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4817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docx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认识机器人

教学目的:

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

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

3.以知识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

4.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

6.感悟机器人与普通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同之处。

7.独立思考,理解机器人的特征。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认识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定义和起源。

2.难点:

理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嘛?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部电影,请同学们欣赏。

(播放《终结者》片断)

这就是我们平时听说过的“机器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机器人的世界,研究有关“机器人”的知识。

(学生回忆有关机器人的印象,讨论并感受机器人的魅力,领略其中的涵义)

(板书课题)

二、确定主题

师:

通过初读教材,你最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①什么是“机器人”?

和人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②机器人有哪些分类?

③机器人有哪些应用?

④你的生活中,有机器人吗?

请举例说明。

⑤ (可将学生的原话,板书在黑板上)

师生共同讨论(结合实物机器人或图片进行讨论)。

三、小组讨论

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机器人的内容,同学们想想,你认为机器人有哪些种类呢?

教师参与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的学情,采用弹性的方式,可以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次全班交流,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交流。

(2)着重引导大部分同学进行发言。

(3)正确处理讨论中出现的争论,随时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给与表扬鼓励。

方向一:

以应用为导向。

方向二:

以功能为导向。

方向三:

以原理为导向 

四、展示结果

教师进行总结:

(1)点评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

(2)分析讨论结果。

(3)对于不统一的问题,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注意:

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

(4)认真倾听、分析研究学生发言中的实质,把讨论引向深入。

(5)控制好讨论的时间。

设计意图:

学习过程让学生分步走,给学生以梳理知识的过程,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取最大的效益。

 

五、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关于“机器人”的话题,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其实,“机器人”就在我们生活中。

一切技术的产生,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

就像20年前,我们不可能会想象到今天手机的普及。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新技术出现,他们会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更加丰富多彩。

作为本次研究的结束,老师留给大家一个问题思考,你能大胆地想象一下,20年后的机器人是什么样的呢?

作业:

与语文学科整合,想象作文:

《我希望的的“多拉A梦”》。

 

 

机器人组成

教学目的:

1.学习机器人的组成。

2.能够掌握机器人组件的知识。

3.学会理解机器人“器官”与人类的相同和不同点。

4.通过交流,了解每一部分组件的主要原理和用途。

5.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6.感受机器人的工作特点。

7.尝试将机器人的各组件与实物对应起来。

8.观察机器人实物,体会机器人的组成特点。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机房。

2、极域教学系统。

3、相关图片、课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机器人的组成知识。

2.难点:

学会将机器人实物与相应的组件联系起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师:

上节课中,我们体验到了机器人的魅力,同学们能说说你最喜欢的机器人有哪些嘛?

为什么喜欢呢?

(学生发言)

师:

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器人应用的例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机器人的组成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新授一:

播放相应的图片

师:

打开一幅机器人的“解剖图”。

(学生观察)

师:

机器人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呢?

下面,同学们可以通过看书、或与旁边同学小声讨论的方式,并参考教材中的内容来学习。

(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自学教材中内容,并研究)

生:

回答机器人的组成。

师:

归纳并总结,给机器人的组成确定概念,并鼓励学生朗读巩固。

三、巩固一:

画线图

师:

(播放机器人的结构图。

)谁能为它们连连线?

(学生练习)

(注意:

不能看书,凭印象作为判断标准)

师:

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看看你的连线对不对。

师:

同学们觉得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

四、新授二:

认识部件

师:

机器人的内部有很多的部件,它们像我们人的器官一样,共同组合起来,完成很多种复杂的动作。

(教师打开一个机器人,请学生观察内部的组成,并范例演示)

(学生观看老师的讲解)

提醒:

注意分组的结合,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五、巩固二:

加深理解

师:

尝试着来给机器人的“器官”命名,看看它的“学名”和你起的“小名”有哪些相似和相异的地方

(学生观看学习后讨论)

师:

打开书本,看看你还希望知道哪些有趣的部件,在机器人的身体上找找它们。

六、总结与回顾

师:

今天我们讨论了机器人的组件和主要器官的组合,机器人是个复杂的个体,在复杂的器官中,最主要的就是这些部件了,当我们了解到原理以后,我们就可以跟机器人做朋友了,欢迎大家继续走进机器人的世界。

 

机器人传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机器人工作的基本原理。

2.了解学生机器人的构造特点。

3.掌握学生机器人的主要部件。

4.初步理解学生机器人编程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5.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6.鼓励学生从新事务中体验乐趣,为今后的学习激发兴趣。

7.尝试接触实物,并能够感受其中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机器人的基本工作原理。

难点:

学生机器人的主要部件的学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课件、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一、展示与引入 

师: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机器人的组件和主要器官,同学们来回顾一下吧。

 

(简单复习上一课的内容) 

师:

这些是机器人身上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们共同配合,组成了机器人,我们的机器人才能动起来。

除了以上的部件器官以外,机器人到底是怎样运动起来的呢?

