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王秋兵复习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48364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复习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复习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复习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复习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复习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复习总结.docx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复习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王秋兵复习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复习总结.docx

土地资源学王秋兵复习总结

土地资源学(最新王秋兵版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1.土地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

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的属性分为资源属性资产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社会属性权属属性

土地的资源属性1.整体性2.生产性3.面积的有限性4.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5.

时间变化性6.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7.多用途性

土地的资产属性1.供给的稀缺性2.位置的固定性3.个体的异质性4.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5.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6.流通的特殊性

第二章土地资源的自然构成要素

1.土地资源的气候组成要素

光照资源指标——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

热量资源

降水资源

风力资源

2.地貌类型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山地与丘陵1.海拔高度2.山系走向对土地环境的影响3.地面坡度

平原1.扇形地平原2.冲积平原3.湖积平原4.滨海平原

3.地下水的类型1.包气带水2.潜水3.承压水

4.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固相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生物有机体、液相土壤水分

或溶液、气相土壤空气

5.土壤剖面构型是指土壤发生层次垂直序列组成的不同类型的排列组合形式。

一般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

A层是土壤剖面的表层是有机质积聚层

B层位于A层下部是淋溶物质的淀积层或聚积层

C层母质层位于表土层、淀积层之下由未受成土作用影响或影响较微的风化残积

物或堆积物组成是形成土壤的母体或基础

第三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构成要素

1.土地资源产权指与土地资源相关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

2.土地资源产权制度指对土地资源产权的一系列安排及与之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3.国有土地产权低效率的原因土地产权主体不明国家只是一个虚拟的主体缺乏激励;

国有土地产权的实施成本和监督成本都过高以至于难以实施和难以监督。

4.土地资源的价值土地资源的天然价值——土地资源本身所具有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土地资源上附加的人工价值——即劳动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价值——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构成了与土地资源天然价值和劳动价值相联系却相对独立的另一类价值。

5.土地资源的价格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因素——一般因素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区域因素土地资源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个别因素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

6.土地资源价格计算——现在还没有具体的量化方法

7.人地关系及其发展一是被看作和其它生物一样完全受控于环境环境是人的中心二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人地关系思想以人类为中心三是协调论主张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速度同自然资源保护协调起来

8.土地资源产权种类共有产权、私有产权、国有产权

9.土地资源价格影响因素

一般因素是指影响土地资源价格的一般、普通、共同的因素。

包括行政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国际因素、经济因素

区域因素是指土地资源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主要有交通条件、环境质量、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条件

个别因素是指地块本身的条件和特征。

包括地块的面积、宽度、长度、形状、坡度、土地利用规划限制、土地使用年限

第四章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与发展

1.土地类型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2.土地分级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开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3.土地分级系统指土地分级过程中对视作个体单位的具体土地地段进行逐级合并所形成的序列。

4.澳大利亚的土地分级系统澳大利亚土地分机系统分为三级即土地系统、土地单元、土地点。

他们认为土地系统分为三种:

简单土地系统、复杂土地系统、复合土地系统。

5.前苏联和德国景观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

按照地方性分异规律对景观内部综合自然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对形态单位做出划分并研究不同形态单位的特点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前苏联所划分的景观形态单位有“地方”、“限区”和“相”三级。

相是最小的景观形态单位即最低级的土地单位。

6.我国的土地分级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基本沿用前苏联景观学派的土地方法。

采用

地方、限区、和相作为基本的土地分级单位。

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我国的大、中比例尺

土地类型制图中的土地分级逐渐趋向于采用前苏联景观学派和英澳学派相结合的三级分级

系统。

7.土地分类

概念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的土地单位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不同程度的

抽象与归并。

原则选择土地分异特性的原则①分异特性必须是对土地分类目的有重要作用的性状②分异特性应具有尽可能多的斜边特性③分异特性必须是土地对象本身的性状

④分异特性必须是易于观测或获取的土地属性

应用土地分异特性进行土地分类应遵循的原则①分异特性必须分类一个群体的所有个体②不同大区域的同一等级土地分类需要不同的分异特性③土地群体中同一分类等级的所有类别应使用相同的分异特性划分④分异特性逐级积累的原则⑤分异特性的重要性应与概括水平相当⑥分异特性的间隔应保证类别的均一性⑦分异特性的定量化

步骤1.确定分类的对象2.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

方法①发生法②景观法顺序法、两列指标网格法、路线考察法③参数法

8.土地分级与土地分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土地分级是对土地的纵向划分土地分类则是对土地的横向即同一等级内类群归并9.土地类型的命名<根据植被、土壤、地貌三因素命名或根据植被、地貌二因素命名;采用群众习惯的名称用地名命名土地类型澳大利亚、英国等在对土地系统命名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第五章土地资源调查

