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育与美学代绪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677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美育与美学代绪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一章 美育与美学代绪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一章 美育与美学代绪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一章 美育与美学代绪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一章 美育与美学代绪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美育与美学代绪论.docx

《第一章 美育与美学代绪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美育与美学代绪论.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美育与美学代绪论.docx

第一章美育与美学代绪论

第一章 美育与美学(代绪论)

  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中外美育和美学思想由来与发展;美育的性质、功能与途径,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美育与美学的联系。

第一节美育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一、西方美育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提出的音乐净化灵魂的主张,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美育思想。

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派从美是数的比率和谐的美学观念和灵魂不死的宗教理念出发,认为音乐是一种和谐,人的灵魂也是一种和谐,因此可以“凭借医学实现肉体的净化,凭借音乐实现灵魂净化”,并要求其门徒在晚上和早晨听取所规定的音乐,以驱除灵魂在白天受到骚扰和在梦中受到麻痹。

为此,可以认为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凭借节奏和旋律确立音乐教育的人”。

“净化”在毕达哥拉斯那里,既是心灵性的,又是道德性的,净化的目的也包含着建构一种道德的心灵——“美德”。

尽管毕达哥拉斯由于把道德还原为数,以不正确的方式来讲道德,不能建立起真正的道德理论,但毕竟是“第一个试图讲道德”并与美结合起来。

他提出了“美德乃是一种和谐”,内蕴美育的雅典教育实践为美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教育有两种类型,斯巴达教育以严格、野蛮而著称于西方教育史,它崇尚武功,重视军事教育,但也重视音乐教育,并以音乐来鼓舞士气,培养士兵的组织纪律性。

与斯巴达相反,雅典崇尚文治,这与它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有关,它不但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成为具有多种才能和文化修养,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

因此,雅典教育强调体、智、美、德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多彩的、个性自由的教育。

在此基础上,古希腊许多思想家作了初步的理论概括。

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制度应包括身体的教育和心灵的教育(艺术教育)两个方面。

他讲道,在进行发展智慧的教育之前,先“要用音乐教育心灵,用体育教育身体”,并把两种教育结合起来,共同改善人的心灵。

他分析了人们从形体美开始,经历心灵美、行为美、制度美和知识美,最后观照自身达到理念世界的历程。

他注意到自然美和艺术美能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强调从小培养青少年爱美的习惯。

古希腊的另一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包括阅读与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等,并把和谐教育的重点放在审美教育(主要是音乐教育)方面。

他提出美育“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了几个目的,那就是

(1)教育

(2)净化(3)精神享受……”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挥了毕达哥拉斯的“美德”思想,柏拉图提出“公正(正义)、理性(智慧)、勇敢(意志)和节制”是希腊四美德。

他和亚里士多德都把公正看作是一切德行的总体,亚里士多德还说,“美是一种善”,从而把美和善、美育和德育统一起来。

  系统提出要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并把审美教育作为一门理论加以研究的是18世纪德国的美学家席勒。

1793至1794年间,席勒为了报答丹麦王子奥古斯丁堡的克里斯谦公爵对他的生活资助,先后写出了27封关于人的美感教育的书简,后结集为《美育书简》,成为西方“第一部美育宣言书”。

①书中首先明确使用了“美育”概念,并对美育的含义、内容、性质、任务及其社会意义作了系统的阐述和分析。

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以康德的美学思想为基础的,康德把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并认为审美判断(情)是沟通认识(知)和道德(桥梁)。

②《美育书简》探讨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性分裂走向人性完整和自由的问题,如何由人性的完整去改革国家,取得政治自由的问题。

席勒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不是靠社会政治经济革命,而是靠审美教育,去实现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

他提出:

“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把审美教育看成人取得自由、社会得以进步的惟一路径。

用美育取代变革社会,在阶级社会中显然是一种空想。

然而,席勒强调美育的巨大作用,使“感性的人”培养起理性,“理性的人”培养起情感,引导人们从自然状态迈向道德状态,培养起完善的人格和优美的心灵,从而获得人的自由和社会进步,这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席勒的审美教育学说把审美教育同社会改造、改革联系起来,扩大了审美教育研究的领域;又从人性自由完整的高度去探讨审美教育的实质和功能,深化了审美教育的理论,这是席勒对审美教育学的巨大贡献。

  二、中国美育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在中国,美育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

