就建造过两个水碓榨油坊。

12年前,当地行政村划分调整后,原归村集体的榨油坊被宣布卖掉。

作为谢家的后人,在外地打工20年的谢章华咬咬牙,把油坊买了下来。

  其实这座老榨坊一直在谢章华的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即便是在远离家乡的省城打工,他也无法忘掉小时候看到的榨油情景和听到的榨油号子。

这位高中毕业后就喜欢写写画画的“文艺爱好者”,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看得跟宝贝似的。

  在谢章华看来,这座油坊能不能保留下来,比能不能挣钱重要得多。

前两年,好多榨油坊抛弃了传统木榨技艺,改用液压机榨油,出油率提高了,加工效率也大大提高了,还能节省一半人力。

相比之下,这种完全靠人力撞击扦头榨油的工艺就显得有些“落伍”。

  可固执的谢章华还是守着老祖宗的东西不放。

他不是不舍得花5000块钱买两台液压机,而是觉得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丢了可惜。

  谢章华当上村支书已经5个年头了。

更令人意外的是,他在搜狐网开了一个博客,经常更新内容,不仅时常张贴自己的诗词散文,更不遗余力地宣传村里的几样宝贝:

油榨作坊、洗马舞、猷辂拳。

  工业化时代的手工艺标本

  事实上,榨油作坊在常山县新昌乡及附近的乡镇还有好几座。

但普遍的情况是,在工业化时代的今天,各家都用电动的机械动力代替了最原始的手工劳作。

  例如传统的碾粉方式分牛力碾粉和水碓碾粉两种,即借助牛力或水力带动碾盘不断转动,达到碾碎茶籽的目的,如今基本上都用电动机带动碾盘来碾粉了;原本家家采用的“木龙榨”,现在也多改用了榨油机“铁龙榨”……

  正因如此,谢章华一直保护和坚守的这座木榨油坊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标本意义。

  谢章华今年46岁,除了这座木榨油坊,他还是洗马舞、猷辂拳的主要传承人。

二者都是从清朝传下来的,前者是一种舞蹈,后者是一种民间武术。

谢章华刀枪剑棒样样都会,真要动起武来,二三个人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