1.土地资源调查就是运用土地资源学知识借助测绘制图等手段查清各类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状况以及他们之间发生非规律和相互关系为综合农业区划、区域土地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以及土地资源学科的科学管理等服务。

2.土地资源调查大致可以分为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条件调查分为①以土地的土壤、植被、地貌、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

为主要对象的土地质量自然性状调查②以土地投入产出、收益、交通、位置和社会经济条件为主要对象的土地社会经济因素调查。

3.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程序

A、准备工作——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备工作地图的收集、遥感影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各种专业调查资料的收集、社会经济资料的收集、用品准备常用的仪器设备、文具生活用品B、外业调绘——调绘前的准备工作路线勘察、制定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判、调绘阶段

(①外业调绘工作的一般程序掌握调绘底图的比例尺确定验证样区选好站立点确定调绘底图的方位抓住特征地物边调绘边地类边检查不得遗漏和重叠补测地物调绘整饰填写作业手簿

②样区调绘验证)C、内业工作——转绘工作、量算面积以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进行量算、自下而上逐级汇总、编图与图面整饰(①拼接分幅图②分幅底图的清绘③图面设计)、成果整理原图整理、编写调查报告

D、检查验收——验收的内容有外业调绘和补测地物为重点检查对象内业工作着重检查转绘精度、面积量算精度、成图质量等

4.调查报告内容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状况调查所采用的工作底图及工作过程调查区土地开发利用的意见。

5.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土地的位置调查、气候要素调查、地形与地貌要素的调查、水资源调

查、土壤资源调查、植被要素调查、土地类型调查、社会经济资料调查

6.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概念是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或流域为单位查清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上而下、逐级汇总为省级、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而进行的调查。

目的1清查各种利用方式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为国家和地区农业区划、土

地利用规划与开发服务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所提供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其行政

区界与权属界线等可为建立土地统计、地籍管理及国家和各级的土地管理工作服务

3了解目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为国家和区域的土地保护提供依据4土地利用现

状调查是区域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等工作的先行性工作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①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特征②反映土地利用的地域性

③多层次系统性

基本内容①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分布状况②境界与土地权属界线③量算行政辖区范

围内的土地总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④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自下而上逐级

汇总土地面积和各类土地面积⑤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线图⑥总结土地利用

的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⑦编写土地利用现状报告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总结

7.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工作成果县、乡镇、村各类土地面积的统计表县、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图、分幅土地权属界线图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乡镇土地利用现状说明书县、乡镇土地边界结合图表。

8.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程序

A、准备工作——编写调查任务书、组织调查专业队、培训和试点、收集有关资料、准备仪器与工具

B、外业工作——地类调绘、线状地物的调绘、补测地物、境界与土地权属界的调绘、调

绘整饰、填写外业手薄、外业调绘的检查

C、内业工作——航片的纠正与转绘土地面积量编绘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土

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D、检查验收

9.现代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3S集成中各部分的作用

1RS与GIS的集成①GIS作为RS图像处理的工具图像校正、分类、典型区域选取

②RS作为GIS的信息来源点线面要素的提取、DEM的制作、GIS图件的更新

2RS与GPS的集成①GPS可以为RS数据的实时、快速定位提供服务为RS数据校正

提供服务②RS可以实现GPS定位信息的查询

3GIS与GPS的集成①GPS可以为GIS及时采集、更新或修正数据②GIS中可以定点、

定位查询专题信息

GIS的功能数据获取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组织空间查询与分析

第六章土地资源评价1.土地资源评价即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就是对土地利用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做出说明为土地利用方向选择及用途转变提供依据。

2.土壤评价是依据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等因素的差异进行的土壤等级的评定土壤肥力

的高低仅仅是土壤因素的综合评定。

是土地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3土地资源评价

意义为土地税收服务、为调整承包土地和征地费提供依据、为土地交易服务、为估计

土地经营好坏服务、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原则生产性原则、综合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针对性原则、比较性原则、相对稳定

性原则

依据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土地资源的限制性

类型1土地自然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按主要参评因素的性质分。

2综合性土地评

价和单项性土地评价暗评价目标和内容广度分。

3定性土地评价和定量土地评价按

评价的精确度分。

4现状土地评价和潜在土地评价暗评价的着眼时间点分。

5农用地评价和非农用地评价按评价对象分。

6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