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47659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docx

《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docx

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

从海子的诗中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

高一(6)班刘梓凝郑舒升

指导教师陈年年

【摘要】海子于1989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查家湾。

作为新时期后期文学的代表诗人,他在一生中创作了无数动人的诗歌,然而这位诗人却最终于1989年卧轨自杀。

诗人的一生只有短暂的25年,却留给后人不尽的思考。

孤独似乎是海子诗歌中永恒的主题。

在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孤独的主题随处可见。

在本文中,笔者对海子孤独意识的来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具体作品对海子诗中孤独意识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同时结合新时期的时代背景及其他诗人作品,对比分析新时期诗人孤独意识的共同之处。

【关键字】新时期文学,海子,孤独意识,现代诗

一、引言

1964年3月24日,安徽怀宁,他从皖山皖水走来;1989年3月26日,河北山海关,他去俯视大地的尘埃。

二十五载,历史长河的短暂瞬间却雕刻出一场玄妙的生命流年。

灵魂岸边他常常看见太阳、大地、河流、草原、忧伤、无奈、快乐、希望,一切充满生机,一切寂寞无比。

他是海子,一个在城乡迥异的文化土壤里打转,自省与迷惘共存的文人。

他是海子,一个在爱恨纠葛中徘徊惆怅,脆弱而又坚强的男子。

他是海子,一个忠诚于生命本原的孩子。

他是个极其孤独的诗人,然而孤独不仅仅是海子生命的底色,孤独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扎根于那个时代的灵魂当中。

海子因什么而孤独?

新时期因什么而孤独?

下面笔者将从海子的诗歌出发,洞悉新时期文人的孤独意识。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1.1阅读书籍

1.2网络检索

2.小组讨论

三、研究结果

1.新时期文学

新时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指1976年以后的我国文学家创作活动,是指人们文化大革命后正在展开的文学的命名。

1976年4月5日的天安门诗歌运动(又称“四五运动”)是一直以来划分旧时期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标志点。

从此,中国诗歌重新获得了独立的品格,跳脱于“文革”时期的主流——“无产阶级之爱”和“无产阶级之恨”,从大悲大喜的歌颂和控诉,转向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走向对个体生命的感悟和体察。

新时期文学是一个由黑暗、禁锢、单调逐渐走向光明、自由、多元化的时代,文学创作领域大大拓展,如同西方中世纪之后百花齐放的文艺复兴运动,知识分子的思想被解放,开始从事于不服务于政治的文学创作,而是以人道主义为核心。

八十年代是诗歌的繁荣期,值得重视的主要诗歌潮流先后有:

归来的诗、朦胧诗、新生代诗歌。

归来的诗代表诗人有艾青、公刘等,由于与本题关系不大,在此略去不提。

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有舒婷、顾城、北岛等。

由朦胧诗引起的争论而带来现代主义诗歌中国化之后,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

朦胧诗的美学追求在形式上显示了与传统脱节,改写了中国诗歌的传统写作形式,显示出与西方现代主义的某种相似,但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相比仍有着东方化特征,即对意识形态压抑的反叛和抗争,同时还保持了传统忧患和勇于承担的国家民族意识。

以海子、骆一禾、西川为代表的新生代诗人是朦胧诗人的传承变异之一,他们与朦胧诗人一样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但他们更强调体现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更注重从哲学层面探讨人生的价值和诗歌的终极意义,其作品比朦胧诗更丰厚深邃、艰深晦涩。

海子的诗歌在很多方面都极具创造性。

他的语言充满张力,将非诗化的、日常的语言和经验引入诗中,化腐朽为神奇,制造出极强的诗意效果;他打破了诗歌语言的装饰性,恢复诗歌的一种自发性、直接性,让语言接近生命的原初激情;他将词语上升到“元素”的高度,如天空、河流、麦地、黑夜、村庄等。

2.孤独意识

广义的孤独是一种情感体验,作为生命间关系状态的自我感觉,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之一。

按照其来源可分为情欲孤独、暴力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语言孤独六种;按照存在主体可分为生活的孤独和生命的孤独。