大家来猜一猜。

 (学生讨论:

机器人运动的原理) 

师: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机器人的内部世界,看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板书课题) 

二、新授一:

机器人工作的基本原理 

师:

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关于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有以下意见:

 (板书意见) 

方向一:

电池提供动力。

 方向二:

计算机程序控制。

 

方向三:

芯片控制。

 

(讨论:

这三个主要方向里面,谁更加贴近机器人工作的原理呢?

) 

途径一:

到教材中找寻答案。

 

途径二:

到课件中找寻答案。

 

(老师自由选择合适的方式) 

师:

我们来总结一下,到底机器人工作的原理是什么呢?

 (展示一次机器人的工作状态,结合课本知识,讲解工作原理) 

三、新授二:

机器人的构造特点 

师:

刚刚我们看见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这些原理是需要一定的特

殊构造来配合的,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来“解剖”机器人,看看它是怎么样来完成这些工作的。

 

(教师打开实物机器人,讲解内部的结构) 

(学生尝试观察,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学生进行实践、触摸等体验) 

注意:

本内容教学时,要进行分组,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接触机会。

 

四、总结与回顾 

师: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构造,这些就是机器人的一部分秘密,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让我们的机器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运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吧!

 

学生机器人平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

2.初步了解流程图的设置方式。

3.理解软件的概念。

4.能够运行“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

5.帮助学生建立软件与机器人之间的知识链接。

6.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7.尝试用已有的信息技术手段理解“编程”的意义。

8.尝试运行、设置编程软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学习“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

2.难点:

流程图的设置方式。

(第一课时)

一、展示与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经过了四节课的学习,你们了解了哪些机器人的知识啊?

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感受吗?

学生:

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并讨论自己的学习心得。

师:

在上节课的讨论中,有的同学曾经提出,机器人的工作不但依赖传感器,也要依赖于计算机的编程,这样机器人才能“健康”地成长。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机器人编程。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此部分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因降低部分的难度,使得学习过程顺畅。

二、了解“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

师:

机器人的运动,不是在机器人本身所制定完成的,它必须要有强大的“后援团”,这个就是“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

(打开相应的图片,介绍几种机器人平台)

生:

了解新界面。

师:

“学生机器人平台”软件和我们过去学习过的哪些软件有相似的地方呢?

(1)FrontPage中网页的编写。

(2)Word中的流程图。

师:

它们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

(1)界面类似。

(2)流程图的方式相似。

师:

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阅读课本,寻找答案)

(教师最后引导总结,帮助学生找到其中的关键词)

设计意图:

全班合作讨论的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学生机器人平台(第二课时)

一、运行编程软件

师:

实战开始了,我们要为学生机器人编程了,首先得让它知道我们的意图,请观察以下得流程:

(学生观察教师操作并总结)

(1)打开软件

教师介绍主要的界面。

(2)新建程序

和原有软件类似之处。

(3)设置系统

讲解传感器和串口的设置方法。

(4)加载图形控件

讲解图形控件的概念。

(5)设置属性

以“计算”控件为例。

(6)修改程序

移动、删除、复制、粘贴等操作

(7)编译程序

先保存程序,再编译程序。

(8)下载程序

将机器人主板的接口与计算机接口相连,下载程序,注意“写入成功”的字样。

设计意图:

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应留给学生较多时间去适应,帮助学生完成过程;老师作为过程的参与者,以辅导学生为主,不能替代学习。

二、尝试并交流

教师参与注意事项:

(1)讲解要详细,速度可调整,可以就共性的问题全班交流,也可以放手让学生互相交流。

(2)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讲课的频率,保证教学效果。

有条件时,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过程中去。

设计意图:

此过程开放性较强,学生能够有足够的余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三、总结

师:

今天我们小组合作,完成了一个程序的编写过程。

部分同学还进行了展示。

我们还对这些展示的作品进行了交流。

大家有什么收获?

生:

讨论学习心得。

师:

在烟波浩淼的信息技术中,机器人的编程是应用较多的技术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常常接触到它。

它是非常可贵的技术,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身边多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从今天起,让我们好好学习,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不断充实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

学习过程中,旨在帮助学生完成总结性评价,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完成对知识的整理,以便学生再次深入学习。

 

学生机器人行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和了解机器人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学会编写机器人前进、后退和转弯的程序。

3.学会编译、下载程序。

4.以学生自学、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编写机器人行走程序。

5.让学生学会观察、交流体会。

6.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探索精神。

7.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8.利用所学的机器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机器人前进、后退、转弯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