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病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8851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髓病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脊髓病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脊髓病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脊髓病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脊髓病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脊髓病变.docx

《脊髓病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髓病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脊髓病变.docx

脊髓病变

脊髓病变

概述(第四版)

脊髓外部结构:

位于椎管内,是脑干向下的延伸部分。

其上部在枕骨大孔处于延髓相连(以C1脊神经根的最高根丝发出之处为界),下端形成终丝,终于第一尾骨的骨膜。

脊髓呈微扁圆柱体,全长42-45cm,自上而下发出31对脊神经:

颈段8对、胸段12对、腰段5对、骶段5对、尾神经1对。

脊髓也相应分成31个节段,但表面并无节段的界限。

脊髓有两个膨大:

称颈膨大和腰膨大。

颈膨大(C5-T2):

发出支配上肢的神经根。

腰膨大(L1-S2):

发出支配下肢的神经根。

(见图—脊髓外形)

脊髓表面有六条纵行的沟裂

腹面:

前正中裂,深达脊髓前后径1/3,脊髓前动脉在此通过。

前外侧沟(左右各一),脊髓前根由此出脊髓。

背面:

后正中沟,深入脊髓背索,将脊髓对称地分成左右两部分。

后外侧沟(左右各一)脊髓后根由此入脊髓。

(见图—脊髓沟)

脊髓由三层结缔组织的被膜所包围:

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

最外一层为硬脊膜,是硬脑膜在椎管内的延续。

最内层为软膜,紧贴于脊髓表面。

硬膜与软膜之间为的薄而透明的为蛛网膜。

椎管内有三个腔

硬膜外腔:

硬脊膜与椎管骨膜之间的空隙称为硬膜外腔,其中有静脉丛和脂肪组织。

硬膜下腔:

硬膜与蛛网膜之间为硬膜下腔,其间无特殊结构。

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与软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其间充满脑脊液与脑蛛网膜下腔相连。

(见图—脊髓的内外结构)

脊髓与脊柱的关系:

(见图-脊髓与脊柱的关系)

在12周时的胎儿,脊髓充满整个椎管全长。

随着胎儿的生长,脊椎的生长速度大于脊髓的生长速度,因此,在初生婴儿脊髓已不充满整个椎管。

成年时,脊髓下端只达到第一腰椎的下端,仅相当于椎管全长的2/3(成年脊髓全长为42-45cm),这使脊髓节段与脊椎节段不在同一平面上。

脊髓节段的位置比相应的脊椎位置高,所以在定位诊断时须注意到这一差异,不然会导致重大的定位误差。

颈髓(C1-C8)较颈椎高1节椎骨,

上中胸髓(T1-T8)较相应的胸椎高2节椎骨,

下胸髓(T9-T12)较相应的胸椎高3节椎骨,

腰(L1-5)相当于T10-12

骶髓(S1-5)相当于T12和L1

为了临床方便,可以从以下公式,从已知脊髓的病变的节段,来推算脊椎的节段。

颈椎节段=颈髓节段-1 

胸椎节段=上中胸髓节段(T1-T9)-2 

胸椎节段=下胸髓节段(T10-T12)-3 

腰髓位于T10-T12

骶髓位于T12和L1

脊椎的表面标志

C7棘突颈部第一个高出的棘突

T3棘突两肩胛冈内端的连线

T7横突两肩胛下角的连线

L3横突脐平线

L4棘突两髂嵴最高的连线

S2椎体两髂前上棘的连线

脊髓的内部结构:

(见图—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的横断面上,可见有灰质和白质两种组成。

灰质:

主要有神经细胞和一部分胶质细胞组成,位居中央,

呈“H"形或蝴蝶形,分前、后角、侧角、前联合、后联合

前角:

内含运动神经细胞,属下运动神经元。

后角:

为传递痛、温觉和部分触觉的第二级感觉神经细胞。

侧角:

C8-L2、S2-4节段尚有侧角,为交感和副交感中枢。

C8-L2侧角:

主要是交感神经细胞,发出纤维至前根交感

神经径路,至支配和调节内脏和腺体的功能

C8-T1侧角:

发出纤维支配同侧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

眶肌、同侧面部血管及汗腺,病变后产生

Horner综合症。

Horner综合症:

表现为病变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凹陷、面部不出汗

S2-4侧角:

为脊髓副交感中枢,

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功能。

白质:

包绕于灰质外周的结构,主要包含神经纤维及胶质细胞。

分为前索:

位于前角及前根的内侧

侧索:

位于前后角之间

后索:

位于后正中沟与后角、后根之间

主要由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传导束组成。

 

下行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锥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等上行传导束:

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前后束、薄束、楔束等.