前者是外在的,后者却是内在的、本源的。

前者是一种现实性的意识,与人的生活以及生的目的有关,表现为生命的现实存在,并成为这种存在的形态之一。

而生命的孤独则表现为一种生命意识的存在,它扎根于生命本性的深处,由生命意识来传导,由人类与生俱来的独立性所导致,并非针对具体的对象。

在这里的讨论的孤独意识更大程度上是生命的孤独,是一种主体性意识;然而生活的孤独与生命的孤独又是密不可分的,前者的积累可能会导致后者的爆发,因为生命的价值最终会融汇到生活的目的之中,并以生活的目的为标准衡定。

伟大的艺术家往往比常人更能体会到“思维孤独”和“革命孤独”,在注重体验了生活孤独的同时,又深切地体验了生命的孤独,这激发出他们巨大的艺术创造力。

然而艺术家们在感受孤独带来的痛苦时并不以此为苦,他们往往玩味孤独,享受孤独,陶醉于自我的孤独;他们甘于孤独,追求艺术的孤傲与独创。

在审美升华的那一瞬间,他们虽然不能得到现实世界里直接需求的满足,却得到了一种有过之而不无不及的慰藉,由此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孤独意识渐渐增强的过程,也就作为个人的“人”日益凸显的过程。

消除了孤独,也就丧失了独立人格。

在古代社会,人们有宗教信仰为依托,难以对自身的生命个体发出质疑,而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人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受到质疑,很多人失去了精神的皈依,从而不得不成为一个孤独、自由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孤独意识在近现代才被拿出来大规模讨论的原因。

当现代社会的人们意识到孤独的必然性和其对于艺术创作的积极价值后,人们重新审视了孤独意识这一生存本性自觉,从而意识到只有这样一种自觉意识才能挣脱时代对自由的拘囿,才能有勇气地不随波逐流超脱于大众文化追寻自己生命的意义。

3.海子孤独意识的来源

3.1内因

3.1.1性格因素

可以说海子的孤独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性格。

他敏感,他对自然、对世界的感受是如此强烈,如此细致入微。

敏感的性格让诗人捕捉到每一点细微的情感变化,并将其幻化为触动心灵的诗行。

可以说敏感的性格成就了海子,但是在感受到自然与美好之外,他同样极易感受到痛苦。

他说:

“我的心就是一颗在风中摇摆的核桃,同样千疮百孔,同样坚硬无比。

他单纯,所以他永远相信美好。

他曾在《小站》的后记中写到:

“对宽容我的回报以宽容,对伸出手臂的我同样伸出手臂,因为对话是人性最美好的事姿势。

”他是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当他面对现实的时候,又会是怎样的失望与迷茫?

他只懂得不停地写诗,却不懂得经营油滑的人情世故,不懂得如何与诗歌编辑们建立交情。

此时中国诗坛先锋诗歌还处于最蓬勃的状态,这本是诗人最好的年华,但海子不通世故,始终无法打入这个圈子。

诗歌生涯的不顺使海子感到前路的渺茫,更加重了他的孤独。

他固执,所以他永不妥协,永不放弃,对于自己的理想他始终执着追求。

正是凭着海子的这股拼劲儿,他从穷山僻壤的村子考入了北大。

然而当他自己呕心沥血写出来的诗被出版社无情地退回的时候,他真的有点儿接受不了。

每次看到骆一禾拿着稿费非常大方地清一群朋友吃饭,海子心中就不是滋味。

可以说骆一禾的存在对海子既是激励,也是刺激。

好朋友可以,自己为什么就不可以?

像海子这样积极进取的人只知道人定胜天,只知道自助者天助,只知道人善天不欺。

于是他一如既往地油印自己的作品,并发到各个杂志社,然而结果永远没有。

他的偏执让他一直这样勉强自己,他在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中说:

“你是个椭圆的东西,被压扁了,却勉强支撑者,无需哀痛与惋惜,也无需质疑,如果上天给你一个颜色,你会选择什么。

窗外梧桐啪嗒啪嗒敲打,我自然只能做这样一个椭圆。

”他一再坚持,决不后退一步,他始终这样强迫自己,直到把自己逼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他是个自我封闭的人。

他的自我封闭中既有主动成分,也有被动的成分。

西川在《死亡后记》中指出:

海子拒绝改变他生活的封闭性,“他宁可生活在威廉·布莱克所说的‘天真’状态,而拒绝进入一种更完满、丰富,当然也是更危险的‘经验’状态”。

前面也提到了海子的理想主义,现实世界的喧嚣容不得理想主义者的纯粹,要么将自己抛入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去,要么退至一方净土,以抚慰自己的灵魂。

海子选择了后者,也就选择了孤独。

他自己也曾说:

“我是一个喜欢孤独的人,喜欢在孤寂的黑夜中体味只属于自己的那份孤单。

”孤独对诗人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只有在寂寞中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一个艺术家,只有守得住寂寞,他才能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创作的灵感才不会丢失。

在很多朋友的眼中,海子是个羞涩的人,他经常沉默,不愿说过多的话来表现自己,一方面海子的怀宁口音让他在课上屡遭取笑,更重要的是,他清楚他有更大的事情去做,他自己的终极使命是对世界进行天问的求索。

从另一方面来讲,海子始终努力将自己某种消极的意识压在内心的最深处,海子并不缺少倾诉的对象,那些诗人朋友、父母兄弟都是很好的倾听者,然而海子不愿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他人,他打算用最热烈的爱去迎接自己的亲人朋友。

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害怕受到他人的嘲笑,因为很少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父母的不理解则是对他最大的打击。

于是情郁于内,久久没有出口,只能用一首首诗书写自己内心的荒凉,留与人深刻的怀想。

3.1.2对知识的质疑

大一的寒假,海子回到家乡,望着大片的麦地,他感受到一种不确定性——对知识,对命运。

于是他写到:

“从这一刻起,我的视线越来越模糊,从这一刻起,我的头发逐渐发白,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梦见发黄的小麦,我不知道金色是不是永远不变,我的人生,就是一场赛跑,我的方向,怎么确定是远方,如果有人告诉我,我走错了路,我也不会返航,我的知识,哦,我的知识就是一盏灯,可它是这么的无力……”如果知识真的可以给人以解脱,那么中国从古至今千千万万的读书人命运怎样?

此时知识的力量开始在海子心中败落,他对自己曾经刻苦学习,考上大学,到大学中又努力攻克专业知识的行为初衷感到不解,因为他感受到曾经以为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力量并不真实存在。

他同时也陷入了对所学法律专业的怀疑。

法律的作用是令人人生而平等,可他在法庭上见证了太多不公平的待遇事。

法理外的人情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原本公正的法律,令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他开始怀疑,成为一名法官是否能真正帮助弱者。

他此时陷入的是无目标、无方向的困顿,也是他孤独意识的萌芽之时。

他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消失得无影无踪,毕业后也放弃了分配的在法院的工作。

然而知识的力量最终被海子接受,因为教授哲学让他博古通今,这些他奉为人间真理的智慧被他一一融入诗歌当中。

这段时期是他不断求索的过程,是对知识从不确定到确定的转变。

3.1.3用情过深

海子是一个十分深情的人,他倾尽所有感情于所爱的人或物上——B、诗歌和土地,然而用情愈深,受到的伤害愈大。

3.1.3.1对爱情的痴迷 

1984年海子与B相识,相爱,他痴迷于这段感情,久久不能梦醒。

爱情可以成就诗人,但爱情也常常毁灭诗人。

贫穷的诗人一无所有,除了理想和一叠叠落满灰尘的诗稿,爱情让苦难与困顿慢慢消融。

更重要的是,海子渴望理解,B则是那个真正理解他的人。

不得不说,B的出现对海子诗歌的突破是有很大帮助的,1984年以后,海子的诗中开始出现“妻子”、“新娘”和“王后”的意象。

然而爱情产生的负效应却同样可以让爱到痴迷的海子突然间遍体鳞伤,将海子一下子推入了孤独的深渊。

B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而海子出生于大山深处,有着一大家子的负担,现在又沉溺于换不来粮食的诗歌,B的父母就断然阻挠这段感情。

1986年11月18日,伤痛到极致的海子差一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日记中写道:

“我一直就预感到今天是一个很大的难关。

一生中最艰难、最凶险的关头。

我差一点被毁了。

两年来的情感和烦闷的枷锁,在这两个星期(尤其是前一个星期)以充分显露的死神的面貌出现。

我差一点自杀了……”虽然在B之后,海子还经历了三段感情,但倾尽海子全部的爱的恋爱只有这一次,他始终深爱着B。

他在写给B的信中说:

“从你走后,天都变色,黑夜成了我蜷缩的地方。

3.1.3.2对诗歌的痴狂

压力和阻力也催发了伟大的作品,海子将对外在世界的失望转换为在内在世界继续探索的动力。

他对诗歌十分迷恋,就如同爱情,越是倾心深情,就越会深深沦陷。

海子在爱情失败之后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诗歌,整夜整夜地开始诗歌创作。

海子所有的付出都不是具体的为了什么,而是一种自由的表述,只因内心深处痴狂的爱。

3.1.3.3对土地的深爱

海子在农村长大,他是农业的儿子,他迷恋土地,他是农业的儿子,对于伴随着时代发展而消亡的某些东西,他感到伤感与无奈。

他所深爱的是这片孕育粮食的土地所带来的生命最质朴的东西。

1989年初,他回到安徽,他看到村庄变成矿山,麦地变成工厂。

他说:

“有些你熟悉的东西再也找不到了,你在家乡完全变成了个陌生人……要真正感受农村,必须在麦子割了以后,满地的麦茬,在那个时候你站在麦地上,你会觉得大地是一片荒凉。

”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1989年3月11日。

3.1.3.4深入灵魂的追求

海子的生命是用诗歌铺就的,那时一条孤寂的灵魂之旅。

他知道自己和很多人的追求不同,他选择的是一条寂寞的路。

他越往前走,脚步也就越快,然而,他也将会越陷越深。

那一种渴望是巅峰,深入灵魂,超越尘世,只有他独自一人,是最深的孤独。

谈到海子追求,不得不提的是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大概在6天前,海子收到B的信,B说她将去美国。

于是在寒冷中,海子有一次想到B。

她就要去太平洋的另一边,他们之间将隔着一个大海。

他便写下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绝望之际对恋人的祝愿: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从这首诗中同样可以看出,海子所渴望的幸福。

海子一生写过大量有关“房子”、“屋子”为意象的诗歌,这里“房子”象征内心“空”的状态。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个孤独的人一种孤独的心境,也正是海子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幸福。

这种幸福“接天气”而不是“接地气”。

这种幸福有别于灿烂的前程、完美的婚姻爱情所带来的尘世的幸福,它只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感受,无法用特定的词语概括,所以海子把这种感受描述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他追求灵魂高处的宁静和绝对的自由,而绝大多数人追求的只是尘世的幸福,他身处灵魂的对岸,所以他是孤独的。

海子始终表现着一种极强的反物质主义,但他在价值上肯定世俗生活,他理解并尊重他人的追求,然而在通往灵魂高处的道路上,他孤身一人。

3.1.5天才短命的自我暗示

海子始终对于天才短命论深信不疑,他尊称那些“短命天才”为光洁的“王子”。

短命天才,如:

叶赛宁、莫扎特、马雅可夫斯基、梵高……他们与海子的确有很多共性。

每一种惊艳必然是短暂的,然而最美好的东西也必然倾尽了所有的生命力和灵魂。

然而海子的确是这样的,北大著名教授谢冕先生说:

“这颗彗星的陨落给人以震撼;他的陨落时间以及他的陨落方式、他的一生似乎只是为了发光。

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他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

西川在《死亡后记》中提到:

“或许海子与那些‘王子’有着某些心理和写作风格的认同,于是‘短命’对他的生命和写作方式形成巨大的压力。

”这种不断的自我暗示,使他一直以来都对自己的命运有种预知性。

天才也同样是孤身一人与整个世界作斗争的人,他们常常拥有接近疯狂的崇高信念,然而他们也常常被误解为傻子或疯子,所以天才的一生常伴随着悲剧的不完满。

海子就是在这样的自我暗示下,不断陷入孤独。

前面提到海子是个十分敏感的人,敏感的人往往受外界影响较大。

3.2外因

3.2.1人生经历坎坷

3.2.1.1诗歌生涯不顺利

3.2.1.2感情经历的创伤

前面提到海子与B的情感破裂源于B的父母的阻挠,情感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上依旧残留的门第观念。

如此残酷的消息使海子无法平静面对。

在此之前他只品尝了爱情的美,还未识过爱情的刺。

海子一直以来天真地认为水滴石穿,认为恒心可以打败一切,他错了,命运的冷酷无情始终左右这他,让他身不由己,无法掌控。

出身是任凭他拼尽全力也改变不了的,错不在他,可这空头的灾难却要由他一人承受。

他感到在现实面前的无力,他说:

“爱情就像沙漠中的一颗花,看上去美丽,却在风雨雷击面前如此的无能为力。

3.2.2缺少理解的人

海子的孤独很大程度上也源于缺少理解的人,很少有人能读的懂他的诗,也很少有人能理解他对诗的痴狂。

海子放弃了参加“中国诗坛1986年现代诗群体大展”,正是因为他的诗没有被所有人认同。

西川说:

“和所有中国当代诗人一样,海子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阻力。

一方面是社会对于诗人的不信任,以及同权力结合在一起守旧文学对于先锋文学的抵抗。

这不是一个文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另一方面是受到压制的先锋文学界内部的互不信任、互不理解、互相排斥。

世人的不理解虽然会给海子带来孤独感,但是海子心中依旧留有一丝希望。

然而父母的不理解,甚至反对则使他完全失去了走下去的勇气。

一直以来,家的爱,是海子外出的动力,是他诗情的根本源泉,家是海子最后的依靠。

但当母亲都不明白儿子写这么多诗为的是什么,父亲也一再阻挠儿子写诗的时候,他的精神世界也就完全崩塌了。

他们不知道,诗是海子的全部生命。

从小,海子就是在压力下长大的。

父母将他视为全家的希望。

在强大责任感的驱使下,海子刻苦学习,考上了北大。

然而海子始终没能依据自己的意向做出选择,高中学文学理,大学报什么专业,完全依据父母的意见。

在父母看来,最重要的是将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俗称“铁饭碗”。

他的父母却始终没有考虑到海子的被动,法律专业并不是海子真正想学的专业,法官也不是他想从事的工作。

在长期的压力和被动状态下,父母不但没有给儿子带来幸福,反给他增添了无数烦恼与苦闷。

缺少了父母的理解与支持,他也就少了最值得信赖的倾诉对象,内心的痛苦无人倾听、无人化解,一直在心底积压。

1989年春节,处于困顿与迷惘中的海子回到家乡,向父母提出自己想辞去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师的工作,打算和朋友到海南办报纸。

这一举动自然不能被父母接受。

工作,在父母看来是铁饭碗,可是对于此刻深陷孤独的海子来说却是一种束缚,他渴望交流,渴望一个崭新的、热血的开始。

那时父亲表现得十分暴怒,父母对海子最后得强迫,是对他最后的刺激,将他推向了更深的黑暗。

3.2.3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海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然而社会并没有他想的那样单纯美好。

他不懂得社会的潜规则,不通人情世故,导致他诗歌生涯的不顺利;他也看不惯法庭上扭曲法律的不公正。

海子同样不喜欢被物质限制,他不希望自己生命的幸福是通过物质来测定的,然而,他渐渐发现,他所处的却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

世界的喧嚣容不得理想主义者的纯粹,要么将自己抛入繁乱浮躁的社会,要么退至一方净土,以抚慰自己的灵魂。

显然,在现实与理想的激烈冲突中,海子始终甚至用全部生命来捍卫后者。

他不容许任何人来破坏他心中的净土,包括他自己。

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使海子不能接受,在失望之余,他努力远离这个社会,渐渐走向自我封闭式的孤独。

3.2.4时代因素 

3.2.4.1自杀情结

在80年代文人的思想意识中,都潜藏着对于死亡、自杀的冲动、漠视与亲切感,海子受到整个时代大思潮的感染,自杀意识十分强烈。

而死亡所给人带来的沉重与黑暗的感受是他孤独意识来源之一。

3.2.4.2八十年代——理想主义的时代

八十年代,中国刚刚结束政治磨难,海子正是此时从边远的农村进入了城市,那时中国的思想开始蓬勃发展,海子在大学的4年里,中国正处于巨变之中。

“全国喇叭到处播,都放那首歌: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那女声颤巍巍的,比‘文革’腔调柔和多了,脑门子青春痘还是七十年代的,忽然就新一代了,”陈丹青先生这样形容时代的巨变。

曾在《南方周末》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1980年代正从一个荒凉的漫漫长夜中醒来,是一个富有诗的冲动和精神诉求的时代,是一个在‘文革’的废墟上重新为生存寻找根基的时代。