周公制礼作乐是继承夏、商两代的统治经验,对礼乐教化制度加以系统、完善。

按《周礼》规定,学校必须“以乐德教国子”,即在礼仪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忠、和、敬、有常、孝、悌等美德;“以乐语教国子”,即在诗辞方面教育学生学习和运用诗辞的能力,掌握诗的美刺作用,培养辞令;“以乐舞教国子”,即在舞蹈表演方面表现古圣先王的丰功伟业,达到歌功颂德的目的。

周公的礼是仪式规范,乐是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

礼乐相济,既是社会制度,又是道德规范,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方式,以此来教育奴隶主贵族。

  比较系统的审美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先秦诸子,儒道两派的审美教育思想是对峙的儒家培养个体内在文化心理结构,以适应社会外在礼仪制度,以仁为核心的教育其最高目标是培养“志士仁人”,其实质是一种奴隶制的伦理教育。

但是它也包括审美教育,“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主张仁学教育并非摒弃情感而一味强调道德,他始终强调诗教、乐教。

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认为“诗”和“乐”是君子修身成人的重要途径,“诗”可以给人精神力量,使情感得以熏陶;“礼”可以使人立足于社会,本质得以锤炼;而“乐”则是情感与本质的完善统一,因此是造就一个完美的人的最终环节。

与此同时,孔子又始终把这种美感享受放在“仁”、“礼”教之下,强调有节制的适度的美感享受,“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依附于仁学教育的审美教育,不是禁欲,也不是情感的放纵,而是用“仁”、“礼”规范引导,有节制地满足情欲。

  孔子的仁学审美教育观,在孟子那得到发扬光大,且更趋向内在人性的塑造,达到完善人格的建立。

在孟子的人格教育中,也包含审美教育与培养,但没有孔子仁学教育突出。

荀子从另一方面扩展了孔子仁学的审美教育观,重在外在规范的“礼”教育,荀子虽主张人性恶论,但出于外在礼仪的要求,却十分重视审美教育。

他认为人性不能自美,人格美的建立主要通过塑造、教育而实现。

进行这种审美教育的手段,就是《诗》、《书》、《礼》、《乐》、《春秋》这些儒家经典,特别是《乐》,具有“化性起伪”的审美教育作用。

他认为文艺具有巨大的感人力量,可以“大齐天下”、“美政”、“美人”、“美俗”,起着安定社会、辅助政治、培养人才、移风易俗的作用。

当然儒家是借礼乐来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但是他们对美育的多种功能的探讨还是十分深刻的。

  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的老子是根本否定任何功利,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原则,即“道”取代之,其实也包含着深刻的美学问题。

老子不要求人们刻意追求美,而是顺其自然到达美的境界,所以老子并不像儒家学派那样大讲审美和艺术教育的作用,而是采取一种超然的态度。

老子虽不说审美教育,而他的继承者庄子却十分重视个人的审美教养。

庄子根据老子“无为”的思想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美学命题。

美是超功利的,在于自然无为,既无目的而又有目的,既合目的而又合规律。

在庄子看来,得到了自然无为的“道”,也就得到“至美”。

而达到这种审美境界不是依靠审美教育,而是凭借个人的审美修养。

 儒家强调功利的审美教育,道家主张超功利的审美修养,各有片面性,又可以互补。

这两学派的审美教育思想,对汉代以后封建制度的审美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特别五四运动前后,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在引进西方美学思想的过程中,也先后提出了关于美育的主张。

  梁启超是介绍、引进西方美学并把它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结合起来的最初尝试者之一。

他不但重视美学,而且关注教育,第一次提出“趣味教育”,即审美教育。

趣味教育实质是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就是艺术。

梁启超把审美教育作为趣味教育、情感教育来理解,已接受审美教育的实质。

他在近代中国审美教育上的启蒙性的贡献,是不应低估的。

  在梁启超启蒙思想影响下,王国维在中国审美教育思想史上做了开拓性的工作,使审美教育理论研究深入了一步。

王国维指出,当时社会风气败坏,一些人追名逐利,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丧失信心和希望,实乃缺乏一种健康的精神生活和动力,因而他想从西方思想中寻求解决的办法。

他在美学和教育学的双重研究中,发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在修明政治和大兴教育以养成道德和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情感的培养。

王国维在1906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完全之人物”,所谓“完全之人物”,是指在“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的人。

他把教育分为体育和心育两大部分,而在心育中,又包括智育、德育和美育。

他既看到了德育和智育都需要以美育作为手段,又看到了美育还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和目的,并明确地提出了要把美育列入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之中。