皮质脊髓束:

传递对侧大脑皮质的运动冲动至同侧前角细胞,支配随意运动;

脊髓丘脑束:

传递对侧躯体皮肤的痛、温觉和轻触觉至大脑皮层

薄束:

传递同侧下半身深感觉与识别性触觉,楔束在T4以上才出现,传递同侧上半身深感觉和识别性触觉;

脊髓小脑前后束:

传递本体感觉至小脑,参与维持同侧躯干与肢体的平衡与协调。

中央管:

灰质的中央有小管,称中央管。

脊髓的血液供应(见图—脊髓的血液供应)

脊髓前动脉(anteriorspinalartery)

起源于两侧椎动脉的颅内部分,在延髓腹侧并成一支,沿脊髓的前正中裂下行,贯穿脊髓全长。

供应脊髓横断面前2/3区域的血供

脊髓后动脉(posteriorspinalartery):

起源于同侧椎动脉的颅内部分,左右各一根,在脊髓的后外侧沟下行,供应脊髓全长。

不组成连续的纵行血管,略成网状。

主要供应脊髓的后柱和后索,为脊髓横断面的后1/3的血液供应。

由于分支间吻合较好,因此较少发生供血障碍。

沟动脉(sucalartery)(见图—脊髓的动脉供应)

在前正中裂中,每一厘米的脊髓前动脉发出3-4支小血管,其不

规则地左右交替深入脊髓,称为沟动脉。

供应脊髓横断面的前

2/3的血液供应。

沟动脉为终末支,较容易发生缺血性病变,特

别是T4和L2节段,血供较差,较易发生病变。

 

脊髓根动脉(radicalarartery)(见图——脊髓根动脉的起源)

除了以上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外,脊髓颈段还有来自颈部的椎动脉分支及甲状腺下动脉分支供应,胸、腰、骶段还接受来自肋间A、腰A和髂内和髂外诸动脉的分支供应。

这些分支沿着脊神经根进入椎管,通称为根动脉。

 

根动脉进入椎间孔后,分为前、后两支:

根前动脉(anteriorradicalarartery)

根后动脉(posteriorradicalarartery)

脊髓冠状动脉环:

根前动脉、根后动脉与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吻合,构成脊髓冠状动脉环,环绕在脊髓表面,分出无数小穿透支进入脊髓,供应脊髓实质外周部分的血供。

根动脉在颈6胸9腰2处三支根动脉较大。

不但供应本节段,还可供应上下邻近多个节段。

由于这一补充血供,使脊髓的动脉血流十分丰富不易发生缺血。

但胸4节段和腰1节段常容易发生供血不足,其原因为:

胸4节段在颈6和胸9两根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

腰1节段在胸9和腰2两根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

该两处的血液供应较为薄弱,当脊髓的主要动脉(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发生栓塞时,常在相邻两根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即T4(C6-T9交界处)和L1(T9和L2)发生血供不足现象。

临床上称为脊髓前动脉综合症。

(见图—根动脉的供应特点)

脊髓表面有6条静脉,分别位于:

前正中裂、左、右前外侧沟、后正中沟、左、右后外侧沟

脊髓静脉血液经根前静脉和根后静脉引流至椎静脉丛,向上与延

髓静脉相通,在胸段与胸腔内奇V和上腔V相通,在腹部与下腔V、门V、盆腔V相通。

椎V丛内压力很低,没有瓣膜,其血流方向不定,常受腹腔压力的变动而改变(如负重、咳嗽、屏气等),构成感染和恶性肿瘤转移入颅内的可能途径。

(见图——脊髓静脉回流)

[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脊髓损害主要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1.运动障碍脊髓不同部位受累表现瘫痪形式不同(图—运动障碍) 

脊髓灰质前角或/及前根病变: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如脊髓灰质炎

侧索中皮质脊髓柬损害: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前角和侧索同时损害:

产生混合性瘫痪,见于肌萎缩侧束硬化。

 

2.感觉障碍 

后根损害:

产生节段性感觉障碍(深、浅感觉均有障碍)(见图)

后角损害:

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即同侧痛温觉障碍,深

感觉及部分触觉仍保留,是由于深感觉和部分触觉纤维

不经后角而直接进人后索;如病变累及两侧常有明显束

带感。

 

白质前连合损害:

损害两侧脊髓丘脑束的交叉纤维,表现为对称性

节段性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因有未交叉的纤维在后索及

前索中直接上升,故无明显障碍,称为感觉分离现象。

脊髓丘脑束损害:

引起传导束型感觉障碍,表现为对侧损害节段平

面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失,深感觉保留。

(见图)

后索损害:

病变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及部分触觉减退或缺失,行走

如踩棉花感(感觉性共济失调)见于脊髓痨。

(见图)

3.脊髓半侧损害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s)

病变同侧损害节段以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和同侧深感觉障碍、

病变对侧损害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而触觉存在,

病变侧损害节段以下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由于后角细胞发出的纤维先在同侧上升2、3个节段后再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束,所以产生对侧传导束型感觉障碍的平面较脊髓受损节段的水平低。

(见图—脊髓半切综合症)

4.脊髓横贯性损害 

表现受损节段以下双侧感觉、运动全部障碍、大小便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当脊髓受到急性严重的横贯性损害时,早期呈脊髓休克(spinalshock),表现肌肉松弛、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和尿潴留等,一般持续1—6周;以后逐渐进入高反射期,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和反射性排尿等。

(见图—脊髓横贯性损害)

5.脊髓各节段横贯性损害临床表现 

脊髓受损节段的判断主要是依据:

神经根刺激症状、感觉障碍平面、肌肉萎缩、反射改变、棘突压痛及扣击痛、辅助检查。

脊髓的五个主要节段损害的表现是:

(1)高颈段(C1—4):

出现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四肢呈痉挛性瘫痪、括约肌障碍、四肢无汗。

常伴枕部疼痛及头部活动受限。

引起高颈髓损害的最常见的病因是环枕部畸形、外伤和炎症等。

(颈椎推拿后四肢瘫)

C3—5损害可出现膈肌瘫痪、呼吸困难,

有些病变可由枕骨大孔波及后颅凹,引起延髓小脑症状,如吞咽困难、饮水咳呛、共济失调、眩晕及眼球震额,甚至波及延髓的心血管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占位性病变可阻塞小脑延髓池而引起颅内压增高。

(2)颈膨大(C5—T2):

双上肢呈周围性瘫痪,双下肢呈中枢性瘫痪,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括约肌障碍,上肢有节段性感觉减退或消失,可有向肩部及上肢放射性根痛。

C8—T1侧角受损时产生同侧Horner征 

上肢腱反射改变有助于病变节段的定位:

C5或C6病变:

肱二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而肱三头肌反射亢进.

C7病变:

肱二头肌反射正常而肱三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 

(3)胸髓(T3—12):

双上肢正常,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出汗异常,大小便障碍,伴相应胸腹部根痛或束带感。

T4、5水平是血供较差、易发病部位,感觉障碍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损的部位,

如:

T4相当于乳头水平T6剑突水平T8肋缘水平,

T10平脐T12在腹股沟水平

腹壁反射:

对应的脊髓反射中枢:

(见图—Beevor征)

上腹壁反射T7—8、中腹壁反射T9—10、下腹壁反射:

T11—12 

如:

T10病变,下半部腹直肌无力,上半部肌力正常,患者仰卧用力抬头时,可见脐孔被上半部牵拉而向上移动,称为Beevor征。

(4)腰膨大(L1—S2):

受损时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丧失,大小便功能障碍,

损害平面:

L2—4时膝反射消失

S1—2时踝反射消失

S1—3受损出现阳萎

腰膨大上段受损:

神经根痛区在腹股沟或下背部

下段受损:

根痈表现为坐骨神经痛

(5)脊髓圆锥(S3—5和尾节):

无下肢瘫痪及锥体束征,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感觉缺失,呈鞍状分布,

髓内病变:

分离性感觉障碍,肛门反射消失和性功能障碍,脊髓圆锥为括约肌功能的副交感中枢,故圆锥病变可出现真性尿失禁。

(6)马尾:

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损害症状及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根性痛多见且严重,位于会阴部、股部或小腿,大小便功能障碍常不明显或出现较晚。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acutemyelitis)是指原因不明的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