”海子的理想主义来源于那个时代,海子的诗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然而同所有理想主义者一样,海子对于那个时代的期望高出了现实本身。

3.2.4.3消费时代的到来

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同样是一个跨越,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即将结束,消费时代即将到来。

海子反对物质,崇尚精神境界,然而,他无力与时代抗衡,他无法阻止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他看着空气开始被利益染上污浊,然而他无能为力,他不断逃避,远离这一切,最后竟已走投无路。

他看着他最珍视的东西在人们中间消失,那生命最淳朴的东西在时代的鞭策下不知去了何处。

于是海子自杀了,1989年——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年。

欧阳江河曾说: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散文化的、自我嘲讽的、反讽的、身体语言的写作。

而代价是,‘海子式的写作’,以及‘海子式的时代梦想’必须结束。

1985年3月,海子写下这首《我请求:

雨》

我请求熄灭 

生铁的光爱人的光和阳光 

我请求下雨 

我请求 

在夜里死去 

我请求在早上 

你碰见 

埋我的人 

岁月的尘埃无边 

秋天 

我请求:

 

下一场雨 

洗清我的骨头 

我的眼睛合上 

我请求:

 

雨 

雨是一生过错 

雨是悲欢离合 

这首诗写于3月,那时正是春天,可是海子故意在诗歌中设置了一个反季节的词语“秋天”,为的是渲染气氛的悲凉,因为,秋天更加萧索,秋雨更加冰冷,才会熄灭一切。

在这首诗中出现了死亡意象:

“骨头”和“死去”,他此后的诗歌中开始经常出现与“死”有关的词语,我们就以1985年为界,将海子的诗分为前期诗歌和后期诗歌。

“在夜里死去”、“你碰上埋我的人”、“洗清我的骨头”、“我的眼睛合上”,诗的每一节都设下一个死亡的场景,在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欲言又止的忧伤。

尤其是最后两句“雨是一生过错/雨是悲欢离合”,是怎样的绝望至极?

《在昌平的孤独》(1986)

孤独是一只鱼筐 

是鱼筐中的泉水 

放在泉水中 

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 

梦见的猎鹿人 

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 

以及其他的孤独 

是柏木之舟中的两个儿子 

和所有女儿,围着诗经桑麻沅湘木叶 

在爱情中失败

他们是鱼筐中的火苗 

沉到水底 

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 

孤独不可言说 

孤独对于一般人来说是痛苦,但对于海子则是一种享受。

诗人将孤独化为一只有形的“鱼筐”,接着又将有形化为无形的“鱼筐中的泉水”。

诗人的孤独是自由的,如泉水在鱼筐里一样,不受束缚,可以四处漫延。

同时“泉水”的明亮清澈赋予与全诗宁静的感受。

第二节中,孤独成了“泉水中睡着的鹿王”,“睡着的鹿王”的意象就暗示着孤独的生命力即将勃发。

梦中的“猎鹿人”打破了孤独本该有的宁静,然而“猎鹿人”只是“用鱼筐提水”,无法将诗人的孤独带走。

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其他的孤独”,“柏木之舟中的两个儿子,和所有女儿,围着诗经桑麻元湘木叶”是诗人的想象。

诗人想象他们在恋爱,并且在爱情中失败。

他们如“火苗”般热烈,“沉入水底”,去追寻孤独。

最后一节中,诗人仿佛又回归了现实——“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

虽然诗人享受孤独,但孤独终归是一种“一无所有”与“空空”的感受,当诗人从孤独的享受当中回归到现实的时候也只剩下一颗空空的灵魂。

《麦地与诗人·答复》(1987)中有这样一句诗“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的时候,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全诗描述的是诗人从梦中逐渐回归现实的过程,孤独也渐渐由令人享受的梦境慢慢回到令人痛苦的现实,那梦的美好渐行渐远,诗人梦醒之前奋力抓住那份宁静恬淡的孤独,却做不到,梦醒的一刹那,一切空空。

在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诗人始终找不到一个平衡点,所以诗人痛苦。

孤独就变得无法界定,“不可言说”。

4.海子前期诗歌中孤独意识分析(1983-1986)

4.1《活在珍贵的人间》

活在这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