王国维的审美教育思想,提高了审美教育的地位,分析了它的独特和不可代替的功能,指出了它与德育、智育的区别和联系,这是他对中国审美理论的贡献。

  蔡元培作为教育家和美学家,继王国维之后,提出审美教育理论,其见解的深刻性以及实践性,都远在王国维之上。

审美教育,蔡元培称之为美感教育,又称之为情感陶养,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

蔡元培强调美学理论的落实和应用,十分接近现代审美教育,这是他超出前人的地方。

他认为在全部教育中,美育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渗透到其他三育之中。

他还针对当时尊孔读经、宗教迷信猖獗的情况,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王国维仍然把美育与宗教并列)。

他还纠正了把审美教育仅仅视为艺术(美术)教育的观点,并首次提出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概念,指出了美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这都是前人所不及的。

他不仅在理论上对美育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而且还积极付之于实践。

他在任教育总长时,提出了“五育”并行的教育方针。

这五育是:

军国民教育(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德育)、世界观教育(哲学观念教育)、美感教育(美育)。

他亲身从事美育实践,为我国近代美育体系的建立和美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新文化运动伟大旗手的鲁迅,从宣传新文化运动和培养革命人才出发,特别重视美育。

鲁迅在教育部工作期间,积极支持蔡元培倡导美育,并亲自主持《星期美术讲座》,讲授《美术略论》。

他还撰写和翻译了很多美学著作,积极提倡艺术教育,创办艺术院校,举办艺术展览等,为我国美育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美育发展上,人们真正认识美育的性质,摆正美育的地位,还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

马克思、恩格斯为科学的美育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审察文艺审美现象,得出与席勒等人完全相反的结论:

不是审美自由成为政治解放的前提,而是政治解放为审美自由开辟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的美育思想的宝贵遗产,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基于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上,使这种过去只是一种抽象的空想变成了科学的理论。

第二节美学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一、西方美学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自从人类开始断发纹身,披树叶遮盖,筑巢掘洞,敬神祭祖,乃至进行乐歌舞踊之类文艺活动之日起,人类就开始有了审美的观念。

而当人类思维能力发展到理论思维从而产生它的理论形态——哲学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对审美经验进行思考,产生了最初的美学思想。

  西方美学思想源于古希腊。

其早期多以只言片语而依附于自然哲学,往往是在探究宇宙本原时涉及美的问题。

从德谟克利特开始转向人的心灵的研究,中经智者派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苏格拉底强调“人认识自己吧”,哲学关注的中心由自然界转向社会,扭转了自然哲学对人的冷漠态度,随之美学思想也转向关注人和社会问题。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

柏拉图重在对美的哲学思考,他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的“什么是美”的问题,至今仍吸引着人们去苦苦思索。

亚里士多德重在审美创造的研究,他的《诗学》则成为文艺美学的最早经典。

古罗马贺拉斯的《诗艺》、朗吉弩斯的《论崇高》,都是沿着亚里士多德开创的文艺美学的道路,对文艺进行美学探讨。

而普洛丁作为古代与中世纪交界线上的思想家,对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了更加神秘主义的阐发,把绝对理念、神看作一切美的来源。

这为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等神学家把美看成是上帝的一种属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世纪的美学家从维护天主教的反动的封建统治目的出发,认为上帝是最高的美,是一切感性事物美的最终根源。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扬人道主义精神,否定以神权为中心的封建统治和禁欲主义,追求个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理想。

因此,它在文艺和美学方面表现为要求对古希腊文化进行重新评价,借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再生,使艺术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回到世俗社会,使艺术能够充分体现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能够成为最能发挥人的自由的创造才能的领域。

因此,它在内容上要求艺术不再是描绘神,而是要面对人世描绘现实;在表现手法上要求放弃中世纪的那种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提倡艺术家研究科学的理论并运用于艺术创作中。

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精神文化的解放,促进了美学由神学向人学的转变,给美学思想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和生机。

  近代欧洲的英国经验主义、大陆理性主义哲学以及法国的启蒙运动,倾向于人性的研究,着重探讨认识世界的主观心理条件,都给美学思想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

特别是莱布尼兹、沃尔夫对于理性的研究,维柯对于想像的研究,夏夫兹博里、哈奇生、博克、休谟对于感官、情感、观念的研究,为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美学家鲍姆嘉通提出建立美学学科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鲍姆嘉通在1750年出版的《美学》专著第一卷中首次提出的,该书命名为《埃斯特惕卡》(《Aesthetica》),鲍姆嘉通因此被称为“美学之父”。