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非感染性炎症型脊髓炎(myelitisofnoninfectiousinflamatorytype) 

本病包括不同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感染后脊髓炎、疫苗接种后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急性多发性硬化)、坏死性脊髓炎和副肿瘤脊髓炎。

 

一、病因 

病因未明,大部分可能因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早在1957年,亚洲流行流感之后,世界各国报导,脊髓炎的发病率均有升高,因此推测本病与流感病毒感染有关。

但是后来发现,在流感合并脊髓炎的患者的血清中,流感病毒抗体滴定度升高,但脑脊液中抗体正常,神经组织中也未能分离出病毒,从而不能证明本病直接与病毒感染有关。

大量临床资料提示,多数病者在脊髓症状出现之前1-4周有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的症状,为此,目前认为本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后所诱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病理

脊髓炎可累及脊髓全长任何节段,以T3-T5节段最常受累,病损可为局限性、横贯性、多灶融合或散在于脊髓多个节段。

肉眼观察,可见病变部位软膜充血、脊髓肿胀,严重者质地变软。

切面可见灰白质界限不请,有点状出血。

显微镜下,软膜和脊髓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侵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亦可杂有少量的中性粒细胞。

灰质中神经细胞肿胀,变性和脱失。

大量吞噬细胞和胶质细胞增生。

三、临床表现

1.多发生在青壮年,男女均可患病,无明显差异。

多数在脊髓症状出现前数天或数周有病前有病毒感染史,如发热、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腹泻等,或有预防接种史。

受凉、过劳、外伤等常为发病的诱因。

2.起病较急,常在数小时至几天内出现脊髓损害症状,2-3天内、发展至完全性横贯性损害。

部分患者可伴有背部疼痛、腰痛、束带感、肢体麻木、乏力等先驱症状。

典型的脊髓横贯性损害 

1.运动障碍:

 

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如起病急,而又严重,则在病变早期有脊髓休克现象,即肢体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均消失,尿潴溜。

出现休克的病因不尽清楚,可能为脊髓低级中枢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抑制,而脊髓中枢的神经元又尚未有独立功能。

而出现的一种暂时的功能紊乱现象。

脊髓休克时间的长短,还受脊髓损害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的影响。

如果脊髓损害为完全性的,或并发尿路感染、褥疮者,休克期较长。

随着休克期的恢复,肌张力逐渐增高,部分肌力恢复,腱反射逐步出现,伸性反射恢复,出现病理反射。

2.感觉障碍:

急性期病变节段以下所有的感觉消失,有些病人在感觉消失区上缘可有1-2个节段的感觉过敏区,或有束带状感觉异常。

感觉恢复较运动慢,随访记载,即使在15年之后,部分病员仍残留感觉障碍,甚至于在完全恢复体力劳动的某些患者中,仍有一定的感觉减退和感觉异常区。

3.膀胱、直肠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脊髓炎早期(休克期间时),大小便潴留,膀胱无充盈的感觉,逼尿肌松弛呈无张力性膀胱,容量达1000ml或更多,当膀胱充盈过度,压力超过括约肌耐受力时,出现尿失禁,称为充盈性尿失禁。

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膀胱容量缩小,尿液充盈到300—400m1时即自主排尿,称反射性神经原性膀肮。

除膀胱、直肠功能障碍外,还有病变节段以下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无汗或少汗,皮肤营养障碍、指甲松脆和角化过度等。

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膀胱逼尿肌逐步出现节律性收缩,可见到尿液从导尿管周边冲出,逐步出现尿意和排尿功能,以后逐步恢复至正常排尿功能。

有的报导,2周恢复排尿功能为50%,因为即使脊髓横贯性损害,脊髓功能不能恢复者,其排尿功能可在骶髓中枢控制下恢复自主节律性排尿功能,但无尿意。

常常呈现为节律性尿失禁,残余尿较大。

休克期,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失禁,随着脊髓功能的恢复和肌张力增高,常出现便秘。

在治疗中,膀胱治疗不当,长期连续引流而没有定期使膀胱充盈,在脊髓功能恢复时,可发展为痉挛性膀胱,容量缩小,尿量充盈到300-400ml,即自动排尿,称为反射性神经元性膀胱。