  “埃斯特惕卡”按希腊字根的原义看,就是“感性学”。

确实,鲍姆嘉通有此看法,他认为人类心理活动可以分为知、意、情三个方面,研究知或理性认识有逻辑学,研究意志的有伦理学,研究情感即相当于“混乱的”的感性认识却一直没有相应的科学,他要弥补这一漏洞,因此有了此书。

看来这是作为认识论提出的新科学,但是它也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在鲍姆嘉通看来,感性认识的完善就是美的;美学是教导怎样以美的方式去思维,作为研究低级认识方式的科学;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

但从总体上看,鲍姆嘉通未完成美学体系。

  康德《判断力批判》一书于1790年问世,从而建立起一整套唯心主义美学体系。

康德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主观心理的建构。

他认为人的心理功能知、情、意三个部分相应的人的能力有三种:

理解力、判断力和理性。

它们相互联系又不可相互替代,有必要加以分别研究。

《纯粹理性批判》专门研究认识的功能,《实践理性批判》专门研究意志的功能,《判断力批判》则专门研究情感(快感或不快感)的功能。

这三大批判结合在一起组成康德的哲学体系。

  康德从本体论角度把世界分为物自体(自在之物)和现象世界。

现象世界受各种必然律的支配,因而是有限的、必然的,它是《纯粹理性批判》的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人如何认识自然的种种规律,为自然立法。

物自体是理论上无法证明的,它不受任何必然律的支配,因而是自由的、信仰的、理应如此的,它是《实践理性批判》的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精神世界的自由意志,即由实践信仰出发的道德行为。

可是,从这两个世界的关系看,它们各自独立、泾渭分明,似乎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康德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发现判断力能够把现象和物自体,把自然的必然和道德的自由相互沟通起来。

它与情感略带有认识的性质又略带有意志的性质相一致,略带有悟性(理论理性即认识)的性质,又带有理性(实践理性即伦理)的性质,所以可以作为桥梁使悟性和理性、知和意相互联系起来。

这样,知、意、情三足鼎立,康德在完成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同时,也在美学史上第一个完成了唯心主义的美学体系。

  康德虽然第一个确立了唯心主义的美学体系,但他主要从微观上研究人的主观审美意识,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主观判断,审美鉴赏与对象的内容、概念无关,缺乏宏观探索和历史把握。

以往的美学家也较多着重以纯理论的方式对美学问题进行微观的研究,很少有人联系人类思想发展的总历史,结合人类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来进行研究。

而黑格尔力图对以往的人类认识历史进行总的考证,给予总的批判和评价。

因此在美学上,他也非常重视把美学放在人类思想发展的总进程中来进行宏观的考察,从而开创了结合人类认识史研究美学问题的先河。

以往的唯心主义美学家往往纯思辨地空谈理论,脱离了艺术实际和现实审美活动,而黑格尔的艺术史知识相当丰富,他善于结合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美学分析。

黑格尔对古希腊悲剧有着浓厚的兴趣,曾两次把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译成德文。

他对席勒和歌德也推崇备至,经常在《美学》中引证他们的作品。

黑格尔在论述中,较多地从具体的艺术事实和材料着手,经过分析而后再作出自己的结论,这比起他的哲学研究来具有更鲜明的特色。

无怪乎他宁愿把自己的巨著《美学》定名为“艺术哲学”,它后来也确实被人誉为“艺术的百科全书”。

  二、中国美学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在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和真正确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美学学科的建立,首先是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美学思想如同西方美学思想一样,源远流长,也是产生和形成于古代奴隶社会。

先秦美学思想作为奴隶社会最早的美学思想,以儒、道两家影响为最大,主要以美与善的关系展开论争。

儒家强调美与善的统一,重视审美与艺术的道德伦理作用,道家则强调美是一种自然无为,摆脱外物奴役,而在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状态,并不与功利欲念结合在一起。

在先秦两汉时期,美学思想一开始便与哲学伦理结合在一起,或是与艺术理论批评结合在一起。

中国美学思想的这个特点,一直延续、强化着。

  魏晋南北朝,中国美学思想并没有像欧洲中世纪美学思想那样受到神学的束缚而极艰难地发展,反而表现为“美和文艺从统一的奴隶主国家所要求的善的紧身束缚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不再只被看作是善的附庸,而显得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了”。

这时由先秦两汉重善轻美的传统一变而为重美轻善,因此对自然美的追求,对审美与艺术特征的考察,便成为当时美学思想的中心课题。

美学思想不那么与政治伦理结合,而与玄学、佛学的探讨相关联,与文艺理论批评相结合。

迨至隋、唐中叶,中国美学思想又重申美善统一论,重视审美、艺术的教化作用,积极发挥先秦儒家美学思想中有生命力的东西。

  晚唐至明中叶,中国美学思想又同佛教特别是禅宗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美学思想。

禅宗追求超脱人世烦恼,达到绝对自由,却又不主张完全脱离世俗生活,不否定个体生命的价值,因而幻想通过个体心灵、直觉、顿悟,去达到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禅宗思想的这种极为神秘的形态,似乎包含着对类似审美和艺术创造心理特征的某种理解,因而被一些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所接受,并用以解释审美中的种种现象。

如果说先秦两汉美学思想把美作为一个形而上学问题、伦理问题来研究,那么魏晋南北朝以后的美学思想则转入审美心理问题的研究,中国美学思想中心的转变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颇有相似之处。

  明中叶到戊戌变法这一历史时期,在封建社会内部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随之而来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和活跃,逐渐在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了要求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倾向,与此相应,在美学思想上便特别推崇纯真自然之美,力求艺术独创,强调美与实用、狭隘功利的不同,并且依然重视审美心理的考察和探索,但是总因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顽固保守而没有更大的发展和突破。

  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兴起,戊戌变法前后,一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开始介绍西方文艺和美学思想,这起于梁启超,而真正作系统介绍的却是处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低潮时期的王国维。

王国维把对康德、席勒、叔本华的美学思想的介绍同中国传统的文艺和美学研究结合起来,写了一批著作,为建立近代中国美学做了开拓性的工作。

但是标志着近代中国美学学科具有独立形态的,却是辛亥革命后蔡元培对美学的重视和对美育的提倡。

蔡元培得到鲁迅的积极支持和赞助,为我国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标志着哲学的伟大变革,为美学研究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为美学的科学确立提供了正确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美学诞生之后,现代西方美学还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和理论,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美学家。

  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是现代西方美学发展的主流和中心。

自从近代实验美学创始人费希纳提出用“自下而上”的实验方式代替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哲学方法之后,许多美学家都从原先注重对美的哲学思考转向注重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结构的考察。

在此基础上,各种审美心理学的理论便纷纷问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德国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国鲁道夫·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美学,奥地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此外还有信息论心理美学、人本心理美学等等。

审美心理学试图从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的角度,去解开审美活动的奥秘,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开拓,但就以上诸种心理学美学理论来看,都含有不同程度的缺陷。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在西方一些国家,美学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语文学等学科的关系显得越来越密切,出现了美学与其他一些学科相互渗透和合流的现象。

同时,美学也越来越多地吸取自然科学方法的新成就,运用“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来分析审美事实和文艺现象。

这些,都使西方传统美学的格局出现显著的突破。

第三节 美育与美学的关联性

  一、美育的性质、功能与途径

  1.美育的性质

  美育是感性教育、趣味教育和人格教育;美育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主要探讨审美教育的性质、功能、任务、方法和途径。

  审美教育是施教者按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及其理论形态(美学),借助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的审美的对象)向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陶冶、塑造性情,促使他们的心理结构趋向完善,从而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感受、理解、评价美和创造生活美、艺术美能力的人,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感性的教育、趣味的教育和人格的教育。

  人的发展应该以全面的、自由的发展为目标,作为感性教育,美育是对人的感性方面进行教育,是理性教育(如德育、智育)不可缺少的补充。

它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段来对人进行教育,始终保持着感性的生动性和直接性;是通过解放和提升的感性来塑造健康人格,改善人们生存质量,这种“解放”和“提升”,我们称之为“感性泄导”和“感性升华”。

  对于人的感性,既不能否认其合理要求,又不能任其放纵。

一味地禁欲,断然排斥人们合理的感性欲求都是不应该的。

要想使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就不能简单地压抑人的感性,而应该让它得到正当的抒发,得到健康的发展。

美育通过审美和艺术活动来激发人们的感性,为人的感官发展与丰富提供广阔天地,使人的感官由于外界的刺激而保持鲜活的生命并且日益敏感起来,使人的感情和想像力被不断激发而日益丰富起来。

美育通过健康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来正确引导感性的抒发,使之汇入文明之途。

  美育又是趣味教育,审美趣味指审美的偏爱和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又包括对美的辨别力或敏感性引导工作,将人的趣味从低级引向高级。

趣味与人的感性有关,真情实感才能产生趣味,趣味的引导必须从它的根本做起,即从感性做起。

梁启超说得好:

“审美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

”要用震撼人心的生活美和艺术美形象把青少年审美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