恢复期

非横贯性脊髓炎,则症状较轻,肢体瘫痪不完全,恢复快。

横贯性脊髓炎,如无重要并发症,3-4周后进入恢复期。

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开始逐渐增高,肌力开始恢复,常自远端开始,感觉平面逐渐下降,腱反射逐渐增高,病理反射出现。

排尿功能逐渐恢复,一般在3-6月可基本恢复,少数病例遗留程度不等的后遗症。

上升性脊髓炎

起病急骤,感觉平面在1-2天内甚至于数小时内上升至高颈髓,出现吞咽困难,瘫痪由下肢迅速上升波及上肢,甚至于延髓支配的肌群。

出现吞咽困难、构音不请、呼吸肌瘫痪,常可引起死亡。

脱髓鞘性脊髓炎(demyelinativemyelitis) 

即急性多发性硬化(MS)脊髓型 

临床表现与感染后脊髓炎相同,但临床进展较缓慢,可持续1—3周或更长时间;大多数患者前驱感染不确定或无感染史。

其典型临床表现是,一侧或双侧麻木感从骶段向足部和股前部或躯干扩展,并伴有该部位无力及下肢瘫痪,进而膀胱受累,躯干出现感觉障碍平面。

诱发电位及MRI检查可发现CNS其他部位损害。

四.辅助检查

1.急性期:

周围血Wbc可正常或稍高。

Csf:

压力不高,Wbc可正常,亦可增高至10-100×106/L

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可轻度增高,为0.5-1.2g/L

糖、氯化物正常,无椎管阻塞现象,但当脊髓水肿严重,

脊髓腔可部分梗阻,蛋白含量可达2g/L以上。

2.电生理检查:

 

①视觉诱发电位(VEP)正常,与视神经脊髓炎及多发性硬化鉴别

②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可为阴性或波幅明显减低

③运动诱发电位(MEP)异常,MEF可作判断疗效及预后的指标

④肌电图呈失神经改变

3.影像学检查脊柱x线正常。

脊髓MRI典型改变是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节段髓内斑点状或片状长T1长T2信号,常为多发,或有融合,强度不均;恢复期可恢复正常。

但也有脊髓MRI始终末显示异常者。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急性起病,脊髓横贯性损害的症状,病前有感冒或预防接种史,再结合脑脊液检查,往往不难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㈠急性硬脊膜外脓肿:

30-50%病前有皮肤脓肿或细菌感染,如皮肤疖肿、痈、扁桃体化脓性病灶、褥疮或肾周脓肿等,病原菌通过血行或组织蔓延,达到硬脊膜外脂肪组织中而形成脓肿。

常见的病原菌为金葡菌,其次为肺炎球菌、链球菌或革兰氏阴性肠道细菌,常在原发感染后数天或数周发病。

首发症状为背部及双下肢剧痛,并很快发展至双下肢瘫痪。

Csf:

蛋白、Wbc轻度增高,以蛋白增高明显,脊髓腔梗阻。

脊髓CT或MR,可帮助诊断。

㈡脊柱结核:

早期有低热,食欲不振,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如病变的椎体破坏,发生塌陷,椎旁冷脓肿形成,压迫脊髓,而出现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的症状。

体征:

脊柱棘突明显突起或出现后凹成角畸形。

脊柱X片:

可见脊柱结核改变,如椎体破坏、锲形塌陷、后凹、脓肿等。

㈢脊柱转移性肿瘤 

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可通过局部侵润,血液播散转移到椎体脊髓硬膜外、以老年人多见,发病快,早期有根痛,剧烈,不久出现脊髓受压症状,如截瘫、尿潴留等。

(举例80岁)

㈣视神经脊髓炎:

为多发性硬化的一种亚型,除了有脊髓症状外,还有视力障碍。

病情有缓解或复发,还可以伴有其他症状,如复视、共济失调等。

㈤脊髓出血:

多有外伤或脊髓血管畸形引起,起病急,发病时有剧烈背痛,迅速出现肢体瘫痪和括约肌障碍,csf呈血性,CT或MR可有助诊断,脊髓造影可见血管畸形。

四、治疗:

及时治疗、精心护理、加强营养、预防并发症、尽早康复训练。

1.药物治疗 

①皮质类固醇激素:

氢考100-2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静滴,每天一次,

7-10天之后,改为强的松40-60mg/日。

随病情好转可于

1—2月后逐步减量停用。

甲强龙500-1000mg静滴,每天一次,3-5天后改为强的松

40-60mg/日,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减量。

②免疫球蛋白:

成人每次用量15—20g静脉滴注,每日1次,3—5次为一疗程

③抗生素:

预防和治疗泌尿道或呼吸道感染;

④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血管扩张剂如烟酸、尼莫地乎、丹参,神经营养药如三磷酸腺

昔、细胞色素C、胞二磷胆碱亦可选用,可能对促进恢复有益;

⑤α—甲基酪氨酸(AMT)可对抗酪氨酸羟化酶,减少去甲肾上腺素

(NE)合成,预防出血性坏死的发生。

2.护理极为重要,预防各种并发症是保证功能恢复的前提。

①应勤翻身、拍背,改善肺泡通气量,防止坠积性肺炎。

②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忌用热水袋以防烫伤,在骶尾部、足跟

及骨隆起处放置气圈,防止褥疮。

③排尿障碍应行无菌导尿并留置尿管,预防尿路感染。

经常按摩皮肤及活动瘫痪肢体,皮肤发红可用70%酒精或温④瘫痪肢体及足应保持功能位,防止肢体痉挛及关节挛缩。

 

3.康复治疗急性期应立即进应行康复治疗,作肢体被动活动与按

摩,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部分肌力恢复时应鼓励病人主动活,加

强肢体功能锻炼,促进肌力恢复,防止肢体痉挛及关节挛缩,纠

正足下垂。

 

[预后]如无严重并发症,通常在3-6月内可恢复生活自理,亦可 

有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肢体完全性瘫痪者发病6个月后EMG仍为失神经改变,MRI显示髓内广泛性信号改变,病变范围多于10个节段或下肢MEP无电反应者预后不良;合并褥疮、肺或泌尿系感染时常影响病情恢复,遗留后遗症,部分病人可死于合并症。

上升性脊髓炎颈后较差,可在短期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脊髓压迫症

脊髓压迫症(compressivemyelopathy)是由于椎管内的占位性病变而产生脊髓受压的一大组病症。

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最后导致脊髓横贯性损害和椎管阻塞。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①肿瘤:

最为常见,约占1/3以上。

起源于脊髓组织及邻近结构绝大多数,如脊髓胶质瘤、室管膜瘤神经纤维瘤、脊膜瘤等,其次为来自肺、乳房、肾脏和胃肠道等的转移瘤,多为恶性肿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等。

(九院职工多发性神经纤维瘤、恶性淋巴瘤) 

(见图—各种肿瘤对脊髓的压迫)

②炎症:

如化脓性、结核和寄生虫血行播散,邻近组织蔓延及直接种植(医源性)引起椎管或脊柱急性脓肿、慢性肉芽肿、脊髓蛛网膜炎及蛛网膜囊肿等(腰穿穿刺点的皮肤感染引起椎管脓肿)

③脊柱外伤如骨折、脱位及椎管内血肿形成(唐山大地震、桑兰)

④脊往退行性病变:

随着CT和MR的广泛应用后,由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或先天发育障碍而导致椎管狭窄,而引起脊髓压迫症也逐渐受到重视。

⑤先天性疾病:

如颅底凹陷症、环椎枕化、颈椎融合畸形等,脊髓

血管畸形可造成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

(见图—椎骨骨折等)

2.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脊髓位于骨性的椎管腔内,质地软而脆弱,对缺氧较为敏感,任何一种压迫性病因,对脊髓的影响,一方面为机械性压迫,另一方面为引起血供障碍,

受压早期,通过移位、排挤脑脊液及表面静脉的血液而得以代偿,神经传导通路未断,可不出现神经受损的症状,或损害为可逆性的,后期代偿可出现骨质吸收,使局部椎管扩大,此时多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当受压加剧和时间过久,变为不可逆,引起脊髓变性、软化。

影响代偿功能的因素:

(一)压迫速度:

急性压迫:

通常无充分代偿的时机,脊髓损伤严重;

慢性受压:

能充分发挥代偿机制,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较好。

(二)病变与脊髓的关系:

髓内占位性病变,直接侵犯神经组织,压迫症状较早出现。

髓外硬膜外占位,由于硬脊膜阻挡,对脊髓压迫相对较轻。

髓外硬膜内病变,症状进展缓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